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發言稿讀後感

演講稿2.29W

《圍城》以蘇才女的一句“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為主線,寫了以方鴻漸為主角的一批留學生的社交生活,以及他們幾個人之間的感情糾葛,在戀愛受挫後,結伴到三閭大學,經歷一番勾心鬥角的磨礪後,方鴻漸與孫柔嘉結婚,工作被解聘,直至方孫兩人矛盾升級,以動武而告終。

發言稿讀後感

這篇小説語言詼諧,嘻笑怒罵中,給人以深刻的啟迪,是一部充滿智慧的,哲理性很強的經典小説,裏面的經典之句數不勝數。

讀完後,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主要有三點:

第一點:是伏筆手法的大量運用。

《紅樓夢》有埋伏筆於千里之稱,我看《圍城》在這一點上,也是有着異曲同工之妙的。

做為小説的主角方鴻漸,他的圍城,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事業方面的,另一個是婚姻方面的。

在他的事業方面,因他只是一個遊走於各國的遊學生,並無真才實學,不過是徒有些口才,他甚至為了遮羞,買了假文憑,因此,這決定了他本身的志大才疏,有了假文憑,可以給他鍍上了一層金,於是,在他的內心裏,他覺得“心比天高”,另外他還有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懦弱膽斜,這一點,小説中多次提到過,多次埋下伏筆,以作鋪墊,這就決定了他在事業上,最終只能是“命比紙北,而事實上,讀到最後,他的事業,也只能是隨波遂流,處處依賴朋友,處處碰壁。

有關這事業方面,作者所埋的伏筆,只是簡單的列舉兩個。

第1:在去三閭大學的路上,過那沒有欄杆的橋,幾個男人都過去了,只剩下孫小姐和方鴻漸,方提示孫,“只剩下咱們兩個膽小的人了。”最後是孫小姐在前面帶路,他才得以過去。他的膽小由此可見一斑。

第2:是他們的旅行快結束時,方鴻漸與辛楣之間的談話。方無意間問辛在這旅行中他對自己的評價,辛楣的評價露骨的坦白:“你不討厭,可是全無用處。”這樣通過一個和他朝夕相處很長時間的朋友的口中,得出這個人不象是日後可以飛黃騰達的人,又一次為以後的描寫方鴻漸事業中的碰壁,埋下了伏筆。

有關婚姻方面的伏筆,也列舉幾個,作為參考。

第1:在周太大熱心地給他張羅對象時,他見了張小姐,之後在路上發表感慨:“我偏不願意女人讀了那本書當我是飯碗,我寧可他們瞧不起我,罵我是飯桶。”我覺得很好笑,那個時候,他還不認識孫小姐,但是他好象是無意中有着某種先見之明,因為他日後結婚,幾乎真的是成了人們眼中的飯桶,這一點,從方老爺夫婦日後的想法中表露無遺,這一伏筆,埋得雖離他結婚尚早,可是卻早早地給他的婚姻生活,描了重重的一筆。

第2:當他們夫妻吃訂婚喜酒時,作為情敵的陸子瀟,説了一句話:“遲上點結婚好。早結了婚,不到中年就要鬧離婚了。”這雖是一句醋意十足的話,卻也在提前驗證了他們的婚姻,是不會長久的,在這兒,也為他們日後的爭吵,動粗,以及婚姻破裂,又埋下了一伏筆。

第3:當他們夫妻要離開三閭大學時,同事們對他們暗地裏的評價,“孫小姐嫁給他,真是瞎了眼睛,有後悔的一天”。而這一句伏筆,真的在日後方太太的口中再一次真實地重現:“我瞎了眼!我瞎了眼!”這一伏筆的鋪墊,是不是妙不可言呢?

