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15篇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15篇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1

“話説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耳邊彷彿又傳來了這句富有哲理的話,使我再一次想起了中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其實在我剛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是有一些吃不消的,我無法理解書中的場景,語言所富含的意義,越往後就越進入角色,最後就完全沉醉在裏面了。書中的人物就彷彿在我的面前,訴説着他的喜悦,他的無奈,他的憤怒。

在書中,我非常敬佩大英雄劉備,關羽,張飛,趙雲,他們驍勇善戰,又那麼仁義。而我最喜愛的,是聰明機智,凝眸知地理,仰面識天文的卧龍先生諸葛亮,他的心中彷彿就裝着軍隊,裝着陣法,三氣周瑜,七擒孟獲,圍魏救趙,罵死王朗,火燒赤壁,遺計斬魏延。他一次次的令讀者感歎,其中,使我最感興趣的是,三氣周瑜,他的計謀使人忍俊不禁,他吩咐趙雲守住城,待周瑜來到時,又令人去攻周瑜的寨子,他們的口號是:“活捉周瑜。”周瑜氣得箭瘡復發,跌下馬來,被人抬了回去。到半路上,又看到諸葛亮在山腰上彈琴,彈得正是周瑜的曲子《長河頌》周瑜是個小心眼的人,平生最嫉妒諸葛亮,於是就要和他一決雌雄,讓軍士們向上衝,還沒上去,諸葛亮安排的蜀軍,就出來了,吳軍寡不敵眾,直接就愣住了,周瑜於是又氣暈了過去。最後就去世了,生前最後一句話是:“既生瑜,何生亮!”看到這裏,我不禁覺得,周瑜太小心眼了吧,嫉賢妒能。可諸葛亮卻説:“周瑜不是嫉賢妒能,他是恨諸葛亮這樣的才幹為什麼不能為吳國所用,否則也不會讓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去勸説諸葛亮降吳。

在書中,我最快樂的就是看到敵人中了卧龍先生的計策,或者被蜀國大將打敗,最痛苦的就是看到大英雄們一個一個的死去。關羽,張飛,趙雲,劉備,諸葛亮。特別是看到諸葛亮與世長辭的時候,我的眼淚就在眼眶裏打轉,卧龍先生自從劉備去世後,為了報知遇之恩和託孤之重,一直兢兢業業,扶持幼主。可是,天妒英才,他還是在五十多歲的時候,去世了。那一天,一顆很大的星星從天空中墜了下來,他儘管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還是想着國家,他把平生所有的結晶留給了姜維,還令人做了他的木雕,給那些大將軍們留下了許多錦囊妙計,他把他的一切都獻給了國家,可歌可泣。當然,在書中,這類忠誠的人,屢見不鮮,一次一次的令人感動,也告訴我們許多道理,驕兵必敗,兵不厭詐。讓我一生受益匪淺。感謝你,羅貫中先生,感謝你《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2

《三國演義》是中國歷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透過作者羅貫中的編著充分的把三國時期的歷史人物及戰爭場景活靈活現的展此刻我們面前。《三國演義》講述了東漢末年羣雄紛起,諸侯紛爭,三國鼎立所發生的一個個歷史故事,隨意的拿出一個就會讓我回味無窮。例如: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劉備三顧茅廬請卧龍先生諸葛亮出山相助共扶漢室、趙雲單槍匹馬萬人曹軍中救少主阿斗、諸葛亮草船借箭、孫劉兩家聯合破曹諸葛亮借東風、周瑜火燒赤壁、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孫權嫁妹賠了夫人又折兵、諸葛亮施計三氣周瑜,逐漸構成了蜀、吳、魏三足鼎立的局面後,諸葛亮巧唱空城計智退司馬懿二十萬大軍、七出祁山、因為有扶不起的阿斗,諸葛亮雖然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決心,最終仍避免不了三國歸晉的歷史局面,也讓我們看到了無能的扶不起的阿斗劉禪的樂不思蜀的故事。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的。仁義、求賢若渴,關羽的義薄雲天,張飛的粗中有細,趙雲的驍勇善戰、赤膽忠心,我最喜歡最敬佩的諸葛亮,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謀,他不但是軍事家、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文學家,還是發明家,也是此刻的心理學家,他發明了孔明燈、木牛流馬、弩、八卦陣,一把鵝毛羽扇能指揮千軍萬馬,也令敵人聞風喪膽。

