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化學教師研修學結

今年高級教師培訓採取這種形式,我覺得非常好,對於教師的教學教研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這些研修材料可説是經過了專家們精心的準備,也很有價值.

化學教師研修學結

1.看了xx老師的視頻課,受益匪淺收穫良多。如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可將傳統的講授法與合作學習、探究式教學融合,提高學生的參與率,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學生分析信息,處理信息或數據的能力和學生的探究能力。並着力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學以致用,體現化學與生活、生產等密切的聯繫。可以讓學生們在課前組成學習小組,上網查找、收集、整理資料,然後在課堂上交流與討論。

2.通過學習有不少新的認識:

㈠例如化學反應原理模塊的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問題:

①是不能正確處理必修模塊與化學反應原理模塊教學的層次性問題。一方面,老師們忽略了必修模塊與選修模塊的銜接,在進行選修模塊內容教學前,常會忽略學生在必修的已有基礎;在教學後,又經常會忽略引導學生對“在必修基礎上發展了什麼?”這一問題的反思。另一方面是深廣度把握不到位,經常出現“選修模塊教學平庸化”的現象,即在化學反應原理模塊教學中,僅關注具體知識的教學,缺乏對學科思想方法的體現。

②是在教學中沒有突出化學反應原理模塊特點。在化學反應原理模塊內容的教學中,要突出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實驗與理性推理相結合的特點,要關注物理化學基本思想方法的運用。

③是處理不好幾個關係。例如,處理不好定量分析與計算的關係,將定量分析問題的思路與複雜的數學計算等同;在教學中死摳概念定義,忽視對概念的整體關係和內涵實質的把握;缺乏多樣化教學處理方式,等。

㈡理解了為什麼在高中教學中要引入“熵”?如何理解“熵”?

熵的因素跟焓的因素在決定化學反應方向上起着同樣重要的作用。而且現代科學裏面熵的概念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比如信息學裏有“信息熵”,生命科學裏有“負熵”,化學裏面確定反應方向從有序到無序等等。也就是説,我們過去的中學生基本上一個“熵盲”,而一個搞自然科學的人如果不懂得熵,他就不能算是一個有教養的人。因此我覺得我們在中學課程引進熵等新的概念,對於中學生的思想觀念的發展、適應新的科學的發展都是有很大好處的。

對熵的理解要把握住兩點:一是熵是用來描述大量粒子的混亂度的物理量,少量粒子談不上“熵”;二是混亂度實際上就是均勻程度,混亂度最大就是最均勻。通常大家以為均勻跟混亂度好像是完全相反,實際上均勻就是混亂度,任何一個體系均勻了,就是混亂度最大了。譬如我們把一滴墨水滴到水裏頭去最後變成均勻了,那就是熵增加了、混亂度增加了。

㈢如何理解“自發反應”概念?

對自發反應的理解有兩點很關鍵,一個是在一定温度和壓強下,不借助於外力(如光照、通電等)靠自身的能力來進行的反應;第二個一定要指明是在什麼條件下自發,如果脱離了這兩條去談任何自發反應,我認為都是沒有意義的。

這些高中新增知識學習在把握教學的深度和難度方面有了很大的認識提高,謝謝!

3.學員提出不少好的體會和建議讓我在思維廣度深度都有進一步提高。

例如:xx市第四中學 xx :教師最大的困惑是難以把握教學的深度和難度,在教學中經常會“挖得很深”,逾越了學生的認知能力,脱離了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其導致的後果就是學生覺得認知困難,被動的進行機械記憶。聽了xx老師對教材的分析既有高度又能結合教學實際,問題的切入和解決都達到釋疑解惑的效果,很有收穫。福安市第八中學 黃光華: 學生在學習化學必修1之後,對鋼鐵腐蝕的原理和危害性已有所瞭解,並能已有知識進行鐵防腐,這對學習本單元知識有所幫助。目前,學生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和觀察能力的基礎較好,只要我們教師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和思考,課內認真聽講,勤於動腦,規範操作,善於觀察,那麼學習本單元內容,掌握本單元重點內容和學習方法,應該是相對比較容易的。

化學教師研修學結 [篇2]

