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致詞

導遊詞開場白範文經典格式參考

致詞1.01W

好的導遊詞開場白,能拉近與遊客的距離,迅速展開景色,使對方對景點產生興趣。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導遊詞開場白範文,僅供參考。

導遊詞開場白範文經典格式參考
  導遊詞開場白範文【篇一】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很高興能夠成為你們的導遊,我姓羅,叫羅驍,大家叫我小小羅導吧。希望我的服務能給你們帶來方便,帶來快樂。現在我們在布達拉山腳下,布達拉宮就是建在這座山上的,所以這座宮殿叫布達宮。布達拉宮已經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了。大家只要爬上這座山就能領略到布達拉宮的風貌了。抓緊時間,快跟我一起出發吧。

你們眼前的這座雄偉的建築就是“布達拉宮”,它坐落在拉薩河谷中心,海拔700米的紅色山峯之上,是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務於一體的綜合性建築。它是由左邊的白宮,右邊的紅宮,以及其附屬的建築物組成。優美而又獨具匠心的建築、華美絢麗的裝飾與天然美景間的和諧融合,使布達拉宮在歷史和宗教特色之外平添了幾分丰采。

布達拉宮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建築坐北朝南共七層,紅宮位於布達拉宮的右部,以紅宮為主體的建築羣竣工於1694年,共6層,這裏供奉歷代達-賴-喇-嘛靈塔以及進行各種宗教活動的場所。今天,布達拉宮以其輝煌的雄姿和藏傳佛教聖地的地位,成為世界所公認的藏民族象徵。

布達拉宮號稱“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它的宮殿佈局、土木工程、金屬冶煉、繪畫、雕刻等方面均聞名於世,體現了以藏族為主,漢、蒙、滿各族能工巧匠高超技藝和藏族建築的偉大成就。

這次旅途結束了,大家玩得開心嗎?如果開心的話,請記住這裏的美好風景吧。

  導遊詞開場白範文【篇二】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嶽導遊。

歡迎光臨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 很榮幸為大家服務。現在我帶大家一起去遊覽頤和園,大家跟我來吧!

各位遊客,這裏就是有名的長廊,這裏長七百多米,分成273間。請大家抬起頭,看!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繽紛的畫,畫着:人物、花草、風景,你們相信嗎?這幾千幅畫當中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大家細細欣賞吧!

我們現在去的就是萬壽山。展現在你們眼前的這座山就是萬壽山。請你們抬頭向上望,聳立在半山腰上的`那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那就是排雲殿。現在我們去的是昆明湖,這湖面積大約220平方米,湖中心還有個小島。走過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你們可以走過石橋,去小島上玩。

現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但是要注意:1、不能隨地扔垃圾2、不能亂塗亂畫3、要注意安全。然後幾小時後集合,最後我祝大家旅程愉快!

  導遊詞開場白範文【篇三】

各位朋友:

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滇緬公路起點0公里處,看着這個栩栩如生的雕塑,讓我們再次去回顧一段同仇敵愾,浴血奮戰的歷史!

現在我們的腳下就是滇緬公路,旅行在這嶄新的滇緬大道上,我們應該屏住呼吸,應該為這頂偉大的工程所感動!

滇緬公路是一條誕生於抗日戰爭風火中的國際通道,是一條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築城的國際通道,在中國,在世界,沒有那條公路像滇緬這樣與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命運聯繫得如此緊密,沒有那條公路能像滇緬公路這樣久久留在人們的記憶裏。

這是一條自昆明向西、徑大理後蜿蜒南下的一條道路,它記載着959.4公路的悲壯與蒼涼,在歷史塵埃的覆蓋下,逐漸人車稀少了,當戰爭的硝煙漸漸淡出人們遠處記憶的時候,讓我們更新去憑弔這20萬雲南驕子用鮮血和生命的不朽墓碑,回顧一段,我們民族的血性和尊嚴吧!

1937年7月,“七七盧溝橋”事變以後,中國抗戰歷方所需各種戰略物資的90%都需從西方進口,日軍桑心不狂的斷絕了中國外部的交通聯繫,而當時中國不能生產出好的步槍,需要盟國的軍事支援,迫於國家生死存亡為難形勢,為了打破這種格局,從印度洋出海口,通過滇緬到達雲南,在通往內地的一條道路——滇緬公路的修建被提上了建議日程,1937年8月,當時的雲南省主席龍雲在南方參加“國防會議”時向蔣介石建議着於修建滇緬公路,鑑於當時的上海,南京等沿海港口已經岌岌可危,所以,這一建議當場就被得了首肯!

蔣介石責成龍雲一年內修通東起雲南昆明,西出雲南邊境畹町與仰光公路想接,最後通往緬甸臘戌的一條公路,由於當時的雲南貧窮,落後,大家都擔憂在那麼短的時間內,能否修好這條公路,英美對這項工程之間斷言“起碼要三年的時間!”通過蔣介石的通令,人們的質疑,以及外國代表們輕蔑的眼光,龍雲堅定的説:“必須一年內修通!”

這條道路沿線的保山、龍陵等縣長收到了省政府來的雞毛信,另外,還有一個木盆,打開一看,是一副寒光閃閃的手銬,信中説:“分配該縣的路段,必須限期內完成,否則,自帶手銬,來昆受處!”這樣緊迫的形勢下,沿途各縣開始招募勞工,修路招募的20萬勞工中,年輕力壯的,都上前線打仗去了,剩下的都是老幼婦孺,她們自帶被褥,露宿荒野,手尾肩扛,在幾乎所有的路段上,勞工們都是用自己家裏帶來的揹簍來搬運泥土和石塊,這裏有959.4公里的汽車路,370座橋樑,因為沒有好機械設備,所以只能靠雙手來修築,只憑20萬勞工們的搶築,鋪工、鋪石,也鋪血肉,鋪路的羅漢們老的已經有七八十歲,笑的只有六七十歲,沒牙的老人、老腳褲的閨女,什麼樣的人都有!當洋人的娃娃正在幼兒園玩耍的時候,這些小羅漢們卻赤着小腳板,滴着汗粒,吃力的抱着建築物往這國防大道的公路上填土吶!就是這樣一支世界上最奇特的築路大軍,從37年底到38年8月,九個月的時間,是她們用雙手,鮮血和生命,在崇山峻嶺間開鑿了一條,雲南人民抗戰的“中國最後一條陸路生命線!”

此後,大量的物資通過滇緬公路通往中國,支持抗戰!著名作家蕭乾重訪滇緬公路時,他感慨萬千的説:“世界上再也找不出第二條道路同一個民族的命運如此息息相關了,40年代敵人以為這樣可以掐斷我們的命根子”

公路通車後,外國新聞評論“此次中國政府於短時間完成此項艱鉅的工程,這種精神和毅力,是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不可及的!”

各位朋友,如果你是中國人,就請您一定要記住,在祖國的邊疆,有一個美麗的地方,有一羣純補的人,有一條血肉築成的工路,有一段悲壯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