透過諸葛亮這個歷史人物使我深深地體會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道理,我要多讀書、多學各種知識,將來才能更好的為社會做出貢獻、為自我謀出路。《三國演義》這部歷史名著是我們大家就應細讀的一部好書。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3

本來我不知道什麼是三國,什麼是痛苦。讀過三國演義後,我知道了以前所發生過的殘酷的戰爭,這是因為三個國家的人都想當國王,就不管人死活,也不讓別人,可現在人們的生活是這麼和平,這麼的美好,我們就忘記了三國時期因為什麼而戰了。我很喜歡三國裏那些個性鮮明的人物,比如五虎將趙子龍,才智過人的諸葛亮丞相、賢德兼備的主公劉備、和義氣千雲的關雲長,以及勇猛無雙的張飛……等等。

三國演義是一本非常好的書,它讓我讀懂了很多東西、讓我認識到了什麼是英雄、一個英雄要做些什麼事;它更讓我知道了生命有多麼的重要,也讓我知道了作為“人”我們要怎麼樣活着!——才有意義。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4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句話正是《三國演義》的開篇詞。此時此刻,我心中頓時熱血澎湃,眼前展現的是那一幕幕感人的故事。而我尤其被書中關羽的故事而感動。

關羽兵敗,退走麥城。途中被東吳兵所擒。吳王收買關羽,卻因關羽內心頑強不屈,直到臨死,他也神態從容,英勇赴死。他那堅強不屈的精神讓我無比感動。

讀完這一章節,我體會到了關羽的堅定。他的意志堅不可催,他沒有低頭折節,沒有逆來順受。他的心是堅定的,是高尚的,是美好的,他就像那些革命烈士一樣,毫不在乎自己的生命,把國家放在首位,這是一種多麼崇高的品質啊!正是他那不投降的精神,喚醒了我的勇氣。有人曾説:”人總是要死的,但有的死得比泰山還重,有的。死得卻比羽毛還輕。”我認為關羽就死得比泰山還重!

在中國革命也有許多與關羽一樣堅強不屈的人。如"劉胡蘭,她被敵人抓住,她寧可葬身火海,也不願意暴露了重要的消息。

有人説:”現在我們太小,不能像這些戰士一樣,但是卻在我們的身邊,也能做到堅定不移:比如説解難提,許多人想了一會兒就打推堂鼓,但是如果堅持就能解出,這就是堅定啊!”路慢慢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人生的路上,面對困難,我們也可以像關羽一樣,堅強不屈,不在困難面前低頭,退縮!

關羽的精神與他的尊嚴,使我一輩子受用不盡!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5

最近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收穫頗多。

《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朝小説家羅貫中。小説講述了東漢末年三國鼎立,魏、蜀、吳三國之間發生的戰爭與興亡的故事,其間包含了許多精彩的故事,人物也各有特點,讀了這本書我從中明白很多人生的道理,也相信其中的智慧會知道我更好地學習和生活。

書中有知人善用的劉備、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勇俠義的關羽、勇猛過人的張飛、驍勇善戰的趙雲、陰險狡詐的曹操、心胸狹窄的周瑜、胸懷大志的孫權、恃才放曠的楊修……這些人物都是那麼鮮活,那麼充滿個性。