時光如流水,光陰似箭,2012年7月29日開始的遠程培訓,就要結束了,回顧這幾天的培訓,真可謂累並快樂着,苦並收穫着。經過近幾天的名師網絡上學習和研修,對老師們來説是一次教學觀念的更新、教學能力的提高。觀看名師示範、學習案例,積極參與在線研討、相互交流評論、撰寫研修感言、認真完成作業,忙得不亦樂乎。在這次網絡研修中,我們化學組觀看了全部的在線視頻,並認真研討,認真做筆記。老師們的敬業精神,同行們的研修激情都讓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感動,使我對新課程理念的認識上了一個新台階。

1、通過模塊一“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的研製、實施與修訂”的學習,進一步明確了全面體現三維目標,整體規劃教學目標,科學設計單元或課時教學目標,精心設計科學探究活動,加強實驗教學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靈活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和手段的`理念。

2、通過模塊二“身邊的化學物質”的學習,進一步明確以後教學中要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可將傳統的講授法與合作學習、探究式教學融合,提高學生的參與率,讓學生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學生分析信息,處理信息或數據的能力和學生的探究能力。

3、觀看北師大的王磊教授、魏鋭教授、北京十五中徐敏教師對模塊三“物質構成的奧祕”主題的教與學,老師對教材的分析既有高度又能結合教學實際,問題的切入和解決都達到釋疑解惑的效果,很有收穫。

4、“化學變化”的內容知識性和系統性較弱,因而一線教師在教學時,經常產生沒什麼可講或者講得無用的困惑,感覺抓不到重點,或者沒有抓手。通過這一模塊的學習,幫助一線教師基於課程標準正確認識本主題設計的教育教學價值、教學目標、學生學習特點、教師教學策略以及教學評價等方面的問題,使之在教學中能夠有效地設計與實施本主題內容的教學。

5、“科學探究教學”對化學教師而言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對於化學課程科學探究教學的價值是什麼,科學探究教學最核心的內容是什麼,如何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教師在開展科學探究教學時的常見問題和解決策略有哪些,這些都是教師在開展科學探究教學時面對的問題和困惑。通過本模塊的討論幫助教師對這些問題有一些新的理解,獲得一些解決的辦法。

6、今年名師網絡上學習和研修採取這種形式,我覺得非常好,對於教師的教學教研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這些研修材料可説是經過了專家們精心的準備,也很有價值. 通過學習有不少新的認識:例如有效的科研應該是在教學中,通過教學,為了教學而進行的研究,只有這樣的研究,才能真正地與教師的教學融為一體.而不至於教學科研兩張皮.也唯有這樣的研究,才能真正地解放教師自己,而不至於覺得科研是給自己添麻煩的東西.

總之因時間緊,與老師們開展研討、交流相對來講還是少了點,到時有機會請教有關教師專家通過學習交流,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我認識,個人必須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重塑自我,提升自我,更新觀念,不斷創新。通過參加遠程研修,使我對教育事業有了全新的認識,使我更加深切的感受到了化學教學的魅力,也為我今後的教學指明瞭方向。

通過此次研修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對自己以前的教學有了一次徹底的反思。讓我進一步加深了對化學教改觀的認識,加深了對教書,育人的責任感。“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教什麼、教多少、如何教等問題得到了進一步明確。教學的宗旨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在教學中創設生動的知識情景,促進學生知識、能力、智力、情感意志獲得儘可能大的發展,提高學習效能。評價是為了促進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要基於學生髮展,有利於學生髮展。教師通過堅持對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研修培訓為我們每位教師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動力,引導我們在新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反思,不斷進步,不斷髮現,不斷思考。讓我們乘着研修培訓的東風,在今後的教學道路上闊步前行。

化學教師研修學結 [篇3]

暑假化學課高級教師研修學結 今年高級教師培訓,我覺得非常好,教師的教學教研的了的平台,研修材料可説是了專家們精...

今年高級教師培訓,我覺得非常好,教師的教學教研的了的平台,研修材料可説是了專家們精心的,也很有價值.

1.看了xx老師的視頻課,受益匪淺收穫良多。如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學生的主體作用,可將傳統的講授法與合作學習、探究式教學融合,學生的率,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學生分析信息,信息或數據的能力和學生的探究能力。並着力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學以致用,體現化學與生活、生產等密切的。可以讓學生們在課前組成學習,上網查找、收集、整理資料,然後在課堂上交流與。

2.學習有不少新的認識:

㈠例如化學反應原理模塊的教學中主要三的問題:

①是必修模塊與化學反應原理模塊教學的層次性問題。一,老師們忽略了必修模塊與選修模塊的銜接,在選修模塊內容教學前,常會忽略學生在必修的已有基礎;在教學後,又經常會忽略學生對“在必修基礎上發展了?”問題的反思。另一是深廣度把握位,經常“選修模塊教學平庸化”的,即在化學反應原理模塊教學中,僅關注知識的教學,對學科思想方法的體現。

