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的演講稿

演講稿4.67K

演講稿具有觀點鮮明,內容具有鼓動性的特點。在當下社會,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演講稿,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的演講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的演講稿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的演講稿1

同學們、老師們:

今天國旗下講話的內容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同學們,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今年的端午節是6月6日,也就是本週四。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説很多,其中,紀念屈原的説法流傳得最廣。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出生在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幹,在楚國擔任了重要職務。因為他主張堅決對抗秦國侵略,而受到打擊、排斥,還被楚王趕出了朝廷。屈原悲憤極了,在流放途中寫下了許多充滿愛國精神的詩篇,最有名的是《離騷》。後來,秦國軍隊攻佔了楚國都城。楚國失地千里,屍橫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懷抱石塊,跳進了汨羅江。當時他62歲。

百姓們愛戴屈原,當聽到他自殺的消息後,紛紛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能找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食屈原的遺體,又紛紛把江米裝迸竹筒,扔到水裏,想用江米餵食魚蝦來保護屈原的遺體。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地來到江邊,悼念屈原,還要划着船衝進洶湧的波濤,象徵人們爭相打撈屈原遺體,以此來寄託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國南方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因此,端午節又成了紀念屈原的節日。

兩千年之後的今天,我們談論屈原的愛國主義,倡導的是什麼呢?我們倡導的是屈原熱愛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對危機以天下為己任的高度的責任感,是面對強權寧折不彎的`精神,要體會到屈原對於國家人民的深厚感情,體會到屈原對於這片土地,也就是我們腳下這片廣袤大地的深厚感情。

同學們,屈原因為熱愛祖國、關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們的愛戴。當我們津津有味地吃粽子、觀看賽龍舟時,不要忘記多年前那位愛國大詩人——屈原。

希望我們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勵,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做一個奮發圖強,能為祖國建設貢獻心智的人,能為自己的將來鋪墊繁花似錦的人,能回報呵護自己的父母師長,無愧於炎黃子孫的人。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的演講稿2

友愛的教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日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回味端午,傳承民俗。端午節,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舟下水喜洋洋。這些,都是曾經端午節上最喧鬧的活動,然而,隨着時代的變遷,社會節奏的加快,外來文化的大舉入侵,中國人不再眷顧流傳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而是將眼光轉向了〞聖誕節〞〞愚人節〞這樣的節日,面對這種現狀,我們不得不感到悲傷,發出〞端午節是否不再姓〞中〞這樣的疑問。

這些年來,我國的傳統節日,似乎總離不開吃。端午節吃粽子,清明節吃青團,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農耕社會對飢餓的恐怖,形成了我國傳統節日最鮮亮的飲食習俗。現在,滿足了温飽需求的人們正在奔向全面小康,傳統節日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我們守着傳統文化的〞聚寶盆〞卻不擅長庇護和挖掘。就拿端午節來説,它已融入各個接近國家的文化中,形成了個性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節舉行的國際龍舟邀請賽著名於世;在韓國,端午節被稱為車輪節,是插秧完結後祈求豐年的.日子。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中國人着眼於創新,卻往往簡單忽略對傳統的堅持,文化的缺失必定導致精神斷層甚至扭曲。有句話説的好:惟獨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瀕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日,該如何庇護與繼承我們的傳統文化,明顯已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而現時的洋節興旺與傳統節日衰弱間的反差,更凸顯了這個問題的迫切性。

其實,不光是傳統節日,整個中華民族民間文化的生存環境現在都瀕臨着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的挑戰。同學們,我們肩負着教師和家長的殷切冀望,面對如此的現狀,我們不能無動於衷;復興中華文化,我們責無旁貸。我們或許無法變化端午節已被他國申報的事實,但我們可以用中國傳統思想中的〞仁義禮智信〞來勉勵自己。當父親或母親勞累了一天回到家裏時,你能否為他遞上一杯熱茶?當你的伴侶陷入逆境的時候,你能否不假思索地伸出救援之手?當你對別人許下允諾時,你能否言出必行、信守允諾?當你自己在考試中失利時,你能否鎮靜面對,尋覓緣由,總結教訓?我們在好這些平庸的小事的時候,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價值,也傳承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假如人人都做好這些平庸的小事,那將會是一件不平庸的大事。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的演講稿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大家都知道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那端午節到底是怎麼來的呢?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説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端午節的****,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説法,諸如:紀念屈原説;吳越民族圖騰祭説;起於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説。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的演講稿4

