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致詞

安嶽石刻導遊詞

致詞1.73W

重慶直轄後,安嶽成為四川省的"第一石刻大縣",以"古、多、精、美"而著稱的安嶽石刻,有"上承敦煌,下啟大足"之美譽。然而,有着千百年歷史至今更加絢爛多姿的"國之瑰寶",卻無法像敦煌一般氣勢磅礴,聲名遠播;也遠不如大足石刻那樣觀者雲集,人氣興旺。數十年來,她竟如藏在深閨的少女,羞澀而甘於寂寞……。2000年9月18日,國家文化部正式將安嶽縣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石刻)之鄉"。2001年5月18日,國家旅遊局又對安嶽石刻申報國家AAA級旅遊區進行了評審。安嶽石刻博大精深的文化藝術內涵和旅遊價值開始閃耀熠熠光輝。

安嶽石刻導遊詞

安嶽石刻,盛於唐、五代和北宋、明、清,民間時期為數較少。現存最早造像題記為唐開元十一年(723),最多的是唐代的"開元"(713至741)、"天寶"(742-756)、"鹹通"(860-874)、"天覆"(901-904)和五代的"天成"(926- 930)、"天福"(936-942即敬瑭天福年間)、"廣政"(938-960)及北宋的"端拱"(988-989)、"紹聖"(1094-1098)、"崇寧"(1120-1106)、"大觀"(1107-1110)等。

縣境內有摩巖造像140餘處,有一定規模和文物價值且保存較好的69處,造像10萬軀左右,另有盛唐石刻佛經40萬字,被譽為"我國古代雕刻又一偉大寶庫"。

安嶽石刻以佛教造像為主,也有少數道教造像和儒、釋、道三教合龕造像:多數是摩巖造像,也有單個圓雕造像。龕窟中除雕刻佛、菩薩、羅漢、金仙、供養人、力士、伎樂、飛天、珍禽和各種護-法神外,還雕刻有"經變圖"和古建築圖像,從不同角度反映古代社會和世俗生活風貌。各文物點碑刻題記甚多。這些都為研究古代社會、文化、地方史和宗教的發展變化提供了可靠的物證。

安嶽石刻大量雕造於我國石窟藝術由北向南發展的高峯時期,其藝術風格,或顯秀骨清相、婉雅俊逸的南北朝遺風;或展體態健美、面頤豐滿的唐代風韻;或有雕工精細、瓔珞綴身、裝飾華麗的宋代特色……造型多依山依巖取式,佈局嚴謹巧妙;造像大膽突破宗教儀軌,創造出多姿多彩的藝術形象;有的通過宗教的事蹟具體刻畫出人民羣眾的愛憎和生活情趣,展現人體和人性美。

安嶽石刻藝術的民展大致分為三個時期:第一為盛唐至五代時期。從卧佛院的卧佛和石刻佛經、玄廟觀的道教造像以及菩提寺、圓覺洞後山的造像等,體現出盛唐至五代的雄偉造像風格。第二為兩宋時期。圓覺洞前山、華嚴洞、毗盧洞、茗山寺、淨慧巖等,都是這一時期精雕細琢的雕塑。上述一、二期為安嶽石刻創造、發展時期,它不僅逐漸擺脱了犍陀羅式的影響,獨立創造出具有我國民族特色的生動的藝術形象,而且繼承了我國北方石窟藝術併為之發展,是安嶽石刻的全盛時期,就其內容來説,也是安嶽石刻藝術的'主要部分。第三是南宋以後,包括明、清、民-國各代等,為逐漸衰落時期。三仙洞、獅子巖、老君巖、朝陽洞、朱家經堂、佛洞巖等。均為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其數量不多,摹仿品多,也有不少儒、釋、道三教合龕造像,但遠不及唐、宋雕塑的雄偉、精湛。

離縣城25公里的八廟鄉卧佛溝,在長約一華里的兩邊崖壁上,鑿有139個龕窟,造像1600尊。以釋迦牟尼涅磐圖最為壯觀:這座卧佛長25米,刻在離地面約5米的巖腰,比大足卧佛早成400多年。卧佛頭東腳西,為全國所僅有(卧佛一般都是頭西腳東),這可能是依山取形,既大體符合佛經,又不落窠臼。卧佛頸枕花石枕,大耳垂掛一雙綻花耳環,雙目微閉,臉龐慈祥端莊,顯出坦然神情,令參觀者對佛的美喟然浩歎!卧佛旁有21尊弟-子、菩薩、護-法天神,形象地反映出釋迦牟尼講經涅磐的全過程和當時的氛圍。

離城只3公里的大雲山千佛寨,是一天然崖寨,有105處佛龕,3016尊刻像。經營長達400年。其中最吸引人的要數56號窟的菩薩造像,頭戴鏤空花冠,面部豐腴,腹部微挺,腰肢微扭,胸腹蓋瓔珞,氣質高雅,極富動勢和曲線美,流瀉着情愛的雙眼,微微努嘴所流露的微笑,有人把這種神祕的美稱為“東方蒙娜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