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有關愛崗敬業演講稿模板集合5篇

演講稿9.46K

演講稿是在一定的場合,面對一定的聽眾,演講人圍繞着主題講話的文稿。在現在社會,需要使用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演講稿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愛崗敬業演講稿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愛崗敬業演講稿模板集合5篇

愛崗敬業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晚上好,當今的中國,是一個飛速發展的國家,全中國每年的建設總量早已躍居全球第一: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一條條公路綿延遠方,一段段鐵路破土竣工。如此巨大的工程量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各工程單位帶來了豐厚的利潤。而恰恰是這金錢上的巨大誘惑,矇蔽了一些人的雙眼,怠惰了一些人的思想。他們不再積極進取,他們消極怠工,沒有實幹,沒有思考,沒有創新。他們想:既可以輕鬆地拿到錢,又不用努力地工作,何樂而不為呢?

各位,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抱着這樣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工作,那麼高質量的工程作品就不會出現,隨之而來的便是工程項目數量的縮減,甚至完全被其他工程單位擠垮,丟掉我們自己的飯碗!

這不是危言聳聽,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情正在發生!嚴峻的現實讓我們看清腳下的路,同時也激發我們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我認為實幹精神是我們大家迫切需要的!因為只有實幹才能增值,實幹才能興企!

什麼是實幹?我認為就是要謀實事,務實效。想幹事,敢幹事。實幹,從當下看,是為企業增值、創收。從更長遠的角度去看,是一個企業能夠興盛繁榮源源不斷的動力。

企業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每個人都是企業的員工,不管做為領導還是普通工人,都要懷着飽滿的熱情去對待自己的工作。工作沒有貴賤之分,只有分工不同。不管是一道充滿智慧的指令,一份科學精確的報表,還是一聲堅定有力的錘音,所包含的都是對工作滿腔的熱情。我們的企業就像一台巨大的機器,我們每個人就是這台機器上的一個零件,我們只有踏實工作、相互協調、開拓創新,這台機器才能正常運轉。我們的企業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才不會被社會淘汰。

愛崗敬業演講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教育,我所熱愛的神聖事業;教師,我所從事的崇高職業;育人,用愛承載的終身使命。我銘記這一誓言,在工作中我努力實現着這一誓言。

早在自己還是個學生的時候,就從老師的口中聽説過李老師的事蹟。那時的李老師就像身邊一股觸手可及的涓涓清泉,滋潤着我要做一名教師的心田。而今,十年過去了,這股涓涓細流早以成長為氣勢磅礴的滔滔江河,而我,也如願做了一名人民教師。雖默默無聞,但我的心是充實的,我知道,成功需要機遇,而成長,則需要努力。如今的李老師是一面旗幟。她用自己富有個性的教學,獨特而鮮活的思想,引領我從日常教學的細節中,去感悟教育的真諦。

她的課堂是審美的課堂,她能把容易流於刻板的語言藝術化,以一種靈動而富有哲理的語言,撥動學生髮現美感受美的心絃。我記得她在一節課上説過這樣一句話:不論現在還是未來,我們在精神和情感上,都應是活潑的,五彩繽紛的。生命不息,奮鬥不止,這是我從李老師身上學到的最大收穫,我將在自己平凡而忙碌的教學生活中,不斷地歷練自己,豐富自己,完善自己,用自己的情感和經驗,與學生共同成長。

學會適應環境,並在機遇來臨時要勇於抓住時機,不再埋怨聲中荒廢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每個人活着,都要有一個或大或小的目標,但要切合自身實際,不奢求也不渴望,讓生命在愉悦中茁壯成長,只有這樣生命才會變得無限精彩。能夠睜大眼睛,仔細地審視自己,真誠而勇敢地面對自身的欠缺,這是我這次聽報告的最大收益。

博採眾家之長,走特色化的語文教學之路是我孜孜以求的奮鬥目標。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在探索個性化教學藝術風格上進行了有益的嘗試。任何事物都是發展中逐步趨向完善,學習別人,突破自己,完善個人教學藝術特色,這將是我永恆追求的目標。

我將全身心投入我的工作。用無私、博大的胸懷關愛學生;用真誠、豁達的行為善待同事;用親切、微笑的形象面對家長。即使非常辛苦,我也將堅定不移地實現這些承諾。因為愛心與責任是我事業的支點,合作與創新是我工作的追求,敬業與奉獻是我人生的境界。我將存幸福從教之心,立教育改革之志,揚愛的文化之帆,為千萬個家庭培植希望,為每一個孩子創造未來。

謝謝大家!

