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致詞

湖北旅遊的導遊詞範文

致詞2.64W

作為一位出色的導遊人員,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導遊詞,藉助導遊詞可以更好地宣傳景點,引導遊客觀光遊覽。那麼優秀的導遊詞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湖北旅遊的導遊詞範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湖北旅遊的導遊詞範文

湖北旅遊的導遊詞範文1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賽因白努!歡迎來到湖北武漢木蘭草原!我是景區導遊**,大家可以叫我**,今天就由我為大家做嚮導遊覽美麗的木蘭草原。大家如果有什麼需要和要求儘管對我説,我一定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為大家解決。希望您在這裏吃得盡興,玩得開心,度過愉快的一天!

首先請大家注意一下我們這座富有特色的門樓,它是木蘭草原的一大建築符號,具有四大鮮明的草原元素。大家能猜出是哪四大嗎?對了,就是牛角,粗繩,方木,以及摔跤浮雕。這都是草原上最常見的事物,在我們木蘭草原上也有展示。

好了,下面請大家隨我往裏走。門口的這幾個車輪是草原上特有的勒勒車的輪子。在遊牧生活中蒙古人就是用勒勒車來搬運蒙古包的。它最大的特點就是輪子比較大,直徑一般都在一米五左右。

接下來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木蘭草原的由來。大家知道黃陂是花木蘭的故鄉,那麼木蘭草原與木蘭將軍當然也有一段淵源。相傳,木蘭小時侯經常騎上她那匹心愛的白馬飛奔來到草原練兵習武,人們常常看到木蘭馳騁草原的英武雄姿。後來,木蘭替父從軍,在邊關征戰十二年。凱旋歸來時,一羣景仰木蘭將軍的將士,追隨她一同來到木蘭將軍的故鄉——黃陂。這羣將士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草原的少數民族,為了讓他們既能安居樂業,又能長期與自己朝夕相伴,木蘭將軍決定給他們找一處理想的居所。經過反覆斟酌,木蘭將軍決定把少年時騎馬練箭的.草原之地劃拔給這些將士。當將士們看到這片水豐草美的草原時,就深深愛上了這裏。從此,他們就在這裏建立起自己新的家園。再後來,朝庭一位欽差大臣來黃陂拜訪木蘭故居,當他看到這片美麗的草原,再聯想到木蘭將軍動人的故事,於是將這裏命名為“木蘭草原”。

現在大家遠離了城區,遠離了鬧市,親臨這片綠色的淨土,是不是也像當年那些將士們一樣深深愛上了這裏,流連忘返了呢?彆着急,現在大家看到的還只是草原的一角,這片遼闊的草原還有更多美麗的景色,美味的食物和更多好看好玩的活動等着我們呢。下面就請大家隨我一起去領略草原的風土人情。

當你來到遼闊的草原上,你首先看到的往往是鷹。看,那邊就有一隻雄鷹正欲展翅高飛呢。大家知道嗎,生活在大草原上的人們,能從鷹的活動中得到許許多多的信息。 早晨,天空的東方出現一片朝霞,但是沒有看到鷹在天空中翱翔,這時,你就會知道天氣準會有變化。果然,過了一會就下起了大雨。到了晚上,天又晴了,天空中不時的傳來鷹的長鳴,好像在跟我們説明天一定是個晴朗的好天氣。鷹不僅是草原上的天氣預報員還是草原上指引人們回家的嚮導呢。如果你在遼闊的大草原上迷了路,你只要向遠處眺望一下,就會發現閃動的一點點的小黑點,那就是鷹。你就朝鷹飛的方向走去,也許你會發現一潭清水,碰上一羣牛羊,也許你能找到一座村莊。總之鷹是草原人民的好朋友,能帶來很多很多好處,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它,給它安個堅實的家。

接下來,除了鷹,草原上最常見的還有什麼呢?對了,就是蒙古包。如果説草原是綠色的大海,蒙古包就是大海中的點點白帆。蒙古包作為草原上特有的建築,既美觀又實用。在遊牧生活中,牧民必須隨着水源、牧草不斷遷移,蒙古包具有結構簡單,便於拆遷組裝,就地取材,自產自用等特點,充分反映了遊牧民族的聰明才智。現在大家來到草原,親眼見到蒙古包,大家知道蒙古包流傳的歷史和它的構造嗎?根據《史記》記載,早在堯舜時期,匈奴人的先祖就居住在“北地”,穿皮革、披氈裘、住穹廬,“天似穹廬,籠蓋四野”中的“穹廬”就是現在蒙古包。從那時算來,蒙古包的歷史少説也有4000多年了,所以蒙古包可以看作是一個偉大民族濃縮的歷史。