我最喜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聰明絕世的諸葛亮。“草船借箭”、“空城退敵”、“赤壁之戰”都能體現諸葛亮的有勇有謀。就拿“草船借箭”來説吧,周瑜想為難諸葛亮,讓他十日內造出十萬支箭,面對這不可完成的任務,諸葛亮卻説只需三日。他向魯肅借來二十條船,每船士兵三十人,各立滿草人分佈兩邊,趁江上夜黑霧濃向曹營駛去,曹操以為是敵人偷襲,下令弓箭手放箭,數萬支箭齊齊射向草船,待天明霧散,二十條船“滿載而歸”,曹操才知中計,諸葛亮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十萬支箭,他利用了曹操的多疑,也讓自己的才智得到了周瑜的敬佩。

其實,書中還有一個很聰明的人,他是楊修,他學識淵博,才華過人、但是鋒芒太露,喜歡賣弄才華,甚至不顧曹操的威嚴,最後為曹操所殺。楊修和諸葛亮都有不凡的才華,但楊修的才華外露和諸葛亮的內斂城府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告訴我們,賣弄小聰明,無所顧忌,凡事不考慮厲害得失,任意為之,不是明智之舉。

《三國演義》中還有很多經典的人物和故事,劉備“三顧茅廬”招賢納士,正因為有了諸葛亮,有了關羽、趙雲,他才有了取得天下,成就霸業的信心,從而告訴我們,任何LD只有任人唯賢,有合作精神,才能長久地生存和發展。趙雲“單騎救主”,以一人之力衝出重圍救出阿斗,忠肝義膽,從而告訴我們,成功的人都要有浩然的氣概和過人的本領,才能幹出一番事業。

《三國演義》這本書每看一次,都會有新的收穫,它不愧為我國文學的瑰寶,是古人留給我們的智慧結晶,我還要不斷地去閲讀它、理解它、學習它。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6

愉快的假期裏,我讀了很多書,其中《三國演義》青少版最讓我着迷。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這本書講述了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爭霸天下的故事。書中的故事情節曲折而生動,其中刻畫了很多富有特點,形象豐滿的人物,有狡計多端的曹操,有心胸狹窄的周瑜,有寬宏大度的劉備。其中,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最讓我敬佩。

《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有很多諸葛亮的故事。比如《草船借箭》。周瑜忌賢妒能,想陷害諸葛亮,就讓他在十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並立下軍令狀。可諸葛亮卻説只需三日,便可納十萬支箭,周瑜一聽大喜,三日之內造不完,正好治諸葛亮的罪呀!看到這裏,我也為諸葛亮捏了一把汗,感覺他太冒險了,諸葛亮叫來子敬,借來二十條船,每船要軍士三十人,船上皆用青布為幔,各束草前餘,分佈兩邊,第一日不見孔明動靜,第二日亦不動,到了第三日四更時分,孔明請來魯肅説前去取箭,可看完書才知道,原來諸葛亮算準了曹操的多疑,利用大霧天氣,製造聲勢,讓曹操以為有敵兵來進攻,下令放箭阻擊,使諸葛亮輕易借得十萬支箭,知道最後孔明令船上軍士齊聲叫曰:“謝丞相箭!”曹操才知道上了當,諸葛亮如此聰明,連周瑜知道後,都不得不讚歎:諸葛亮神機妙算,吾不如也!“

讀三國演義這本書,不禁使我知道了很多像諸葛亮這樣的傑出人物,而且在對三國戰爭的描寫中,我還感受到了作者對不同人物的成功塑造,學到了很多描寫人物的方法,還積累了很多的好詞佳句呢!讀《三國演義》這本書,我的收穫可真大呀!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7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著名作家高爾基的名言,我一直銘記在心中。是啊,讀書就好比爬山,每邁開一步,就離成功更進一步。

