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錄名言

國學經典名言(彙編15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名言了吧,巧用名言有助於我們正確對待學習、生活、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培養健康、有益的興趣愛好。你知道什麼樣的名言才能稱之為經典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學經典名言,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學經典名言(彙編15篇)

國學經典名言1

一、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論語·憲問》

二、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詩經》

三、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

四、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

五、往者不可諫,來着猶可追。——《論語·微子》

六、駑馬十駕,功在不捨。——《荀子》

七、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史記報任少卿書》

八、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大戴禮記》

九、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李將軍傳》

十、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史記·報任少卿書》

十一、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十二、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十三、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

十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十五、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李將軍傳》

十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衞靈公》

十七、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論語》

十八、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

十九、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

二十、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

二十一、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二十二、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誇。——《警世通言》

二十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

二十四、是可忍,孰不可忍。——《論語·八佾》

二十五、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二十六、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二十七、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周易》

二十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二十九、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

三十、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

三十一、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論語》

三十二、管中窺豹,時見一斑。——《晉書》

三十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衞靈公》

三十四、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三十五、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

三十六、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

三十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三十八、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禮記》

三十九、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戰國策》

四十、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德經》

四十一、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孫子兵法》

四十二、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紀》

四十三、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

四十四、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

四十五、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四十六、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

四十七、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宋朱熹讀書之要》

四十八、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大序》

四十九、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禮記》

五十、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五十一、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五十二、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五十三、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五十四、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五十五、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五十六、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衞靈公》

五十七、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後漢書》

五十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道德經》

五十九、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六十、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弟子規》

六十一、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六十二、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六十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六十四、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六十五、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六十六、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論語》

六十七、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孝經·天子章》

六十八、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

六十九、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七十、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大序》

國學經典名言2

1、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4、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5、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6、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凋。

7、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蕭鐸

8、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9、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10、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2、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13、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14、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1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7、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18、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19、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20、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陶淵明

21、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

22、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23、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24、多行不義必自斃。

2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6、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27、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28、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29、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30、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31、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李白

32、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3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34、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35、盡信書,不如無書。

36、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

37、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38、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

39、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40、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41、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元行衝

42、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43、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44、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45、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陶淵明

國學經典名言3

1、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釋義:倒不是百花中特別偏愛菊花,而是因為菊花開過後再也沒有花朵可賞了。句中隱含着對菊花獨傲寒霜而後凋的堅貞品格的讚美。

2、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釋義:一生沉浸在繪畫藝術中而不覺得將近年老,富貴對我就像天上的浮雲一般淡泊。詩句讚揚了名畫家曹霸潛心藝術,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釋義:不為富貴所迷惑而安於貧賤,男子漢能達到這一境界才稱得上英雄豪傑。今賦予其新的含義,形容志士仁人不謀名利的高尚品質。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釋義:桃樹李樹雖然不會説話,但是它們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實,卻吸引人們紛紛前去欣賞採摘,以至在樹下自然踩出一條條小路來。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會贏得人們的.敬仰。

5、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釋義:沒有恬淡寡欲的修養,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沒有寧靜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擾,就無法達到遠大的目標。諸葛亮認為,修身治學應該首先擺脱名韁利鎖的束縛,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釋義:如果孤獨地學習,沒有朋友相互切磋,那麼就會學識淺陋,見聞不廣。

7、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8、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説有沉淪。

釋義:但卻是在水流平緩沒有暗礁的地方,經常聽到有船沉沒。告誡人們,一帆風順時,不要自滿疏忽,而要小心謹慎。

9、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釋義:壞事即使很小也絕不要幹,好事即使細微也一定要做。

10、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釋義:有錯則進行改正,沒有錯則自我勉勵。對別人給自己提出的意見,也應採取這種態度。

國學經典名言4

1.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三國曹操短歌行)

2.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東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4.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唐李白上李邕)

5.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唐李白宣州謝餞別校書叔雲)

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唐李白將進酒)

7.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海。 (唐李白江上吟)

8.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愁思落誰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9.沉舟側畔千帆進,病樹前頭萬木春。(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

10.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唐劉禹錫浪淘沙)

11.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

12.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唐顏真卿)

13.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唐羅隱蜂)

14.男兒何不帶吳鈎,收取關山五十州。(唐李賀南國)

15.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唐李商隱無題)

16.歷鑑前朝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唐李商隱)

17.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唐李商隱錦瑟)

18.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五代晏殊蝶戀花)

19.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宋歐陽修伶官傳序)

20.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鳳棲梧)

國學經典名言5

1.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2.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

3.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4.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5.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7.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8.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9.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0.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11.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

12.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13.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1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1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6.流水不腐,户樞不蠹,動也。