下面給大家説説蒙古包的構造:一般先用石塊壘起圓形房基,再把木杆和皮毛繩穿成的“哈納”立在房基上,上面成斜坡狀,“哈納”是數十根同樣粗細的,拋光後的木棍,用牛皮繩連接,可以伸縮的網狀支架。然後搭上“烏尼”片,“烏尼”是用木棍支撐的傘狀包頂支架。最後在“哈納”和“烏尼”片的外面包上毛氈或獸皮,一座呈圓形尖頂的蒙古包就落成了,蒙古包頂端還有“陶腦”即天窗,不僅可以採光,而且也起一個通風換氣的作用。圓形的蒙古包對大風雪的阻力小,下雨時包頂不存水,門小而且連着地,這樣雪就不易堆積,網狀牆便於搬遷時摺疊,非常適合遊牧生活,這也許就是蒙古包的結構幾千年不加改變的原因吧。

湖北旅遊的導遊詞範文2

各位遊客朋友:

大家好,我代表十堰百事通旅行社歡迎大家的到來。今天能和大家相逢在美麗的“鄂西北九寨溝”五龍河,並和大家一起度過這段美好的時光,我感到非常的榮幸。今天就由我倆為大家服務,希望能用我們的熱心、耐心和細心換來您的放心、開心。

今天我將帶大家遊覽五龍河,讓我們一起去領略那裏秀麗的自然風光和傳奇色彩的龍文化。

五龍河簡介:五龍河位於銀福高速鄖西出口18公里處,是國家最新頒佈的4A級旅遊風景區、即將頒佈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天然林保護區。

五龍河因孕育道教傳説中“五龍捧聖”之五龍而得名。它因五龍而祥瑞、因道仙而揚名、因古猿而神聖、因奇秀而清雅。其山谷之幽深,河水之清澈,羣山之奇麗,五龍之美名,仙道之靈氣,令人心曠神怡,歎為觀止。是當之無愧的休閒度假、科學探險、攝影繪畫、吟詩寫作、修道養生、返璞歸真的人間天堂,素有“中國小九寨”和“純天然氧吧”之美譽。

五龍河旅遊風景區不僅有神奇秀麗的自然景觀,而且有豐厚久遠的文化背景。古猿人頭骨化石“鄖西人”,它的遺址就在五龍河東坡神霧嶺白龍洞。他們的生活年代,比聞名世界的北京猿人還要早40萬年,僅次於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雲南元謀人。而歷史文化中的五龍捧聖、封神大戰、聞仲歸天、老莊問道、商山四皓、織女下凡等傳説,更為五龍河增添了神祕飄渺的文化背景。

五龍河旅遊風景區由天樂谷、飛龍谷、織女谷、封神谷、忘憂谷五大峽谷組成。每個峽谷都具有自己特別的風景、藴含自己獨有的文化、印證自己獨特的傳説。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名”。五龍河山奇水秀,更富有傳奇色彩的龍文化。境內有鄖西猿人之家的“白龍洞”,絕龍嶺、黃龍洞、黑龍碥等諸多龍的傳説,而流域內主要有蒿坪河、安家河、楊家河、激浪河等支幹流,“五龍河”因此而得名。“五龍河”水質清澈、晶瑩剔透,景區內潭瀑相連,又被譽為“鄂西北的九寨溝”。

五龍河由五大景區組成:分別是龍門景區、龍潭景區、龍峽景區、龍女景區、龍宮景區。每個景區都有它的'獨特風韻,每個景區都有它的絕妙景觀。整個五龍河峽谷,山巖陡峭、峽谷幽深,飛瀑疊泉、水流湍急,鍾乳怪石,棧道崎嶇。當您步入五龍河大峽谷時就有一種心曠神怡、心花怒放的感覺,一切塵世間的煩惱和憂鬱悉盡拋在腦後。

