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愛崗敬業演講稿集合

演講稿3.64K

演講稿的格式由稱謂、開場白、主幹、結尾等幾部分組成。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演講稿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為了讓您在寫演講稿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愛崗敬業演講稿集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愛崗敬業演講稿集合

愛崗敬業演講稿集合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

晚上好,我演講的題目是“除了奉獻,我們別無選擇”。

走上講台的那一天起,前輩們説,選擇做一名教師,你就選擇了清貧。

是的,教師的職業無疑是清貧的。特別是在開放自由,物慾橫流,躁動不安的現代社會裏,教師的職業更顯清貧與狹隘。看吧,窗外變幻着撲朔迷離的現代風景。經商、大款、股票、汽車、日益膨脹的高消費……就像是一隻只誘惑的手,狠狠地撕扯老師們易動的心。於是有人跳槽了,一頭扎進商海,去追尋遲到的那份幸福;有人借商潮來臨之際,利用學生暗自拉起利益的關係網;剩下的人倦怠了,他們被歲月無情地磨去了激情與信念。身在課堂,心卻在遊蕩,有的認為,金錢薄待了我,我又為何不能薄待學生,薄待自己的事業。於是校園不再平靜,講台不再聖潔。?

但!無論是物質貧乏的過往,還是物慾橫流的現時……仍然有數不盡的老師們無怨無悔,像春蠶、像蠟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來捍衞這個職業的聖潔。譬如,我生活的地方,我工作的隊伍,來自鬆滋一所偏遠鄉鎮學校的教師羣體。他們,默默地堅守着貧瘠的土地,期待着幸福的心靈!

宛市中學,這所曾經幾度創造教育輝煌的老校。很多的老師,一屆屆的學生,為她奉獻,為她添彩,又以她為榮。當她面對挑戰,遭遇挫折的時候,還是他們扛起質量的大旗,挑起學校的大梁義無反顧而艱難負重地前行。

“正本清源,立足課堂,精講強練,再創輝煌!”聽,這是校長的聲音,擲起有聲;這是發自肺腑的聲音,引人共鳴。

誰能想像,不堪回首,涴市中學三年的陣痛啊。學生厭學,教師厭教;三年汗水,一年流乾;欠債太多,得不償失;思想沉舊,無所適從;重教輕練,練不落實。領導的詢問的話語我們無言以對;羣眾不解的表情我們痛徹心底!

“學校發展了,教師才能發展;學校有形象,教師才能有地位!”我只記得,每一次的大會,校長都要像這樣和老師們談話。

當改革的大幕開啟時,就是老師們最忙碌最辛苦的時候,而這場前所未有的改革,催生了一支忍辱負重艱難前行的隊伍。

老者不服老。本已退居二線,年已五十的老領導,在會考前50天的時候又重新拿起課本走上九年級的講台,接受管理的重擔,拿起查寢巡夜的手電筒,還在九年級的會議上向老師們承諾“向我看齊”。一位老班主任,在發現班上還有4名學生未按時到校的情況,冒着磅砣大雨,穿梭於鎮上的網吧,將他們一個個找回。又有幾次深夜裏去網吧找回沉迷網吧的學生,我們無法記錄,唯有用心靈感懷與感恩。就是他們,在面對問題生一次次苦口婆心的教誨後,或許還要承受家長不解的白眼與責難的語言。就是他們,也要和年輕的老師們一起,參與到學校的改革行動中去,從事同樣繁重的備批,但一步也不落後。

青年就是青年。有一位最年輕的教師,在最基層的學校裏成長。他把白天交給了學生,他還要向夜晚索取。就是一隻粉筆,一隻鋼筆,加上鍵盤,他的名字每週都會出現於全國中學語文報刊。他帶着語文老師們,教作文教出了一個幾十萬字的系列,這個系列受到著名特級教師與語文教學專家的肯定。他帶着文學社的社員們,筆耕不輟,每年發表百篇的習作,社團也成了學校的.品牌。一人先行,他人跟上。語文組的青年教師們,開始了辛苦的鑽研,“趁着年輕多做事”,這是他們的青春宣言。語文組老師共同設計的“會考複習教學案”以獨特與實用的特點被語文報刊全文出版。我也是語文組的一員,我為這樣一支羣體而自豪。