17.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18.精誠所加,金石為開。

1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20.巧詐不如拙誠,惟誠可得人心。

國學經典名言6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學記)

2、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楚辭卜居)

4、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5、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告子下)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丑)

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上)

8、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盡心上)

9、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

1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11、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荀子勸學)

1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養生主)

1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莊子)

14、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中庸)

15、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淮南子説林訓)

16、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戰國策荊軻刺秦王)

1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記李將軍傳)

18、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史記陳涉世家)

19、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史記高祖本紀)

20、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史記留侯世家)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2、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顏淵)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衞靈公

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論語述而)

5、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論語子罕)

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

8、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9、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

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12、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

13、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

14、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禮記中庸)

15、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禮記學記)

國學經典名言7

1、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與其易也,甯戚。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父母,唯其疾之憂。

4、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5、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6、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7、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8、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9、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10、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11、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12、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13、言必信,行必果。

14、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15、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16、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

17、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18、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1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20、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國學經典名言8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孔子説:花言巧語能敗壞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會敗壞大事情。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弟子規》

和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並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假如做了之後,還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就應該好好的學習六藝等其他有益的學問。

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驕傲自滿會招來損失,謙遜虛心會得到好處。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

水既能託載着船前進,也能使船傾覆。這句話深刻地指出,凡事都具有兩重性,好的事情如不加以適當引導就會造成壞的結果,壞的事情如經合理疏導則可以引出好的結果。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達到目的。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

不管多聰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慮中,也一定會出現個別錯誤。平凡的人在許多次考慮中,也會有一次是正確的。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

少壯年華時不努力學習,待到年老時就只能悲傷了。勸勉世人要珍惜光陰,有所作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太子少傅箴》

靠着硃砂的變紅,靠着墨的變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指客觀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

疑行無成,疑事無功。《商君書》

行動遲疑不決辦不成事,做事猶豫不能成功。

國學經典名言9

1、精誠所加,金石為開。

警示:無論做事還是做人,都要做到誠心誠意。

2、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警示:要注意珍惜眼前的機會,一旦錯過,就會後悔。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警示:學習和思考是需要同時存在的。

4、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警示:要聽得進別人的真誠勸告。

5、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警示:與其羨慕別人,不如自己好好努力。

6、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警示:君子胸懷寬廣坦蕩,小人永遠侷促憂愁。做人要做君子。

7、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警示:時間轉眼即逝,要珍惜時間。

8、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警示:做人做事要有長遠的'打算。

9、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警示:做事要謹慎,不能對存在的誤差不理會。

10、禮之用,和為貴。

警示:為人處世都要講究和諧。

國學經典名言10

1、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史記·殷本紀》

2、始作書契,以代結繩——倉頡

3、舊説雲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來去不失期——莊子《逍遙遊》

4、石篩篩兮蔽日,雪疊疊兮薄樹。車蕭條兮山逼,舟容與兮水路。憫晨夜之摧挫,感春秋之慾暮。征夫輟而在位,御者局而載顧。《楚辭》

5、學問中人,無不從苦處打出。——劉宗周

6、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徒於南溟。南溟者,天池也。

7、煙般往事夢中休,繞樑芳蹤難去留。君言相思一樣苦,妾歎離散兩般愁。意到濃時怎忍舍,情到深處無怨尤。孤影月明應寂寞,問君何處是歸途?——納蘭容若

8、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呂不韋《呂氏春秋·察今》

9、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憂之以德,勿慎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管子《管子·形勢篇》

10、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論語子路——孔子《論語》

國學經典名言11

禮者,敬人也。——孔子

不學禮,無以立。——孔子

禮者,人道之極也。——荀子

禮貴從宜,事難泥古。 ——王安石

非禮不動,非禮不言。—— 曹雪芹

安上治民,莫善於禮。 ——《孝經》

禮,天之經也,民之行也。——左傳

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 《禮記》

人無禮不生,事無禮不成,國家無禮不寧。——荀況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守。——孔子

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左丘明 《左傳》

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禮致敬,不見好,跡不招尤,所謂淡而可久是也。——清代文學家 陳道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 —— 荀子

國學經典名言12

  多行不義必自斃

譯:壞事做得太多,終將自取滅亡。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譯:人都有可能犯錯誤,犯了獵誤,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不以一眚掩大德。

譯:評價一個人時,不能因為一點過失就抹殺他。

人皆可以為堯舜

譯: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大聖人。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譯:千里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囱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燬。

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

譯:好的藥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譯:一句良善有益的話,能讓聽者即使在三冬嚴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惡毒語言,傷害別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寒冷。

