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職場

職業生涯轉換啟示

職場2.58W

對於最近在找工作的人來説,現今社會已不流行從一而終地待在同一家公司,或是期待能在一個定位明確的領域裏工作。無論是出於自願還是迫於所需,許多人已經不得不開始思考自己的職業生涯走向。這項任務並不容易,但我深信,對於當今快速發展的企業來説,經過這一思考過程所創造的混合的心態與專業知識,顯得格外難能可貴。

職業生涯轉換啟示

惠特尼·約翰遜(Whitney Johnson)在她發表於《哈佛商業評論》上的《顛覆自我》一文(全文詳見《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2012年7、8月合刊)裏,討論我們如何在一個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裏,運用克萊頓.克里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的顛覆式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理論,來為轉換工作跑道做好準備。我自己的工作歷程就像惠特尼的文章裏所描述的一樣,相當不尋常,而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説,我發現當我的求學及工作都以當設計師為目標時,自己真正的長處──做研究──被埋沒了。

在我六歲的時候,我就知道自己以後想做什麼:當一名設計師。我開始動手設計車子。這興趣對一般小男生來説很正常,但我卻以很超齡的方式展現自己的興趣: 我不只是畫畫設計草圖,我還做了一些很嚴謹的研究。我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鑽進一輛車子裏的機會,我會測量內裝的每一處細節,連輪胎鋼圈的直徑和厚度都不放過。我九歲的時候已經拿着板子夾着自己設計的問卷,到處找身邊的大人做訪問,好了解他們想要一輛怎樣的車子(例如,我的奶奶想要在儀表板上有一個夠大夠深的凹槽,用來放她的大包包)。

然而,在我逐步走向設計師這條路(且進一步擴展了我的設計領域,開始設計車子以外的其他產品)時,我忽略自己的研究直覺,開始把重點放在其他人認為比較重要的環節:美觀、製造方法、技術。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擔任昇陽電腦(Sun Microsystems)的設計師,我是在工作了好幾年以後,才又有機會做一些深入的顧客研究。我很感謝昇陽電腦扁平的企業組織特性、相互合作的公司文化,讓我得以以新進員工的身分參加和顧客的會談,以瞭解他們未來的需求;我也參與了使用度測試,評估我們的IT技術職員如何駕馭大型的服務器。

這些經驗讓我大膽預測,使用者研究在未來會成為產品設計的重心,而這類型研究在當時最主要都由專業人士所承攬。我的新想法促成了第一次的自我顛覆:我離開在昇陽的高薪工作,放手一搏跑去芝加哥大學修一個新創立、前途未知的跨學科碩士學位,讓我有機會把社會科學應用到設計領域裏。

我一向以來習慣以每四到五年為單位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套用惠特尼所言,我觀察潮流的趨勢、思索自己興趣之所在,以此發展因應策略。不過,一些突發事件仍會決定策略能不能成功。幸運的是,我這個想要結合社會科學和設計的.賭s注,有了正面的回報,也因為其他志同道合者的推波助瀾,這個混合方法在廣義的設計領域中,成效已逐漸浮現。

不過,積累創新、不尋常的專業知識也可能造成問題。我是在拿到碩士學位後、要開始找工作時領悟到這一點。面試我的僱主往往不知道要拿我怎麼辦;他們要找的要麼是個設計師、要麼就是研究者。他們還沒有做好準備僱用像我這類兩邊訓練各半的人。直至今日,情況仍是如此,僱主想知道該把我們放在什麼位置。你沒辦法做合乎所有人需求的所有事,而且如果你嘗試想要這麼做,你的可信賴度會大打折扣。

我佇立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必須要在傳統的設計和使用者研究之間做一個抉擇。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不知道未來的四年五年,自己會身在何處。

我選擇了研究。這並非一個容易的決定。畢竟當個設計師是我從小到大的夢想,且走使用者研究路線的人能在就業市場裏找到怎樣的工作,仍是渾沌不明。儘管轉型的前期痛苦萬分,但我也逐漸認清了一個事實,那就是設計不只並非我最首要的興趣,我的才華也並不在這一塊。

儘管這條追求非傳統、混合型的職業生涯,有些冒險,但它不僅對個人來説會是獲益最多的選擇,即使僱主們一開始無法體會,這類型人才將會是最不可多得的。今日,企業總要面對許多既複雜又模糊不清的問題,而光靠單方面的專業智識,已無法處理這些難題;唯有仰賴跨領域、非傳統角度看待問題,才能夠把原先那些看似無關連的觀察和方法串聯起來,以解決問題。

有跨領域背景的人已習於充當不同專業間的溝通橋樑,他們擅用跳出傳統窠臼的方式觀想問題,這也使得他們特別適合來處理此類型的挑戰。用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找到事物間的連接點是他們的長處,而對於那些本身正在轉型、處於顛覆式創新期的企業來説,這正是不可或缺的技能

企業體的真面目,就是一波接着一波的自我顛覆再創新,而自我顛覆是一個永不間斷的歷程。原因由其實是相同的──我們所身處的世界,本身就是既動態又難以預料,所以我們必須要去適應它。祕訣在於把任何非預期發生的事,當成學習成長的教材

如果你已經選擇了一條非傳統的職業生涯,你要對一同奮鬥的夥伴們提供哪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