愛崗敬業演講稿 篇3

我總覺得,“教師”是一個崇高的職業,這項職業內容的豐富性和生動性都是獨一無二的,教知識,教做人——如此獨特的職業也賦予了他神聖的使命感。托爾斯泰説:如果教師既熱愛學生,又熱愛事業,他就是一個十全十美的教師。而“熱愛”僅僅是一種感情,僅僅停留在精神的層次,化作為行為,就是對學生、對學校、對社會的責任感。

我們周圍到處是普通的教師,他們沒有驚人的事蹟,沒有輝煌的成就,猶如一塊黑板,曾經寫滿了神奇,最後卻全都擦去。

就在我的學校,我的組室,我所看到的是一個個愛崗敬業的生動故事,是一曲曲愛生如子的感人旋律,是一道道無私奉獻的動人風景。

宋轍,我校的體育教研組長,開學以來,帶領全體體育教師,堅持每天6:15分到校,組織校田徑隊進行科學、系統的訓練,風雨無阻,奮戰兩個多月,終於在金山區國小生田徑運動會中獲得團體第四的佳績。當聽説學校要進行廣播操比賽時,他又努力協調好體育老師,全力出擊、精心指導,使全校的廣播操質量有了一個質的飛躍,毋庸置疑,他是最大的功臣。

周斌,是我們三年級組的英語老師,雖説他不是班主任,但他具有班主任愛生如子、誨人不倦、言傳身教的工作作風,針對農村學生學習英語的習慣和氛圍較為欠缺的現狀,他每天7點不到就來到學校,安排好兩個班級的英語早讀,有時甚至在下午5點還可以聽到他指導學生朗讀English的聲音,功夫不負有心人,現在他所任教班級的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方法有了明顯的改觀。學校組織師生秋遊,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有位學生突感腸胃不適,急需方便,但是車無法停靠,在這種情況下,周老師毅然拿出塑料袋,雙手持着,幫助學生方便在塑料袋裏,解決了學生的燃眉之急。多好的老師!這種全身心的關愛學生的品質,不正是我們所追求的嗎?我想:親歷過這一次尷尬又感人時刻的學生,心中會永遠銘記——師愛如母愛,而比母愛更深廣。

正因為有這麼多鮮活的例子,所以我——學校最年輕的老師,對待工作也絲毫不敢“怠慢”,我曾多次承擔各類公開課任務,受到了同行與教研員的好評;作為語文備課組長,我總能精心安排好每次的備課組活動,帶領全組教師積極開展課堂教學的研究與實踐;我也時常把自己在學習、研究中的一些理念、方法毫無保留地奉獻給組內每位教師。如果你是一個陌生人,偶爾來到我們這個組,或許你會以為我們在“開會”,而你一旦熟悉我們,就會發現,我們幾乎每天都在“開會”,隨時隨地討論教學中發現的問題,交流教學體會和信息,已成為我們的習慣。

我們這些年輕的教師如此,那是因為有前輩們做我們的榜樣,將近50的老教師——馮美英,兢兢業業上好每一課,身體欠佳的金火根老師工作時常披星戴月,孩子尚幼的潘慧明老師,家裏學校兩頭忙……

正因為這些老師具有高度的責任心,所以,會因孩子的進步而喜,因其落後而悲;因為有着盡心盡力的責任意識,所以他們會不遺餘力地投入到工作中,發揮潛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責任,這個普通而又不普通的字眼,使教師對學生時時關心、處處着想。

責任,使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做到不磨滅天資、不抹殺個性。

責任,使教師不斷反思課堂教學,改進教學策略。

責任,使教師不斷給自己充電,瞭解最新教學動態,掌握更多知識技能。

有人説,教育是一首詩,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內涵與主題都不同。具有了強烈的責任感,我們就擁有詩意的生活。

自然界最崇高的莫過於太陽,為了無數星球上的生靈,無時無刻地燃燒自己,傾盡所有,自己的生命也因此得到延續。我們沒有太陽偉大,但是我們可以擁有太陽的品格。

愛崗敬業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同行:

駿馬馱來新紀第二個火熱的夏天,朝陽擎起統計人最喜慶的節日,當新政府統計機構成立50週年紀念日來臨之際,在全市統計人(代表)歡聚一堂的隆重場合,首先,請允許我這個來自基層的年輕統計工作者,向為了統計事業辛勤工作、無私奉獻的所有老領導、老專家、老同事表達我深深的敬意,向義無反顧加入統計戰線的同齡人以及剛加入統計戰線的新兵表示我由衷的讚佩。

因為我選擇了統計,統計也選擇了我,所以,我衷心地熱愛自已的職業,也衷心地熱愛所有志合道合的人們;所以,我更要為我們曾經彷徨過、正在熱愛着、還要更執着為我們統計事業獻上最深情的讚歌!

