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幼兒

2017年最新朗讀者十一期觀後感

幼兒2.08W

書,是黑暗裏的一盞明燈,照亮前路的方向。當你孤獨的時候,書可以是你的朋友,安慰你孤單的靈魂。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最新朗讀者十一期觀後感,歡迎大家參考!

2017年最新朗讀者十一期觀後感

  【1】最新朗讀者十一期觀後感

當你困頓的時候,書是你的食糧,給你勇氣,給你能量。當然,書更是你自己,照見你的內心,倒映你的模樣。

如果説:你想要讀懂一個人,只需問一個問題:你最喜歡讀哪本書?

喜歡讀書的人往往豁達、從容、富有魅力。宋代詩人黃山谷説過:“三日不讀,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可見讀書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氣質。“腹有詩書氣自華,”説的就是這個道理。

你有多久,沒有認真讀完一整本書了?

在這個充滿書香的日子裏,4月22、23日,柯橋日報小熊創意寫作課堂推出“遇見最美朗讀者”活動,金牌小記者班全體小記者參加。同時他們還邀請了身邊的同學和親愛的爸爸媽媽一起來觀摩助力,有的還為大家獻上了一段親子朗讀秀,畫面實在温馨且美麗。

跟隨小熊老師的腳步,一起聆聽來自柯橋日報金牌小記者班孩子們的聲音,聆聽他們心底最美的句子。朗讀者們個個表現很棒,聲情並茂,受到了小熊老師的好評!台上的朗讀者認真的朗讀,台下的同學們可也不閒着,為他們的精彩朗讀鼓掌呢!小熊老師不僅對每位同學的作文進行了點評,而且還推薦了很多好書給同學們,並讓同學們瞭解閲讀的重要性。

通過此次朗讀者活動,讓青少年學生養成閲讀習慣,提高閲讀興趣,樹立閲讀意識,多讀書、讀好書、讓生命溢滿書香。同學們通過這樣的朗讀者活動,不僅增加了上台講話的大膽、自信,還與同齡人分享了學習、閲讀的快樂,也增長了知識,也懂得了閲讀的重要性。

  【2】最新朗讀者十一期觀後感

今年,中央電視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一經亮相便實力圈粉,迅速在全國掀起一陣朗讀的熱潮。

每一個朗讀者都心懷着某些情結,抑或難言的故事。他們來到朗讀亭,憑着當下朗讀這種形式復歸的熱潮,以雙手可觸摸的紙張作為載體,以喉舌為傳聲筒,把沉甸甸的情感融進抑揚頓挫的聲調,“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4月23日,我們在四月的川大,遇見世界讀書日,遇見朗讀亭。

朗讀亭的第一位朗讀者是川大商學院2015級工程管理專業研究生代婧琦。清晨,她早早的來到基礎教學樓前,朗讀了于娟的《此生未完成》的節選“無處安放的楓鬥”,送給天堂裏的外婆,表達心中那份沉積已久的眷念。

朗讀亭外,朗讀者們紛紛而來——共讀一書的情侶,結伴旅行的好友,年過七旬的老人,稚嫩可愛的孩童……人們捧着書卷,等待着那屬於自己的三分鐘,傾訴一腔情愫。世界讀書日,我們在四川大學望江校區基礎教學樓廣場,在朗讀亭,與你們相遇。 

“童年宛然一夢,青春轉眼一瞬”

來自四川大學計算機專業的王增慧和何漪瀾今年已經大四了,即將畢業的他們選擇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他們童年最熟悉的魯迅的作品。可童年彷彿近在眼前,又好似無法捉摸,早已逝去,青春彷彿也隨着畢業以及擇業的人生選擇的到來而翻開了另一頁。不如就讓童年的“百草園”和美好的大學時光永遠留在記憶中吧!我們還有更多的夢想去追逐!

今年75歲的周德興爺爺身板硬朗,精神頭看起來卻彷彿只有60歲。他朗讀了一篇《不能忘記的人》,稿子是手寫然後複印的,字體挺拔有力。他從朗讀亭出來後,充滿感情的講述了這段文字的主角——康紀鴻先生。周爺爺是學醫出身,康先生與他曾經是師徒關係,並且為康先生的人格和傳奇經歷所折服,故而有着別樣的情感。烈日下,周爺爺眼神中沒有倦意,有的只是對過去時代的偉大人物的追思和懷念。 

排隊的人中最惹眼的是一個年僅5歲的小朋友司劍行。還讀着幼兒園大班的他無疑是今天年紀最小的朗讀者。他抱着一本藍色的牛皮書,打開第一頁,就是他要朗讀的內容——《多多島》。他説他特別喜歡這一篇,他的喜歡彷彿是沒有什麼理由的。或許,孩童的的世界總是那麼的純淨美好,就像“多多島”一般:

