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幼兒

中學生清明節掃墓手抄報圖片

幼兒2.6W

掃墓是清明的一項主要活動。舊時,泰安的掃墓儀式比較隆重。男主人挑着四個小菜和水餃到祖墳,先將祭品供上,然後焚香燒紙,灑酒祭奠。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清明節掃墓手抄報圖片,歡迎大家參考!

中學生清明節掃墓手抄報圖片

  一、清明節的介紹

春分後十五天為清明,是郊遊的好日子。清明又是掃墳祭祖的日子,民間又稱為“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十月一日總稱“三冥節”,有城隍出巡的儀式。

寒食、清明本來是兩個節日,但山東民間大都把兩個節日合而為一。一般叫清明,少數地區叫寒食節,但過節卻是在清明這天。墾利地方自清明節前三日算起,稱“大寒食”、“二寒食”、“三寒食”,第四日為清明,人們於這四天內掃墓、踏青。鄄城以清明前一日為寒食節,又稱清明節為“鬼門關節”。

掃墓是清明的一項主要活動。舊時,泰安的掃墓儀式比較隆重。男主人挑着四個小菜和水餃到祖墳,先將祭品供上,然後焚香燒紙,灑酒祭奠。招遠、即墨、臨朐、臨清等地掃墓時還要給墳墓添新土。據説,這是給祖先修屋,以防夏天雨大漏水,實質上是對祖先的.懷念。多數地區是在清明這天掃墓,少數地區(如諸城)在寒食這天掃墓,而龍口、博興等地則在清明前四天掃墓。現在一般都在清明這天掃墓。

  二、清明節的由來

古人有迎接春天的習俗,農曆3月初的天氣正好是春意盎然的時候,適合人們開展各類活動,包括踏青出遊,乃至"野合",所以春季最主要的節日也在這個時候。早期的清明節並沒有祭掃的功能,清明節的活動內容與3月初的其它節日是相同的。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曆制定的歷法,本身並非節日。清明恰好在農曆的3月初,正好和古代春天的節日上巳節、寒食節重疊,久而久之清明也成為了春季節日的一部分。

今天,上巳節已經從中國人的節日譜中消失了,但過去它曾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後來則固定為農曆三月三那天。據記載,春秋時期上巳節已經開始流行,《論語》中所説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寫的就是當時的情形。

最早的時候,上巳節那天人們會去踏青郊遊、到河邊洗澡。另外,這天也有"驅邪"的功能,古人稱為"祓除畔浴"。在上古時期,節日的作用就是驅邪避災,譬如"重陽節登高",實際的原因是為了躲避山下的瘟疫,"祓除畔浴"也是這個道理。朱旭強解釋説,實際原因是由於冬天河水太冷,3月初的水温恰好,人們急着去洗越冬後第一次澡。

上巳節也有求偶交配的功能,《詩經》所説的"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也是發生在這段時間,這樣的傳統一直影響到唐宋,杜甫《麗人行》中就有"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的句子。不過,後來隨着社會趨向文明,野合的主題被替換為求子,上巳節後來形成了祭奠女媧廟,婦女們在河邊求子的風俗。

魏晉時期,士大夫階層也有過"三月三"的習俗,"曲水流觴"便是當時人們普遍採用的一種休閒方式,這個在王羲之的《蘭亭序》裏都讀到過。

至於清明祭祖的風俗,有一種説法認為與農曆三月的寒食節有關,寒食節傳説是因為春秋時晉文公為了紀念大臣介之推而設。朱旭強認為,這其實是一種後人附會的説法,就像將端午和屈原扯到一塊兒那樣。寒食節的來歷與古代取火困難有關,一旦得到火種便要保存很久,今天一些少數民族地區還保留着在屋子裏設火塘的風俗。而寒食節便是一年一度"改火"的日子,人們在那幾天要替換新的火種,所以只能吃冷食。所以寒食節本身和祭掃並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