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錄名言

電子書我的人生感悟

人生是我們每個人的一個永恆的課題,而且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看看下面的我的人生感悟吧!

電子書我的人生感悟
  篇一:電子書我的人生感悟

當我們走到人生旅程的盡頭時,回首往事,人生又是那樣短暫,轉瞬即逝,真可謂是彈指一揮間。

有句話説:“每個人都是帶着使命來到這個世界上的。” 我認可這句話,同時也信服這句話。那麼,反思一下,自己的使命又是什麼呢?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一直在迷茫着。

少年時代的夢想,青年時代的豪言壯語,中年時代付出過的汗水、淚水,卻一無所獲,得到的是鏡中花、水中月。唯一收穫的就是一個不健康的軀殼,與我如影相隨,不離不棄。為什麼會這樣,思來想去,答案很簡單,年輕的幼稚、單純、倔強是我人生失敗的主要原因。

兒時的我並不是一個很陽光的男孩。因家庭出身的原因,在那場政治大革命期間是被歧視的對象,同齡的孩子當中除了受欺負就沒有別的。 時代造就了自卑,不自信,處處覺得不如人,這種心理傷害、至今依舊存在。一直以來,我始終被這種思想束縛着。無論做什麼事情,在什麼場合從不敢張揚,我很清楚自己根本就不具備遊刃有餘的能力,總是踏不準人生的節奏,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裏總是無法做我應該做的事情,一句話,就是不適應這個社會。而這種與人世的不協調正是我人生的痛苦源泉。 怎麼樣的人生方式和生活模式才是我追求的呢?”想了又想我想不出來,這時我才意識到:我是個天生不會快樂的人,大概我的基因中就沒有配備“歡樂”這道程序。另外,我的

人生期望值又遠遠超出了現實。所以,我特別能感受到的就是悲哀、痛苦、鬱悶。對於歡樂我一點都不敏感!就是這種心理障礙在制約着和影響着我的一生。

父母把我帶到這個世界上來,愛着、寵着。養尊處優的我也不知道感恩。

青年時代的我爭強好勝,做起事來從不考慮他人的感受,特別自我,總是以我為中心,總覺得自己能做的別人也必須做到。鋒芒的外露不但刺痛了他人同時也傷到了自己。

機遇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但他不是天天都有的,而且稍縱即逝,可對於我來説機遇有無數次,我卻一次都沒有把握住,為什麼?一句話,還是心理障礙,太自以為是。到現在為止,我才從真正意義上理解和體會到了鄭板橋的一句話,“難得糊塗”其中的含義。事緩則圓也説明了其中的道理。其實世間的事情就是矛盾的,是非曲直又有誰説的清楚,根本就沒有對與錯,一味的指責他人,從不反思自己,一味的要求別人做事要符合你的思路,這種思維除了能傷害他人,在沒有任何的結果。所以,我的人生必然是失敗的,我的失敗,怨不得天,由不得人,只願自己無能。同樣是名不見經傳的同事、朋友,人家為什麼就會成功,難道不值得你去反思嗎。

西方有句名言:“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他的為人。”此語概括了人生的全部內容,道盡人間百態。收穫快樂還是痛苦,全部取決於自己的思想。 我心中的思想,造就出今天的個性,一念之間決定了我一生的命運。人生如此失敗!愧對於大地的承載,愧對於日月的光澤,

愧對於父母的養育之恩,愧對於兄弟姐妹的包容,愧對於晚輩的一片孝心。

時鐘的敲擊聲打在我的心鼓上,似乎在傾訴着我的生活裏每一天發生的故事。鋒筆直刺我的心房,挖掘出了我的心酸歷程,年輪在我的臉上殘忍的刻畫着艱辛。我的生活裏有了太多的酸甜苦辣,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尤其是再教育兒子這件事情上,是我一生當中最大的失誤,永遠不能原諒我自己,現在所能做的事儘量去補償吧。孩子永遠都是好孩子。

年逾花甲的我真是悔之晚矣!也只能把希望寄託在下一代身上。 當看到孩子們那天真、爛漫的笑臉,聰明的智慧,正直善良的表現,我又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家族的未來。因為他們正在一點一點的撫平我扭曲的心靈,去掉我變態的心理的陰影,所以,我以孩子們為榮,以他們作為我的驕傲。這種喜悦可能對別的人來説是體會不到的。一個家族的興盛需要幾代人的努力和付出,想改變這種局面我只有把賭注全押到孩子們身上,我也知道這是錯誤的,其實目的只有一個,無非就是滿足我的虛榮心罷了。

可是當孩子們學業有成,離開校門,步入社會之後,思想上竟有了微妙的變化,似乎很多的思維、性格與我相像。 對於我這隻驚弓之鳥來説就是一種危險信號。為了不使下一代步入我的後塵,能有一個身心健康,積極向上的思想所以才寫了這段話,或許對他們有一定的啟示和借鑑。