國學經典名言13

1.志士惜年,賢人惜日,聖人惜時。

【出處】清·魏源《默觚·學篇三》

【譯文】有志之人珍惜每一年的時間,賢能之人珍惜每一日的時間,聖德之人珍惜每一小時的時間。

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出處】《論語·學而》

【譯文】不貪圖生活上的安逸,工作勤勉盡職,謹言慎行,向有學問、有道德的人虛心討教,及時改正自身缺點錯誤,這才是正確的治學之道。

3.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出處】《論語·為政》

【譯文】温習學過的知識,並從中悟出新的見解,領會出新的道理,這樣就能夠做老師了。

4.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持,則百姓親睦。

【出處】《孟子·滕文公上》

【譯文】出入相互敬愛,守望相互幫助,疾病相互扶持,如此,百姓間就會和睦相處。

5.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出處】《荀子·勸學》

【譯文】積善成德,就可以達到“通於神明,參與天地”的.道德境界。

6.德不優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

【出處】漢·王充《論衡》

【譯文】品德不高尚,難以做到胸襟開闊;知識淺薄,難有遠見卓識。

7.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後身正。

【出處】晉·傅玄《正心篇》

【譯文】成就道德,其根本在於保持善良之心;心正,然後人品行為才能端正。

8.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

【出處】宋·司馬光《資治通鑑·週記一》

【譯文】才是德的基礎,德是才的靈魂。

9.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出處】《論語·為政》

【譯文】人與人之間莊重誠懇,則會互敬互愛;上慈下孝,則會忠誠以待;舉賢任能,教誨不能,就會相互勸勉,以善為尚,蔚然成風。

10.摩頂放踵利於天下,為之。

【出處】《孟子·盡心上》

【譯文】哪怕是從頭到腳都磨傷,只要有利於天下,就一定去做!

國學經典名言14

1、君子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禮記》

不失色於人,指重視修身養性,經常保持氣定神閒得姿態,無論儀容、應對都是莊重大方,有規律,不輕率;不失口於人,指説話謹慎,不尋人之短,不傷人之痛,也不諷刺挖苦.

2、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禮記》

人有禮貌,待人做事講究禮節,説話恭敬文明,則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會與人相處和睦,不會傷害到別人,也不會被別人傷害;否則,待人粗暴,説話粗魯,無大無小,無長無少,難免與人發生矛盾,產生口角之爭,甚至拳腳之鬥.

3、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

“恆”是“永久、持久”的意思.愛護別人的人,也會一直得到別人的愛護;尊重別人的人,也會一直得到別人的尊重.這就是俗話所説的“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

4、人無禮,而不生;事無禮,而不成;國無禮,而不寧.《荀子》

人沒有禮節,無法在社會上生存立足;做事不講究禮節,就不能把事情辦成功;國家沒有禮法,就會動盪不安.

5、好言相待,舒心暖懷;惡語傷人,結怨招災.(俗語)

説話態度和氣,語言禮貌文明,會讓人心情舒暢,倍感温暖;説話態度粗暴,出言不遜,會讓人心生怨恨,招來災禍.

6、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俗語)

一句感人的`話讓人即使在嚴寒的冬天也會讓人心裏有一股暖流湧動;一句傷人的話,即使是炎熱的夏天也會讓人覺得心裏冰冷.

國學經典名言15

1、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2、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禮記·禮運》

3、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宋·秦觀《鵲橋仙》

4、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唐·王翰《涼州詞》

5、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

6、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7、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弟子規》

8、無赴而富,無殉而成,將棄其天。

9、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

10、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後漢書》

11、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道德經》

12、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13、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愁思落誰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14、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15、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16、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

17、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淮南子·説林訓》

18、君子必慎其獨也。

19、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短歌行

20、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

21、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22、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枚乘》

23、沉舟側畔千帆進,病樹前頭萬木春。——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

24、所謂明者,非謂其見彼,自見而已。

25、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

26、不樂壽,不哀夭,不榮通,不愧窮。

27、往者不可諫,來着猶可追。

28、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2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

30、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3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嶽》

3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唐·李白《將進酒》

33、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34、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35、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論語》

36、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

37、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後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38、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39、強怒者雖嚴不威,強親者雖笑不和。

40、不累不俗,不飾於物,不苟於人。

4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4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4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李將軍傳》

44、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詩經·風相鼠》

45、欲靜則平氣,欲神則順心。

46、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

47、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4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衞靈公》

4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50、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

51、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52、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後漢書·宋弘傳》

53、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54、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55、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

5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57、句有可削,足見其疏;字不得減,乃知其密。

58、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59、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

60、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

61、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62、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63、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64、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65、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唐·賈島《劍客》

66、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67、同類相從,同聲相應,固天之理也。

68、一言僨事,一人定國。

69、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大序》

70、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71、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

72、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

73、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74、新鬆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唐·杜甫

75、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76、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

7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78、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標籤:國學 名言 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