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職場

赴美國參加城市建設與管理學習的考察報告

職場2.17W

一、感受和體會

赴美國參加城市建設與管理學習的考察報告

美國地域廣闊,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幾乎橫跨整個北美洲大陸,總人口3.1億,城市化率達75%,是高度城市化國家。設施配套,功能齊全,建築精良,環境優美,給人以充滿活力和美的感受。美國城市在規劃、建設、管理等方面的經驗和做法,值得我們借鑑。

  (一)注重城市生態環境保護。

美國在城市化進程中,十分重視創造適宜人們生活的環境,各地從一開始建城就十分注重營造優美的城市環境。一是重視自然景觀保護。美國開放式公園一般都保持了面積較大的粗綠化,有些公園就是在原有森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經過多年改造,使喬木、灌木和花草配置都達到了自然的效果。對於園林廢棄物也有合理利用,將樹皮、枝條、落葉以及木材邊角料按照需要粉碎,經過一定處理後覆蓋於樹穴周圍或綠地中裸露的土壤上。大學校園綠樹成蔭,既有高大的喬木、茂密的叢林;又有開闊的休閒地,空氣清新,景色優美。高速公路邊坡自上而下種植有喬木、灌木、綠地、廕生植物以及半水生植物,形成很好的生態小環境。車輛行駛在公路上,兩邊或是一望無垠的疏林草地,或是私家花園、修剪整齊的攀援植物,讓人心曠神怡,美不勝收。二是重視社區綠化建設。美國法律規定任何私人宅基地在建房前都必須規劃一定比例的土地用於綠化、植樹和種草,確保綠化率,否則建房計劃不予批准。綠化建成後,業主要自費維護管理,包括除草、剪草、清理、修剪、修邊、耕作、播種、施肥、澆水、害蟲管理和任何其他確保樹木健康生長所必需的工作,任何受損或死亡樹木、灌木或地被植物必須迅速替換,否則就會面臨鄰居的投訴和政府的處罰。三是重視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美國《國家環境政策法》規定,對人類環境質量有重大影響的每一項建議或立法建議或聯邦的重大行動,都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加利福利亞州1970年《環境質量法》規定,對所有建設項目都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建設項目經過十分繁瑣的公共聽證程序和政府審批程序,一方面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把對當地環境的影響降到了最低的限度。

  (二)注重城市設施以人為本。

美國城市設施的設計和建造都儘量以人為本,城市處處充滿人性關懷。一是配套齊全的公共服務。美國建有大量的博物館、展覽館、圖書館,許多中國小生都將這裏作為學習的課堂。社區經常舉辦一些免費的培訓課程,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細微的人性化設計。各個公共建築的無障礙通道齊全,無人為損壞;公園裏、街道旁隨處可見座椅,凡有台階的地方都會有相應的扶手;城市街道、高速公路一般按英文字母、阿拉伯數字排列命名,給人以極強的方位感。交*路口都設有停車標誌,無論有無行人,車輛通過前一定要停穩後再前行。公園、海岸設有專用的自行車通道和人行通道,供人們騎自行車和跑步鍛鍊身體。室內的各種標牌做成弧形,便於人們從正面和側面都可以看到字體,讓人感受到一種無所不在、細緻入微、真誠持續的人文關懷。三是注重發展公共交通。美國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支持,公共交通基本形成了輕軌列車、地鐵、有軌列車、公共汽車、觀光列車、自行車等系統化的公交網絡,且大多為單行道,道路使用率高,交通非常快捷方便。

  (三)注重城市建設的差異性。

美國城市眾多,大小各異,星羅布。大的城市有幾百萬人口,而小的只有幾千人。這些大大小小的城市現代化水平都很高,且表現出很強的城市特色。一是在城市總體佈局上,美國的城市注重因地制宜,充分考慮自然特徵,融合當地風土人情,不抹殺地區特點,使各個城市都特色明顯。如美國的舊金山市是一個山海相接的城市,在城市規劃的佈局上,所有的建築都是沿小山包而建,整座城市呈現波浪型的地理特徵,融合了河流湖泊、大洋海灘、山丘森林等所有的大自然特性,建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海景觀城市。華盛頓屬典型的疏散型城市,稀少的人口配上大面積的市區,別墅、草坪、樹木融為一體,構成最適宜人居住的城市。紐約是世界最早也是最繁華的大都市,紐約市中心區的曼哈頓島上的房屋建設密度和高度均屬世界第一,狹窄的街道與高密度的超高層建築,構成了紐約市中心區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二是注重注重城市建築風格的體現。在美考察期間我們發現,所有這些城市建築的設計者都十分重視本地域歷史文脈的繼承與發展。在形形色色的現代建築中,一方面滲透着城市原有的文脈肌理,形成了獨特的建築地域文化,另一方面展現在人們面前的建築物也都散發着標新立異、彰顯個性的風采。三是建設追求自然。美國的城市建設充分考慮與自然的融合,不挖山、不填平、不取直、不砍樹、不拆有一定歷史文物價值的建築和廢墟。如美國一些沿山坡地的建築物,星羅棋佈地分佈在從谷中到山腰再到山頂,四、五米寬的馬路順山勢,沿地形,蜿蜒穿行於層層疊疊建築物之間,絲毫沒有挖山削平取直的痕跡。

