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幼兒

妨礙父母傾聽的兩大因素

幼兒1.4W

  一、評價

妨礙父母傾聽的兩大因素

任何評判都是一個限定,父母太多的限定使溝通無法進行;預設的評判越多,溝通的障礙就越多。

實際上,妨礙我們傾聽孩子或者是阻礙孩子跟我們講話的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我們的評判。孩子還沒説,我們就説“別説了,這有什麼好説的”,“哭什麼哭,這有什麼好哭的,你怎麼還哭呢”?都有一個預算的評判。比如——

  這怎麼行,這不允許vs你是怎麼想的

例:媽媽,我不想上學了。

媽媽,我恨死我們班主任了。

當媽媽聽到孩子説“媽媽,我不想上學了”,經常會説“你不上學怎麼辦?人家都上學,你怎麼可以不上學呢”?這就是評判。實際上,更好的做法是問“你是怎麼想的,你為什麼不想上學了”?主要是先讓孩子説出自己的想法,我們先不要着急去評價。

有一個更典型的例子。孩子對媽媽表達對別人討厭的態度。比如説,孩子回來跟我們講,“媽媽,我特喜歡我們班主任”,我們心裏特高興——他要是喜歡他們班主任,那他肯定願意聽他們班主任的課嘍!但是如果他説“媽媽,我恨我們班主任,我恨不得殺了他”,這時候媽媽就有壓力了。你可能會説,你怎麼能這樣想呢?他是你的老師。或者當孩子説“我特別討厭我姥姥”,媽媽可能馬上就説,“你怎麼可以討厭你姥姥,她是我媽,你怎麼能討厭我媽呢?”

其實,如何與孩子進行溝通很關鍵。任何感受本身都沒有錯,行為有對錯,感受沒有對錯,感受是自然而然產生的。而感受本身是深入孩子內心的一條途徑,當孩子還能跟我們這樣講的時候,我們就還有跟孩子溝通的機會。就怕我們這種評判太多,孩子無心聽我們講了。因為他已經確認我們從來不聽。

如果再過幾年,進入青春期以後,你感覺孩子什麼話都不跟你講,什麼話都不説,你問他他都不説,就像跟陌生人相處,甚至有時候他跟一個陌生人都能敞開心扉,但是卻跟自己的媽媽、自己的爸爸敞不開心扉,為什麼?因為我們從小評判他,不“聽”他的。

沒有人喜歡被評判,因為任何評判都是限定。你評判説我是一個心理專家,但是我作為一個年輕人在談戀愛的時候,心理專家就是一個負擔。任何一個評價都是一個陷阱,因為每個人都是綜合的,而評價只是針對人的某一個方面。所以,要想聽必須敞開。對和錯的標準不要那麼明顯,和我們相同、不相同也不那麼重要。孩子可以不同意我,這不重要,我想聽聽他的道理是什麼,這才是重要的。

  你怎麼是(能)這樣vs哦,你是這樣

例:這麼簡單的道理,你怎麼就不明白?

這麼重要的事,你怎麼就記不住呢?

你怎麼這麼不聽話?讓人操心呢?

再有一個例子。比如説我們在生活當中經常説“這麼簡單的道理你怎麼就不明白呢”?潛在的台詞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你早就應該明白了,你如果不明白那就太笨了。這種評判確實是讓人非常不舒服的,因為你自己明白了,別人不一定都明白,別人跟我們是不一樣的。

“這麼重要的事情怎麼就記不住呢?”對於我們大人來講非常重要的事,對於孩子來講可能並不重要;而對於孩子特別重要的事,我們也是經常忘的,經常不放在心上。這是非常普遍的事,因為大人和孩子有很多不同。

“你怎麼這麼不聽話,這麼讓人操心呢?”這裏也有評判的意思,就是你應該聽話,孩子就應該聽話,應該讓大人省心,別讓大人再操心了,你就應該讓大人放心。其實做父母就是要操心的,甚至作為一個人來講就是要操心的。人生的本質是什麼?有一個哲學家認為,“人生的本質就是煩”。“煩”就是煩惱的“煩”,但不是煩惱的意思,是操持、操勞的意思。人只要活着必然操心、必然要操持,無論在哪時哪刻,因為你要選擇。人有選擇的自由,但是沒有不選擇的自由。就是在哪時哪刻哪天哪一個階段,你都必須得操持,哪個時候都不會省心,除了在出生之前、死亡之後。所以,做父母的就不要希望省心,要多方面操持。如果你真的做好了這個心理準備的話,你會發現孩子越來越省心;而假如你打心底就怕孩子讓你操心、就嫌孩子讓你操心,你會發現孩子越來越讓你操心。

  二、期待

父母如果有很多強烈的未滿足的期待,他們的注意力就會自然的放在如何滿足自己的期待上,而看不到孩子的現實和孩子這個人。

為什麼沒有心思聽孩子?

