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錄名言

曾國藩名人名句説説(精選80句)

君子直不發人所不白;清不矯人所不堪;剛不絕人所不忍;察不掩人所不意;任不強人所不勝。下面這篇是關於曾國藩名人名句説説的句子,大家快來看看吧。

曾國藩名人名句説説(精選80句)

1、寡言養氣,寡視養神,寡慾養精。

2、遇棘手之際,須從耐煩二字痛下功夫。

3、受不得窮,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4、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來。

5、古之成大事者,規模遠大與綜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6、稱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稱人一惡,我有一惡,又何毀焉?

7、紀澤儘管身體薄弱,但保養的方法,也只有在慎重對待飲食,節制嗜好慾望上,絕對不在服藥上。

8、我們今天倘若有所發現,又想作傳之久遠的打算,能不早早地預備堅實的車子嗎?

9、君子大為超過常人之處,只是在虛心這一點上。

10、君子想有所建樹,必須從不過分追求別人知道自己開始。

11、天下事在局外吶喊議論,總是無益。必須躬自入局,挺膺負責,乃有成事之可冀。——《曾國藩書信》。

12、凡權要人聲勢赫然時,我不可犯其鋒,亦不可與之狎,敬而遠之,全身全名之道也。——《曾國藩書信》。

13、清、勤、慎,為居官三鑑。——《曾國藩書信》。

14、軍事以氣為主,瀹去舊氣,乃能重生新氣。若不改頭換面,長守此堅壁,以日夜嚴防而不得少息,則積而為陳腐之氣,如敗血之不足以養身也。——《曾國藩書信》。

15、能食淡飯者方許嘗異味,能溷市囂者方許遊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許處功名。——《曾國藩家書》

16、壽之長短,病之有無,一概聽其在天,不必多生妄想去計較他。——《曾國藩家書》

17、人於平旦不寐時,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謂智矣。——《曾國藩家書》

18、存心,則緝熙光明,如日之升;修容,則正位凝命,如鼎之鎮。內外交養,敬義夾持,何患無上達。——《曾國藩家書》

19、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可變化氣質。——《曾國藩家書》

20、無恆者,見異思遷也,欲求長進難矣。——《曾國藩家書》

21、餘所見將才傑出者極少,但有志氣,即可予以美名而獎成之。——《曾國藩家書》

22、善養人然後能服天下。——《曾國藩家書》

23、蓋君子之孝,尤重於立身,內之刑家式鄉,外之報國惠民。凡吾行事,足令人欽仰者,皆吾所以敬吾親也;凡吾德意,足生人感戀者,皆吾所以愛吾親也。推此以求,則尊顯之道,事業無窮,未可酷於一哀,限生滅性,不達繼述之義,翻蹈細人之行。——《曾國藩家書》

24、視兒女過於嬌貴,柳子厚《郭橐駝傳》所謂旦視而暮撫、爪膚而搖本者,愛之而反以害之。——《曾國藩家書》

25、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之氣。——《曾國藩家書》。

26、畢竟先知後行,至於純熟,乃能合一。——《曾國藩家書》。

27、去忿欲以養體,存倔強以勵志,則日進無疆矣。——《曾國藩家書》。

28、一日無進境,則日日漸退矣。——《曾國藩日記》。

29、天地間推謙謹是載福之道,驕則滿,滿則傾矣。——《曾國藩家書》。

30、量隨識長,聞事不喜不驚,乃可以當大事。——《曾國藩家書》。

31、養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曾國藩

32、天下大事當於大處著眼,小處下手。——清·曾國藩

33、既愛其才,宜略其小節。——曾國藩

34、甜酸苦竦宜嚐遍,是非好惡總由人。出死入生寧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曾國藩

35、獨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義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慮也。——曾國藩

36、文人富貴,起居便帶市井。富貴能詩,吐屬便帶寒酸。——曾國藩

37、論人情只往薄處求説,人心只往惡邊想,此是私而該底念頭,自家便是個小人。古人責人,每於有過中求無過。此是長厚心,盛德事。學者熟思,自有滋味。——曾國藩

38、儉以養廉,譽洽鄉黨;直而能忍,慶流子孫。——曾國藩

39、名節之於人,不金帛而富,不軒冕而貴。士無名節,猶女不貞,雖有他美,亦不足贖。故前輩謂爵祿易得,名節難保。——曾國藩

40、盡人事以聽天,吾唯日日謹慎而已。 ——曾國藩

41、聖賢成大事者,皆從戰戰兢兢之心來。 ——曾國藩

42、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

43、以德遺後者昌!以禍遺後者亡。

44、君子與小人鬥,小人必勝。

45、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

46、諺雲吃一暫長一智,吾生平長進全在受挫受辱之時,務須明勵志,蓄其氣而長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餒也。

