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學年教學工作總結三篇

總結是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等方面情況進行評價與描述的一種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全面地、系統地瞭解以往的學習和工作情況,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總結吧。總結怎麼寫才不會流於形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年教學工作總結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年教學工作總結三篇

學年教學工作總結 篇1

本學期的教學時間是最長的一學期,工作(各類檢查、突擊任務等比較重)也是最忙的一學期,但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教研教學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得到了檢驗和提升,教研之風已深入人心。本學期我校被孝感市孝南區教育局評為“教科研先進單位”,教師在四優評比中獲市一、二、三等獎10人次,區級獲獎共25人次,其中多課型有17人次,在報刊上發表文章2篇;20xx年元月9日的常規檢查中獲孝南區農村中心國小組第一名的好成績;市級數學課題《國小數學課堂教學過程評價》更是屢獲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而且在階段總結會議上的發言更是受到領導和課題組學校的一致好評,並有三名教師被評為市級教科研先進個人。學校申請的中央教科研規劃重點課題——“中國小生作文個性化發展研究”已在我校全面進入實驗階段,鄭秀紅的優秀案例獲市一等獎,教師的熱情高昂。

一、落實常規是教育教學的根本保證

今年可謂是不平凡的一學年,開學不久就面臨着文化户口冊的摸底和檢查,歷時一個多月,給我校的教育教學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在11月份中旬,學校又面臨着一年級的人事變動和下新國小新來的教師等問題,使得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受到了影響,通過我們的努力均將影響降至最低,不至於對我們的教育教學產生不良的負面影響,這也主要源於我們的常規工作做到了夯實有效。

學校近幾年的教研教學常規工作均落到實處,各部門、學科計劃齊全,制定科學合理,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創造性和實效性,學校嚴格按照課程標準開足開齊各門學科,每月學校領導會對教師進行隨機抽查(包括課堂教學和常規管理、常規教研),一方面便於學校掌握教學的第一手信息,同時又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每月嚴格實行常檢制度,各類教研實行公示制和簽字制,並直接與個人的考核掛鈎,從而保證教師的常規工作有條不紊。而各類的考核結果就成了我們雙百分考核方案的主要依據,我們把平時的檢查結果和考核成績對教師個人進行核算,使教師充分意識到幹得好與幹得不好就是不一樣,僅在經濟上就一百多元的差距,從而分出了高低菜田。正因為常規工作落到實處,所以孝南區第七次常規大檢查中我校取得了農村組中心國小第一名的好成績,尤其令人值得欣慰的是,在我們教師年齡結構偏大,素質參差不齊的情況下,而我們教師的課堂教學平均分取得了89.65分,實之不易。

二、校本研究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主要途徑

我們深刻認識到以校為本的培訓方式將成為教師培訓的主渠道,我們不能把眼光總盯在外出學習,要充分利用本校資源,加強校本培訓,發揮學校教師集體的智慧,提高培訓的質量和效益,促使教師與教師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實現培訓資源共享,從而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校發展。

教研組是學校的基層機構,是具體落實教研活動的實施者。我們為了充分發揮發揮教研組的功能,學校根據學科特點分設了六個教研組長,並選任該學科的優秀人才任組長,確保了教研組的權威。教師在教研組長的領導下,具體開展“備——上——評”等教研活動,每次活動都有帶班領導的參與,並實行活動簽字制,一學制一彙總,對教師進行核算。這樣一來,不僅保證了教師的參與度和活動質量,更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充分發揮教師集體的智慧,羣策羣力,實現資源共享。有時為了一節課我們的教研組要反覆“備—上—評”多次,通過這一活動的有效實施,教師的整體科研水平已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專家引領是校本研究的關鍵,榜樣引路是實現校本研究的有效途徑。學校為了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為了充分挖掘、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實現資源共享,每學年會舉辦一次大型的經驗交流會,會上有專家的引領,有自己身邊的榜樣以身説教。在活動中,專家為我們的教師帶來了新的理念、新的課改信息,使我們的教師耳目一新,沐浴在新課改的陽光之中,開拓了教師的視野,使我們的教師在專家的引領下有了一個明確發展方向。

以自己身邊的教師為榜樣,以身説教,更能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首先説教的教師有外出學習的,有學科帶頭人,有經驗豐富老教師,有具有開展進取的青年教師……。但不管是什麼樣的教師,他都必需加強學習,使知識不斷內化,才能走上發言席,這個過程其實也是教師成長的過程。而沒有發言的教師,多多少少通過聽別人的經驗交流仍會有所受益,更能激發其內心的矛盾衝突,迫使我們教師產生一種求知慾和危機感,我也要努力,在下次的交流會上我也要有一席之地。通過這個活動,不僅使全體教師在知識、理念上有了一定的收益,更能激發全體教師產生一種緊迫感——不學習,就要落後,就會被時代所遺棄,從而激勵教師人人奮進。

