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致詞

台北故宮博物院導遊詞3篇

致詞1.67W

作為一名樂於為遊客排憂解難的導遊,可能需要進行導遊詞編寫工作,導遊詞是導遊員同遊客交流思想,向遊客傳播文化知識的講解詞。那麼應當如何寫導遊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台北故宮博物院導遊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台北故宮博物院導遊詞3篇

台北故宮博物院導遊詞1

台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坐落在台北市士林區外雙溪。建築設計吸收了中國傳統的宮殿建築形式,淡藍色的琉璃瓦屋頂覆蓋着米黃色牆壁,潔白的白石欄杆環繞在青石基台之上,風格清麗典雅。

故宮博物院於抗日戰爭的前夕,選擇重要文物南遷。1948年底,人民解放戰爭勝利在即,國民的政府令故宮博物院挑選貴重文物以軍艦轉運寶島。原故宮博物院文物分3批運走2972箱。一起運台的還有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文物852箱及其他單位文物。1950年4月,台中郊外霧峯鄉吉峯村倉庫落成,運台文物隨即遷入新庫存貯。1957年,在亞洲協會贊助下,在庫房之外又建一小型陳列室,公開展覽所藏文物。1965年,在現址建成新館。新址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百歲誕辰,命名為中山博物院。後中央博物院歸併故宮博物院後,故宮博物院全部文物由台中運至台北中山博物院,以此作為院址,1965年11月12日正式開放。至此,運台文物才得到一個適當的保存環境。

運台文物主要為書畫、銅器、瓷器、玉器、漆器、琺琅、雕刻、文具、圖書、文獻及其他工藝品,初為230863件,中央博物院併入後,增至242592件。連同整理後的檔案30餘萬件及受贈、收購1萬餘件,目前共有60萬件。

該院陳列展覽強調配合旅遊觀光事業及為大眾服務的原則,院內闢有銅器、瓷器、玉器、書畫等各種陳列室。先後成功舉辦多個大型展覽。為了方便外地民眾參觀,該院還舉辦巡迴文物展覽,深入許多市縣展出。

該院出版有《中華五千年文明集刊》、《國之重寶》、《惠風和暢》、《文物光華》、《故宮寶藏》、《元四大家》、《唐寅的研究》、《山水畫皴法點苔之研究》、《清代通鑑長編》等著作,並影印出版了文淵閣《四庫全書》。院內還有定期刊物《故宮文物月刊》和《故宮學術季刊》等。

台北故宮博物院導遊詞2

各位團友:

大家好!歡迎各位來台灣觀光旅遊,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參觀台北故宮博物院,並很榮幸能和大家共度一段美好時光,祝大家遊得開心,玩得盡興!

台北故宮博物院位於台北市士林外雙溪,原為"中山博物院",於1965年孫中山誕辰紀念日落成。整座建築仿北京故宮樣式設計的宮殿式建築。外觀壯嚴宏偉,是中國收藏文物藝術精華所在。

博物院建築分為四層,正院的平面圖採梅花形,分成五個大廳。第一層分別是講演廳、辦公室、圖書館;第二層是展覽室、大廳及畫廊,用來展示書畫。四周共有八間展覽室,陳列銅器、瓷器、侯家莊基園模型及墓中出土物;第三層則陳列書畫及玉器、法器、雕刻及圖書、文獻、碑帖及織繡等;第四層則為各種專題研究室。

位於台灣省台北市郊陽明山腳下雙溪至善路2段221號,始建於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1965年落成,1966年啟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品包括清代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和原熱河行宮等處舊藏之精華,以及海內外各界人士捐贈的文物精品,共約60萬件,分為書法、古畫、碑帖、銅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琺琅器、雕刻、雜項、刺繡及緙絲、圖書、文獻等14類。博物院經常維持有5000件左右的書畫、文物展出,並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各種特展。館內的展品每3個月更換1次。

台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建築設計吸收了中國傳統的宮殿建築形式,淡藍色的琉璃瓦屋頂覆蓋着米黃色牆壁,潔白的白石欄杆環繞在青石基台之上,風格清麗典雅。台北故宮博物院佔地總面積約16公頃,依山傍水,氣勢宏偉,碧瓦黃牆,充滿了中國傳統的宮殿色彩。博物院的主體建築分為四層,正院呈梅花形,第一層是辦公室、圖書館、演講廳;第二層是展覽書畫、銅器、瓷器、侯家莊墓園模型及墓中出土文物;第三層陳列書畫、玉器、法器、雕刻及圖書、文獻、碑帖、織繡等;第四層為各種專題特展。在第三層後面建有一座26米長的走廊直通山腹的山洞,山洞距離地面50米,內有拱形洞三座,每座長180米,高、寬均為3。6米,分隔成許多小庫房,中間為通道,分類收藏着各種文物。

故宮博物院收藏之富舉世公認,典藏品數量近70萬件。由於不斷接受捐贈與購藏,藏品每年都在不斷增多,其中以陶瓷、書畫、青銅器最為完整。此外,尚有玉器、漆器、多寶格琺琅器、文具、雕刻、織繡、繕本圖書及滿蒙檔案文獻,品類眾多且精緻。三樓的翠玉白菜、肉形石和二樓的瓷器最受遊客矚目。來台灣旅遊的遊客,大多都會到此一遊。

好,台北故宮博物院到這裏就參觀完了,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合作,希望這次台灣之行能給各位留下美好的回憶,不到之處敬請各位提出寶貴意見。同時歡迎各位再次光臨,再見!

台北故宮博物院導遊詞3

中山艦,原名永豐艦。1910年由清政府向日本訂購,1912年6月建成下水。1913年加入中國北洋政府海軍第一艦隊。

1922年6月孫中山先生在“廣州蒙難”時登臨該艦,指揮平叛鬥爭長達50余天。1925年3月,孫中山先生去世後,為紀念孫中山改名為中山艦。1938年10月,在“武漢保衞戰”中於長江金口水域被日機炸沉。中山艦自加入中國海軍以來,歷經“護國運動”、“護法運動”、“孫中山廣州蒙難”事件、“中山艦事件”和“武漢保衞戰”等五大歷史事件,是中國近現代史特別是國民革命史上重要的歷史見證物。

中山艦博物館由兩幢相連建築構成,艦體陳列廳全鋼結構,外形如同一艘戰艦,頭衝金雞湖,好似欲揚帆出海,中山艦就穩穩安放其中。與其相連的一幢三層建築為一般陳列室,外形為三角形,裏面將陳列隨艦出水3千餘件文物及與中山艦相關的歷史資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