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職場

如何與抑鬱症孩子溝通

職場1.62W

在與抑鬱症患者溝通時,由於抑鬱症患者的特殊心理,在交流時一定要避免出現一些刺激他心理的話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便是如何與抑鬱症孩子溝通,歡迎閲讀

如何與抑鬱症孩子溝通

如何與抑鬱症孩子溝通

1. 如果孩子不得不吃藥,家長要確保孩子按時吃藥,還要幫助孩子進行健康飲食。

2. 努力使孩子始終處於活躍狀態。研究表明,運動和體育活動可以減輕抑鬱症狀。可以儘量把騎自行車或者散步作為家庭日常規範。

3. 給孩子儘可能多的愛和支持。不斷的提醒孩子,家長永遠都在陪着他們並且希望聽到他們的聲音,即使他們要説的是不愉快的事情。或許年幼的孩子無法理解或者相信家長所説的這些,但是堅持對他們傳遞這樣的消息非常重要。

4. 家長要接受現實,不要和孩子説“振作一點”之類鼓勵的話。其實孩子都想振作,但是他們自身已沒有這個能力。家長要提醒自己,孩子不願意起牀,無法完成家務或者作業,不是因為他們懶散故意拖延。孩子只是沒有足夠的心理能量去做好那些事。家長要堅持表揚和讚賞孩子做的任何一點進步。

5. 密切注意孩子的各種言行信號。比如自殘的傾向或者行為。如果孩子對家長、朋友、或者任何人談論自殺,開始把自己的東西送給別人,或者經常提及死亡等,那麼家長需要立刻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兒童抑鬱症的表現

中國兒童青少年心理衞生中心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患者的症狀歸納起來主要有六種表現:

無由發愁

就是面對達到的目標、實現的理想、一帆風順的坦途,患者並無喜悦之情,反而感到憂傷和痛苦。如考上名牌大學卻愁眉苦臉、心事重重,想打退堂鼓。有的在大學學習期間,經常無故往家跑,想休學退學。

不病似病

患者一般年齡較小,不會表述情感問題,只説身體上的某些不適。如有的孩子經常用手支着頭,説頭痛頭昏;有的用手捂着胸,説呼吸困難;有的説嗓子裏好像有東西,影響吞嚥。他們的“病”似乎很重,呈慢性化,或反覆發作,但做了諸多醫學檢查,又沒發現什麼問題,吃了許多藥,“病”仍無好轉跡象。

不良暗示

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潛意識層的,會導致生理障礙。如患者一到學校門口、教室裏或工作單位,就感覺頭暈、噁心、腹痛、肢體無力等,當離開這個特定環境,回到家中,一切又都正常。另一種是意識層的,專往負面去猜測。如患者自認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自己不會與人交往;自認為某些做法是一種錯誤,甚至是罪過,給別人造成了麻煩;自己的病可能是“精神病”;真的'是“精神病”怎麼辦等。

不滿環境

可能在學校或單位發生過一些矛盾,或者根本就沒什麼原因,患者便深感所處環境的重重壓力,經常心煩意亂,鬱鬱寡歡,不能安心學習工作,迫切要求父母為其想辦法,調換班級、學校或工作單位。當真的到了一個新的地方,患者的狀態並沒有隨之好轉,反而會另有理由和藉口,還是認為環境不盡如人意,反覆要求改變。

反抗父母

患者在童年時對父母的管教言聽計從,到了青春期或走上社會後,不但不跟父母溝通交流,反而處處與父母鬧對立。一般表現為不整理自己的房間,亂扔衣物,洗臉慢,梳頭慢,吃飯慢,不完成作業等。較嚴重的表現為逃學,夜不歸宿,離家出走,跟父母翻過去的舊賬(童年所受的粗暴教育,父母離異再婚對自己的影響等),要與父母一刀兩斷等。

有自殺的傾向

最後一種行為是該中心專家最為擔心的,那就是自殺。重症患者利用各種方式自殺。對自殺未果者,如果只搶救了生命,未對其進行抗抑鬱治療(包括心理治療),患者仍會重複自殺。因為這類自殺是有心理病理因素和生物化學因素的,患者並非甘心情願地想去死,而是被疾病因素所左右,身不由己。

標籤:抑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