從安家鄉政府經過6.5公里的旅遊路,即可到達龍門景區。龍門景區從楊家河五龍湖到楊四廟全長3.5公里,有五龍門、柱、湖、河、溪、瀑、潭美景。五龍山門也就是五龍柱,它高八米、直徑1.3米,由五根五色龍柱組成,它就是五龍河景區的標誌建築。山門中間是黃龍作飛狀,標誌着黃龍騰飛,寓意着安家是中國黃姜之鄉,左右分別排着纏壯紅龍、行狀青龍、升狀黑龍、降狀白龍。見了龍王應頂禮摹拜,求龍風調雨順,方可安定人心,洗塵世煩惱,去內心浮躁。這是進入五龍河大峽谷的第一道關。走過五龍柱,一個靜若倩女的“五龍湖”展現在眼前,兩岸的山峯倒映在水中,煞是好看。湖面上停泊着幾條小船,你可盪舟湖面,槳落漣起,花巷觀魚,百鳥爭鳴,情侶偎依,穿行在柳條與花木叢中,觀景吟詩,談笑風生,盡情享受人生的樂趣,餐飲大自然恩賜的美宴。

到達山巖狹窄處,便可棄舟登岸,沿着河岸汲水前行,眼前突兀聳立一座石峯,山峯如蒼龍望天,昂首挺胸地把守在龍門之處,這就是鎮峽門神,傳説進此峽谷,必先拜門神,方可保你一路平安,百事不生,否則你將心神不定,被峽谷神祕陰森的景象所驚嚇生病。這河神高5米有餘,石頂的雜樹象龍鬚一樣生長着,杜鵑花開着粉白花象蛟龍的牙齒,石峯下是一潭靜靜的綠水,潭水清沏見底,潭底魚兒戲耍,須尾可見,遊人們只能順着獨木橋進入龍門,恰似進入龍的腸道肚一般,使人感到膽顫心驚。兩岸峽谷,巖畫迭出,“白馬巖中出,黃牛壁上耕”,誰能看得懂,“雲山依依看皆美,竹樹蕭蕭畫不成”,哪個能破譯?攀過懸乎乎的“手扒巖”,逆水而上,萎萎的芳草,豔豔的野花和錯落有致的臘梅花樹,一路相隨,太陽通過山峯照在五龍河上,折射出一串串神奇的光環,各種鳥兒此起彼伏地演奏着“五龍河”旅遊曲,使人感到極度舒坦。

轉過一道山嘴就看到了雄偉的“母子山”。一座高大的山峯的腳下偎依着一座小石山,大小山峯形狀相同,小山峯聳立在兩條山溝的交匯之處,又象一座威武的將軍把守在三岔路口,交匯處有一座石板蓋成的“楊四廟”,廟旁有一巨形碾盤,當年這“楊四廟”也是人們祭奠楊四郎的香火勝地。

湖北旅遊的導遊詞範文3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盤龍城位於武漢市黃陂區葉店鄉楊家灣盤龍湖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公元前15世紀左右,商代前期古城遺址,面積約1.1平方公里,是我國已發現的最早的古城之一。 盤龍城城池在遺址的東南部,近似方形,南北長約290米,東西寬約260米,周長1100米。現殘存有土夯城垣,城外壕溝遺蹟,大型宮殿(共3座),以及柱穴,大型柱基,陶製水管道等。現已發掘1號、2號宮殿基址,可復原為兩組宮殿建設,一為周圍有迴廊,中央分為4室,一為大空間廳堂,其建築格局與文獻所載"前朝後寢"相符。

城外四周分佈着民居、手工作坊遺址和小型墓地。民居為單體地面建築和半地穴式簡易窩棚。手工作坊有多處,一般為釀酒、製陶、冶煉遺址。 大型墓地分佈在城外李家咀一帶,已出土一批精美的商代青銅器、玉器、陶器等。其中有大量的'製作考究的青銅食器、禮樂器等,尤為罕見的是94釐米長的玉戈。 盤龍城遺址的發現,對研究我國商代社會,城市建設及商代文化面貌等,具有極重要的價值。

湖北旅遊的導遊詞範文4

東湖,位於武漢市之東。一九八二年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整個風景區面積八十八平方公里,規劃建設範圍七十三平方公里,約佔市區面積的四分之一。每年接待遊客二百多萬人次,是武漢市最大的風景遊覽地。

