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廣播稿200

演講稿7.77K

浮橋古時稱為舟橋,它用船舟代替橋墩,屬於臨時性橋樑,由於架設簡便,成橋迅速,在軍事上常被應用,因此又稱“戰橋”。

廣播稿200

我國建造浮橋的歷史十分悠久,《詩經》中記敍了周文王為娶妻而在渭水上架起一座浮橋,離今天有3000來年,比古希臘歷史學家所記錄的波斯王大流士侵入希臘時,在博斯波魯斯海峽所建造的浮橋還早500年。據後人考證,只有天子才能使用,用畢就要立即撤除,戰國時期,“禮崩樂壞”,這種規矩也就廢除了。

到漢唐時期,我國浮橋的應用日益普遍,千百年中,建造的浮橋難以統計。許多地區在建造永久性的橋樑以前,總要先早浮橋,以便摸索並了借水情,然後再尋求合適的永久性橋型。據粗略統計,僅在長江和黃河上就曾架設過近20座大型浮橋,其中大部分屬軍用。前541年,秦景公的母弟因自己所儲存的財物過多,恐怕被景公殺害,在今山西臨晉附近的黃河上架起浮橋,帶了“車重千乘”的財富逃往晉國,這可算是第一座黃河大橋。第一座長江大橋,是公元35年光武帝在與四川割據勢力公孫述作戰中,公孫述在今湖北宜都荊門和宜昌虎牙之間,利用險要的地勢,架起一座浮橋,取名江官浮橋,以斷絕劉秀的水路交通,後被東漢水師利用風勢燒燬。隋大業元年在洛水上建成的天津橋,是第一次用鐵鏈連接船隻架成的浮橋。

晉武帝泰始10年,杜預率軍南征,在河南孟津附近架設河陽浮橋。架橋前,一些官吏認為,過去的“聖賢”都沒有作到過,是不會成功的,杜預用文王在渭水架浮橋為例,據理力爭,並採取一系列措施,終於架成浮橋。北宋初年,太祖在統一南唐的戰爭中,宋軍先在石牌口鎮用大船載搭巨竹試架浮橋成功,攻克安徽當塗以後,太祖即命令將浮橋移架到採石嘰,宋軍僅用三天時間,就在採石嘰架好浮橋,長短不差尺寸,數以萬計的軍隊就如在平地上行軍一樣,大軍度過長江,一舉拿下南京。元朝時,為征服西南,元軍在四川的白馬河,合江,培江,清江等激流上,架設過20餘座浮橋,立下了汗馬功勞。太平天國的水陸三軍沿長江行軍宿營時,也曾建造浮橋居中連接兩岸,形成夾江為營的陣勢,這樣既可以切斷清軍上下游聯繫,又可以把江河兩岸的太平軍連成一氣,水陸互相支援,聲勢浩大,縱橫自若。清軍望而生畏,咸豐驚呼:”攻陷漢陽,佔據江面,搭造浮橋,圍撲省城,勢甚猖獗。“當時以唐正才為首的太平軍水營在10多年中架設過許多軍用浮橋。據記載,在長江上他們就架設過六座以上的浮橋,有進攻或防禦的,還有為城鄉貿易用的,為太平軍立下了汗馬功勞。

浮橋的構造和架設,一般是用幾十或幾百只船艦〔或木筏,竹筏,皮筏〕,代替橋墩,橫排於河中,以船身做橋墩,上鋪樑板做橋面。橋與河岸之間用跳板,棧橋等連接,一適應河水的漲落。舟船或者系固於由棕,麻,竹,鐵製成的纜索上,或者鐵錨,銅錨,石錨固定於江底以及兩岸,或者索錨兼用。浮橋要適應江河水位起落,隨時可以調節,調節的方法,中小河流一般用跳板,大河用棧橋;對年水位落差大的季節性河流,採用拆卸或增裝船節。宋朝唐仲友在浙江臨海修建浮橋時,臨海距離東海很近,潮汐使水面一日漲落常常相差數米。他在建橋前,先製成1:100的模型在水池中試驗,然後再開始建造。修建中採用一端固定於河岸,另一端用可隨水位上下而升降橋面的.多孔棧橋來銜接浮橋與河岸。其原理形式已於現代浮橋大同小異了。

架設軍用浮橋,速度第一,這就需要周密的籌劃和相應的施工方法。北宋在採石嘰架設長江浮橋以前,先由一個能人用小船帶着絲繩在採石嘰江面上往返丈量幾十次,準確的測出江面寬度;太祖又命令預先造好黃黑龍船千艘,又以大艦載巨竹亙運至石牌口試架浮橋。正由於籌劃周密,所以才能在三日內“不差尺寸”的架好一千多米長的平坦大橋。太平天國在1852年攻克漢陽後,為攻取武昌,當天晚上就在鸚鵡洲到白沙洲,南岸嘴到大堤口之間架起兩座總長近3000米的浮橋,速度空前。方法是:先在漢陽江岸把兩艘,三艘,或四艘船聯成一段一段的浮橋單元,然後銜尾徐行江中,組拼成橋。這樣能使縱多的人員同時操作,大量作業在江岸進行。材料是鸚鵡洲的木條,漢陽城的板障,就地取材。浮橋固定的辦法,開始僅採取在兩岸固定,後來因風大,加用重三,四十斤的鐵錨固定在江中,而不用難以取得的巨型纜索,以加快速度。他們還在江中急流的地方用筏代替舟,以減少迎水面,降低橋身水壓。筏用大木排數層縱橫交叉組成,四面用牛皮,木版構成圍牆。牆上可以開設炮眼槍洞,以供對外射擊。筏上有“撩樓”,以便觀察敵情,建有簡易房屋,供兵員住宿和儲存糧草,武器,備有大漿數十把,以便在江中游動。這種筏被太平軍稱為“龜船”,用他來組成浮橋,是一種創舉。1854年11月在廣濟田家鎮的江面上,太平軍利用南岸突出江中的半壁山駐紮營壘,同時橫江架設浮橋一座。浮橋的江中部分也用了三個大木筏,橋兩邊用木版民船做橋腳,筏和船與橫江四道鐵鏈,七道蔑纜相連。筏和橋面上安炮,船上置槍,以阻截自武漢順江東下的湘軍船隊。為了防止炮彈引火燒橋,橋面上鋪了沙,船中儲了水。這樣山上,橋上互相掩護,使清軍數日不能攻克。

標籤:廣播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