今年暑假,古典小説《三國演義》陪伴我度過了整個暑假。

初次接觸《三國演義》,總覺得裏面的內容繁瑣枯燥,誰知深入學習後,卻被那一回回智慧與膽識的較量,一幕幕忠勇與威武的比試所吸引,讀得廢寢忘食、津津有味。《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作家羅貫中圍繞正統思想展開故事情節,開篇突出劉備、張飛、關羽桃園結義、招兵買馬,後來在軍師諸葛亮的協助下,為匡扶漢室而努力奮爭,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勢。

“草船借箭”的故事最令我難忘。周瑜妒忌諸葛亮,故意讓他在十天之內造十萬支箭,諸葛亮卻説只要三天,最後諸葛亮藉助大霧和東風,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二十幾條草船誘敵,向曹操“借箭”成功。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聰明才智和靈活處變的性格讓我感慨萬千,每個人的成功,都離不開平時的努力。我幻想自己像諸葛亮那樣機智、那樣博學,可是,卻總是無法説服自己戰勝自我。比起諸葛亮那個年代,我們如今生活條件這麼優越,要什麼有什麼,此時不努力學習,更待何時?

是的,讀書如同蜜蜂採花釀蜜,要採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倘使只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8

從國小三年級起,我特別喜歡看四大名著,尤其是《三國演義》。它講的是曹操、劉備、孫權三個英雄爭奪天下的故事。我看了這本書,真是受益匪淺。

我知道無論是什麼時候,智慧是最重要的。要是沒有智慧的力量,劉備就不會有強大的勢力,曹操在”青梅煮酒論英雄“時就會殺掉劉備;要是沒有智慧的力量,周瑜在赤壁之戰中也難以以少勝多;要是沒有智慧的力量,諸葛亮也不能把他的”剋星“給活活氣死。在現在,一個人如果沒有智慧,就會被社會所淘汰,他就不可能在社會上立足。但是相反,一個人要是有智慧,就可以事半功倍,而且會有很多益處。同時,我也認識到嫉妒別人的危害。

在《三國演義》中,周瑜十分嫉妒諸葛亮的才華。他在世時,曾經説過:既生瑜,何生亮。”結果被諸葛亮活活氣死了,使得一個有用之才就這樣白白浪費了。在這個方面,我也有一些親身體會,那是四年級時的一件事,在一次考試中一個同學的成績超過了我,我心中就有些嫉妒,和她的關係也漸漸疏遠了,結果我在班級上的朋友也漸漸少了,成績也在“原地踏步”。自從看了這本是後,我改掉了這個毛病。從此以後,我在班上的朋友又多了起來,成績好了許多。還有一點,我意識到沒有一真誠的心和坦率得人態度是難以交到很多朋友的。《三國演義》中,正是因為劉備的坦率,才收到了張飛和關羽這兩位大將。正是因為劉備的真誠,諸葛亮才會幫助劉備爭奪天下,要是沒有這三位難得的人才,劉備哪會有當時的強大?現在也是如此,一個人有真誠的心,坦率的態度,就會有很多的朋友,就會進步。

智慧是最重要的,嫉妒別人是不好的,要有真誠的心和坦率的態度。這就是我讀《三國演義》的感受吧。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9

在高年級,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着非凡意義的鴻篇鉅作。對裏面的人物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如我最崇拜的諸葛亮,從火燒新野,罵死王朗、空城計、妙錦斬魏延中顯示出他的非凡才智。可他也並非神仙,如他讓馬謖去守街亭,導致丟失了街亭、柳列城兩個軍事重鎮,一出祁山失敗,自己也被降職。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尚且如此,更何況我等凡夫俗子。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苛求別人和自己不犯錯誤,不應該因為別人的一點過失而橫加指責,也不應該因為自己的一次考試的失利而灰心氣餒,更不應該為自己取得的一點成績而沾沾自喜,人無完人,我們身上也一定存在着需要充實改進的地方。

