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錄名言

論語的名言15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名言都不陌生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説的,寫的,歷史紀錄的簡潔而含義深刻動人的句子。你知道都有哪些類型的名言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論語的名言,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論語的名言15篇

論語的名言1

一、孔子説:"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有害

二、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三、孔子説:"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四、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五、孔子説:"看見賢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齊,看見不賢明的人要反省有沒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七、孔子説:"幾個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有他們那些短處就要改正

八、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九、曾子説:"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到死為止,(路)不也(走得)很遙遠嗎

十、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十一、孔子説:"(碰上)寒冷的冬天,這以後(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

十二、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十三、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孔子説:"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十四、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十五、孔子説:"學習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實習(温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裏)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十六、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十七、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十八、孔子説:"在温習舊知識後,能有新體會,新發現,憑藉這一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十九、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的名言2

1、成事不説,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孔子《論語》

2、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孔子《論語》

3、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孔子《論語》

4、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孔丘《論語》

5、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論語》

6、智者上善若水,海納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載物。《論語》

7、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孔子《論語》

8、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孔子《論語》

9、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孔子《論語》

10、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論語》

11、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論語》

12、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孔子《論語》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論語》

14、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孔子《論語》

1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論語》

1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孔子《論語》

1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論語》

1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論語》

19、詩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孔子《論語》

20、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論語》

21、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論語》

22、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論語》

23、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孔子《論語》

2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論語》

25、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諒(誠信)、友多聞(見多識廣),益矣;友便辟(性情暴躁,慣走邪道)、友善柔(過份優柔寡斷或和顏悦色騙人)、友便佞(心懷鬼胎。諂媚),損矣。——孔子《論語》

2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孔子《論語》

27、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論語》

2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孔子《論語》

29、德不孤,必有鄰。——孔子《論語》

30、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論語》

31、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孔子《論語》

32、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論語》

33、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孔丘《論語》

34、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孔子《論語》

35、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論語》

36、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孔子《論語》

37、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丘《論語》

38、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論語》

39、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論語》

40、道不同,不相為謀。《論語》

41、小不忍,則亂大謀。——孔子《論語》

42、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孔子《論語》

43、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孔子《論語》

44、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孔丘《論語》

45、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

46、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子《論語》

47、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

48、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倪,小車無杌,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論語》

49、“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孔子《論語》

50、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孔子《論語》

論語的名言3

1、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6、君子欲衲於言,而敏於行。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9、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10、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11、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2、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3、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14、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1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1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7、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18、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9、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20、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21、言必信,行必果。

22、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23、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4、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2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26、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9、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30、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31、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3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3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4、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5、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36、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37、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的名言4

1、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3、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5、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衞靈公》

6、子曰:“有教無類。”——《論語·衞靈公》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衞靈公》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9、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

10、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1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15、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論語·憲問》

17、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論語·子罕》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

20、子曰:“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衞靈公》

21、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衞靈公》

22、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

23、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24、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衞靈公》

2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出自《論語·子路》

26、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

2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

28、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29、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論語·述而》

30、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3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3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33、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34、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

35、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

36、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論語的名言5

1、"其為人也,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止老知將之至云爾。《論語》"

2、君子周急不繼富。《論語》

3、當仁,不讓於師。《論語》

4、苛政猛於虎《論語》

5、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孔子《論語》

6、以約失之者鮮矣。——孔子《論語》

7、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孔子《論語》

8、“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孔子《論語》

9、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孔子《論語》

10、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孔子《論語》

11、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孔子《論語》

12、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論語》

13、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孔子《論語》

14、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孔子《論語》

15、天生德於予,桓雎其如予何?——孔子《論語》

16、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孔子《論語》

17、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孔子《論語》

1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

19、子曰:“鄉愿,德之賊也。”《論語》

20、相維闢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孔子《論語》

21、“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孔子《論語》

2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論語》

23、言而必有信,期而必當,天下之高《論語》

24、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孔子《論語》

25、不知也。知其説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孔子《論語》

26、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學而)翻譯:孔子説:“學習知識並且按時温習它,不也是令人高興的事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交流、學習),不也是令人快樂的事嗎?別人不瞭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格高尚的人嗎?——孔子《論語》

27、“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孔子《論語》

28、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孔子《論語》

29、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論語》

30、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論語》

31、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論語》

32、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論語》

33、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孔子《論語》

34、"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35、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

36、信者,人君之大寶也《論語》

37、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

38、"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孔子《論語》"