課題研究是校本研究的一種主要途徑,藉助課題可以幫助教師的專業成長、能力提升,成就師生。我們不僅承擔着市級課題《國小數學課題教學過程評價》,在語文方面還承擔了國小語文“多課型”的研究,而且在今年四月份我們還主動承擔了中央教科所科研規劃重點課題——“中國小生作文個性化發展研究”。這些課題的承擔都為教師的專業發展而提供了平台和學習交流的機會,有幾位青年教師在課題的帶動下已逐漸成長起來,如龍燕老師、陳勇老師藉助課題參加了市級的説課競賽,並榮獲市二等獎,能站在市級講台上説課對於一個農村學校的老師來説,實之不易;她(他)們通過本次活動,不僅僅是獲得了一個市二等獎,更重要的是她(他)們的素質、能力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提升。我們將通過課題研究這個跳板,為廣大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更為廣闊的多學習空間和交流的平台。

反思是開展校本研究的基礎,古人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不疑則不進”,只有善於對自己的教學觀念或教學行為經常反思質疑的教師,其教學才能得到較快的提高,只有我們的教師在學習教育理念及他人經驗後,能及時反思、消化,寫出心得體會並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能力必能得到提升。記得有位教育家説過這樣一句話:“教十年而不反思的教師只能是一名教書匠,而教三年寫三年教學反思的教師可能成一名教育專家”,所以我們要求教師要學會反思。在上課之後,寫教後感反思課堂教學得失,考試結束寫考後記,反思成功與不足……,要求我們的教師要用研究者的眼光來審視自己的教育實踐和身邊發生的教育現象。

也只有這樣,我們的教師才能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徵、新的細節,發現問題,提煉問題。可以説反思既是教師形成創造性勞動態度的重要條件,也是教師工作興趣靈感的源泉,教師發現問題需要反思,提出問題也需要反思,解決問題更需要反思。反思能使教師的行為變得更加理智、更加自覺。因此,我們在很多場合上、制度上都要求我們教師不做教書匠,而要做一名善於反思的研究型的、科研型的教師。

三、制度護航是走向成功的一把利劍

“無規矩不成方圓”這是一句老話。學校是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然就有它的規章制度,使得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在近幾年來,我校修訂和出台了百餘條的規章制度,從教書到育人、管理等各方面均提出明確的要求和考核標準,使得每位教師對自己的工作有了明確的任務和責任,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良好局面。各類制度網絡健全,職責分明,如教務處下設了教研室和教研組,以教研組長牽頭具體落實的網絡機構,在教研活動中實行公示制和簽字制,從而確保了教研組工作的有序開展。而且大部分制度是以激勵為主,以獎代懲,當然獎勵既有物質上的也有非物質的,如考勤就是一種物質獎勵,但我們更多的是把這些獎勵從有形變為無形,為教師多創造外出學習的機會和政治上的待遇。

機會對每位教師都是均等的,就看教師個人如何去把握,只要願學、肯學、上進的教師相應的機會就要多一些。我們從不以資格論大小,哪怕是一校之長,在制度面前一律平等,我們以實績論英雄,幹得好與幹得差的教師就是不一樣,我們允許差距,承認差距,從而通過差距來體現一個教師的自我價值,通過差距形成對比,產生壓力。當然這一切也來源於制度的落實,人就怕認真,一種簡單的制度若能長期的執行下去就不簡單,我們學校領導以身作責,要求教師做到的,我們先做到,教師亦無話可説。

成績是肯定的,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工作中的不足,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更要找出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並把它們作為下學期工作的主要方向和目標。人的一生不正是在尋找問題,解決問題,然後又尋找新的問題……周而復始的過程,不斷成長的過程,唯有這樣,人類才會不斷進步,社會才會不斷髮展,我們的教育事業才會不斷走向輝煌。

學年教學工作總結 篇2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改革課堂教學

從參加新教材培訓到實施課程改革以來,我反覆學習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深刻領會新課標精神,認真反思自身教學實際,研究學生,探究教法,逐步樹立起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目的的教學思想,樹立起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煥發語文課堂活力,有助於學生能力提高與發展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模式啟發思維,訓練方法為主的自讀課文閲讀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為主線的重點篇目學習法、以合作――探究――創造――創新為核心的語文活動課等,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方式,煥發課堂活力

