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關於世界地球日國旗下講話稿範文

演講稿1.46W

導語:我有一個願望,我要一個三色地球,水是藍色的、大地是綠色的、雲是白色的,森林覆蓋率是,藍天和白雲和諧的搭配着,只有誘人的綠色的大地。下面是小編整理了關於世界地球日國旗下講話稿範文,歡迎參考借鑑!

關於世界地球日國旗下講話稿範文

  關於世界地球日國旗下講話稿範文1

同學們:

今天就是4月22日,是一個特別的日子,誰知道?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主題就是“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活動起源於美國。1969年,美國民主黨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提議,在全國各大學校園內舉辦環保問題講演會。當時25歲的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就將尼爾森的提議變成了一個在全美各地展開大規模社區性活動的具體構想,並得到很多青年學生的普遍支持。1970年4月22日,美國首次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地球日”活動。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規模宏大的'羣眾性環境保護運動。作為人類現代環保運動的開端,“地球日”活動推動了多個國家環境法規的建立。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個國家、2億多人同時在各地舉行多種多樣的環境保護宣傳活動。這項活動得到了聯合國的首肯。從此“地球日”成為了“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活動旨在喚起人類愛護地球、保護家園的意識,促進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我國從1990年開始,每年4月22日也都舉辦“世界地球日”的紀念活動。從那時起,我國政府越來越重視“地球日”的紀念活動,我國還提出了把2008年奧運會辦成“綠色奧運”的主張,在中國小中開展了“綠色學校”的爭創活動。我校在2002年就獲得了杭州市的“綠色學校”的稱號。"

今年我國“地球日”的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大家都知道,根據現代科技探測到目前為止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共同家園,然而,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規模的擴大,全球環境狀況在過去30年裏持續惡化。有資料表明:自1860年有氣象儀器觀測記錄以來,全球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6攝氏度,最暖的13個年份均出現在1983年以後。20世紀80年代,全球每年受災害影響的人數平均為1.47億,而到了20世紀90年代,這一數字上升到2.11億。目前世界上約有40%的人口嚴重缺水,如果這一趨勢得不到遏制,在30年內,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將面臨水荒。自然環境的惡化也嚴重威脅着地球上的野生物種。如今全球12%的鳥類和四分之一的哺乳動物瀕臨滅絕,而過度捕撈已導致三分之一的魚類資源枯竭。

聽着這些觸目驚心的數據,不由使人擔心我們人類今後的生存狀況。保護地球,保護我們的家園,刻不容緩。

同學們,環保意識是現代人的標誌。做為21世紀的主人,我們要有時代責任感。心繫全球,着眼身邊,立足校園。多彎彎腰撿撿紙屑,不隨地亂扔亂吐;節約用紙、用水,愛護花草和小動物,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從現在做起,保護地球母親,淨化我們的家園。

  關於世界地球日國旗下講話稿範文2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攜手愛地球》。

今天,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國今年的地球日主題為“珍惜地球資源,轉變發展方式,推動找礦突破,保障科學發展”。

地球對我們每一個人都只有一個,它是我們賴以生存之地,我們每個人都理應愛惜她,保護她,珍惜她,可是我們是否是都這樣做了呢?

當我們忍耐氣温的突然變化時,當我們已漸漸忘記春天的感覺時,當我們聽到我國西南部份地區遭受百年大旱時,當我們從t恤直接過渡到羽絨服時,當我們偶然抬頭髮現天空已不是那末湛藍時,我們都在不謀而合的問着一個題目:我們的地球到底怎樣了?

我們應積極提倡並從點滴做起,留意節水、節電、節油、節氣。提倡低碳生活、建設生態文明新家園本應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在此向親愛的老師、同學們發出以下倡議:

1、平時勤動手、多動腦,學會舊物巧利用,變廢為寶。

2、在家中、學校、社區和父母、同學、朋友一起種上幾盆鮮花,栽上幾棵樹,既可以改善空氣,又能讓生活中佈滿春意。

3、留意勤儉用電。我們要做到隨手封閉電燈、電腦、電視、空調、飲水機,拔掉插頭。特別是我們經常使用的電腦,假如短時間內不用,就將它轉為睡眠模式。假如長時間內不用,就將它關機。這樣既省電又維護了你的電腦,也是個人修養的表現。

4、留意勤儉用水。將水龍頭隨手關緊。

5、少用紙巾,改用手帕。重複使用紙張,雙面使用。多發電子賀卡、電子郵件,做到勤儉用紙。

6、闊別塑料袋、一次性飯盒等,減少白色污染。杜盡使用一次性木筷,保護森林資源。

7、自覺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如廢舊電池不能和其他垃圾放在一起,要把它們放進專門的垃圾箱中,集中回收,減少污染。

8、購物時,要儘可能購買簡單包裝的商品,選購綠色產品、綠色食品,提倡綠色消費。

應對天氣環境與減碳節能題目,我們任重道遠。不是終點,而是新的出發點。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點滴做起,共同攜手建設我們的綠色低碳新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