②是在教學中化學反應原理模塊特點。在化學反應原理模塊內容的教學中,要定性與定量相、實驗與理性推理相的特點,要關注物理化學思想方法的運用。

③是不好幾個關係。例如,不好定量分析與計算的關係,將定量分析問題的思路與的數學計算等同;在教學中死摳概念定義,對概念的整體關係和內涵實質的把握;多樣化教學,等。

㈡理解了為在高中教學中要引入“熵”?如何理解“熵”?

熵的因素跟焓的因素在決定化學反應方向上起着同樣的作用。而且現代科學裏面熵的概念的應用,比如信息學裏有“信息熵”,生命科學裏有“負熵”,化學裏面反應方向從有序到無序等等。也説,的中學生上“熵盲”,而搞自然科學的人不懂得熵,他就算是有教養的人。我覺得在中學課程引進熵等新的概念,中學生的思想觀念的發展、新的科學的發展有好處的。

對熵的理解握住兩點:熵是用來描述粒子的混亂度的物理量,少量粒子談不上“熵”;混亂度上均勻程度,混亂度最大最均勻。通常大家以為均勻跟混亂度好像是完全相反,上均勻混亂度,任何體系均勻了,混亂度最大了。譬如把一滴墨水滴到水裏頭去最後變成均勻了,那熵了、混亂度了。

㈢如何理解“自發反應”概念?

對自發反應的理解有兩點很關鍵,是在温度和壓強下,不借助於外力(如光照、通電等)靠自身的能力來的反應;個要指明是在條件下自發,脱離了這兩條去談任何自發反應,我意義的。

高中新增知識學習在把握教學的深度和難度的認識,謝謝!

3.學員不少好的體會和建議讓我在思維廣度深度都有。

例如:xx市中學 xx :教師最大的困惑是難以把握教學的深度和難度,在教學中經常會“挖得很深”,逾越了學生的認知能力,脱離了學生已認知結構,其的後果學生覺得認知,被動的機械記憶。聽了xx老師對教材的分析既有又能教學,問題的切入和解決都釋疑解惑的,很有收穫。福安市第八中學 黃光華: 學生在學習化學必修1之後,對鋼鐵腐蝕的原理和危害性已,並能已有知識鐵防腐,這對學習本單元知識幫助。,學生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和觀察能力的基礎,只要教師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課前預習和思考,課內聽講,勤於動腦,規範操作,善於觀察,那麼學習本單元內容,本單元內容和學習方法,應該是容易的。 南安市新僑中學 蘇崑服

:原電池和電解池教學的最大困惑是難以把握教學的深度和難度,在教學中往往會“講得夠多、夠深”,超越了學生的認知能力,脱離了學生已認知結構,了學生覺得學習,被動的死記硬背,了學生學習的負擔,學生的學習反而不好。聽了xx老師對必修教材化學2和選修教材4教學要求怎麼定位、如何把握深度和難度的分析,我感覺,很有收穫。仙遊縣中學 王建林: 個人感覺原電池塊的知識學生難理解,學生學習缺少從本質上的理解,覺得這的內容很難,進而就產生了畏學的學習。但我個人覺得其實原電池挺好理解的,<蓮 山課件 >在教學中應當的從反應的本質上對學生研討,強調學生將原電池的原理推導一遍,就能夠攻克難點。,對大家的問題説説的看法——

1、鹽橋問題:鹽橋的問題,確實需要給學生點一點,但不必過於糾纏。主要是實驗給學生感性認識,讓學生明白“鹽橋,原電池夠產生持續的、恆定的電流”就ok啦!

2、原電池電池:原電池當然是電池,但不是實用電池。鹽橋的電池電池,但用鹽橋將接界電勢降到最低,肯定實用電池。如:單液濃差電池pt︱cl2(g,p1)︱hcl(aq)︱cl2(g,p2)︱pt。從實用角度看,鹽橋的肯定“實用”的原電池。

總之課程多、緊,但同學研討與交流,並請教教師專家。學習交流,拓寬了知識面,了認識。認識的主要在兩:一是對自我的認識,認識到自身的,需要的專業知識、;另一是學習對知識的認識上升了層次,個人在學習的過程中重塑自我,提升自我,更新觀念,創新。

標籤:學結 研修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