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職場

會計學研究生院校排名情況

職場6.73K

一些準備考研的會計學專業學生很想知道,哪些開設會計學專業的研究生院校是怎麼排名的?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會計學研究生院校排名,希望對你有幫助。

會計學研究生院校排名情況

會計學研究生院校:廈門大學

廈門大學(Xiamen University),簡稱廈大(XMU),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也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

建校以來,學校秉承“自強不息,止於至善”的校訓,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居國內一流、在國際上有廣泛影響的綜合性大學。建校迄今,已先後為國家培養了30多萬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廈大學習、工作過的兩院院士達60多人。

學校設有研究生院、6個學部以及28個學院(含76個系)和14個研究院,形成了包括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工程與技術科學、管理科學、藝術科學、醫學科學等學科門類在內的完備學科體系。學校現有11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擁有5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9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7個一級學科福建省特色重點學科、46個福建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9個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地。擁有31個博士後流動站;3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5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9個交叉學科;24個專業學位學科授權。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271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826人,佔專任教師總數的67.0%(下同),擁有博士學位的2078人,佔76.5%。學校共有兩院院士21人(含雙聘院士9人),文科資深教授2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簡稱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10人次,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8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1人、講座教授16人、青年學者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0人,國家級教學名師6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萬人培育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8人、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3人、教學名師1人、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6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9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6人,教育部“新(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140人;國家基金委創新研究羣體6個,教育部創新團隊9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7個。

學校現有在校學生近40000餘人(含外國學歷留學生1196人),其中本科生19782人,碩士研究生16390人,博士研究生3229人,本研比約為1:1。學校獲第五、六、七屆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二等獎17項,名列全國高校前茅;30門課程入選全國“精品課程”,6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2篇論文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廈大畢業生是最受社會歡迎的羣體之一,年均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

學校設有200多個研究機構,其中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牽頭單位),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5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5個。廈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是福建省內僅有的兩個經科技部、教育部認定的國家級大學科技園之一。“十二五”期間,學校自然科學科研實力大幅提升,在《科學》、《自然》、《細胞》及其子刊等國際高水平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0餘篇;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4項、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1項;1項成果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2項成果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1項成果獲中國專利金獎。學校人文社會學科研究實力雄厚,“十二五”期間共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7項,教育部哲社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0項;32項成果獲教育部第六屆、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其中一等獎3項;廈門大學在台灣研究、南洋研究、高教研究、經濟研究、會計研究、南海研究等領域已經形成自身特色,實力居國內高校前列。2016年,學校科研經費突破11億元。

學校對外交流與合作深入開展,已與境外300多所高校簽署了校際合作協議,與47所世界排名前200名的高校開展實質性交流合作。積極參與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已與北美洲、歐洲、亞洲、非洲等地區的大學合作建立了16所孔子學院,並獲批建設“孔子學院院長學院”。在對台交流方面,學校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難以替代的人文優勢,已成為台灣研究的重鎮和兩岸學術、文化交流的前沿。2014年7月,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奠基,成為中國首個在海外建設獨立校園的大學;2016年2月,分校舉行首批新生開學典禮;分校現已開設12個專業,有在校生1340人、教職員工120多人,獲准設立“福建省政府獎學金”。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被中央媒體譽為鑲嵌在“一帶一路”上的一顆明珠,並寫入中馬聯合新聞聲明。

學校擁有完善的教學、科研設備和公共服務體系。目前學校佔地9000多畝,其中思明校區2600多畝、漳州校區2500多畝、翔安校區3600多畝、馬來西亞分校約900畝,校舍建築總面積210多萬平方米。學校擁有紙質圖書館藏410多萬冊、電子圖書490多萬冊,固定資產總值91億元,儀器設備總值28億元;擁有8家附屬醫院。校園高速信息網絡建設的規模、水平居全國高校前列併成為CERNET2的核心節點之一。廈大校園依山傍海、風光秀麗,已成為公認的環境最優美的中國大學校園之一。

中共廈門大學第十次代表大會確定了廈門大學今後一段時期發展的總體戰略目標:在建校一百年時全面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目前,廈門大學正昂首闊步朝着既定的奮鬥目標闊步邁進。