秀麗的山水、豐富的植物、濃郁的楚風情和別緻的園中園,是本風景區的四大特色。東湖湖水面積三十三平方公里,浩渺、明淨;港汊交錯,岸線曲折,有九十九彎之稱;且一半的岸線被三十四座山峯環繞。山下有湖,水中有山。登高峯而望清漣,踏白浪覽羣山,視角不同,可體味到不同的山水之精妙情趣。充沛的雨量和光照,濕潤的氣候和平原湖面山陵相間的`地貌環境,孕育出東湖豐富的植物資源。據統計,風景區內有雪松、水杉、池杉、樟樹等各類樹木二百五十多種;景區內有梅花、荷花、桂花、櫻花、杜鵑花、菊花等各類木本花、草本花和水生花達390多種。花卉中,最著名的要數梅花和荷花。兩花的品種各收集了一百四十多個和三百多個,為全國之最,栽培技術和研究水平均領先全國。基於此,中國花卉盆景協會將"中國梅花研究中心"和"中國荷花研究中心"設在東湖風景區。湖北為古楚國腹地,根據歷史典籍和傳説,東湖風景區建設了一批以楚文化為內涵的風景點。如紀念屈原的行吟閣、屈原塑像、屈原紀念館;楚人進行貿易商賈的楚市;楚之始祖祝融塑像;更有氣勢磅礴的楚天台和《離騷》碑刻,顯現出八百年楚國經濟文化的輝煌和博大。東湖還建有全國第一座寓言雕塑園,湖北最大的盆景園,全國四大梅園之一的磨山梅園,以及杜鵑園、薔薇園、水生花卉園等十三個植物觀賞園,這些處於景區之內的"園中園",在造園手法上借鑑於蘇州園林,亭台館榭、小橋流水、曲徑通幽等傳統工藝水平,在環境佈置上則以植物見長,自然流暢,給遊客留下更大的活動空間。

東湖四季皆可遊覽,素有“春蘭、秋桂、夏荷、冬梅”之美譽。三月蘭花四月櫻,湖面平如鏡,鳥雀唱山林;七月流火,熱不可當,湖水之浸潤,區域氣温低於市內平均氣温,入泳場以消暑,倚繁蔭而納涼,攀山頂可採風,秋高氣爽,桂蕾綻放,十里飄香,萬株紅葉,層林盡染;隆冬嚴寒,瑞雪紛揚,磨山數百畝梅花吐蕾綻放,疏影橫斜,冷豔暗香,淑女雅士,紛至沓來。

湖北旅遊的導遊詞範文5

各位朋友:

我們今天參觀舉世文明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既我們通常簡稱的三峽大壩。三峽大壩位於長江三峽西陵峽中段,湖北省宜昌市境內的三鬥坪。古往今來,地球上發生頻率最高,危害最大的自然災害莫過於洪水。

人類與洪水抗掙的歷史久遠,並在抗掙中催生了人類的早期文明。華夏民族尤重治水,且在治水中表現了無與倫比的膽量和智慧。治水者名垂千古,水利工程福澤萬代,古代大禹和李冰父子及古都江堰工程就是很好的例證。世界第三長河長江,源於世界屋脊,上經天府之國,中貫魚米之鄉,下串人間天堂,給兩岸以灌溉之利和舟楫之便。然而,它一旦暴怒,便為浩劫,沃野成為澤國,民眾或為魚鼈,是中華民族一大心腹之患。尤其在險段荊江,每至汛期,千餘萬人頭枕懸河,夜不成寐。所以,解決長江中下游地區,特別昌荊江河段的防洪問題是興建三峽工程的首要出發點。

1942年4月3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七屆五次會議(即七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通過了《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自此,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進入具體實施階段。1994年12月14日,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李鵬向全世界正式宣佈三峽工程開工。三峽大壩為鋼筋混凝土重力壩,全長2335米,壩頂高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總庫容393億立方米,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相當於4個分洪區的`庫容。電站裝機26台,單機熱量70萬千瓦,總容量1820萬千瓦,年均發電量847億千瓦時。電廠一年上交的利税可以建一座葛洲壩樞紐工程。大壩通航建築物年單向一級垂直升船機可快速通過3000噸級客貨輪。三峽大壩建成後形成的三峽水庫將淹沒陸地面積632平方公里,範圍涉及湖北的四個縣,重慶市的16個縣市區,共計20個縣(市、區)。須遷移的總人口將達113.18萬人,稱為百萬大移民,任務十分繁重。

湖北旅遊的導遊詞範文6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原名為武漢市黃陂灄口經濟發展區,成立於1992年12月(武政199270號),20xx年5月,經市開發區管理辦公室同意(武開發區辦20xx5號),更名為武漢盤龍城經濟開發區,履行職能不變。20xx年,國家發改委和省政府重新審核批准為省級開發區,核定規劃建設面積20平方公里。開發區文化底藴深厚,區位優勢獨特。開發區地處黃陂最南端,市區之北最近郊,隔府河與漢口相望,在武漢外環線和中環線之間,為陽邏深水港、漢口火車站、天河機場之間的一個“金三角”,是武漢市一個新的經濟發展帶。

