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幼兒

核舟記原文及教學設計

幼兒1.33W

之前一篇文章《原來學習文言文也可以這麼有趣》,大家讀得興致盎然。看來,如何在辛苦的學習中,搞點花頭,讓學習變得有趣起來,是大家都極有興趣的。以下是關於核舟記原文及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參考!

核舟記原文及教學設計

  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餘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雲。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閲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卧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舟尾橫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細若蚊足,鈎畫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題名並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魏子詳矚既畢,詫曰:嘻,技亦靈怪矣哉!

  《核舟記》體驗性教學設計

文言文教學有兩個目標:第一個目標是“語言學習”,目的是培養學生閲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具體內容是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第二個目標是“傳承文化”,目的是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感受中國古代文化的魅力。例如,教《鄒忌諷齊王納諫》肯定要教中國的“諫”文化,教《出師表》肯定要教中國的“臣”文化,教《陳情表》肯定要教中國的“孝”文化。一般來説,語言教學遇到的困難是學生沒有“興趣”,文化教學遇到的困難是學生沒有“感覺”。能否找到一種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的興趣又可以增強學生對古代文化的切近理解的教學方式,是搞好文言文教學的關鍵。

《核舟記》從語言教學來講,主要涉及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定語後置、詞類活用、倒裝句、省略句、雙重否定句等內容。這些內容,只能隨文教學,但很容易陷於串講的泥坑,使學生學得枯燥。從文化教學來講,主要內容是讓學生理解我國古代工藝品的精巧,以及這種精巧中的民間審美意趣。這一內容涉及審美,學生缺乏具體可感的審美對象作參照,很容易流於一般化。

根據《核舟記》的寫作特點和學生學習這樣的課文時遇到的困難,我以“體驗中國古代工藝品的精巧”為教學主線,將語言教學融入到“體驗中國古代工藝品的精巧”的學習活動中。

上課伊始,我先把一個“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的橄欖核放在一張紙上,展示給學生看。學生看到這麼小的一個橄欖核,非常震撼。這樣,學生的印象就非常深,“體驗”了這個核舟的“小”——這個東西這麼小,上面還刻那麼多東西,而且還刻得那麼好,由此可見中國古代工藝品的“精巧”。

然後,進入重點教學環節。我在課外讓學生每人用一張紙折了一隻船。上課的時候,我説:“今天我們學習《核舟記》,主要讓同學們完成一件事,就是把課文中寫到的人和物,按照課文中寫的位置,畫到你們折的紙船上。我們這堂課就是要比一比,看誰畫的最符合課文描寫的狀況。”學生一聽,頓時興趣大增,紛紛提筆準備畫。沒想到,他們立刻就遇到了問題:課文是怎麼寫的呀?課文中的這些句子是什麼意思呀?於是,學生紛紛埋頭認真閲讀課文,遇到不懂的字句,就連忙看註釋,或相互之間討論起來。平時我講文言字句,大家都不願意聽,現在我變成最受歡迎的人了,都追着我問這一句是什麼意思,那一句是什麼意思。這個過程花了近20分鐘,實際的學習內容其實就是文言字詞句。這一教學內容對學生來説也許確實是枯燥的,但現在卻將它隱含在畫畫的過程中了:要畫好畫,就必須讀懂課文,因為畫的東西要“符合課文”。

等學生基本都畫好後,我先讓他們相互欣賞一下自己的作品,評價一下畫得怎麼樣,以及跟課文裏描述的有沒有不一樣,跟課文比誰更生動,然後再請同學展示自己的作品,對照課文説説哪裏比不上課文所寫的核舟。這個活動,教學意圖其實就是“借自己的作品,或者説以自己的作品為參照,體驗課文裏寫到的核舟的.精巧”。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把重點放在課文中的一些具體描寫上,先理解課文中的描寫體現出來的神奇精妙,再比較自己畫得準確、生動與否。其實,“比較自己畫得準確、生動與否”只是一個“幌子”,目的是引着學生去體驗課文,體驗核舟的精巧。

從教學形態來看,這堂課的主體就是在“搞活動”,教學目標完全指向學生對文言知識和作品文化內涵的“體驗”。過去,我們講到文言教學,似乎體驗教學用得不多。大家似乎有一個看法,覺得文言文教學中,語言教學的內容必須講,講知識要領,講文言詞句的含義和規律。其實,在文言文教學中,語言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閲讀文言文的能力,並不是要掌握多少文言的知識。也就是説,不是看學生能不能説出這些文言文中所包含的“語言知識”,而是看學生能不能讀懂文言文的意思,體會到其中的韻味。這兩個方面靠的都是“文言語感”。“文言語感”的養成,是靠多讀,但現代學校教育中,我們可以提供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時間極其有限,所以靠“多讀”(即閲讀量)已經不可能,只能靠“熟讀”,就是讀文言文要讀得細和深。用體驗法來教文言文,就是要在“細讀”“深讀”上下功夫,達到深入學生內心,體會領悟文言詞句的韻味的目的。閲讀教學中,所謂“體驗”,就是要讓外在的語言進入學生的內心深處。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在很多情況下,恐怕非用體驗法不可。

再説文言文教學中的文化教學。我們看到很多文言文教學,講到文化的內涵,很容易出現一種傾向,就是脱離課文去空講文化。要麼是把課文放在一邊,去講“孝文化”“忠文化”“臣文化”,要麼是先講課文,再講“文化”,反正是“就文化講文化”。這樣的文化教學一是違背語文學科的“獨當之任”,即“從語言的角度學文化、文學、文章”的根本任務,二是教學結果大多是對中國古代文化的“認知”,學生的理解停留在一般性的條條框框上,或幾點乾巴巴的結論上,沒有沉澱到內心。學生學習這些內容的時候重在“記憶”,而不是領悟、沉浸、薰陶、感化。顯然,記憶不是文化學習的主要方式,文化學習離開了領悟、沉浸、薰陶、感化,學到的不會是文化的精髓,只能是表皮。

我的體會是,在文言文教學中,不管是語言教學還是文化教學,體驗法都具有特殊的功效。善於運用體驗法,是搞好文言文教學的重要途徑。

標籤:核舟 原文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