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幼兒

值得學習的國外六大教育典範

幼兒1.13W

在中國教育與外國教育的對比過程中,我們就會發現,其實中國的教育是有着很多的問題的,那麼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好好的學習外國的教育方法,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國外教育的六大典範,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值得學習的國外六大教育典範

 教育核心一:培養兒童的責任感

現在的家長都為孩子們提供了十分優越的生活和學習條件

教育典範:1920年,有一位11歲的美國男孩在踢足球時不小心踢碎了鄰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賠12.50美元,闖了大禍的男孩向父親認錯後,父親讓他對自己的過失負責。他為難地説:“我沒錢賠人家。”父親説:“這12.50美元先借給你,一年後還我。”從此,這位男孩每逢週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經過半年的努力,他終於掙足了12.50美元還給了父親。這個男孩就是後來成為美國總統的里根。他在回憶這件事時説:“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承擔過失,使我懂得了什麼叫責任。”

教育點評:家長要教育孩子從小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只要是孩子獨立行為的結果,就要鼓勵孩子敢做敢當,不要逃避責任,應該勇於承擔後果。家長不要替孩子承擔一切,這樣會淡化孩子的責任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教育核心二:激發兒童的上進心

教育典範:愛迪生小的時了侯曾經被他的班主任老師看成是最“笨”的學生。但是,他的母親卻認 為,老師當面罵學生“笨”,這恰恰説明了老師自己的無能。正因為愛迪生的媽媽有此見解,所以就把愛迪生接回家,按照兒童的心理特點進行教育,並千方百計鼓 勵愛迪生多做各種各樣的實驗。愛迪生後來之所以能成為世界聞名的大發明家、大科學家,這與母親的教育、與母親恰當地應用期望效應是分不開的。

教育點評:家長的期望對子女的成長有巨大的影響。心理學的調查表明,家長期望水平越高,他們子女的智商和學習成績相應也越高。反之亦然。這有力地表明,家長的期望是家庭教育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教育核心三:捕捉兒童成才的敏感區

教育典範:在19世紀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麥克斯韋很小的時候,有一次父親叫他畫靜物寫生, 對象是插滿秋蘿的花瓶。等到麥克斯韋畫完交卷時,父親邊看邊笑了起來,因為滿紙塗的都是幾何圖形:花瓶是梯形,菊花成了大大小小的圓圈,還有一些奇奇怪怪 的三角形,大概是表示葉子的。細心的父親立即發現小麥克斯韋對數學特別敏感,在小麥克斯韋的眼中,許多事物的形象都似乎變成了幾何圖形。於是父親就開始教 他幾何學,後來又教他代數。果然,麥克斯韋不久就在數學方面顯示了驚人的才華:15歲時就寫了一篇數學論文,發表在《愛丁堡膠學會學報》上,使得一些教授 們驚歎不已。

教育點評:凡是發育正常的孩子,大多在五、六歲時就開始在某一方面表現出一種極特殊的敏感和強烈的好奇。倘若做父母的能像麥克斯韋的父親那樣,迅速及時地捕捉孩子的“敏感區”,順勢予以引導,這就為孩子的成才打開了通道。

  教育核心四:培養兒童獨立生活的能力

教育典範:在德國,6一10歲的孩子要幫助父母洗碗、掃地和買東西;10一14歲的孩子要參加 修鞋草坪之類的勞動。在美國,一歲多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自己吃飯,父母將孩子“綁”在椅子上,把食物放在他們的小桌上,讓孩子自己用小刀叉動手吃飯,幾乎看 不到父母端着飯碗追着孩子餵飯的情景。

教育點評:現在的家長都為孩子們提供了十分優越的生活和學習條件,由此也帶來了一個不容忽視的教育弊端:過度保護。事實證明,非智力因素的心理品質與健全人格的欠缺,已經是我們目前教育再也不能忽視的重大問題。

  教育核心五:讓兒童接受一定的勞動訓練

教育典範:據瞭解,在美國、日本、英國教育[微博]法規中,有專門條款規定孩子的勞動時間,家庭和學校均不得剝奪孩子的這一權利。

教育點評: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從小讓孩子接受必要的勞動訓練,是培養孩子的勞動觀念,提高孩 子的自理能力、吃苦精神,形成良好心態和健康人格的重要一課,也是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因為在未來的社會,合格的人才不但要有較高的知識素養,而且還 要有較高協調能力、操作能力和頑強的意志。所以,孩子從小就要接受一定的勞動訓練,培養動手能力,並在勞動中培養孩子相互之間的協調能力和戰勝各種困難的 頑強意志。

  教育核心六:在實踐中教育兒童

教育典範:在瑞典,2歲多的小班學生最初學的單詞除了“你好、謝謝”以外,都是森林裏的植物及 野果的名稱。在夏天,每星期中有兩天需要老師帶着小寶貝們到森林裏玩耍或做小試驗。例如,在地上挖幾個坑,分別將塑料袋、紙、玻璃、香蕉皮等埋入,過了幾 個星期後再挖出來看看發生了什麼變化,據此對小孩講解土地可以或不可以吸收哪些垃圾。像土地不會吸收玻璃,而且還會傷害到人和動物的腳,太陽光反射聚焦還 會引起火災,所以不可亂扔玻璃垃圾。瑞典的環境建設搞得那麼好,這與自身從小受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教育點評:與理論教育相比,實踐教育更加形象直觀,便於兒童接受,瑞典這種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孩子對大自然的接受、對生活及人類的熱愛的教育方法是值得我們借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