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錄名言

關於周國平名人警句語錄(精選50句)

人在年輕時會給自己規定許多目標,安排許多任務,入世是基本的傾向。中年以後,就應該多少有一點出世的心態了。所謂出世,並非純然消極,而是與世間的事務和功利拉開一個距離,活得灑脱一些。本篇文章是小編特地為大家收集的周國平名人警句語錄,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周國平名人警句語錄(精選50句)

1、人是唯一能追問自身存在之意義的動物。這是人的偉大之處,也是人的悲壯之處。

2、最深邃的愛都是"見人羞,驚人問,怕人知"的,因為一旦公開,就會走樣和變味。

3、説到底,愛情是超越於成敗的。愛情是人生最美麗的夢,你能説你做了一個成功的夢或失敗的夢嗎?

4、盧梭説:"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後把模子打碎了。"這話聽起來自負,其實適用於每一個人。可惜的是,多數人忍受不了這個失去了模子的自己,於是又用公共的模子把自己重新塑造一遍,結果彼此變得如此相似。

5、恐怖主義的本質不是某種極端的政治、宗教或民族立場,而是不管從何種立場出發,把殘殺無辜平民作為向敵對者申述其立場的手段。採用這種手段的當然是敵對雙方中處於劣勢的一方,但我們決不能因此而給予任何同情,而必須毫不含糊地宣佈一切此種行為皆是非正義的,反人類的。問題的嚴重性在於,比起和真正的敵人戰鬥來,殺害平民過於容易,因此這種卑鄙的做法很容易被仿效。恐怖主義一旦在世界上許多地區得逞,它就不會有國界,必然蔓延開來。所以,無人對它可以袖手旁觀。

6、通過自嘲,人把自己的弱點變成了特權。對於這特權,旁人不但不反感,而且樂於承認。

7、讀書、寫作,一切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做的時候都是享受。但是,倘若限定了時間,用趕任務的心情去做,享受就變成了苦役。

8、一個人的童年,最好是在鄉村度過。一切的生命,包括植物、動物、人,歸根到底來自土地,生於土地,最後又歸於土地。上帝對亞當説:"你是用塵土造的,你還要歸於塵土。"在鄉村,那剛來自土地的生命仍能貼近土地,從土地汲取營養。童年是生命蓬勃生長的時期,而鄉村為它提供了充滿同樣蓬勃生長的生命的環境。

9、農村孩子的生命不孤單,它有許多同伴,它與樹、草、野兔、家畜、昆蟲進行着無聲的談話,它本能地感到自己屬於大自然的生命共同體。相比之下,城裏孩子的生命就十分孤單,遠離了土地和土地上豐富的生命,與大自然的生命共同體斷了聯繫。在一定意義上,城裏孩子是沒有童年的。

10、我們應該時時想到,每一個人對於自己的生命,第一有愛護它的責任,第二有享受它的權利:這兩方面是統一的。在我看來,世上有兩種人對自己的生命最不知愛護也最不善享受,其一是工作狂,其二是縱慾者,他們其實是在以不同的方式透支和榨取生命。

11、如果不説話也不能呢?那就説真話吧,因為歸根到底並不存在絕對不能説真話的情況,只要你敢於承擔其後果。

12、女人對於男人,男人對於女人,都不要輕言看透。你所看透的,至多是某幾個男人或某幾個女人,他們的缺點別有來源,不該加罪於性別。

13、在另一個黑夜裏,同一朵燭光會不會重新點燃?