“多多島,被漂亮的蔚藍大海包圍

島上有綠油油的田地

和金色的沙灘

還有小河、溪流

很多鳥兒在樹上歌唱

這裏有風車和一座煤礦

迎接遊客到島上觀光的碼頭

……”

劉藝是四川省巴中市的一名新入職的公務員,正在成都參加培訓的她趁着週末來到朗讀亭。她準備了一首林徽因的詩,詩名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年輕的心需要希望和勇氣,在面對生活和工作的壓力時可以波瀾不驚。在春日的呢喃裏,我們彷彿感受到了生命的勃勃生機。四月陽光和煦温暖,願我們可以不驕不躁、精彩絕倫,遇到更好的自己。

喜歡上一件事,只需要一個合適的時機即可。定少明是綿陽一所大學經濟管理系的大三學生,排着隊的他一直低頭默唸着手中的那本《穆斯林的葬禮》。他説,他原本並不喜歡看書,這本書算是他閲讀的“第一本書”,他最喜歡的那句是“她從來沒有打算對過去的恩怨進行什麼報償或是懲罰,只想把該記住的都記住,該忘卻的都忘卻!”豁達如斯,不負少年。

總有一段文字,影響生命的成長。一羣來自川大演講與交際協會的小哥哥小姐姐,大聲朗讀了王蒙的《青春萬歲》,青春活力,熱情高漲。

4月23日下午,天氣有些炎熱了,朗讀現場來了一對母子檔。喻女士是朗讀愛好者,她手裏捧着一本泰戈爾的詩集,她説她今天朗誦一首自己的原創詩歌《你的聲音》,獻給自己的十年好友,以祝願她們之間的友誼能萬古長青。喻女士的孩子今年十三歲,在武侯祠做小講解員,他朗誦的正是《武侯祠解説詞》,小朋友有些害羞,他説希望大家有時間能去武侯祠他聽的講解。

在長長的隊伍裏,有一個留着絡腮鬍子,金黃色頭髮的小夥子特別惹人注目。他叫柏曉勇,是來自荷蘭的留學生,目前在川大中文系學習,他因為喜歡中文而來到中國,慢慢的喜歡上中國的詩歌。他朗誦的是海子的著名詩歌《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他説,不管自己在快樂抑或難過時,讀起這首詩,總是能給自己帶來能量。陶冶情操,振奮精神,這也許正是朗讀的意義吧。

宋雨霜是文學與新聞學院一名研究生,她熱愛寫作,喜歡朗讀,是個多才多藝的文藝“達人”。她今天朗讀的是自己兩年前創作的一首現代詩《等你在成都 我想和你一起虛度時光》,詩中涵蓋了成都一年四季的美景、美食以及風土人情。她説成都是一座給她帶來歸屬感的城市,“我熱愛成都的一草一木,我把這首詩獻給成都”。畢業在即,許多畢業生或將離開,不管你走到哪裏,這座城市裏,川大永遠是你的家。

“我讀的自己創作的一首詩歌《這裏和那裏》今年是中國現代白話新詩誕生100年,我想讀給活躍在中國當代當下詩壇上的詩人們。”阿加伍呷是一位彝族詩人,堅持彝漢雙語創作,他走出涼山,把目光投向整個“中國”。他關懷的是中國新詩的發展,他用創作書寫“認同”與“記憶”,表達民族情感與文學關懷。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來自吳玉章學院的大三女生朗讀了“新月派”詩人卞之琳的詩作《斷章》。之所以會選擇這首詩,是因為精緻的詩句中藴含着樸素的哲理:“你賞心悦目之時,也會給別人帶來愉悦”。她希望每個人都可以以這樣的心態面對生活。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書會給我們帶來寧靜。”她選擇了季羨林《讀書與做人》一書中的一篇文章,在信息碎片化的時代,我們也許很久沒有沉浸在讀書的快樂之中了,書可以感染人、鼓舞人,而這也是《朗讀者》想要傳達的價值觀吧。

朗讀亭外,人羣熙攘,朗讀亭內,情感湧動。或高昂激情、鏗鏘有力,或婉轉悠揚、感人肺腑;不同的語調訴説着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人生體驗在這裏交匯與激盪。“勇氣、味道、家、告別、陪伴、愛、懷念..." 每一個關鍵詞背後都有一段發亮的時光!4月23至26日,與你相約在朗讀亭,這是獨屬於你一個人的3分鐘。相逢乃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