會計學研究生院校:中央財經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教育部、財政部和北京市共建的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211工程”建設和首批“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建設高校。

學校始建於1949年11月6日,創辦之初由財政部主管,歷經中央税務學校、中央財政學院、中央財經學院、中央財政金融學院等發展階段,1996年更名為中央財經大學,2000年,學校由財政部劃轉教育部直屬管理,2005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06年成為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首批建設高校。長期以來,學校秉持“忠誠、團結、求實、創新”的校訓,傳承“求真求是,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了10萬餘名各級各類高素質人才,被譽為“中國財經管理專家的搖籃”。

學校總佔地面積1027165平方米,其中學院南路校區佔地面積141962平方米,沙河校區佔地面積789798平方米。

截至2017年9月,全校教職工1759人,其中專任教師1178人。教授293人,佔專任教師總數的24.87%,副教授451人,佔專任教師總數的`38.29%;具有博士學位者862人,佔專任教師總數的73.17%。 學校現有全日制學生15359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0101人,碩士研究生4342人,博士研究生674人,留學生242人。

學校形成了以經濟學、管理學和法學學科為主體,文學、哲學、理學、工學、教育學、藝術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 學校設有50個本科專業,擁有經濟學、管理學本科專業自主設置權,擁有8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和7個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點;擁有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和會計學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擁有工商管理一級學科、統計學一級學科,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世界經濟二級學科和經濟信息管理、跨國公司管理交叉學科等北京市重點學科;擁有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工商管理和統計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1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76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會計碩士和法律碩士等13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其中工商管理、會計、法律等三個專業學位與2010年獲批教育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全國保險、資產評估專業學位研究教育指導委員會祕書處設在我校;擁有國家級精品課程和北京市級精品課程17門,6門國家級公開視頻課,2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先後獲得6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和30項北京市教學成果獎。擁有應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工商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統計學等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擁有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首批5個試點項目之一“經濟學與公共政策優勢學科創新平台”;擁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精算研究院和首批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北京財經研究基地。

長期以來,學校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在老一代教師中,著名經濟學家和學者陳岱孫、崔敬伯、崔書香、李寶光、劉光第、胡中流、李天民、張玉文、聞潛、姜維壯、魏振雄、王佩真、侯榮華、李繼熊等先後在校任教,其中一些老教授仍活躍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學校先後有42人成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在中青年骨幹教師中,長江學者7人、國家教學名師2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4人、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新世紀優秀支持人才”等各類傑出人才。學校是首批實施“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的人文社科類院校。學校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和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7個。近年來,學校着力在全球範圍內平台式引進大批海外優秀人才,聘請了一批國內外著名學者擔任學院領導和學術帶頭人,例如,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勞倫斯·克萊因、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羅伯特·恩格爾、埃裏克·馬斯金、羅傑·邁爾森等擔任學校學術委員、名譽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為學生授課。

作為我國經濟學、管理學學科領域的重要科研創新基地,學校充分發揮國家部委和地方政府決策的“思想庫”和“智囊團”的作用,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理論保證和有力的智力支持。“十一五”以來,學校承擔了440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等重大科研課題。學校舉辦的各類論壇和高水平國際研討會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影響。

進入新世紀,根據建設創新型國家對拔尖創新人才需求的新形勢,學校注重對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設立了人才培養模式試驗區,着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創新人才,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06年和2007年,學校相繼成為教育部“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和“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首批高校。2010年, 學校成為國家“財經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 院校和教育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院校。

隨着經濟全球化浪潮的快速推進,學校實施國際化戰略,大力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已與遍及世界五大洲的高校、政府機構、國際組織、跨國企業等126家單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2006年以來,作為國家援外項目培訓發展中國家政府高級官員的學校受中央政府委託,先後對來自91個發展中國家730名政府高級官員進行培訓,受到了廣泛好評。學校是“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首批46所高校之一。2005年和2007年,學校先後成為我國接受外國留學生政府獎學金項目學校和接受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院校。

學校根據國內外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和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結合自身發展優勢,經過科學論證,明確了學校的發展戰略目標:將中央財經大學建設成為有特色、多科性、國際化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