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幼兒

關於成語中的名人故事

幼兒2.48W

成語集中地反映了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它是中國語言藝術的博物館。以下是關於成語中的名人故事,歡迎大家參考!

關於成語中的名人故事
  【1】成語中的名人故事

  一、問題的提出

我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成語是其中的瑰寶。對於成語,我們既熟悉又陌生。説熟悉,是因為我們在閲讀和習作中經常遇到成語;説陌生,是因為我們對成語中藴含的知識知之甚少,或者乾脆並不瞭解。在這次綜合性學習中,我們小組決定對成語中的名人故事進行研究,初步瞭解成語中藴含的古代名人故事和著名歷史事件,培養學習成語的興趣,加深對成語的瞭解。

  二、調查方法

1、通過網絡、辭典和書籍等渠道,蒐集成語中的名人故事。

2、把蒐集的資料用表格的形式進行記錄。

3、通過調查蒐集和整理,從中有所發現,思考今後應當怎麼做。

  三、資料的蒐集和整理

成語名稱

涉及人物

具體內容

成語含義

樂不思蜀

劉禪

劉備死後,兒子劉禪繼位,劉禪無能,蜀國被滅。劉禪被司馬照顧的很好,樂得一點也不想國家了。

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鑿壁偷光

匡衡

匡衡喜愛讀書,因為買不起蠟燭,一到晚上就無法讀書,有一次他把鄰居家的牆鑿了一個小洞,這樣燈光穿過小洞匡衡又能看書了。

後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

一飯千金

韓信

韓信小時候父母雙亡,沒錢養活自己,只好吃“白食”,在一次遇到江邊的一位老奶奶,老奶奶將自己的飯分給他吃,最後韓信被封為“淮陰侯”,後以送千金。

比喻厚厚的報答自己的恩人。

望梅止渴

曹操

有一年夏天,曹操帶部隊去找張繡,天氣十分炎熱,部隊很口渴,曹操看後就騙他們説前面有一個梅林,部隊聽了都加快腳步趕路。

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四、結論

1、名人故事成語是一種豐富多彩的世界,有的成語讚揚了古人的高風亮節,如“過門不入”、“三顧茅廬”;有的諷刺了人的愚蠢和卑劣,如“指鹿為馬”、“暗箭傷人”;有的讚揚了立志成才,如“卧薪嚐膽”、“聞雞起舞”,有的人反映膽小和怯懦,如“草木皆兵”;有的隱含着生活的道理,如“脣亡齒寒”、“三人成虎”,還有的是古人生活中的趣事,如“洛陽紙貴”、“望梅止渴”等等。

2、每個成語都有深刻的含義,能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使我們終身受益。

3、我們在平時讀書應該多積累成語,不但弄懂成語意思,還可以瞭解成語的出處,瞭解成語中所包含着的歷史名人故事。成語積累多了,還會豐富我們的語言,使我們的習作錦上添花。

  【2】成語中的名人故事

  洛陽紙貴(左思):

晉代文學家左思,小時候是個非常頑皮、不愛讀書的.孩子。父親經常為這事發脾氣,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氣得很,不肯好好學習。

有一天,左思的父親與朋友們聊天,朋友們羨慕他有個聰明可愛的兒子。左思的父親歎口氣説:“快別提他了,小兒左思的學習,還不如我小時候,看來沒有多大的出息了。”説着,臉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聽到了,他非常難過,覺得自己不好好唸書確實很沒出息。於是,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刻苦學習。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左思漸漸長大了,由於他堅持不懈地發奮讀書,終於成為一位學識淵博的人,文章也寫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時間寫成了《齊都賦》,顯示出他在文學方面的才華,為他成為傑出的文學家奠定了基礎。這以後他又計劃以三國時魏、蜀、吳首都的風土、人情、物產為內容,撰寫《三都賦》。為了在內容、結構、語言諸方面都達到一定水平,他潛心研究,精心撰寫,廢寢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學鉅著《三都賦》終於寫成了。

《三都賦》受到諒也評,人們把它和漢代文學傑作《兩都賦》相比。由於當時還沒有發明印刷術,喜愛《三都賦》的人只能爭相抄閲,因為抄寫的人太多,京城洛陽的紙張供不應求,一時間全城紙價大幅度上升。

故事出自《晉書·文苑·左思傳》。成語“洛陽紙貴”,稱頌傑出的作品風行一進。

  雞鳴狗盜(孟嘗君):

戰國時候,齊國的孟嘗君喜歡招納各種人做門客,號稱賓客三千。他對賓客是來者不拒,有才能的讓他們各盡其能,沒有才能的也提供食宿。

有一次,孟嘗君率領眾賓客出使秦國。秦昭王將他留下,想讓他當相國。孟嘗君不敢得罪秦昭王,只好留下來。不久,大臣們勸秦王説:“留下孟嘗君對秦國是不利的,他出身王族,在齊國有封地,有家人,怎麼會真心為秦國辦事呢?”秦昭王覺得有理,便改變了主意,把孟嘗君和他的手下人軟禁起來,只等找個藉口殺掉。

泰昭王有個最受寵愛的妃子,只要妃子説一,昭王絕不説二。孟嘗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應了,條件是拿齊國那一件天下無雙的狐白裘(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報酬。這可叫孟嘗君作難了,因為剛到秦國,他便把這件狐白裘獻給了秦昭王。就在這時候,有一個門説:“我能把狐白裘找來!”説完就走了。

原來這個門客最善於鑽狗洞偷東西。他先摸清情況,知道昭王特別喜愛那件狐裘,一時捨不得穿,放在宮中的精品貯藏室裏。他便藉着月光,逃過巡邏人的眼睛,輕易地鑽進貯藏室把狐裘偷出來。妃子見到狐白裘高興極了,想方設法説服秦昭王放棄了殺孟嘗君的念頭,並準備過兩天為他餞行,送他回齊國。

孟嘗君可不敢再等過兩天,立即率領手下人連夜偷偷騎馬向東快奔。到了函谷關(在現在河南省靈寶縣,當時是秦國的東大門)正是半夜。按秦國法規,函谷關每天雞叫才開門,半夜時候,雞可怎麼能叫呢?大家正犯愁時,只聽見幾聲“喔,喔,喔”的雄雞啼鳴,接着,城關外的雄雞都打鳴了。原來,孟嘗君的另一個門客會學雞叫,而雞是隻要聽到第一聲啼叫就立刻會跟着叫起來的。怎麼還沒睡蹭實雞就叫了呢?守關的士兵雖然覺得奇怪,但也只得起來打開關門,放他們出去。

天亮了,秦昭王得知孟嘗君一行已經逃走,立刻派出人馬追趕。追到函谷關,人家已經出關多時了。

孟嘗君靠着雞鳴狗盜之士逃回了齊國。

故事出自《史記·孟嘗君列傳》。成語“雞嗚狗盜”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這種技能的人。

標籤:成語 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