第4點:是方太太的兄弟發現姐夫武不能踢足球,打網球,文不能修無線電,開汽車,也覺得姐姐嫁錯了人。有關這點,就不再贅敍了。

當然,文中設伏筆的地方,有很多處,也就不一一列舉了。

第二點:是通過肖像,心理,細節等描寫,來深刻地揭示人性醜惡。

有關這一方面,主要列舉一個人,是韓學愈的高深莫測的虛偽。

這個人也和方鴻漸一樣,買了一張假文憑,而不同的是,方鴻漸還有點良知,以此為恥,而這個人物卻不同,他撒謊,會老着臉一直堅持下去,並對自己都要遮掩得一絲不露,也就是説,要達到一種連自己都認為是真的那麼一種“境界”。做到這一點的人,是很不容易的,為了達到這一效果,作者用了反襯的手法,一個是用方鴻漸,而方先生的態度是,自愧不如。另一個便是老於世故的高校長。

為了突出韓學愈,作者先寫了高校長這一人物,他這個人有一點自信,就是”對什麼人,在什麼場合,説什麼話”,是相當世故的,對他有一描寫,就是他與方鴻漸初次交鋒,他急中知智,用一封子虛烏有的信,打發了方鴻漸,並且把沒有城府的方鴻漸打發的是感激有餘。在這個過程中,描寫高校長,“一般人撒謊,嘴跟眼睛不能合作,嘴儘管雄赳赳地胡説,眼睛怯懦不敢平視對方。高校長老於世故……假使你的眼光能與獅子的眼光相接,彼此怒目對視,那野獸給你催眠了不敢撲你。”這麼一個很厲害的人物,在韓先生的面前,都覺得“他誠懇安詳,”最為重要的是,連這麼一個見過世面的學校的所謂大人物,都覺得他“象個君子”,這一點,是不是諷刺得絕妙呢?而且”除博士學位以外,還有一條“‘著作散見美國等大刊物中,’”他對他的評論是“這非得有真過實學不可。”當他問他要大作,韓學愈一句逃難丟了的話就“平靜”地交待了,,並且態度是相當地坦然,讓高校長這個慣於撒謊的人,都想不到“一個説謊者會這樣泰然無事”由於高校長的反襯,我們更可以看出韓先生的虛偽到了一種“無人能及,所向披靡”的地步,真是“青出於蘭,勝於蘭,”一種讓人望而止步的“爐火純青”的地步。

另外,在這一方面,還有一人,雖算不上是陰險,但也是處心積慮的,那就是孫小姐,小説通過辛楣之口,多次提醒方先生,這個小姐不簡單,工於心計,可就是這樣一個步步為營,如願衝進圍城裏的人,還是在圍城無聊的'爭吵中,逃了出去,這對於方太太來説,不能不算是一件很為尷尬的事,圍城的主題得到進一步的深化,有關這一點,因篇幅的關係,也就不詳述了。

第三點:是大量比喻的運用,使小説增色不少,他的比喻詼諧生動,讓人看過後在哈哈大笑之餘,又有回味無窮的意味,比喻在小説中,隨處可見。也就此略過了。

整個小説,在方先生的感慨中:“他去年懊悔天內地,他現在懊悔回上海。在小鄉鎮時,他怕人家傾軋,到了大城市,他又恨人家冷淡,擁擠裏的孤寂,熱鬧裏的淒涼,使他象許多住在這孤島上的人,心靈也彷彿一個無湊畔的孤島”寫出了處在圍城中人們的內心矛盾寫照,而那隻落伍的老鐘的敲打,更是“包含了對人生的諷刺和感傷,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也再一次印證了蘇才女的那句經典的話,“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時進去,城內的人想逃出來”。

《圍城》裏面,精彩的片斷,實在是太多了,也不是一兩句話,就能羅列得完的,它確不愧為經典之作。

本人才疏學淺,怕不能領略《圍城》精髓之一二,但有時間,我會再讀一遍《圍城》的,相信我會感悟得更多,因為它是一部值得精讀的經典之作。

標籤:發言稿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