而我喜愛的三國猛將張飛,長坡橋單騎救主,智奪瓦口,義釋嚴顏,可謂功不可沒,只可惜關羽一死,便失去理智,不務正業,無故鞭打士兵,導致自己被手下兩名小將刺殺,還陪上了黃忠、劉備和蜀國七十五萬大軍的性命,使蜀國狀況一落千丈。

相反,魏國名將司馬懿對諸葛亮的辱罵置之不理,態度樂觀,使一代奇才諸葛亮無計可使,以病死五丈原為告終。可見當遇見悲傷、痛苦、氣憤的事情時,應該理智地控制情緒,用樂觀的態度去戰勝它,如果意氣用事,後果將不堪設想。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10

寒假裏我帥帥哥哥送給了我一本《三國演義》,我高興得不得了,我翻開書,在扉頁寫着一行字:

趙雄偉:文海漫漫,暫取一瓢贈與,望共勉之。

辛卯

正月初八

隨着就有一種強烈看書的想法油然而生,是我迫不及待地想打開書,我打開書後,看了看,真賽,還是文言文的呢!

這本書我半年才看完,看完以後,我為曹操八萬精兵大敗袁術的幾十萬大軍而驚歎,為呂布這個天下無雙的英雄的死亡而歎息。樊城之戰告訴我:打仗不在兵多將廣,而在於計謀,就算有天大的勇氣沒有謀略也是沒有用的。

“趙雲單騎救主”告訴我要有勇有謀,“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告訴我勇和謀缺一不可。曹操雖然奸詐,但是他的才華是前古沒有的,是舉世無雙的。呂布雖然勇猛但是他還是死在了自己部將的手裏,劉備一開始只有幾千人馬,但是幾年以後,劉備竟然發展成了一個國家。這告訴我: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許褚裸衣鬥馬超”足以證明他的忠心,董卓的遭遇告訴我們:正義必定能戰勝邪惡。

我們要吸取這本書的教訓,曹操的計謀,呂布的勇猛,都是我們值得學習和借鑑的。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11

《三國演義》講的是,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羣雄並起,都想統一天下,經過一番征戰後天下分成了三個國家,——魏、蜀、吳,也就是曹操、劉備、和孫權的國家,這三個國家的主人,都想滅掉別的國家,一統天下,所以他們就開始明爭暗鬥,想推翻別的國家,經過長達數十年的戰鬥後,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他攢了皇位,改國號為晉國,隨後,他消滅了蜀國,皇帝劉禪投降,然後,他又開始攻打吳國,吳國也滅亡了,皇帝孫皓投降。司馬炎統一了天下,建立了晉國的故事。

在《三國演義》的閲讀過程中,有幾位人物,使我十分敬佩,第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諸葛亮,諸葛亮被劉備請出山後,火燒新野、舌戰羣儒、草船借箭、赤壁大戰…...幾次打敗曹操,是一位足智多謀的軍事家、政治家、發明家。

第二位就是號稱常勝將軍的趙雲趙子龍,他不顧危險,幾次救了劉禪的命,長阪坡,他為救劉禪,在曹軍中,殺了個7進7出,救出了劉禪,截江奪阿斗

的.時候,趙雲又從孫尚香(劉備的妻子)懷中奪回劉禪,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將軍。

第三位是諸葛亮的繼承人姜維姜伯約,諸葛亮去世前把自我一生所學的軍事知識全部傳給了姜維,其中包括他發明的連珠弩的製作方法。姜維全力為蜀國出力,最終為蜀國捨生取義,悲壯自刎!