原轄區為灄口鎮,國土範圍157.5平方公里,1993年,黃陂縣成立灄口經濟發展區管理委員會,屬縣人民政府派出機構。20xx年4月,黃陂縣改區後,劃出42平方公里(含劉店、下集、葉店、許廟、劉古塘五個村)交發展區管委會封閉託管。20xx年9月,區人民政府將岱黃高速公路以西另外7個村(後湖、劉集、丁店、三店、豐山、龍王廟、黃花澇)劃入開發區託管,區域行政區劃範圍為88平方公里,12村共有140個自然灣,188個村民小組,10493户、33299人。 開發區境內的商代古城遺址盤龍城,被譽為中華瑰寶,距今有3500多年,已出土一批珍貴文物,1988年被國務院確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被追溯為“華夏文明南方之源,九省通衢武漢之根”。盤龍城遺址絕對保護區1.1平方公里,相對保護區4平方公里。盤龍城遺址現由市文化局直接管理,在此專設了武漢市盤龍城遺址博物館籌建處。市人民政府對保護、開發、利用盤龍城高度重視,被列為市“十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擬在遺址附近修建“武漢盤龍文物博覽園”、殷商文化一條街、遺址復原區等,並已開始引資對其進行旅遊開發。

開發區區位優勢獨特,交通便捷。開發區境內楚天大道東接岱黃一級公路,西連天河機場和外環線,南通過盤龍大橋與市區直接相連,北接川龍大道直達黃陂城區。開發區地處黃陂最南端,市區之北最近郊,隔府河與漢口相望,在武漢外環線和中環線之間,為陽邏深水港、漢口火車站、天河機場之間的一個“金三角”,是武漢市一個新的'經濟發展帶。

基於開發區具備建設國內一流開發區的基礎條件,從而確立瞭如下加快發展的總體思路:堅持走誠信立區、環境興區、開放強區、招商富區的發展路子,依託武漢、輻射中國、放眼世界,努力把盤龍城經濟開發區建成武漢現代製造業的密集區、高新科技的產業區、環境優美的生態區、中外聞名的旅遊區、臨空港產業區;建設類似上海浦東的武漢新城。

湖北旅遊的導遊詞範文7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男人一路歡笑,女人一路尖叫”——中外遊客如此評價九畹溪漂流。九畹溪距三峽大壩20公里,分為兩段,上段兩人一舟,闖越怪石密佈、浪花四濺的激流險灘;下段坐觀光艇或衝鋒舟,穿越絕壁林立、山窮水復的九畹峽谷,欣賞地縫、仙女山、望夫石等奇觀。漂流九畹溪,體驗浪遏飛舟的快感,享受戰勝自我的激情,被中外遊客譽為“三峽第一漂”。

九畹溪曾是偉大愛國詩人屈原早年開壇講學、植蘭修性之地,“餘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即指此地。從秭歸新縣城至九畹溪,沿途有問天神簡、神牛泉、將軍巖、美女曬羞、剪刀崖、和尚巖等十餘處自然景觀,有與屈原文化緊密相關的問天簡、壇包、神龜石、巨魚坊、求字碑、硯窩台、筆峯石、靈芝巖等近二十處人文景觀,有極具科學研究價值的古懸棺羣,有宗教特色濃郁的聖天觀,有人跡罕至的幹溪溝生態旅遊區,供您欣賞。

在通往九畹溪景區的路上,茶園坡遂道口,有一塊巨石臨江倚石而立,高約400米,寬約80米,厚約5米。它與主巖之間有一道裂縫,寬處約5米,窄處約半米,把它與巖體完全分離。這塊高而薄的石片,就象人工立起的'一方豐碑,又象一片竹木削刻的書簡,相傳楚國郢都失守之後,屈原託弟子石夫將詩簡《問天》帶回家鄉,焚於高山之巔,石夫不忍,將詩簡藏於此處,人們稱它為“問天神簡”。