説句實在話,我是在不經意間走進咱們統計門檻的。少不更事的多夢時節,和所有同齡人一樣,我對未來有許許多多與統計不相干的憚憬。

閒暇的時侯,我伏在自家的青石板的窗台上,兩手支着下頦,望着天上忽忽飛過的大鷹和悠悠的白雲,痴痴地想着;上了高中以後,我最浪漫的理想是做一個無拘無束的女詩人,背上行囊,浪跡天涯,縱情地感受陽光雨露,陶醉於湖光山色的秀美,洋洋灑灑,寫出一行行、一首首、一本本催淚下、流芳千古的詩篇。

十二年前,當我腦子裏裝着這夢想,衣袋裏揣着大學文憑、跨出校門走進我們統計機關之後,我忽然發現,現實與夢想形成巨大的反差,我們從事的工作與當初的嚮往幾乎沒有絲毫的聯繫。手裏,“沒有錢,沒有物,只有幾個乾巴數”,眼前,沒有鮮花。沒有令人心醉的閃光燈,只有枯燥的表格;耳旁,沒有雷鳴一樣的掌聲,沒有海潮一樣的歡聲,只有時鐘磨蝕的嘀嘀嗒嗒聲;心裏,沒有榮耀感,沒有成就感,只有委屈的失落感。

然而,隨着工作的不斷深入和投入,在領導的開導下,在同事們的薰陶下,我對統計工作和統計人有了全新的認識,漸漸產生了喜歡,產生了深深的愛。手下的鍵盤不再是冷冷冰的工具,屏幕上的數據不再是沒有靈性的抽象符號,飛來飛去的鼠標甚至喚起昔日詩情的靈感,我從內心深處感覺到:我們統計人正是醮着心血和汗水,在書寫着感受動自已、感受動社會的優美詩篇!

我們統計人不是政治家,更沒有設計整個國家建設和發展藍圖的宏大氣魄,但是,我們以求實的精神、嚴謹的作風,用準確的數據字記錄着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的得與失,記載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起伏與變化,為決策者提供着深化改革的科學依據,新中國迅猛發展激情澎湃的政治抒情詩中,有我們飽含真情的筆墨!

我們不是工人,不是農民,不能親自去車間揮汗,不能親自在田野耕耘,但是,我們統計人通過一筆筆數字,同樣體驗着增產與豐收的快樂,一排排數據,就是一箱箱上市的成品;一串串數字,就是一擔擔金澄澄的糧食。我們統計人用數字寫出一首又一首的田園詩!

我們統計人不能象謝靈運一樣,遍訪江南塞北的名山大川、青燈古剎,寫出空靈優雅的名句力作,但是,我們通過翔實的數據,瞭解到祖國豐富的寶藏、富饒的物產、傳世的名勝,還有謝靈運忽略的河流污染、水土流失!我們用數字抒發着對秀美山河的摯愛,創造着別開生面的山水詩!

我們統計人沒有與日俱增的天文數字存款,也沒有一步一個台階直至高高在上的升遷,當然,我們也不會遭遇一旦破產、人為財死的厄運,也不會受到因貪污而鋃鐺入獄、、因瀆職而一夜人仰馬翻的懲罰。我們過着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日子。房子不大,足以遮風避雨,騎車、步行上班,可以沐浴陽光、承接雨露。安安靜靜地工作,和和睦睦地生活。夫妻互相理解,親子温情融洽。還記得去年人口普查的那些緊張日子,我的愛人為了支持咱們的工作,減輕我繁重的工作壓力,把全家的家務鎖事獨自承擔起來,使我在緊張工作的同時,深深體味了家的温曖、愛的温馨、還有生活的`美好!有時,為了搞準一個統計數字,我們不辭辛苦深入到廠礦、車間、鄉村、地頭;為了寫出一份有價值的統計分析,我們查閲資料,夜以繼日,筆耕不綴。當領導用統計數字在大會上總結工作成果的輝煌時,我們統計人感到無比自豪;當領導用統計數字實施決策時,我們統計人深感肩上的擔子沉重。我們統計人用平凡的勞動、普通的情感,譜寫了人生雋永的情詩!