47、習字臨《千字文》亦可,但須有恆。每日臨帖一百字,萬萬無間斷,則數年必成書家矣。

48、勤以養生,勤以致富——"人敗,離不得個‘逸’字""天下百病,生於懶也""人不勤則萬事俱廢""千古之聖賢豪傑,即奸雄欲有立於世者,不外一個勤字"

49、吾不如者,吾不與處,累我者也。與我齊者,吾不與處,無益我者也。惟賢者,必與賢於己者處,賢者之可得與處也,禮之。主賢世治,則賢者在上。主不肖世亂,則賢者在下。

50、人初做事,如雞伏卵,不捨而生氣漸充;如燕營巢,不息而結構漸牢;如滋培之木,不見其長,有時大;如有本之泉,不捨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

51、人遇逆境,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見識超羣。然君子用以力學,借困衡為砥礪,不但順受而已。

52、取人為善,與人為善;樂以終身,憂以終身。

53、綸綍褒崇邁古今,生而旗常,歿而俎豆;忠誠浩氣塞天地,下為河嶽,上為日星。

54、一個喜歡讀書的人,品格不會壞到哪去;一個品格好的人,一生的運氣不會差到哪去。——曾國藩

55、百端拂逆之時,只有逆來順受之法。——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56、富貴家宜勸他寬,聰明人宜勸他厚。——曾國藩

57、"我雖置身霄漢上,器小僅濟瓶與罍。立朝本非汲黯節,媚世又無張禹才。似驢非驢馬非馬,自憎"形影良可咍。

58、用功譬若掘井,與其多掘數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曾國藩

59、受不得窮,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曾國藩

60、既愛其才,宜略其小節。

61、任事者當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當設身利害之中。 ——曾國藩

62、倚天照海花無數,高山流水心自知。 ——曾國藩

63、讀經要就情事參理道,讀史要就理道定是非。 ——曾國藩

64、端莊厚重是貴相,謙卑含容是貴相;事有歸着是富相,心存濟物是富相。 ——曾國藩

65、清則易柔,惟志趣高堅,則可變柔為剛;清則易刻,惟襟懷閒遠,則可化刻為厚。 —— 曾國藩

66、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氣,力戒自滿,毋為人所笑,乃有進步也。—— 曾國藩語錄

67、曰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古之精相法者,並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

68、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家書》

69、是好漢,打落牙齒和血吞。——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70、道聽途説,聰明的人嘲笑你,無知的人為之驚駭。驚駭之人也最終會弄明白,會説你實際上在欺騙他。嘲笑你的人看不起你,你再發誓他們也會懷疑你。——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71、凡遇牢騷欲發之時,則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氣,猛然內省,決然去之。——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72、前世所襲誤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創之。——曾國藩

73、遇疾惡太嚴之人,不可輕意在他前道人短處,此便是澆油入火,其害與助惡一般。——曾國藩

74、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緩緩想。想得時切莫緩,便要急急行。處天下事,只消得安詳二字,兵貴神速,也須從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遲緩之謂也,從容詳審,養奮發於定之中耳。——曾國藩

75、有理義以養其心,則雖老而神明不衰。苟為否則,則昏於豢養,敗於戕賊,未老而志衰矣。勵志之士,可不戒諸。

76、從前各種譬如昨日死,從後各種譬如今天生。

77、精力愈用而愈出,不行因身體素弱過於保惜。

78、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唸書則可變革氣質。欲求變之之法,總須先立堅卓之志。曾國藩一生追求"明德、新民、止於至善,以合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階梯,"立德、建功、立言"是他一生追求的"三不朽"方針,其道德、詞章、文治、武功皆有可觀者。

79、剛柔並濟——"邇來見得天地之道,剛柔互用,不行偏廢,太柔則靡,太剛則折。"

80、講究清廉——"不貪財、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欽,處處人皆恭順。""蓋凡帶勇之人,皆難免稍肥私囊。餘不能禁人之苟取,但求吾身不苟取。以此風示僚屬,即以此仰達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