因為自己的期待還沒有滿足。

除了評判的因素之外,妨礙我們傾聽孩子的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很多期待我們自己沒有滿足,很多人強烈要求孩子去滿足。為什麼沒有心聽孩子的?因為我們自己的心願沒有滿足。

比如説,今天孩子期會考試剛考完,他回家跟你説,“媽媽,我們班一個同學剛買一個遊戲機,你能給我買嗎?”這個時候,你很容易就説,你先告訴我你考得怎麼樣,你先別説這個遊戲機。作為領導是這樣,我們安排工作人員出差,回來之後工作人員説風景特漂亮,這個領導就説,你先別管風景,你先説那個事辦得怎麼樣。當一個人有期待未滿足的時候,他自然去關注自己的期待,他沒有心思來聽別人的感受。

我給你們講一個體驗。我之前參加公眾活動,什麼沙龍、講座、開會呀,各種各樣的活動,最關注的就是自己表現得好不好,自己説得夠不夠吸引大家,夠不夠精彩,能不能給別人留下好印象,非常關注的是這個,其實這背後的期待是被認可。這個期待非常強,所以一個人在確認自己被人認可之前,是非常渴望被認可的。所以大家都有這種體驗,這之前我就非常努力地去發表自己的觀點,不太去傾聽別人,這種未滿足的期待就妨礙了我們去傾聽別人,我們其實是聽不到別人的,因為我們的期待太強烈了。

比如今天我來講座,如果我始終沒有得到認可,我非常想得到認可,那我就想表現得好一點,或者一點掌聲,或者大家的傾聽,或者是你臉上的微笑。任何一個證明我被認可的東西我都特別關注,而唯獨不關注聽眾到底需要什麼。

父母跟孩子也是這樣,當父母對孩子的很多期待沒有滿足,父母對於自己的很多期待沒有滿足,孩子説什麼父母就聽不到,真的不是想聽不想聽,就是父母沒有那個心思聽,因為你的需要沒有滿足。好多人説傾聽很重要,我要努力地傾聽孩子但是孩子怎麼不和我説,其實這個問題提得很好,無論你怎麼努力都是很難讓孩子開口,因為你評判他了,因為你期待他了,這不是一個可以猛踩油門就能解決的問題,是調轉車頭的問題。

  為什麼想讓孩子聽自己的?

因為這樣比較可控,心裏踏實——安全感

這樣自己比較能發揮作用——價值感

這樣自己比較能成為“好媽媽”——被肯定。

今天這期講座是講親子溝通,當然也可能是我主觀的揣測,其實大部分朋友可能是想聽如何説服,不是如何溝通。那麼,為什麼父母這麼想讓孩子聽自己的?不聽有什麼錯?為什麼要聽我們?想清楚這點很重要。其實,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當孩子聽話的時候,我們心裏會比較踏實,因為我們知道這樣不會出錯,這樣比較牢靠,讓孩子聽我們的話,好好學習,成績非常棒,考一個好大學,找一個好工作,那生活就無憂了,心裏比較踏實。當孩子聽我們的時候,我們會覺得自己特別地有作用,別人接受我們的建議會讓我們感到很大的認同感。作為今天來講座的人我必然也是這樣的,特別希望大家能記住我的一句話,那我就覺得自己沒有白來。這些都是自然的。請大家注意,我在講這些的時候,對自己有一個要求,就是不要去評判好和壞,我們試圖來理解我們生活中這些常見的事情。我特別地討厭某些專家、領導,在講課的時候採用對父母批判的方式。我覺得沒有人有資格來這麼説。當他這樣説的時候,一定是他覺得自己不夠好,他才這樣説。總之,我想講一個觀點,就是“知行合一”,我比較追求我講的`每一句話都是我自己信奉的,自己做的。