應試教學課堂圍繞知識目標而展開,儲存繼承前人積累下來的經驗和體驗,但忽視了學生創新的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經驗,萌動求智慾望呢?新課標要求我們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激活學生好奇心,探究欲,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質疑、求索以及善於捕捉新信息的能力,並把這種能力的培養定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的。為此,我們仔細研究教育心理,準確把握七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和思維特點,積極探索有利於激發興趣、激活思維、激勵探討的課堂教學方法。例如在處理每單元的重點篇目時,我始終採用整體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質疑――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根據不同內容精心設計問題,組織課堂教學。

這樣教學,課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已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的學堂,學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模範聽眾。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組間交流,或挑戰權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際互動,環境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鍛鍊和表現的機會。教室中再沒有陰暗冰冷的 “死角”,課堂上充滿着流動的陽光,平等、和諧與交流共存,發現、挑戰與沉思同在。活躍的思維,頻動的閃光點,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師的授課既源於教材,又不唯教材。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鬆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能力。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了質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出它應有的活力。

   三、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習效率

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要求具有新鮮活力的語文課堂不僅要有教學模式的轉變,學生思維的開啟,更要有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並獲取叩開知識大門金鑰匙的課堂教學效果。這是新課標對語文課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特點的集中體現。

學年教學工作總結 篇3

作為一名本學期剛來的教師,我在對學校環境完全陌生和經驗不足的情況下,帶着校領導的信任和家長的期待投入教學工作,深感慚愧!回顧這四個月來的工作,應該是收穫和遺憾並存。從一名學生轉變成了一名教師,角色轉變的同時,性質也發生了變化。起初,我也曾為這種轉變茫然過,但現實容不得我長時間的不適應。不可否認,在這個過程中有過太多的失敗,也有過很多的埋怨,但更多的我想是收穫了屬於自己的那份心得。

一、在教學方面

作為新教師在教學上肯定存在很多的不足,基本功不紮實,上課隨意性比較大,經驗缺乏,因此有很多的地方需要學習.在此我非常感謝中年級語文組的有經驗的教師,還有我的師傅張偉傑校長。他們在我的講授過程中給予了很多的幫助。講課思路或者是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疑難問題,他們總是給予我認真地指導。從他們的教導中我學到了很多優秀的教學方法,也學會了很多處理應急問題的方式。通過幾次聽課後也確實受益匪淺,更加明確授課思路,目的清晰,條理清楚。總之自己首先必須做好的就是要在平時不斷學習來增強教學技能,提高課堂教學容量,使自己的講述更清晰明瞭,讓自己儘快成長。

二、班級管理方面

作為新手,面對七十八人的龐大隊伍,我着實有些不知所措。每天只能依靠高嗓門,高音調來震懾他們,可這真的是事倍功半啊。對此我在網上查閲大量管理班級的方法。面對這麼多的學生,自我管理也許有效。我制定管理細則,進行小組監督,每週積分。此外對於愛遲到、不帶紅領巾的學生,我反其道而行之,讓遲到者拿鑰匙,忘帶紅領巾的學生每天檢查紅領巾。大部分學生接到這樣的“任務”後,都會以身作則。

在學生規則意識的管理中,我讓學生自制班級公約,學會自我約束,並在前半學期,每天必讀班級公約,鞏固規則意識。每週統計小組積分,對於優勝小組給予相應獎勵。

三、 班級活動方面

1、 為了擴大學生的閲讀量,班級利用書架建立圖書角。前期積極鼓勵同學貢獻自己的書籍,並給圖書角命名為“閲讀越開心”,希望學生能從讀書中獲得快樂。在圖書角管理工作中,成立了管理委員會,由專人負責登記和整理擺放書籍。並且制定細節,告知學生借書、還書的流程,強調實名登記和愛惜圖書的重要性。

2、 為了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在學習了第三單元四篇優美的課文後,組織了三四班第一次的朗誦比賽。孩子們積極報名參加,課下也認真準備,和自己的小夥伴加緊練習。

3、 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班級會不定期的舉行特殊班會,如:邀請特殊嘉賓,我們的愛心,懂得節約等。

我的總結可能都是在一些細小的地方,但對我這個新教師來説,確是真真實實的收穫與感悟。通過這幾個月的工作,我深知要想幹出屬於自己的成績,需要自身不斷地努力和奮進。而我現在的自身修養還遠遠達不到那水平,還需要在日常工作和學習中不斷學習和進步。

標籤:學年 三篇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