14、隨着老年的到來,人的自我意識似乎會漸漸淡薄。死的可怕在於自我的寂滅,那麼,自我意識的淡薄應該是一件好事了,因為它使人在麻木中比較容易接受死。可是,問題在於:臨死時究竟清醒好還是麻不好?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我的設想是,若是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識,死時肯定會更痛苦,但同時也會更自持,更尊嚴,更有氣度。

15、所謂成熟是指適應社會現成準則的能力。一般來説,一個人如果過於專注於精神世界裏的探索,就會沒有興趣也沒有精力去琢磨如何使自己適應社會。年齡的增長在這裏是無濟於事的,因為精神的探索永無止境,而且在這一條道路上走得越遠的,就越不可能回過頭來補習處世的基礎課程,就像我們無法讓一個優秀的科學家回到國小課堂上來做一個好學生一樣。

16、今日教師隊伍的素質不容樂觀。羅素説,教師愛學生應該勝於愛國家和教會。針對今日的情況,我要補充一句:更應該勝於愛金錢和名利。我的擔心是,今日的學生在將來回憶自己的人生歲月時,腦中不再會出現值得感念的老師形象。

17、誠信被視為最重要的商業道德,而誠信的缺乏是轉入市場經濟以來最令國人頭痛的問題之一。若要追尋問題的根源,從文化上看,便是人的尊嚴的觀念之缺失。

18、日常生活是有惰性的.。身邊的什物,手上的事務,很容易獲得一種支配我們的力量,奪走我們的自由。我們應該經常跳出來想一想,審視它們是否真正必要。

19、有做作的初學者,他其實還是不失真實的本性,僅僅在模仿做作。到了做作而不自知是做作,自己也動了真情的時候,做作便成了本性,這是做作的大師。

20、我們不妨眷戀生命,執著人生,但同時也要像蒙田説的那樣,收拾好行裝,隨時準備和人生告別。入世再深,也不忘它的限度。這樣一種執著有悲觀墊底,就不會走向貪婪。有悲觀墊底的執著,實際上是一種超脱。

21、人天生就是一種浪漫的動物。對於人來説,一切享受若沒有想象力的參與,就不會是真正的享受。人的想象力總是要在單純的物之上添加一些別的價值,那添加的部分實際上就是精神價值。如果沒有追求的激情在事前鋪張,懷念的惆悵在事後演繹,直接的擁有必定是十分枯燥的。事實上,懷念和追求構成了我們的精神生活的基本內容。

22、少年人前面的光陰和老年人背後的光陰長度大致相等。但是,少年人往往覺得前面有無限的光陰,老年人卻覺得背後的光陰十分有限。

23、所以,從零開始與未完成是人生的常態。

24、有人説,人生到處是陷阱,從一個陷阱跳出來,又掉入了另一個陷阱裏。

25、今天的計劃沒完成,還有明天。今生的心願沒實現,卻不再有來世了。所以,不妨榨取每一天,但不要苛求絕無增援力量的一生。要記住:人一生能做的事情不多,無論做成幾件,都是值得滿意的。

26、自愛者才能愛人,富裕者才能饋贈。給人以生命歡樂的人,必是自己充滿着生命歡樂的人。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既不會是一個可愛的人,也不可能真正愛別人。他帶着對自己的怨恨到別人那裏去,就算他是去行善的吧,他的怨恨仍會在他的每一件善行裏顯露出來,加人以損傷。受惠於一個自怨自艾的人,還有比這更不舒服的事嗎?

27、失敗者往往會成為成功者的負擔。

28、生命是宇宙間的奇蹟,它的來源神祕莫測。是進化的產物,還是上帝的創造?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用你的心去感受這奇蹟。於是,你便會懂得欣賞大自然中的生命現象,用它們的千姿百態豐富你的心胸。於是,你便會善待一切生命,從每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到一頭羚羊,一隻昆蟲,一棵樹,從心底裏產生萬物同源的親近感。於是,你便會懷有一種敬畏之心,敬畏生命,也敬畏創造生命的造物主,不管人們把它稱作神還是大自然。

29、社會愈文明,意識形態愈淡化,人生智慧的作用就愈突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就愈真實、自然。