集體的力量最動人。宛市中學的精講強練,最辛苦的莫過於批與考;最充滿智慧的莫過於備與講,而走在最前面的,更是一支骨幹力量,學科組長。學校倡導推行的電子備課,備課組長理所當然地成了主要承擔者,他們不僅需要放棄許多的休息,更重要的是付出較之他人比之從前更多的智慧。調閲老師們的電子備課夾,翻揀學生手頭的一套套學案,辛苦嗎?去問胡昆吧,去問王義州吧,去問杜華吧,去問庹宏超,田俊華,榮春梅,楊聖元吧,去問這一科科的學科組長吧。二樓的小會議室,走了一組,又來了一科,變換的是音響,不變的一個主題——“精緻的課堂”。去辦公室坐一坐,辦公桌上那一堆堆來來去去的作業與試卷,醒目的一抹抹鮮紅,是教師最美的色彩。去教室裏看一看,老師們怕的是自己講多了,講淡了,講亂了;怕的是學生練少了,練虛了,練漏了。正本清源,這才是新時期的課堂,真正的課堂,追求效益的課堂啊!

時間不容許我贅述學校的這一場改革,只要想一想,就是觀念的轉變,一個羣體的觀念轉變,就要付出多少的艱辛?從被迫應付到積極參與,這又是怎樣的一個過程?從形式到內涵,從量變到質變,它的背後浸透着宛中人怎樣的心血?我只記起校長和每一個學科組長逐一制定計劃;我只記起每週的作業與考試都要接受學校的調閲;我只記起新學期的第一天,就是一次備批改革的培訓會;我不會忘記每一堂課的結束時要帶走當堂的作業;我更不會忘記當我想偷懶要懈怠時就有一個人善意的提醒……

這一幕幕一個個細節見證着一所學校的發展,相信會創造奇蹟。作為宛中人,我切身感受着一場教學改革的辛苦歷程;這個歷程,除了讓我認識教師職業的辛苦清貧,更讓我認識到,教師,可以讓自己的事業不清貧,那就是奉獻,唯有奉獻,讓我們贏得尊重。我想倦怠的同行説,老師們,無論是這個職業選擇了你,還是你選擇了這個職業,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老師”。同船過渡,尚需修行五百年。這個我們賴以生存又潛力無限的職業,讓我們自己先為她致敬!我也堅信,生命的意義遠不止於功利。滴水藏海,短暫中孕育永恆,平凡的職業有不甘平庸的我們。我更期待,秉承奉獻的職業精神,宛市中學的教師羣體一定能用汗水與智慧澆灌出燦爛的鮮花。

今天,藉助這個演講平台,我為宛中,我為自己和我的同行們深深地祝福。想起他們,我的心裏格外温潤;想起他們,我的心中再次溢滿幸福的漣漪。

謝謝大家!

愛崗敬業演講稿集合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

首先,感謝各位領導給了我這樣一個演講鍛鍊的機會,我今天要講的題目是服務必須做到人性化。當我才到醫院上班的時候,我是一名導醫,本職工作就是服務,為所有來院就診的患者服務。現在我轉為一名護士,我原本以為我現在的本職工作就變為了為患者治療,其它的就不用多管。然而我錯了,我現在的本職工作不僅是一個項目,而是把服務和治療都加在一起了。因為現代女子醫院要在所有民營醫院中脱影而出,那麼需要的就是所有員工優質的服務。許多人都説服務只要從心做起,那樣你就知道如何做好服務了。其實這聽似簡單,做起來並不簡單,如何才能夠從心出發把工作做得更好呢?培育人性化服務理念就是必須的。

如何做到醫療服務人性化?我院以深化醫療服務為重點,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認真研究患者的醫療服務需要,不斷轉變服務觀念,拓展醫療服務領域,在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的同時,將充滿人性的關愛帶給每位病員。