  (四)注重城市規劃的公眾參與性。

美國的城市規劃非常注重徵求公眾意見,公眾參與城市規劃已經應用到了包括從區域性規劃到社區規劃的`多個層面。一是公眾參與具有法律保障。法律明確規定城市規劃過程中要有公眾的參與,沒有經過公眾討論、反饋的城市規劃是不能得到上級主管部門審批的。規劃如果被公眾反對,就必須修改。二是參與方式多樣。美國公眾參與城市規劃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各種手冊、會議和展覽會等等,從而使公眾全面、徹底地參與到規劃當中。三是公眾參與面廣、程度深。美國的公眾參與不是表面形式上的幾個代表或利益團體參與,而是市民的普遍參與。公眾參與不僅體現在規劃編制的各個階段,還表現在規劃的審批和執行階段。尤其是在其執行階段,公眾可以對不合規劃要求的行為向法院或仲裁監督機構進行申訴。

  (五)注重城市建設的經濟性。

在人們的一般認識中,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財大氣粗,在城市建設上一定追求高檔次設計超豪華裝修。但我們所看到美國的城市建設卻不尚奢華,以經濟適用為目的,方便公眾需求。一是重視基礎設施建設的經濟性。美國基礎設施建設很少使用到高檔石材、木材,基礎設施的設計標準均以經濟適用為目的,方便公眾需要。如路牙石直接用水泥切制;公共空間基本上鋪設水泥路面,很少使用大理石;垃圾箱有的用水泥燒製,有的用鋼板焊制,樸實大方,適用性強。二是建設項目必須做經濟性評價。在美國每一個建設項目都要做受益和成本分析,避免建設的重複性,造成不必要浪費。同時注重社會正義評估,兼顧弱勢羣體。三是倡導集約用地。加大混合用地,提高土地利用強度;在城市規劃中嚴格控制城市用地的擴張,設立城市建設發展邊界,邊界以外的基本農田政府不得批准佔用,銀行不得給予貸款;

  二、啟示和思考

中美兩國政治體制不同,發展處於不同階段,國情也不一樣,他們的一些做法,我們不能簡單照搬,但有些方面、有些做法還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一)城市規劃建設要立足於發展。

面對美國高度的物質文明,又一次深刻體會了“發展是硬道理”。城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產物,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載體。城市規劃建設首先要體現發展這一基本要義。在城市發展體系中,經濟發展是前提和基礎,而產業是經濟發展的支撐。城市化的本質是產業的發展過程,產業是城市化的核心動力,而工業化是現代城市化最基本的動力。在當今全球化的進程中,隨着空間經濟結構重組、城市之間互相作用與依存度更為加強,城市的體系也發生了結構性變化,在發達國家和部分新興工業化國家形成了一系列全球性和區域性經濟中心城市,對全球和區域經濟的主導作用越來越明顯。因此,中國城市的發展需要從全球經濟網絡中獲取發展的資源,也需要從城市本身的獨特性來吸引投資,加快產業的發展,做強城市經濟實力,從而促進現代化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二)城市規劃和建設要堅持以人為本。

城市是人們居住、工作、遊憩的場所,城市的規劃建設要走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的路徑。一是要建立規劃民主決策機制。通過創新機制,增強市民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中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管理權,構建政府引導、市民參與的現代化城市管理格局。二是規劃建設要考慮方便羣眾生活,在規劃建設居住區時,要充分考慮配套設施建設,滿足居民對購物、上學、就醫、出行等方面的要求。規劃的公共基礎設施必須同步建設,同步建成。三是注重綜合交通建設,特別要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四是注重生態環境建設和資源循環利用,大力推進生態城市建設,加強城市生態綠化建設、污水處理、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構建互惠共生的有機整體,推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三)要重視城市規劃統籌性和權威性。

城市規劃是城市未來發展、城市合理佈局和綜合安排城市各項工程建設的綜合部署,是一定時期內城市發展的藍圖,是城市建設管理的依據。一是要加快編制與落實區域規劃、城市體系協調發展規劃,統籌基礎設施共建、資源共享、生態共保、污染共治;二是要加強城市發展戰略規劃研究和編制工作,按照可持續發展理念,統籌考慮城市發展的產業支撐、社會發展、土地利用、設施建設、人口、資源和環境,科學制定城市發展戰略規劃;三是要堅持規劃的剛性作用,減少規劃執行中的隨意性,並用嚴格的法律制度,保證規劃實施的嚴肅性和連續性;四是堅持緊湊型的城市發展模式,根據環境承載力確定城市發展規模,方便居民生活,提高城市公共基礎設施的利用率,降低公共設施成本;五是高度重視城鄉統籌發展,要按照城鄉發展的不同特點,按照優勢互補、協調共生的原則進行科學全面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