敬愛的教師,友愛的同學們: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

每年的這一天人們必不行少活動,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佩香囊,賽龍舟。今年的6月9日是農曆的五月初五,也將迎來我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則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呢?據説,在兩千多年前,楚國的'大夫屈原情繫百姓,心憂天下,當他得知楚國被秦軍攻破後,就於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自盡。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樣,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身,就有了後來賽龍舟的習俗。百姓們把用楝樹葉包裹,外纏彩絲的飯糰投入江中祭奠屈原,就成了我們如今吃的粽子風俗。於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月就被定為端午節。端午時節,千家品粽,萬户懸囊,人們紛紛掛艾草、佩香囊、賽龍舟、辦詩會,來紀念屈原,慶祝節日。然而,隨着時代的變遷,外來文化越來越多的滲入了我們的生活,這曾經最喧鬧的活動,慢慢被人們所忘卻,我們似乎不再眷顧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而將更多的眼光轉向了“聖誕節〞“愚人節〞這些西方節日。當我們還沉在西洋節日的歡聲笑語中時,2022年,韓國卻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端午節為國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將其列入國家遺產名錄。聽了這些,我們又是什麼樣的情緒,這不僅僅是一個傳統節日的得失,不僅僅是少了幾項慶祝的活動,更重要的是,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它留存着華夏民族個性的文化記憶,每一次傳統節日,就是中華民族凝結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強和洗禮。而現在,這個我們過了二千多年的傳統佳節眼瞅着成為了他國的國家遺產,我們將是怎樣的難堪與無奈。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的演講稿5

恭敬的教師,友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端午節到了各種好玩的活動也開場了,吃粽子,划龍舟等,都在端午節這一天開場,這是我們最喜愛的節日,因為這一天我們可以去看龍舟競賽,去親自做粽子,體驗端午的歡樂。

節日都是有重大寓意,端午是為了紀念古代屈原,紀念他的優秀品質,從古代向來流傳到現在,也成為了向來文化傳承,有着深遠的意義,我們在過端午時也應當享受端午的故事,去聽端午藴含的意義,歷史長河中,每一個節點都會有則一些人值得我們注意值得我們敬重。

我們作為傳承者不但要學會傳承古老文化,也要學會繼承優秀品質,屈原是一個令人欽佩,值得恭敬的人,他的高尚從古至今的很多人為之折服,我們過端午不但是享受節日的喜慶,也是在學習文化。這是源遠流長的精髓,也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需牢記的歷史。端午這一天我們都應當主動展開活動,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去遊玩,我們都應當知道節日的重點包粽子,我覺得惟獨自己包的粽子才是最好吃,因為是經過了自己努力練習獲得的,這不但能夠讓我們體會到包粽子的樂趣,也可以讓我們吃到自己做的粽子。

一年惟獨一次端午,在這一天,在電視上我們可以看到無數龍舟競賽,呈現的.是團隊的力量,端午的漂亮就在於這裏,有着這樣好玩的活動,讓我們每年都不能忘懷,我甚至都想親手參與,可是自己不會划船。真是格外愉快這一天的到來,因為這是我們快樂的開場讓我們品嚐節日樂趣。

這是全國性的重大節日,其中的精粹文化,不但是千年來精髓,更是一種精神,是我們不屈的靈魂,有着歷史的屬性,節日的隆重卻是憑着歷史的背景,也藴含了古人對美妙生活的憧憬,我們繼承了這樣的文化,就應當時刻銘記歷史,不忘推陳出新,不斷前進。當這一天到來我們也會放假,可以去旅遊,也可以去拜見親人,時間富餘讓我們可以放鬆自己,可以與家人一起體會節日的歡樂,不但可以讓我們大飽眼福看龍舟,也可以脣齒留香吃粽子,這是都很好玩的節日,我格外喜愛這樣的節日,也盼望同學們都不要遺忘,開愉快心過端午,快歡樂樂看龍舟,讓我們在節日這一天放鬆自己,去感觸文化的厚重,體驗不同的端午。感謝大家!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的演講稿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多少次的期盼,多少次的守望,在這粽香飄香的季節,我們以隨同那屈原的帶領下,一起走進端午節……

“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端午清晨,人們紛紛踏出家門,到各自計劃的'目的地進發,這便是端午人們的一個習俗:踏青。路上人山人海,向遠望去,一片沸騰的海洋。出行的人們,還有一項任務,就是折一些樹枝,再買一個葫蘆,掛在自己的家門上。這,變成了端午的一道迷人的風景線。

走進端午節,踏青遊玩,折下樹枝,憧憬希望。

“四更堤外笙歌散,博得人稱假虎丘。”端午,賽龍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河溪兩邊人山人海,鎖吶聲,腰鼓聲,鼓號聲,大鼓聲,匯成一片,響徹長空。隨着一聲槍響,兩條龍舟猶如離弦的箭飛向目標。湖水飛濺着,人們的心情也隨之飛濺,吶喊加油聲絡繹不絕,一浪賽過一浪。

走進端午節,龍舟越過,團結一心,齊心協力。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碧綠的粽葉將糯米包裹其中,略帶着些微微的清香。我也動起手來,開始包粽子,將對屈原那深深的敬意凝住其中,彷彿屈原當時那英俊瀟灑的面孔已浮現在我的眼前,隨之咕咚一身,帶着無限的悲憤,投入江中。百姓們紛紛包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會吃掉他的身體。從此,每逢端午佳節,各家都會包粽子,空氣中粽香不曾散去。

走進端午節,粽香怡人,祭奠屈原,銘記先烈。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的演講稿7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又到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民間流傳着這樣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賽龍舟,喜洋洋。”端午節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多年曆史。那麼它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呢?