39、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論語》

40、吾日三省吾身——曾子《論語》

41、日月逝矣,歲不我與。《論語》

42、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論語》

43、君子矜而不爭,羣而不黨。《論語》

44、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論語》

45、不知生,焉知死《論語》

46、“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孔子《論語》

47、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孔子《論語》

48、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孔子《論語》

49、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孔子《論語》

50、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温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論語》

51、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論語》

52、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孔子《論語》

53、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孔子《論語》

54、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

55、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孔子《論語》

56、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孔子《論語》

57、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孔子《論語》

58、諦,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孔子《論語》

59、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見也。”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論語》

60、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論語》

61、苟志於仁矣,無惡也。——孔子《論語》

62、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論語》

63、不學禮,無以立《論語》

64、仁以為己任。《論語》

65、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論語》

66、仁者壽《論語》

67、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孔子《論語》

68、富而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浴吾所了好《論語》

69、禮之用,和為貴。《論語》

70、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孔子《論語》

71、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孔子《論語》

72、愛之慾其生,恨之慾其死,既欲其生,有欲其死,是惑也。《論語》

73、"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子路《論語》"

74、詩三百,思無邪。《論語》

75、"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孔子《論語》"

76、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其取。——孔子《論語》

77、君子擔心三件事,沒有知識,能不擔心嗎?沒有知識卻又不去學習,能不擔心嗎?學習到了知識了,卻不落實到行動上能不擔心嗎?——孔子《論語》

78、學而知不足,思而得遠慮。《論語》

79、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孔子《論語》

80、見賢思齊,見不肖而內自省焉。——孔子《論語》

論語的名言6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未知生,焉知死

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小不忍,則亂大謀。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言必信,行必果。

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有教無類。

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論語的名言7

1、忠誠的高尚和可敬,無與倫比。———裴多菲

2、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3、誠實是人生永遠最美好的品格。———高爾基

4、言必信,行必果。——子路

5、誠實比一切智謀更好,而且它是智謀的基本條件。———康德

6、你必須以誠待人,別人才會以誠回報。———李嘉誠

7、難聽的實話勝過動聽的謊言。———蘇尤里·鬱達列夫

8、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莎士比亞

9、對自己的忠實,才不會對別人欺詐。———莎士比亞

10、我們應該老老實實地辦事。———毛澤東

11、誠實和勤勉應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本·富蘭克林

12、坦白使人心地輕鬆的妙藥。———西塞羅

13、誠實是藝術的最大要素。只要我們總對自己誠實,藝術總在那裏,它決不會讓我們失望的。———柯尼利亞·奧提斯金約

14、有所許諾,纖毫必償。有所期約,時刻不易。———袁採

15、要宣揚你的一切,不必用你的言語,要用你的本來面目。———盧梭

16、即使開始時,懷有故意的人,只要自己抱有真實和誠實去接觸,就一定能換來好意。———日本池田大作

18、沒有一處遺產像誠實那樣豐富的了。———莎士比亞

19、內不欺己,外不欺人。———孔子

論語的名言8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名言就是爺爺最近教我背誦的。最近,爺爺常常為我講論語名言,因為爺爺覺得這些名言都富含深刻的哲理,爺爺希望我可以從中學到道理,做個知禮明理的好少年。

爺爺説不僅要讀背,還要懂得名言的`意思。“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説的是:三個人同行,中間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師的,選擇他們好的地方去學習它,看出他們的缺點就改正它。正如在學習生活中,我們總會遇見不同的人,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你就能更好的與別人相處。

我們班的軒軒特別調皮,學習成績也不好,同學們都不怎麼喜歡他。但是我發現他特別喜歡幫助老師搬東西,有時搬書本,有時搬作業。有一次開班會,老師讓大家説説同學的優點,我就舉例了軒軒樂於做老師小助手的事,還説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軒軒開心極了,也和我成為了好朋友。我也耐心地幫助軒軒學好功課,他特別感激。

我很感激爺爺教會我許多的道理,讓我的學習生活充實有趣,也讓我擁有更多的朋友。

論語的名言9

1) 孔子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2) 孔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3) 孔子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4) 孔子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5) 孔子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6) 孔子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7) 孔子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8) 孔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9) 孔子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10) 孔子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1) 孔子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2) 孔子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13) 孔子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4) 孔子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15) 孔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16) 孔子:《論語·憲問》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17) 孔子:《論語·公冶長》 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18) 孔子:《論語譯註》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論語的名言10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譯文】 孔子説:“學習了而時常温習,不也喜悦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別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2、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譯文】 孔子説:“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 曾子説:“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實?交友是否守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複習了呢?”