社會在不斷髮展,羣眾對醫療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而過去許多醫護操作要求更多體現在技術上,只強調標準化而忽視個性化和人文方面的內容。要改革在計劃經濟時代病人看病是有求於醫院的心理偏見,樹立起主動為病人服務意識,把倡導“人性化”服務作為改善醫療服務、提高醫療質量的切入點,培育職工的人性化服務理念,使一切醫療活動符合“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原則。以往,醫院的許多工作流程只考慮到醫護人員的方便,忽視了病人需求。要把病人看成是一個整體的'人,從生理、心理、社會、精神等方面考慮病人的健康行為,為病人提供醫療服務,為病人提供最適宜的就醫氛圍。

粉紅色的牆,粉紅色的牀單、粉紅色的被子、粉紅色的護士服,使每位來院的患者有了家一樣温馨。院內成立了體檢中心,各體檢項目均在體檢中心內完成,並免費供應早餐,以便體檢者在短時間內順利完成各項檢查。成立門診服務中心,接受健康諮詢,專門配置輪椅、擔架、茶水桶及一次性水杯等;推行門診導診服務。採取“一站式”服務方式,開展多種類型、檔次和形式的體檢。對持有綠卡的患者實行掛號、就診、檢查、交費、取藥、治療、複查、會診、預防、保健、康復“一條龍”服務。手術室全天候開放,縮短了術前住院日;醫院牀位實行統一調配,解決了有些專科病人住院難的問題。

隨着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社會—心理醫學模式的轉變,醫療服務的人性化越來越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醫院作為治病救人、救死扶傷的場所,理應是最有人情、最尊重人的地方。所以完美的工作要求我們全心投入,真誠相待,為每位患者做好人性化服務。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愛崗敬業演講稿集合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老師,親愛的各位選手: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電力發展,照亮祖國發展》!

朋友,你是否還依稀記得小時候點煤油燈的時代,朋友你是否早已習慣了隨手打開電燈,電視,空調的生活;朋友,當你在享用充足電力的愜意中,在幾乎感覺不到電力存在的意識裏,誰能想到,建國六十多年來,祖國電力工業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是一個電力人,來自××電廠,這是一家有着五十二年曆史的老發電企業。五十二年,這個企業發生了太多的'變化。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電廠一個普通的電力家庭,從他們的身上來感受五十二年來株電的發展,來感受祖國電力工業的進步。

這一家姓宋,年齡最大是爺爺宋老,今年78了。是電廠的一名退休幹部,在五十二年前,當時宋老還是剛從學校畢業的小夥子,和蘇聯專家一起參與了電廠第一台機組的建設。那時,國家剛剛解放,百廢待興,工業才處於起步階段,電廠的設備都是從蘇聯進口的。株洲當時只是個小鎮,沒有馬路,負責基建的同志奔波在工地與籌建處之間,十幾裏的山路靠步行,一趟下來,常常是一腳泥,一身土。那時候沒有足夠的大型施工設備,很多還用肩手扛,儘管條件很艱苦,可這樣一羣人卻懷揣為祖國工業建設貢獻力量的理想,熱情百倍的投入到工作中。到了爺爺的兒子老宋這一代,剛好趕上了90年代全國電力第一個以大代小項目的上馬,也就是株洲電廠12.5萬千瓦機組的擴建。當時老宋作為籌建處的骨幹參與了項目的建設。

那是1992年,國家經濟社會正全面發展之時,那一年,工地上再也看不到蘇聯專家的影子了,到處都是我們中國自己培養的工程技術專家;那一年,當年進口的機組被爆破拆除了,被重新立起來的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容量更大,性能更優的國產機組;那一年,再也不用肩挑手扛了,取而代之是國產的大型施工設備。現在孫子小宋也在株洲電廠工作,去年還被作為專家被選派到蘇丹去指導參與當地一家電廠建設,身在蘇丹的小宋在網上和爺爺視頻時高興地説:"爺爺,蘇丹電廠用的設備全部是中國製造,施工專家全部是咱們中國人呢!" 如今的株洲電廠,海外項目已經延伸到了印度,越南,印尼,蘇丹……從"宋老"到"老宋"再到"小宋,五十二年的風雨歷程,令人難以忘懷;從把蘇聯專家請進來到我們自己動手再到我們走出去,五十二年的累累碩果,使人信心鼓舞;從設備全部依賴進口到"中國製造"走向世界,五十二年的發展變遷,折射出祖國電力工業發展的熠熠光彩,見證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輝煌歷程。電力的發展,正照亮着祖國發展的輝煌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