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小班上學期班級個人工作小結

歲末年至,時間如梭,一學期緊張而繁忙的工作又將結束。在園領導的關心以及各位老師的支持、幫助下,我班三位教師默契配合、較圓滿地完成了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為促今後的工作更好地開展,現對這學期的工作做個小結:

小班上學期班級個人工作小結

一、班級教師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本班教師能認真參加政治、業務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覺悟和業務工作能力。增強自覺性和責任感,真正把要求落實到工作中。進一步加強“師德規範”的學習,不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質量觀和人才觀,增強教書育人、以身立教的社會使命感,加強尊重幼兒、愛護幼兒、保護的責任意識,在家長中樹立起良好的教師形象。

一、工作從實,建立良好的班級常規。

金秋九月,新小班入園。孩子們在生活環境、活動方式和人際交往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異,因此一些孩子在入園之初會出現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適應困難。哭、鬧、喊、跑、吃飯難、喝水少、憋大便、拒絕老師等現象每天都會出現,為了改變這種現象,讓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首先,本班教師利用假期時間,冒着酷暑,對班級28名幼兒進行了認真的家訪,熟悉、瞭解、親近幼兒,通過問卷和與幼兒家長交談,瞭解幼兒的生活習慣、個性特徵以及興趣愛好等,讓幼兒熟悉新教師,培養感情;除此以外,我們還建議家長在家裏有意無意的向幼兒介紹幼兒園,讓幼兒對幼兒園有一個初步的瞭解,以消除其對

幼兒園的陌生感;而後,我們根據家訪瞭解到的情況及幼兒年齡特點,我們認真制定了班級工作計劃;為了讓孩子們一到幼兒園就有活動的場地和材料,喜歡上幼兒園,我們還在假期中對班級環境進行了規劃和佈置,創設了美工、數學、建築等多種活動區域以及“高高興興上幼兒園”的主題牆,積極地做好開學迎新工作;開學前,我們還利用休息時間召開了新生家長會,並讓幼兒來園適應。正因為有了前一階段的工作基礎,一星期下來,本班大部分幼兒情緒穩定,並能參加集體活動。個別幼兒的情緒在老師的安撫下也得到相對穩定,班級各項教育教學活動正常、有序地開展。

常規是開展好一切活動的基礎,小班尤其要注重幼兒各種常規和習慣的養成。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我班幼兒的個性特徵,三位教師共同討論了班級各項生活、活動的常規要求,一方面教師持之以恆地嚴格要求,另一方面更加重視幼兒對常規的理解,讓幼兒理解班級的常規是為了讓大家在幼兒園裏過得愉快而制定的,所以誰違反了常規,小朋友要相互提醒,而不應該只是告訴老師。例如在喝水環節,由於活動室較小,小朋友去喝水是時總是互相碰撞,把水灑了一地,併產生了不少矛盾。發現這一問題後,我們便引導幼兒展開“水灑在地上

會發生什麼事情”、“怎樣做不會與別人碰撞,把水灑在地上”的討論,通過討論,孩子們想出了“喝水通道”的辦法(即幼兒按照小組沿邊走路),並制定每次喝水接半杯水的規則,通過嘗試,大家都覺得這個辦法很好。剛開始時,有幾個小朋友總是忘記,其他小朋友就提醒他應該怎樣走。就是這樣,每制定一項常規都讓幼兒從理解到接受,漸漸地每個孩子都成了常規的捍衞者。我們教師也意識到:對幼兒進行常規培養,不僅是為了保證眼前正常活動,更主要的目的是使幼兒逐步從他律走向自律。

二、利用環境,發揮主題活動的教育價值。

環境可以給孩子很多東西。作為教師,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利用班級這塊空間,把環境作為孩子學習的課堂,讓孩子通過與物質世界、與他人的交往作用得到發展。

本學期,我們關注幼兒學習遊戲的環境,重在教育環境潛能的發揮。根據教育主題,我們和孩子一同建立了“來上幼兒園”、“親親熱熱是一家”、“眼睛裏的`顏色”、“好吃的食物”等主題牆飾,我們還充分利用班級的兩個大柱子進行主題環境的創設,在環境創設過程中滲透和物化教育目標,在“親親熱熱是一家”主題中,我們把柱子佈置成樓房,變成“小朋友的家”,在“眼睛裏的顏色”主題中,我們把柱子變成“彩虹柱”,讓幼兒給許多東西塗上彩虹的顏色掛在“彩虹柱”上;在“好吃的食物”主題中,我們又將柱子變成了超市、麥當勞餐廳等各種賣食品的場所;到了聖誕節,當一個五彩繽紛的“聖誕柱”出現在孩子們的眼前時,孩子們發出了歡呼聲。在環境中我們也努力滲透數學知識。我們有用塑料杯製作了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花,並將他們按顏色以及形狀分類懸掛,讓幼兒從中初步感知了集合的簡單概念,我們還請孩子們將圖形寶寶塗上各種顏色進行懸掛,孩子們抬起頭就會説:“這個紅色三角形是我塗的”、“第二個正方形是我畫的。”……孩子們從環境中感受到了數學的有趣,從生活環境中掌握了有關的數學知識,大大調動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相對於物質環境來説,心理環境對剛入園的小班幼兒更顯得重要。因此,在主題活動開展過程中,我們從幼兒的興趣出發,努力挖掘興趣背後潛在的教育價值,活動中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當幼兒發現問題時,我們適時地通過情景設置引導他們思考,探究;當幼兒面臨困難時,我們以羣體成員的身份積極參與、建議,及時調整、順應幼兒的發展需要,為幼兒創設寬鬆、温馨的心理環境,讓幼兒敢想、敢説、敢問,發揮主題教育的最大價值。