三國時代是一個英雄並出的時代,像諸葛亮,周瑜,司馬懿,還有名醫華佗等等,都是出自三國時期,所以,三國時代的故事能流傳至今而不衰!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12

這個假期,我讀了文學名著《三國演義》,這本書中的人和事讓我感觸很深。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回是《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這一回講述了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朝廷兵少,出榜招募義兵。劉備、關羽、張飛在徵兵的過程中相識,三人志同道合,又都想為國家出力,都想幹出一番大事業。於是在桃園內設宴,結為異性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背義忘恩、天人共戮。從此,三人開始了報效國家的旅程。

讀完了這一回,我不僅感受到了劉備的博學多識、關羽的忠義、張飛的粗獷豪放,還感受到了三兄弟的團結和講義氣,他們不需要什麼按指紋、找證明人、籤合同來是對方信任自己的,而是憑自己的為人、處事來獲得對方的信賴,只有大家都一心為對方、團體着想,大家才能團結,大家團結了,團體自然也就強大了。

關於團結,生活中有一件事讓我感受到了團結、互幫互助的力量。在軍訓期間,我肚子不舒服,搞得上吐下瀉的,同宿舍的同學們都幫助我,這個幫我拿藥,那個遞給我紙巾。在同學們無微不至的幫助下,我的病很快就好了。通過這件事,我對”團結“這兩個字的含義又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自負的周瑜、忠厚老實的魯肅等英雄好漢都在歷史的長河中漸漸遠去了。但他們的故事讓今天的我們來閲讀、來細細品味還是很有價值的。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13

《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的著名戲曲家羅貫中撰寫的長篇歷史小説,記載了從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到司馬炎建立晉朝的許多蕩氣迴腸的故事,表現了羣雄逐鹿、三足鼎立的壯觀景象。

這本書中的許多人物都令我難以忘懷: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大義凜然的關羽,陰險狡詐的曹操,忠厚守信的魯肅,才智過人的姜維,文武雙全的鄧艾,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徐庶。作者為我們刻畫了一個個呼之欲出的英雄形象。書中的故事更是精彩絕倫:三英戰呂布、草船借箭、赤壁之戰、七擒孟獲、長阪坡救主。那一幕幕感天動地的往昔故事,一曲曲哀而不傷的英雄讚歌,讓讀者們浮想聯翩。

讀了三國演義,我明白了為人處世的道理。做一個人,不能像呂布那樣目光短淺,反覆無常,也不能像曹操那樣”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也不能像周瑜那樣妒賢嫉能,不顧大局。應該要像諸葛亮那樣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像趙雲那樣赤膽忠心,不畏艱險。我也從這本書中瞭解了中國歷史上一個不尋常的年代。在這個年代裏,英雄豪傑,各領風騷,諸侯割據,城頭變幻大王旗。文韜武略,鬥智鬥勇,演繹出一段多姿多彩的歷史。我曾經嚮往能生在那個時代,但轉念一想,那時候的老百姓該多麼苦啊。曹操的詩裏有”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這樣慘痛的描述令人望而生畏,還是生在和平年代比較好。

《三國演義》真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14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亦是章回小説之一,所以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很重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多的評價,其中,有許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顧茅廬、草船借箭、死孔明嚇退活仲達等…「三國演義」是由明朝文學大家羅貫中根據當時所流行的話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紹東漢末年,羣雄四起,爭霸天下的野心為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吳這三國交織而成,其中,以蜀漢為主體,所以,作者對蜀漢中的主角包括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則是讚賞有加,對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則是以貶居多。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亦是章回小説之一,所以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很重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多的評價,其中,有許多故事都使很多人拍案叫好,包括:三顧茅廬、草船借箭、死孔明嚇退活仲達等…,其中我最感愛好的有。

一、「過五關斬六將」:當時關羽因為要保護二位嫂嫂及侄兒的情況下,不得已只好屈服於曹軍之下,但關羽雖處在曹營下,卻無時無刻地掛念的大哥,時時打聽大哥的下落,直到有一天關羽終於知道大哥現處在河北袁紹那裏,他趕緊提刀跨馬護送着兩位嫂嫂及隨行的女眷們乘車,到了東嶺關口,因偏將孔秀執意要請示曹丞相之後,此時,關羽已怒火上升,就把孔秀劈成兩半,消息傳到洛陽,雖洛陽守將韓福和孟垣商量對策,但哪裏是關羽的對手,兩人都被關羽所劈死,像這樣,關羽一連闖過五個關口,殺了六員守將,才渡過黃河,他雖然感到有些愧對曹操,但此時的他只想趕緊和大哥碰面,殺了這麼多人,也

