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幼兒

中學生小手拉大手當好東道主有獎徵文

幼兒1.85W

從絲綢之路到今天時代的不斷變遷,沿線各國的人文風情,在動態變幻的沙畫中盡情展現,呈現出歷史與現代的交相輝映、古樸與時尚的完美融合。詩配畫作為開場,拉開了推進會的序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小手拉大手當好東道主有獎徵文,希望大家認真閲讀!

中學生小手拉大手當好東道主有獎徵文

  【1】小手拉大手當好東道主有獎徵文

“中國振臂一呼,幾乎所有人都來了”。對不久前閉幕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盛況,一家德國媒體這樣描述。為什麼是中國?“一帶一路”何以撥動世界心絃?隨着時間的推移,這樣的問題引發越來越深的思考。

對這一股方興未艾的“一帶一路”熱,有人將其歸因於實實在在的發展紅利,有人從中感受世界對中國發展的深厚信心,有人則在探究更為深層的原因,認為“一帶一路”建設背後包含的價值理念,才是這項倡議為各國歡迎、接受和參與的根本原因。誠如美國《洛杉磯時報》所言,“一帶一路”展現了一個迥異於西方、眼界開闊的“新世界觀”。

人類向何處去?出路在哪裏?

用好發展這把總鑰匙,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深化文明交流互鑑,才能為持久和平築牢根基;以開放為導向,向創新要動力,才能催生髮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建設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打造甘苦與共、命運相連的發展共同體,才能完善全球經濟治理,確保所有人公平享有發展成果。問題是時代的聲音,理念是實踐的指引。“雖有智慧,不如乘勢”,“一帶一路”建設之所以贏得世界共鳴,最根本的'就在於它順應和平發展時代潮流,為處於困境和困惑之中的世界指明瞭一條陽光大道、希望之路。

一直密切關注中國與世界關係的劍橋大學教授馬丁·雅克説,中國把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吸引過來,因為它們看到中國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幾百年來,從航海冒險到殖民擴張,從兩次世界大戰到美蘇冷戰,人類歷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興衰治亂的悲喜劇。無數慘痛教訓警示人們,弱肉強食、叢林法則不是各國共存之道,窮兵黷武、強權獨霸不是世界和平之策,贏者通吃、零和博弈不是人類發展之路。

“一帶一路”建設所提供的“新的可能”,就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新理念,重構國際關係、各國發展、全球治理的新格局。“一帶一路”建設不會重複地緣博弈的老套路,而將開創合作共贏的新模式;不會形成破壞穩定的小集團,而將建設和諧共存的大家庭。中國有句古話,“德不孤,必有鄰”。“一帶一路”建設承載着人類對和平安寧的期盼、對共同發展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找到了全人類價值的最大公約數,為世界發展進步指引了正確方向。惟其如此,才能激盪起“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正確理念的力量,正在實踐中不斷得以彰顯。2014年至2016年,中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總額超過3萬億美元,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累計超過500億美元,中國企業為有關國家創造近11億美元税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數字,折射出“一帶一路”倡議給世界帶來的發展正能量。在無數生動的事實面前,國際社會日益感受到中國言必信、行必果的實踐力量,感受到中國與各方共同打造全球公共產品的決心與誠意。這是中國的機遇,更是世界的機遇。

經過近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和世界的關係早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北京APEC擘畫亞太一體化發展藍圖,到G20杭州峯會倡導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從“一帶一路”建設風生水起,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寫入聯合國決議……中國帶給世界的不僅是中國製造,也有促進和平發展的公共產品;中國不僅有着“為世界作出更大貢獻”的情懷與擔當,更有謀劃人類未來、引領世界發展的思想力和行動力。

“如果中國做夢的話,許多東西都將變為現實”。高舉絲路精神的思想火炬,走出一條相遇相知、共同發展之路;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願景,讓世界文明發展的道路更加寬廣悠遠。這是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夢想,是“一帶一路”倡議之所以撥動世界心絃的奧祕所在。

  【2】小手拉大手當好東道主有獎徵文

2016年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籤合同額猛增36%至1260億美元,佔同期對外承包工程新籤合同額的52%,較上年提高了8個百分點。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5月14日至15日在京召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一帶一路”倡議在國際上受關注和歡迎的程度也迅速提升,並開始與沿線國家發展戰略和相關區域一體化進程實現對接。

從南海到印度洋,再到地中海,中國企業參與建設或收購的港口正在形成一條璀璨的珍珠鏈。在遼闊的歐亞大陸上,規劃中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將沿着六大主要經濟走廊展開,並開始在中亞、南亞等方向和能源、交通等領域,結出“早期收穫”的碩果。

對外工程承包較好地反映了這方面的最新進展。商務部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籤合同額猛增36%至1260億美元,佔同期對外承包工程新籤合同額的52%,較上年提高了8個百分點。

“一帶一路”的推進,意味着中國經濟發展在海外的延伸。一方面,有助於中國克服國內市場增長趨緩、產能過剩等侷限,充分利用原有優勢持續發展;另一方面,意味着資源的共享和經驗的交流,從而為沿線國家提供難得的發展機遇。

如何變“雙贏”潛力為現實利益,取決於各國、各利益相關方的有效合作,也取決於審慎的規劃和有力的實施。對中國而言,國家利益是根本,經濟利益是核心,在具體規劃和實施中,應將宏觀層面的經濟合理性,建立在企業層面的商務可行性基礎之上。

從世界範圍看,“一帶一路”倡議是目前關於國際經濟合作和發展最為重要的議程,其涉及範圍、實施規模和潛在影響都是空前的。該倡議將成為推動全球化由弱轉強的關鍵動力。

然而,“一帶一路”也難免受到“逆全球化”的負面影響。除了各種具有民族主義、保護主義色彩的政策主張之外,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國際資本和工業產能從新興市場向發達國家的逆向流動。

除此之外,依賴美元資金循環也存在很多問題和侷限性。中國已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理應讓人民幣在貿易、投資和融資等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一帶一路”可以帶動龐大的本幣資本輸出,從而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注入新的活力。隨着“一帶一路”倡議的持續深入推進,可以預期,一個人民幣大流動、大配置、大循環的通道有望建立起來。

要讓經濟全球化進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續。這也正是中國引領的、“一帶一路”推動的全球化新時代的重要特徵。經濟方面,這意味着更合理的國際分工格局和利益分配機制。

實際上,很多低收入國家未能從過去的全球化浪潮中充分獲益,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基礎設施的落後和產能建設的滯後。顯然,“一帶一路”的推進和國際發展融資領域的重大變革,有助於改變這種情況。全球化新時代,也意味着不斷增長的國際經貿活動對包容性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的貢獻。

“一帶一路”倡議是國際經濟領域前所未有的制度創新。展望未來,它必將開拓一條共享繁榮和發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