三、解放思想,培養幼兒交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現代社會要求一代新人富於開拓精神,富有應變能力。我們應從小培養孩子善於動腦筋、敢想、敢説、勇於實踐的創造精神,這就需要給孩子創造進行活動的機會與環境,讓孩子積累直接的經驗。經驗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長最必需的營養素。在家訪過程中,不少家長都反映自己的孩子膽小,怕去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玩、怕和別人説話……孩子膽小的原因多種多樣,但多數孩子膽小、孤獨都是與缺乏經驗有關。因為不少家長常常唯恐孩子發生意外,整天護着、保着,父母的包辦代替剝奪了孩子學習自己解決問題和鍛鍊意志的機會。孩子剛入園的第一天,我們就鼓勵幼兒大聲地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名字,老師的教學也多以“開放型”組織,故意創造一個自由的空間,讓孩子們去交往,孩子們很快地從自己一個人玩到手牽手玩娃娃家、到早上見了面互相問早,最後到自己想辦法解決交往中出現的問題。

以往小班,在生活方面老師“保”的比較多,讓孩子做的事老師總是把它“簡單化”,而在我們班上,我們打破了一些“傳統”的做法,能讓孩子一步到位做好的事,我們決不繞彎子。例如,幼兒飯後漱口這個環節,以往小班剛入園時都是不漱口的,而在我班,我們一開始便讓孩子吃完飯後用自己的碗接一口水漱口,當然,事先,老師把怎樣漱口的方法都告訴了孩子們,第一天水桶邊上灑了許多水;第二天,有的孩子把水吐在了身上……沒關係,老師請會漱口的孩子重新把漱口的方法表演給大家看。通過幾天的嘗試,孩子們已經能夠用正確的方法漱口了,後來再用杯子裏的漱口液漱口對孩子們來説已經不成問題了。老師在教育中儘可能地放手,讓孩子進行活動,讓孩子多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嘗試、去思考、去作出結論,在這種方法的教育下,孩子們能自己擦鼻涕,能自己穿衣服,能自己整理遊戲材料,能自己把小椅子排成半圓……“實踐出真知”,只要掌握了方法,一些看似很難的事情,通過孩子自己的實踐和經驗,在孩子們面前變得簡單了。

四、關注個體,注重保教結合、家園配合。

通過家訪以及活動中的觀察,一個月下來,我們發現,班級的個別幼兒較多,而且各不相同,有的是“行為習慣”上的個別,有的是“生活習慣”上的個別,有的是“性格特點”的個別,例如有個男孩子叫虹雨,入園時一上廁所就站在便池邊上喊老師,一吃飯就坐在椅子上不動,一睡覺就和衣躺在牀上,原來,這個孩子從小由保姆帶,在傢什麼事都不會做,瞭解到這一情況後,班級三位老師一方面手把手地教他,一方面及時與家長聯繫,請家長在家中配合我們的教育,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起初家長,特別是保姆不大樂意,對我們的做法不屑一顧,當我們多次與他們交談溝通,當他們看到嵇虹雨自己動手擦小椅子時,當虹雨把折衣服的本領教給家長時,他們笑了,同時,他們也認識到自己在教育中的失誤,並表示出對我們工作的支持與配合。班級還有一個孩子叫劉新迪,口齒極不清楚,剛來幼兒園時,整天説個不停,可我們一句也聽不懂,一開始我們認為沒什麼,慢慢就能聽懂了。可是,有一次,他用哭泣地聲音大喊:“我説什麼你們都聽不懂。”時,我們意識到這件事情不能“慢”。於是,我們耐着性子聽、從一個字到一個詞,再到一句話……漸漸地我們聽懂了,有的時候家長聽不懂的話,我們卻能聽懂。我們十分高興,但我們並沒有滿足,而是覺得我們聽懂並沒有用,要讓其他人也能聽懂,於是,我們又耐着性子一個字一個詞地教,“對”、“袋鼠”、“葡萄”看到什麼説什麼,看到什麼教什麼,就這樣,一學期下來,劉新迪能夠與小朋友交流了,能夠舉手發言了,他的進步讓老師和家長都感到了無限欣慰。

生活護理是小班的重要工作,班級三位教師從不怠慢。幼兒嘔吐、大小便在身上,老師總是把及時幫幼兒換洗,把乾淨的衣褲送到家長手中;冬天到了,老師建議家長帶來棉背心在空調房間穿,並不厭其煩地幫幼兒穿脱;上完廁所,老師一個一個地幫着塞好衣褲;身體不舒服總是及時地告之家長,並給予其特殊的照顧……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孩子們健康地成長,讓家長放心。

“對於昨天,我們更多的是驕傲;對於今天,我們更多的是努力。”回顧這一學期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存在這許多不足之處,例如,對個別幼兒的教育上,老師應多鼓勵、多引導;在家長工作方面,應做得更加細緻,從而贏得家長對我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總之,我們將進一步是深入學習“綱要”,實踐中多發問、勤反思,努力將教育觀念轉化為自身的教育行為,在今後的工作中,將不斷地找出差距,針對本班不足,迎難而上,努力使班級每一個孩子都有喜人的進步,使班級工作實現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