30、我已經厭倦那種永遠深刻的靈魂,它是狹窄的無底洞,裏面沒有光亮,沒有新鮮的空氣,也沒有玩笑和遊戲。

31、知識關心人的限度之內的事,智慧關心人的限度之外的事。

32、尋求心靈的寧靜,前提是首先要有一個心靈。在理論上,人人都有一個心靈,但事實上卻不盡然。有一些人,他們永遠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遠生活在喧鬧的外部世界裏,未嘗有真正的內心生活。對於這樣的人,心靈的寧靜就無從談起。一個人唯有關注心靈,才會因為心靈被擾亂而不安,才會有尋求心靈的寧靜之需要。

33、從容中有一種神性。在從容的心境中,我們得以領悟上帝的作品,並以之為榜樣來創作人類的作品。沒有從容的心境,我們的一切忙碌就只是勞作,不復有創造;一切知識的追求就只是學術,不復有智慧;一切成績就只是功利,不復有心靈的滿足;甚至一切宗教活動也只成了世俗的事務,不復有真正的信仰。沒有從容的心境,無論建立起多麼輝煌的物質文明,我們過的仍是野蠻的生活。

34、在一個安靜的位置上,去看世界的熱鬧,去看熱鬧背後的無限廣袤的世界。

35、人年輕時多半是富於理想的,隨着年齡的增長人就容易變得越來越實際,由於生存鬥爭的壓力和物質利益的誘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在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其結果是靈魂日益萎縮和空虛。只剩下一個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軀體。對於一個人來説沒有比這更可悲的事情了!

36、沉默是弱者最後的尊嚴,是復仇者最高的輕蔑。

37、高質量的活動和高質量的寧靜都需要,而後者實為前者的前提。

38、不論是誰,不論他(她)多麼痴情或多麼崇高,如果他的愛長期沒有回報,始終不被愛,他的愛是堅持不下去的。

39、久住城市,偶爾來到僻靜的山谷湖畔,面對連綿起伏的山和浩淼無際的水,會感到一種解脱和自由。然而我想,倘若在此定居,與世隔絕,心境也許就會變化。儘管看到的還是同樣的山水景物,所感到的卻不是自由,而是限制了。

40、其二,連鎖承認:在眾多天才中,某一天才因為種種偶然性的湊合而被承認,於是人們也承認他所欣賞的一系列天才,這些天才中每人所欣賞的天才,就像滾雪球一樣。

41、愛就是心疼。可以喜歡許多人,但真正心疼的只有一個。

42、憑人力可以成就和睦的婚姻,得到幸福的愛情卻要靠天意。

43、愛本質上是一種給予,而愛的幸福就在這給予之中。許多賢哲都指出,給予比得到更幸福。

44、在情場上,兩造都真,便刻骨銘心愛一場。兩造都假,也無妨逢場作戲玩一場。最要命的是一個真,一個假,就會種下怨恨甚至災禍了。主動的假,玩弄感情,自當惡有惡報。被動的假,虛與委蛇,也決非明智之舉。對於真情,是開不得玩笑,也敷衍不得的。

45、人們常説,愛情使人喪失自我。但還有相反的情形:愛情使人發現自我。在愛人面前,誰不是突然驚喜地發現,他自己原來還有這麼多平時疏忽的好東西?他渴望把自己最好的東西獻給愛人,於是他尋找,他果然找到了。呈獻的願望導致了發現。沒有呈獻的願望,也許一輩子發現不了。

46、如何花錢比方何掙錢更能見出一個人的品位高低。

47、讀了很多書,當你考試之後,還能在生活中留下來的,能讓你養成智力活動的快樂,這就是真正的教育。好的學習,就是興趣,加上主動安排學習。

48、儘管人的智慧有其侷限,愛智慧卻並不因此就屬於徒勞。智慧的果實似乎是否定性的:理論上——"我知道我一無所知";實踐上——"我需要我一無所需"。然而,達到了這個境界,在謙虛和淡泊的哲人胸中,智慧的痛苦和快樂也已消融為了一種和諧的寧靜了。

49、太喧囂的事業和一切太張揚的感情都值得懷疑,它們充滿了太多聲音和狂熱,是否還留得下安靜與豐富。

50、凡是有良好的哲學悟性的人,必定有過對死亡的隱祕體驗和痛苦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