中國已經加入了世貿,經濟已經與國際接軌,世界已進入新世紀,進入全新的高科技時代!嚴密、準確的數字統計,將在科學的宏觀決策和微觀調控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民族振興、人類進步的宏偉詩篇,還要咱們統計人辛勤奉獻。

愛崗敬業演講稿 篇5

我出生在一個叫“**”的邊垂小鎮,在比例尺大一點的中國地圖上都很難找到的地方。我的祖父、外祖父和我的其他大部分親人都是**林業局的職工。

我和所有林區的孩子一樣,在母親一樣的大山裏幸福、快樂的長大。挖婆婆丁、採山杏、到交換台看姑姑轉接各個單位的電話、偷吃何姨的山楂丸、在林業局三樓會議室藏貓貓、在儲木場裏撿粉筆頭學檢尺,不分大小頭的畫,嘴裏還胡亂的喊着:8個的3,6個的2……童年是那樣的無憂無慮,總是覺得時間過得很慢。

可是有一天,我忽然覺得九壺山不是那麼高了,飛機包、205大橋也沒那麼遠了--我,長大了。

剛剛長大的我立刻就面對林技校不再招生、不再每年“批工人”等等殘酷的現實,我一時無法接受的現實。不管我願意不願意,林業局根據國家“天保工程”的相關政策逐漸縮減採伐任務,儲木場那高高的楞垛很快就會變得異常的低矮,山場不會在有大工隊“聯合大會戰”時油鋸此起彼伏的轟鳴聲,深冬的黑夜因為沒有了汽車隊明亮的車燈排成的長龍顯的異常的黑暗。我的天空彷彿也在瞬間就變成了灰色的!

為了生活,十八歲的我含着滿眼的淚水,告別了父母、告別了養育了我十八年的**林業局,踏上了南下的列車加入了浩浩蕩蕩的“北漂族”,在北京做起了一個“蟻族”。

身邊沒有父母的呵護,沒有了“老調”(注:林區人對吊車的稱呼)裝火車的轟鳴聲,陌生的我一度在陌生的北京,這個現代而古老的大都市中迷失了,沒有了生活的方向,那段歲月是我最不願意回憶的。

還是為了生活,漸漸的,我學會了站在酒店大堂裏微笑着對每一位顧客説:您好!請問幾位,有預約嗎?……學會了在高聳的摩天大樓的夾縫中如何艱難的生存。

工作的辛苦,人情的淡漠,殘酷而激烈的競爭,讓我心裏空空蕩蕩的,我更加的想家,想爸爸、媽媽,想**的山山水水……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每天夜裏我都會夢到林業局門前那漂亮的冰雕,而醒來總是滿臉淚水。這時我才醒悟,我是林區人,我的家在林區,我的根在林區。

很快的,我結束了“北漂”的生活,回到家鄉。結果是結婚、生子,生活進入了平淡的階段,我平靜地扮演着“家庭主婦”的角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但我心裏總是有一種情結,那是一種迴歸大森林的情結。

為我將平庸下去,可是在**年的一天,我聽到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林業局黨委決定在大、中專以上學歷的“林業子女”中舉行一次考試。考試的目的是:選拔和儲備一批後備人才。它就像春雷一樣驚醒了渾渾噩噩的我。

今天我都清楚的記得當時報名的情景:林業局一樓里人山人海,彷彿空氣中都漂浮着喜悦的音符。看着那一張張熟悉、親切的面孔,心情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樣複雜。闊別多年的同學、好友激動的緊緊的抱在了一起。大家從祖國的天南海北趕回來參加考試,都為了一個目的:回家!回**林業局!這對於我們這一代“林業子女”來説,差點就成了一個破碎的夢。

過了緊張忙碌的複習、筆試、面試,我終於有了一個夢寐以求的身份:“**林業局職工”!當我接到通知的時候,我,再次熱淚盈眶,心裏充斥着一種久違了的、踏實的歸屬感。看着父母蒼老的臉龐淌滿欣喜淚水,我的胸口就像有一團火焰在燃燒,竟久久不能平復。

我在我的工作崗位上工作了兩年多了,心中依然難以平靜。每天我都在感動,林業局領導對我們這批孩子的關懷大大的超出了我的想象:定期的對我們進行相關的業務知識培訓,對我們的生活、學習給予了特別多的幫助。在工作上給了我們最大的支持和發展空間。

幸運的,我是驕傲的。我幸運我是一個“林業子女”。我驕傲我是“**林業局職工”。我幸運能在一個團結、務實的局領導班子的關懷下工作、學習。我驕傲因為我依然是“林區人”!

為能擁有這份幸運、這份驕傲努力奮鬥終身!用我畢生的精力來回報培養我的**林業局和養育了我的這片美麗富饒的、母親一樣的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