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譯文】 孔子説:“君子吃不追求飽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靈敏,言談謹慎,時時改正自己的錯誤,就算好學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譯文】 孔子説:“不怕沒人瞭解自己,就怕自己不瞭解別人。”

6、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譯文】 孔子説:“《詩經》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話可以概括,即:‘思想純正,沒有邪惡的東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 孔子説:“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有所建樹,四十歲不遇事困惑,五十理解什麼是天命,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隨心所欲,不超過規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 孔子説:“温習舊知識時,能有新收穫,就可以做老師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譯文】 孔子説:“君子團結羣眾而不互相勾結,小人互相勾結而不團結羣眾。”

10、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 孔子説:“讀書不深入思考,越學越糊塗;思考不讀書,就危險。”

11、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譯文】 孔子説:“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這種態度是明智的。”

1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譯文】 孔子説:“人無信譽,不知能幹什麼?

13、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譯文】 孔子説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陣容在自己的宗廟裏舞蹈,這樣的事可以容忍,什麼事不能容忍?”

14、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譯文】 孔子説:“《關雎》這篇詩,主題快樂卻不放蕩,憂愁卻不悲傷。”

15、子曰:“成事不説,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譯文】 孔子説:“以前的事不要再評説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議論了,過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譯文】 孔子説:“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譯文】 孔子説:“君子通曉道義,小人通曉私利。”

18、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

【譯文】 孔子説:“見到賢人,要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

【譯文】孔子説:“朽木無法雕琢,糞土的牆壁無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樣?”

20、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譯文】 孔子説:“靈敏又好學,向比自己學問差的人請教時,不覺得沒面子,所以稱為‘文’。”

常見常用《論語》名言警句及譯文60例(中)

21、季文子三思而後行。

【譯文】 季文子遇事總要思考三次,然後才行動。

22、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譯文】 孔子説:“甯武子這人,國家太平時,就聰明,國家混亂時,就愚笨。他的聰明可以趕得上,他的愚笨別人趕不上。”

23、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譯文】 孔子説:“一個人的內在質樸勝過外在的文采就會粗野,文采勝過質樸就會浮華。只有文采和質樸配合恰當,才是君子。”

24、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 孔子説:“知道學習不如喜歡學習,喜歡學習不如以學習為快樂。”

25、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譯文】 孔子説:“智慧的人喜歡水,仁慈的人喜歡山;明智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智慧的人快樂,仁慈的人長壽。”

2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譯文】 孔子説:“將知識默記在心,學習時,不感到滿足;教人時,不感到疲倦,這三個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27、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譯文】 孔子説:“不到他苦思冥想時,不去啟發;不到欲説無語時,不去開導。不能舉一例能理解三個類似的問題,就不要再重複教他了。”

28、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譯文】 孔子在齊國聽《韶樂》,好長時間吃肉不覺滋味。他説:“沒想到好音樂這樣迷人。”

29、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譯文】 葉公問子路:孔子是怎樣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説:“你怎麼不説:他這個人啊,發憤時就忘記吃飯,高興起來就忘記了憂愁,竟然連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矣。”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 孔子説:“三人走路,必有可作為我的老師的人。選擇他的優點向他學習,借鑑他的缺點進行自我改正。”

31、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譯文】 孔子教學有四項內容:文獻、品行、忠誠、信實。

32、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譯文】 孔子説:“君子胸懷寬廣,小人憂愁悲傷。”

33、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譯文】曾子説:“鳥將死時,叫聲都很悲哀;人快死時,説話都很善良。”

3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譯文】 曾子説:“士不可以不弘大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責任重大,道路遙遠。把實現仁作為自己的責任,難道還不重大嗎?奮鬥終身,死而後已,難道路程還不遙遠嗎?”

35、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譯文】 孔子説:“不在那個位置上,就不要想那個位置上的事。”

36、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譯文】孔子説:“年輕人是值得敬畏的,怎麼就知道後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37、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譯文】 孔子説:“三軍可以剝奪主帥,匹夫不可剝奪志向。”

38、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譯文】 孔子説:“明智的人不會迷惑,仁愛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

3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譯文】孔子説:“到了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是最後凋謝的。”

4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譯文】 孔子説:“君子幫助人取得成績,不促使人陷入失敗。小人相反。”

論語的名言11

1)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2) 、食不語,寢不言。

3) 、寢不屍,居不容。

4)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5) 、未知生,焉知死?

