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幼兒

好學多問鑽研創新徵文500字

幼兒2.98W

不恥下問,任何人都是你的老師。“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身才是應該做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好學多問鑽研創新徵文,歡迎大家參考!

好學多問鑽研創新徵文500字
  【1】好學多問鑽研創新徵文

誰最樂意問問題?兒童!為什麼?因為他們在學習,在成長。誰最不樂意問問題?有人説厭學的人,不是,是愛面子的人。厭學是問題積累的結果,厭學深層次的原因是為了所謂的“尊嚴”的結果。

經常有同學拿着課本、作業在教室後邊或者樓道里刻苦學習。我遇到了常常問問怎麼回事,一般來説,沒有記住和沒完成作業的居多。沒記住,那就記憶好了。沒完成作業的,基本上不是時間不夠用,而是不會。不會問老師問同學呀,答曰,不好意思,也有的説,問了也不會。問了不會的根源在於拉不下臉來,只要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讀書要好問,一問不得,不妨再問”。不捨面子,就受罪!古人云,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鐘的愚人,恥於發問的人,終身為愚人。

“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誌就是善於提問”(普列漢諾夫)。人非生而知之,是學而知之,是問而知之。提問,這是求學的必經之路。

問有四重境界。

一是答問。就是被問,被動應答。老師問學生,剛過去的兩會總理答記者問,都是答問。回答別人問題的過程也是自己學習思考的過程,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把自己知道的講給他人,特別提醒大家,一定要認真對待老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認真應答就是學習。

二是求問,就是主動求教,尋求他人幫助。

求人幫忙,問而有禮,是第一條注意事項,不要給別人添麻煩,問的要有時機。特別是同學之間,儘可能課下問,討論問題容易影響鄰桌。上課做會的,下課追着老師問不會的。輔導課上以不影響同學的方式問老師問題。

第二條就是要帶着思考的成果求問。求教之前先思考,卡在什麼地方,自己要清楚,這樣針對性強,效率高。

第三條,總結收穫,不要問完了就結束了,靜下心來想一想問題出在了什麼地方,通過講解有哪些收穫,能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第四條,堅持不懈,對於重要的'問題,一定要留存好,根據記憶規律,等一兩天再看看,然後十來天,再後來一個月等等,就能很好的把問題解決了。

三是自問。問別人是無可奈何,問自己天經地義。有疑先思考,先問自己能不能夠解答,搞不懂,再去問別人,設疑自探就是這種境界。自問就要自學,查字典,查網絡,查參考書,重讀課本,翻閲筆記,等等。

四是互問。解疑合探、小組討論就是互問互答,這是團隊合作。在這個環節中,有的同學積極參與,不懂就問;有的同學,不懂不問;有的同學有問必答,主動講解;有的同學充耳不聞,不言不語。這個環節很重要,就是讓大家利用課堂時間,思維碰撞,實現1+1大於2的功效。收穫的不只是知識,還有交流、傾聽、尊重、幫助等人生必備的品質。

同學們:學時短暫,時不待我,我們不可能自己搞懂每一個問題,一定要藉助老師的幫助,一定要珍惜同學之間的互助。我想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話與大家共勉,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功,只在每事問。

  【2】好學多問鑽研創新徵文

新的中國小生守則中有一句“好學多問肯鑽研”,對此深有感觸。

國小國中確實是混過來的,雖然説也沒自傲到覺得自己多了不起,但確實內心是驕傲的,是很難服輸的。或許是高中的知識轉變有點大吧,從小到大數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的我在一次測驗中分數拖了全班的後腿,一次數學作業的全錯被叫起來全班批評。輕笑一聲“失誤”這種事我做不到,接二連三的打擊開始讓我反思。

學習,是靠天分嗎?這是否定的。“聰明出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記得這是數學家華羅庚説過的。高一生活已開始了一個月,而我卻還停在國中的空白裏。“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自滿則敗,子矜則愚。”人只有先做到不驕傲,才能如水般清澈明亮,如風般自由灑脱。

好學。敏而好學,人生來便是不斷的學習。莊子説過“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要學習的東西是無窮無盡的。身為學生,我們不能因為如今的教育制度而學習,為了老師的檢查而做作業。這樣的被動,非但學不到知識,反增加對學習的厭惡。只有當學習與愛好相結合,才能感受到它的魅力。不要等到書到用時方恨少,悔時卻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啊!

好學而不勤問而非真好學者。

多問。不恥下問,任何人都是你的老師。“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身才是應該做的。自然是你的老師,“好鳥枝頭皆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品味泉水間泠泠的歌,細聽楓葉滿山的愁。哪一片落葉沒有它的故事,哪一朵雲彩沒有它的幻想?山水之間,如詩如畫。在學校,多向老師問幾個問什麼,多向同學問幾個為什麼,方能做到“不知則問,不能則學。”

學而不思則罔。

多思。鑽研鑽研,捨得用時間多思考。張子厚曾説:“學者觀書,每見每知新意新意則學進矣。”並非看了便是懂了,若不付出自己的思考,得到自己的體會,哪怕能將其背得滾瓜爛熟也學不到知識。加菲勞也曾説過求學的三個條件之一便是研究。僅僅是課本上的知識,過於片面且不全,我們應該做到學一而得三。善於思考,刻苦鑽研,這一點必不可少。

不自滿,樂於學,善於問,勤于思。做到這些,才能稱為學習。

標籤:徵文 多問 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