還有一個非常常見的現象,就是被肯定。因為在很多人自己的童年當中,被肯定的時候是非常少的,比較少的家庭會了解到肯定的重要性。所以很多人一生都極力的追求被肯定。事實上,大多數人是太愛聽好話了,太不愛聽負面的話了。有的時候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就會導致吹毛求疵,就會導致自己對自己很苛刻,很不滿意,這時候往往也會對孩子非常苛刻。

前不久,我參加一個課程,跟我一起上課的有一位媽媽。有一天她兒子從家裏回來,跟她講媽媽,今天我沒做作業。媽媽説為什麼?他説因為自習課老師沒在,我就跟同桌聊天了。其實是很小的一件事,媽媽就大怒:“這怎麼可以,自習課怎麼能聊天呢?!回家這些事情就沒法做?本來咱們家還有好多事要做呢……”像火山爆發一樣暴怒了。其實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而且她的孩子雖然這一天的作業沒做,但是他的成績是怎麼樣的?他們那個年級全校有500多個學生,他每次考試最差的一次是第二十名。500個人當會考第20名,這有什麼不滿意的?這個時候,她其實不是對孩子不滿足,是她內心有很多期待沒有實現。有一個經驗,當我們感到傷心、生氣、憤怒……等等所謂的負面情緒,如果超過3分鐘,就不是這件事情本身產生的情緒,一定是我們內在有很多很多類似的情緒沒有得到處理,有很多未滿足的期待。經過聊天、對這個媽媽深入瞭解,其實她的暴怒和她的童年有關。她生長在單親家庭,爸爸在她小時候就和她媽媽離婚走了。那個年代她媽媽作為一個離婚的女性非常地焦慮,人一焦慮就會看別人不順眼,而最容易對自己的親人發泄,更加容易對自己的孩子發泄。當一個人自己活得不開心的時候,最容易對自己的孩子發泄,也最容易去指責、挑剔自己的孩子。所以她的媽媽就很少肯定他,經常就説,將來沒有人會娶你,就算有人娶你,你也絕對不會是一個好媽媽。這讓作為女兒的她就特別地壓抑、特別地不自信。因為媽媽的評價對於孩子來講太重要了,所以我們要對父母説,最愛孩子的是父母,最能傷害孩子的是父母。因為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在孩子心裏太重要了。現在這位媽媽工作也特別棒,老公也非常愛他,家人也非常好,各方面都非常好。但她就是不自信、就是覺得自己還不是一個好媽媽。可是怎樣才是一個好媽媽呢?她認為就是讓自己有一個好孩子,孩子好了自己才是一個好媽媽。所以,當她關注孩子好不好的時候,她其實更關注的是自己能不能是一個好媽媽,假如她只是關注孩子好不好的話,她的孩子足夠好了,已經這麼棒了。想想看,當自己那麼傷心、那麼害怕的時候,是不是隻是因為自己太生氣、害怕?

  生活話語背後的期待

“你竟敢用這種態度跟媽媽講話。”

“考這麼點分兒,把我的臉都丟光了。”

“我們就這樣了,將來就靠你了。 ”

“孩子,你要爭氣! ”

這些生活話語背後都有特定的期待。比如,“你竟然用這種態度跟媽媽講話”,這背後是期待被尊重,如果媽媽在社會上受到的尊重非常足夠,小時候受到別人的尊重非常足夠,就不會有這種生氣。這種生氣其實是一種害怕——連我的孩子都這樣跟我講話,那其他人怎麼樣?如果一個人覺得尊重夠的話,她會覺得很有趣:“你今天怎麼這麼跟我講話?”

“考這麼點分,把我的臉丟光了。”這樣説的媽媽還是靠孩子來維持臉面,還是比較依賴別人的看法,來確定自己好不好,所以這是她背後是被肯定的期待。

“我們就這樣了,將來就靠你了。”沒有成就感,沒有獲得足夠的尊重和價值感的人,才會這麼想。身心發展比較好的,在社會接觸人羣比較多的人,他們的確是感覺比較平和。我曾經採訪過一個企業總裁,他就強調自己並不望子成龍。像剛才那位單親媽媽就是因為望子成龍,而變得刻薄、對待孩子非常尖刻。父母越不成功越渴望孩子成功,因為我們的期待沒有實現,自己很貧窮,就希望孩子將來不要這樣,這本來是一種很自然的心理,但是這種心理往往妨礙了我們去尊重孩子自己發展的可能性。“孩子你要爭氣”也是非常類似的情況。

標籤:傾聽 妨礙 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