第一,端午節是紀念詩人的節日,是愛國的節日。因為愛國詩人屈原見國破人亡,五月初五投汨羅江。屈原沉江後,古人將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萬舟齊發、吶喊鼓樂嚇退蛟龍,以此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後來演變成為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經過千百年的傳承,屈原的愛國主義情懷與端午節的人文內涵已密不可分。端午節成為中國人傳遞愛國主義情感和精神的重要儀式。

第二點,端午節是衞生節。端午前後正是春夏交替之時,天氣炎熱,多雨潮濕,蚊蟲滋生,病蟲害漸多,是傳染病的高發時節。為了避免疾病的發生,古人在端午節前後插艾葉、懸菖蒲用以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端午這一天,成年人還要飲雄黃酒和菖蒲酒驅蛇蟲,小孩子要佩戴藏有硃砂、雄黃、香草的香囊預防疾病。這些習俗表達的是古人驅瘟避邪、祈福佑安的願望。這樣來看,端午節是中國最早的“衞生防疫節”。

第三點,端午節是體育節,因為人們在這天要在水上賽龍舟。龍舟競渡是一項很有氣勢、極具合作精神的競技活動。端午競渡能對羣眾性的水上運動、強身健體、民眾團結起到很好的推動和促進作用。現在龍舟競渡逐漸演變成一項國際體育賽事,起到友誼紐帶的作用。

第四點,端午節是美食節,因為我們要吃可口粽子。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人們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形狀看有四角形、錐形、菱形、有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的“筒粽”。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可謂粽葉飄香粽子可口。

同學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因為地域不同,各地的習俗也稍有不同。有些傳統的習慣已經淡化了不少,今天的國旗下講話,我們瞭解了端午文化,也希望我們能作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讓我們懷着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過好中華民族的每一個傳統佳節吧!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的演講稿8

恭敬的教師,友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日是端午,大家可知道端午節的來歷?端午節其實還有無數個名稱,比如説端陽節,五月節等等。古時,端午節是大家用來祛病防疫的節日,所以直到如今我們的故鄉還會有采艾葉,別到耳後的習慣。端午節和屈原也有着密不行分的聯繫,這一天是屈原去世那一天,所以這一天也成為了我們紀念屈原的日子。在端午的前幾天,我們家裏就會開場轟轟烈烈的包起粽子來,粽子有尖尖的,圓圓的,方方的。我們家裏習慣吃尖尖的粽子,裏面的餡有紅豆的,綠豆的,原味的。而我最偏愛的是原味的,沾一些白砂糖,然後大咬一口,綿綿的、彈彈的,好吃的不得了。空着一些閒時,我便會和媽媽去家後面的山上採一些艾葉,別在耳後,聽説這樣我們就不會頭疼了。這個節日,一家人其樂融融,一起動手做食,一起動手豐盛這美妙的一天,這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都是一個格外故意義的節日。

我信任大家都會過一個不相同的端午節。端午節是豐盛的,有無數無數有趣的事情會發生,比如説賽龍舟,我就去看過一次,那個場面格外壯大,無數人圍在河邊看他們賽龍舟,看着他們奮力的滑動着船槳,長長的船隻在水面上滑行,真的是格外好玩。還有這一天我們會喝雄黃酒,這也是用來除病防疫的.,這些事情都象徵着一種美妙的嚮往,也是對生活的一種酷愛和享受。

同學們,端午到了,想必大家聽我這麼一説,都紛紛想回家吃粽子了吧!但是盼望大家在吃粽子的同時,也不要遺忘宣揚我國傳統節日的美德,讓我們普通吃粽子,一邊學習屈原的詩,學習那一種豪邁,讓這個節日在我們的思量下越發有價值和意義。

端午佳節,讓我們懷着一份紀念,也懷着一份感恩,好好的去享受這個節日,也好好的傳承這一份文化,讓我們在將來的日子裏,繼續保持這樣的責任感,為我們的文化進行傳播和接力。端午節,是一個歡樂的、同時須要思量的節日。在這一天,我送你一聲祝願,也願你有一個好運。願你在今後的歲月無憂、健康,願大家的學習越來越好,取得更好的成果去報答我們的祖國、學校和父母!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的演講稿9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關於這個古老的節日有許多美麗的傳説,其中最著名的恐怕就是屈原先生的故事了。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目睹自己的祖國被侵佔,心如刀割,但他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無奈之下在農曆的五月初五,寫下絕筆《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他。人們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裏,據説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後來,為了防止飯糰被蛟龍吃掉,人們便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的辦法,這便是粽子的原型。

是怎樣的精神促使這位偉大詩人縱身躍入滔滔江水呢?是那顆憂國憂民、熱愛故土的心。

祖國母親用她的身軀為我們支撐了一片晴朗的天空,開闢出了一片成長的沃土。今天的我們無需用捨棄生命來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懷,我們只需把熱愛祖國這一信念落實到自己日常的行動上:努力學習,尊敬師長,遵守公德,全面發展,為和諧社會的建設貢獻力量……

今天的我們重拾起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不也是熱愛祖國的表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