6)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 、巧言令色,鮮亦仁!

8)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胡?

9)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中的名言警句。

10)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1)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12)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3) 、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4)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5)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6) 、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17) 、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8) 、成事不説,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19)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20) 、朝聞道,夕死可矣。

21)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22) 、放於利而後行,多怨。

23)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24)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25)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26)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27) 、君子欲衲於言,而敏於行。

28) 、德不孤,必有鄰,名言警句《論語中的名言警句》。

29)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30)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31) 、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32) 、君子周急不繼富。

33)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34)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3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6)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37)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38)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39)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40) 、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41) 、子不語:怪,力,亂,神。(名人名言 )

42)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3)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44)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45) 、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46)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47) 、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也,恥也。

48)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49)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50)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51) 、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52) 、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53) 、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54)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55)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56)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的名言12

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3、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4、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6、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7、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8、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9、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1、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1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3、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14、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15、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6、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17、不學詩,無以言。

18、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19、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

20、有教無類。

21、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論語的名言13

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譯文】 孔子説:“自己身正,即使不下達命令,羣眾也會自覺去做;自身不正,即使下達了命令,羣眾也不會服從。”

2、子曰:“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譯文】孔子説:“不要只求速度,不要貪圖小利。只求速度,往往達不到目的;貪圖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譯文】 孔子説:“君子和睦相處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睦相處。”

4、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譯文】 孔子説:“君子坦蕩而不驕狂,小人驕狂而不坦蕩。”

5、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譯文】 孔子説:“品德好的人一定言談也好,言談好的人不一定品德好。高尚的人必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高尚。”

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譯文】 孔子説:“不怕沒人瞭解自己,就怕自己沒有能力。”

7、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譯文】 孔子説:“人沒有長遠的考慮,必定有眼前的憂愁。”

8、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譯文】 孔子説:“君子擔心至死也沒好名聲。”

9、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譯文】 孔子説:“聽從花言巧語就會喪失自己的美德,小事不忍耐就會攪亂大事情。”

10、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譯文】 孔子説:“有錯不改,這才是真錯。”

11、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譯文】 孔子説:“主張不同,不能互相商議謀劃。”

12、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13、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譯文】孔子説:“君子有三種事情應引以為戒:年輕時,血氣還不成熟,要戒除對女色的迷戀;到了壯年,血氣方剛,要戒除與人爭鬥;等到老年,血氣已經衰弱了,要戒除貪得無厭。”

14、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譯文】孔子説:“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於環境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別。”

15、子曰:“道聽而塗説,德之棄也。”

【譯文】孔子説:“在路上聽到傳言就到處去傳播,從道德方面來説,是應唾棄的。”

16、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譯文】楚國的狂人接輿唱着歌從孔子的車旁走過,他唱道:“鳳凰啊,鳳凰啊,為何道德這麼衰弱?過去的事已經無可挽回,未來的事還來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從政者危險呀!”

17、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譯文】子張説:“士遇見國家危難時能獻出自己的生命,看見有利可得時能考慮是否符合義的要求,祭祀時能想到是否嚴肅恭敬,臨喪的時候想到自己是否哀傷,這樣就可以了。”

18、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譯文】子夏説:“廣博學習並且堅定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出問題,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9、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譯文】子貢説:“君子的過錯好比日蝕月蝕。他犯過錯,人們都看得見;他改正過錯,人們都仰望着他。”

20、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譯文】孔子説:“君子要使百姓得到恩惠而自已卻無所耗費;使百姓勞作而不使他們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貪圖財利;莊重而不傲慢;威嚴而不兇猛。”

論語的名言14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巧言令色,鮮亦仁!

3、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胡?

4、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7放於利而後行,多怨.

8、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9、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0、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1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12、君子欲衲於言,而敏於行.

13、德不孤,必有鄰.

14、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1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6、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28.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在陋巷.人不

17、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8、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1、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22、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3、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24、朝聞道,夕死可矣.

25、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論語的名言15

1、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2、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3、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4、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5、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6、未知生,焉知死

7、小不忍,則亂大謀。

8、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有教無類。

9、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10、言必信,行必果。

11、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3、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4、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15、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16、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1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9、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標籤:名言 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