風風雨雨,一路走過來,再回頭一看,一切都是不應該。一種心態的改變不僅僅是心態,也許是整個人生。

  篇二:電子書我的人生感悟

今天終於讀完了季老的《我的人生感悟》。套用編者的一句話,那便是“百味俱生,萬念俱無”。

《我的人生感悟》作者季羨林先生是著名的北大三才子之一,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文學翻譯家、文藝理論家、比較文學家,同時也是散文家《我的人生感悟》一書將他在不同時期所寫的人生經歷、人生體驗與人生回憶的.文章以彙集整理,內容側重於“人生”二字,季羨林先生從農民之子成長為學界泰斗的傳奇人生在這本書中得到了完美的詮釋。全書以“修身”“治學”“寄情”“曠達”為題,無論是回憶往事、記述師友,還是寫物抒情、感時言志,篇篇都洋溢着真情,字字都流露出匠心,讀來感人肺腑。

這本是人生的真諦。誰的日子會一輩子舒舒服服、平平安安呢?假如真是如此,那此人一生必定索然無味,無聊至極。待他年華老去時,回首昨日必定頓覺愴然若失、漠漠然而不知其所得。可話又説回來,誰喜歡一輩子都東奔西走、顛沛流離呢?在事業、生活的奮鬥中歷經風雨是再所難免的,然而誰不希望在奮鬥之餘會有“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逝懷與舒暢呢?人總是希望有個安樂窩的。就連萬能的上帝(假如有的話)也創造了個“禮拜天”來供

自己和世人休息所用。可見一路坦途的人生必定無聊,但一路上全是坎坎坷坷,風已去兮便是雨的日子也未免淒涼可憐。因此,風雨總是和陽光交替出現,大概是人生中比較理想的狀態。“陽光總在風雨後”這句人們常常掛在嘴邊的話,説的不正是這樣一個道理嗎?那麼“風雨總在陽光後”的情況有沒有呢?我認為是有的,而且不在少數,但這種人生況味大多被打上“晚景淒涼”的烙印,在這裏我就暫且不討論它了。總之,風雨和陽光同行,陽光與風雨交替出現,誰也不能統治誰,誰也不能代替誰,人人沒能出其外。而馬克思的唯物辯證法説的大抵是這樣的一個道理。

季羨林先生散文中流露出不少的智者之思,悟者之思。他自身修行歷練成一種智者的思想方法和文化底藴,他經常從細微之處入手,以獨特的視角評析、判斷現實生活細節中的是與非,其所用之筆是如此的輕快準確,如此的駕輕就熟。恰到好處、實事求是的判斷使他能以一個普通人難以覺察到的角度去審視現實中的細部,使人們通過他的智慧之筆發現生活之美,觸摸鮮活的靈魂。身為智者的季先生在當前文化快餐充斥的情況下,敢為天下先,於默默無聞中,用如椽之筆為人們開啟了一扇扇智慧之窗,從中透出的使人駐足觀望、凝神思考的聖潔之光,毫無折射地射入人們的心田。

書中《賦得永久的悔》一文是最讓我感動的文章。我沒有想到的是作為如此成功的學術大師,他永生的悔恨居然是

“不該離開故鄉,離開母親”,他在書中寫到“世界上無論什麼名譽,什麼地位,什麼幸福,什麼尊榮,都比不上呆在母親身邊,即使她一個字也不識??”整篇文章縈繞着一種淡淡的哀愁、鄉愁。他用平鋪直敍的筆調通過描寫童年家鄉清貧的生活,寫出了回憶思念母親的真情,雖然沒有對母親大喜大悲進行詳細的描述,但那種淡淡的哀愁更能侵蝕到我的內心,看了讓我心碎落淚。

我佩服季老不把道理往深處説的態度。這本冊子談的人生道理,很多人都談過,但沒有一本書談得這麼簡單通俗,平易近人。道理不是講出來的,是真正的談出來的,就像你的爺爺在和你聊天一樣,沒有故作高深,沒有冠冕堂皇,沒有自以為是。師者之風,循循善誘。

《我的人生感悟》有不少自己的人生體驗,寫出來頗似老人的諄諄教誨,不温不火,一派仁者風範,因此又可説是仁者的散文。仁者似的評價對季先生而言頗為恰當。他的散文具有“老生派”性格化散文的特點,雖處塵世,但充滿了寧靜、淡泊、肅穆、安詳的氣氛。散文中既沒有顯山露水的抒情言志,也沒有劍拔弩張的激動情懷,只有光風霽月般的温柔,在温文爾雅中流露出明辨是非的骨耿與率直。他竭力以一顆對生活無比虔誠的心在當下環境中去尋覓那些被時間、世俗磨損而且遮蔽了的生命美感和生活詩意,以明察秋毫的目光去審視歷史的瞬間所呈現的彩虹之美,這種寬廣

的胸懷,超脱的精神,鑄就了仁者的大仁大義,一派長者之風。

“大象無形,大音稀聲”,雖然只是一己的人生感悟、小小悲歡,作為讀者的我依然被籠罩在作家本身所散發出的温柔的精神光芒之中,並且從中體驗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這樣一種震顫靈魂的生命感動,

這本書,讓我感到在生活中,工作中,應該以高度的熱情去面對,去進取,去努力,去開拓我們嶄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