二、「的蘆救主」:此時,劉備雖然對劉表的召請,心裏感到疑懼,但又不得不去,所以,劉備便帶着趙雲,跨着的盧,向襄陽出發,蔡瑁裝得非常恭謹,到了第二天早上,荊襄九郡四十二州縣的文武官吏,開始參加劉備代替劉表主持的「豐年大宴」,趙雲非常小心的跟在劉備身旁,於是,蔡瑁又設下計策,把趙雲支開,等到酒過三巡之後,伊藉執着酒杯,走近劉備席前,靜靜地向他説過:「蔡瑁想要殺你,你趕緊從西門逃走吧!」於是,劉備立即跨上的盧向西門逃出去,但沒想到走不到幾里路,前面有一條又深又急的河,此時,劉備只好向急流中跨下去,這時,劉備嘴裏喃喃地念道:"的盧,你要救我!"的盧似乎是聽懂他話似的,奮力竄起來,使劉備脱離了險境。

這二則故事使我受到了啟發,(一)是讓我感受到關公的重義氣,即使大哥在天邊海角,只要有消息,也要把兩位嫂嫂平安的送到大哥手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身外,一切以兩位嫂嫂的安全為重;(二)是讓我感受到人不可只注重外表,認為它是壞的而捨棄它,就像是的盧一樣,縱使它是會克主的,但劉備卻不在意它,可能是劉備的仁心感動了的盧馬,所以,在主人最危急之時,它反而是救了主人一命。

看了這本書,我最大的讀後感是,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作者的寫作能力,羅貫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如:關羽的義、張飛的直、諸葛亮的忠及曹操的奸等…,讓讀者都與故事的劇情融合為一體,隨着故事劇情的高潮而起伏,「三國演義」因為屬於章回小説,故事具有連續性,讓人有一直想看下去的心理,而且不會覺得枯燥乏

《三國演義》讀書心得體會15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從周朝以來對於天下的定義。而《三國演義》一書所呈現的便是東漢末年分三國的史詩。讀罷後,我陷於遐想之中。

東漢末年,賣草鞋為生的貴族劉備,與殺人而逃的關公和殺豬賣酒的張飛“桃園三結義”,共創大業。三分天下時,因為劉備文有卧龍、鳳雛等經天緯地之賢臣;武有關公、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等虎將。所以,劉備也有一席之地。

曹操雖然兵少糧少,可是他卻討董卓、伐袁術、殺呂布、降張繡、滅袁紹、攻劉表……可見,曹操十分聰明,正如他《短歌行》所寫的“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之豪情壯志。劉備他雖然兵也少,但他仁義寬厚、愛民如子、禮賢下士、知人信人……所以有陶謙三讓徐州、臨難時攜民渡江、風雪中三顧茅廬、白帝城託孤……因此,有民心的劉備成就了偉業。

當我看到東吳和曹操打“赤壁之戰”,諸葛亮“草船借箭”,一下子收了十萬有餘的箭時,我覺得諸葛亮十分聰明,而周瑜是多麼驚訝,又多麼想殺了諸葛亮呀!他以為諸葛亮日後會成為江東大患。當看見“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時,馬上在腦海中想到:江東的將士們對周瑜如此忠心耿耿,“赤壁之戰”的勝利也是理所當然的了。

三國中,我最喜歡的還是關公了,他温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刮骨療毒、單刀赴會……可惜關公敗走麥城,被東吳殺之,一世英明畫上了一個句號,可惜、可歎、可恨。

在三國的最後時候,三分歸一統,司馬炎成了這個世界的主人。

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夢,後人憑弔空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