巨魚坊 在九畹溪口,有個雖小卻很有名的碼頭,叫巨魚坊。相傳屈原投江汩羅之後,水神湘君、湘夫人派洞庭湖神魚將他的屍體送回故鄉,交給屈原的妹妹女須。神魚完成任務後,再也沒有回洞庭湖,它上下一年一回遊,上不過泄灘,下不過新灘,一直守在九畹溪口的江水中。清代詩人程含章作詩歌頌它:“客言秭歸山下水,中有神魚長不死。當年屈子投汩羅,神魚銜送歸鄉里。”

神牛泉

在通往九畹溪景區的路上,過芝蘭小集鎮不久,可見臨溪一道絕壁上有許多蘑菇狀的鐘乳石,石縫中噴射出一道山泉,形成一道瀑布,人們稱它為神牛泉,當地人叫它“沙牛屙尿”。每逢雨季水大之時,最遠可噴到河對岸,飛珠濺玉,彩虹斜掛,形成一道奇觀。當地人有首歌專門吟這神牛泉:“一股清涼泉,洞洞兒裏流出來,流將出來洗衣裳。藍的好洗花的好漿,手拿楊木棒槌,棒出個大太陽。郎在對面望奴洗衣裳,望得奴家心裏好慌張,一心想情郎,下下捶石板上。”

將軍巖

在神牛泉對岸的懸崖上,有一塊酷似人頭的巨石,背依大山,頭頂沖天帽,怒眼圓睜,闊鼻大嘴,脣邊短鬚橫生,五官栩栩如生,石“頭”以黑色懸崖為身軀,活象一個身披黑袍、威風凜凜的古代將軍。當地人稱它為“將軍巖”。

棺木巖 自古流傳棺木巖,鳥鳴猿啼動人懷。雪飄草林山戴孝,風吹鬆杉樹舉哀。春到百花呈奠禮,夜來明月照靈台。不知亡者哪朝輩,棺木七副洞裏埋。

在九畹溪峽谷中,在一座約700米高的巖壁,在距地面約六、七十米的半腰中有一條很寬的橫向裂縫,縫中放着七具懸棺,因此當地人稱這個地方叫棺木巖。懸棺離公路不足百米,站在公路上肉眼可見。

·天門導遊詞 ·大水井導遊詞 紅樓導遊詞 ·木蘭天池導遊詞 ·武漢長江大橋導遊詞

從九畹溪黑龍潭電站泛舟而下七、八公里,可見一巨石,象一位少婦立於懸巖之上,揹着嬰兒,翹首期盼丈夫歸來。她那上圓下尖的瓜子臉蛋,腦後微墜的髮髻,渾圓豐滿的胸脯,活脱脱一個望穿秋水的青春少婦。當地人稱它為“望夫石”。

望夫處,江悠悠。化為石,不回頭。

上頭日日風復雨,行人歸來石應語。

——唐代詩人王建詩《望夫石》

湖北旅遊的導遊詞範文8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黃鶴樓為公園主要景觀。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吳黃武二年(223),隋唐時已成為墨客騷人賞景遊宴之所,孟浩然、崔顥、李白都有吟詠黃鶴樓的名句。後與岳陽樓、滕王閣並稱“江南三大名樓”。歷史上黃鶴樓多次興毀。1981年以清同治年間式樣為原型,重新設計、興建。新黃鶴樓共5層,高51.4米;外形正方,四望如一;每邊長35米,72根立柱拔地而起,全部為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主樓於1985年建成開放。爾後又陸續建成“南樓”、“詩碑廊”、“九九歸鶴圖”、“西爽亭”、“紫竹苑”、“白雲閣”、“湧月台”、“禹碑亭”、“岳飛塑像”、“梅園”、“杜鵑園”及140多個園林小品。該園已成為武漢市對外交往的窗口,至1996年底共接待中外遊客3500餘萬人次。

公園在景觀建築風格上,着力追求宮廷園林與江南園林的`完善結合,既有金碧輝煌的氣派,又有古樸幽靜情趣,同時揉合了天然自成的楚地風貌。西邊以黃鶴樓為主體的中心景區設立了中軸線,兩邊廊軒配亭對稱,採用黃色琉璃瓦等建築材料,重檐飛展,規模宏大,莊嚴而富麗堂皇,而南區建築則基調淡雅,採用粉牆黑瓦,小巧玲瓏,別具一格的江南園林形式,復建式屋頂多用青筒瓦,形式以捲棚歇山為主,也有少量的封火牆和懸山,攢火頂,全部仿木石結構,呈暗紅色或深棕色,並儘可能利用或摹仿民間古建築的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