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關於數學教學工作總結合集9篇

總結就是對一個時期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能夠給人努力工作的動力,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那麼總結要注意有什麼內容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學教學工作總結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數學教學工作總結合集9篇

數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1

這學期我擔任的是高三(6)、(8)班的數學老師,高三的學習是緊張的,一學期的時光過得很快,回顧這一學期的工作,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本學期教學工作情況作如下總結:

1、備課:根據課標要求,提前備好課,寫好教案。備課時認真鑽研教材、教參,學習好大綱,虛心向同年組老師學習、請教。力求吃透教材,找準重點、難點。積極參加教研室組織的教研活動,仔細聽,認真記,領會精神實質。複習階段,我把每一單元的知識框架、重點內容印在試卷上,為的就是讓學生有個清晰的複習印象隨時能複習、瀏覽;

2、上課 :上好課的前提是做好課前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上課時認真講課,力求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精講精練。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有舉一反三的能力。桌間巡視時,注意對學困生進行面對面的輔導,課後及時做課後記,找出不足。

知識的鞏固,技能的熟練,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過適當而有效的練習才能實現;首先,練習題要精選,題量要適度,注意題目的典型性和層次性,以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對練習要全批全改,做好學生的錯題統計,對於錯的較多的題目,找出錯的原因。練習的講評是高三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環節,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課堂教學的效益,課堂的講評要科學化,要注重教學的效果,不該講的就不講,該點撥的要點撥,該講的內容一定要講透;對於典型問題,要讓學生板演,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過程,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多做限時練習,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應試能力。

3、輔導 :我利用課餘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不明白的耐心講解,教給他們好的記憶方法,好的學習習慣,做到對所學知識鞏固複習,及時查缺補漏。

4、作業 :由於高三的課業負擔較重,我只佈置適量作業,利用好訂的學案,且作業總是經過精心地挑選,適當地留一些有利於學生能力發展的、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的作業。

充分利用每一次練習、測試的機會,培養學生的應試技巧,提高學生的得分能力,如對選擇題、填空題,要注意尋求合理、簡潔的解題途經,要力爭“保準求快”,對解答題要規範做答,努力作到“會而對,對而全”,減少無謂失分,指導學生經常總結臨場時的審題答題順序、技巧,總結考前和考場上心理調節的做法與經驗,力爭找到適合

自己的心理調節方式和臨場審題、答題的具體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應試能力;幫助學生樹立信心、糾正不良的答題習慣、優化答題策略、強化一些注意事項。

5、愛就是了解。平常要多關心學生的一些生活情況和學習情況,其次要尊重學生的人格,理解學生要從青少年的心理髮展特點出發,理解他們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們幼稚和天真;信任學生要信任他們的潛在能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與教師縮小心理距離,學生才會對教師產生依賴感。

6、個人學習:積極學習各種教育理論,以充實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堅實的理論作為指導,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

在這一年中,雖然完成了教學任務,但由於請假任務完成和自己的預期不是完全吻合,有很多的不足。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還要努力向各位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數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2

通過“同一個知識點的不同方式的組織教學”的比較發現,所取得的教學效果也截然不同。這説明教師在每一節課的教學過程中不得不值得反思。數學它的學科特點就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及嚴密的邏輯性,而國小生數學邏輯思維較差。一般學生學起數學來就會普片感到比較抽象。所以我們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只通過單一的講授的形式來灌輸知識,而應該多角度多方面的去尋找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應用聯繫的紐帶。也就是説要充分的把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繫在一起。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自己親身體會過的或親自看到過的情境過程中主動學習。數學的學習是讓學生經歷一個應用實踐來檢驗認識的過程,也就是讓學生從自己的數學經驗出發,經過自己的思考,概括或發現有關數學結論的過程。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的定義》時,我親自帶領學生到學校附近醫院院子裏的圓形花壇邊緣走一圈。這樣學生就會把圓的周長這個定義理解並掌握掉,並讓學生與先前學習過的圍成長方形、正方形的線段進行比較,圓是由曲線圍成的平面圖形,而先前學習過的所有四邊形及三角形都是由直線圍成的平面圖形,如果要求圓的周長學生就會知道求的是圍成圓的曲線的總長。再如,教學《圓柱表面積的實際應用問題》時,在計算時學生最容易犯得一個共同錯誤就是把兩個底面積與一個側面積相加。但是,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有時求的是兩個底面積與一個側面積之和;有時求的是一個底面積與一個側面積之和;而有時僅僅只求側面積。例如,求製作圓柱形通風管需多少鐵皮就只能求一個側面積,求製作一隻無蓋的圓柱形水桶需多少材料就只能求一個側面積與一個底面積之和,而求製作一個圓柱形鐵皮油桶需多少鐵皮就是求兩個底面積與一個側面積之和。當題目沒有特別説明要求幾個面時學生就籠統的求出所有面的面積之和。所以,針對學生容易出錯的問題,在教學中我就帶領學生實地觀察了宿舍面前的幾棵圓柱的刷漆部分面積。還找來了油桶和無蓋的水桶讓同學們觀察。這樣,學生就明白了在計算圓柱體的表面積時要先確定應求幾個面。

在課堂上要多讓學生親自動手,多讓學生合作交流,相互啟發、相互鼓勵,讓學生共同體驗成功的快樂。例如:教學《比例尺的定義》時,先讓學生親自做一下立定跳遠並記下跳遠成績。教師適時提問,如果要把你跳遠的實際長度畫在圖紙上可能嗎?不可能,紙沒有那麼大。怎麼辦?同學們交流得出必須把實際跳遠的長度按一定的比例縮小後再畫在圖紙上。像這樣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的機會,學生在觀察中思考,在思考中猜測,在操作中驗證,在交流中發現,在閲讀中理解,使課堂形成多方面的互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樣不僅僅是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學會了學習的方法和探究的品質。從而就在理解的基礎上概括出比例尺的定義。

恰當的放手學生自學,給予學生展示的機會。例如,在教學帶“米”字符號的內容時就可以大膽的放手給學生去自學。從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總之,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我們只有不斷的嘗試新的教法與學法,不斷的在課後總結與反思,這樣在教學中才能取得新突破。

數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3

本學期,我擔任六年級(3)班的數學教學任務。在教學處的正確領導下,以新課程促進課程改革,全面改教學方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面落實素質教育,培養學生數學意志品質、技能,培育學生創新能力。如下,本人對這期來教學工作的開展作一個簡單的回顧。

1、制定教學計劃。

事欲則立,教學也一樣,為了順利而有質有效地完成本學期的數學教學任務,在期初,以新課標為準繩,通閲教材,結合本班學生的素質情況制定了詳實的教學計劃,計劃中對本冊的教學內容進行分析,結合本班學生的數學基礎對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進行定位。這樣,以便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

2、認真備課。

上課就如行軍打仗,勝利與否,準備工作至關重要,為了充分發揮課堂的作用,真真把課堂教學落到實處,向四十分鐘要效益,在常規教學中,認真作好每一節課的課前準備

一是,備教材,瞭解每一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難點、重點;

二是,備教法,數學學科有其獨特之處,每一個教學內容、知識點因其內在的特點,教學方法上也應不盡相同,不能按部就班,一個方式、方法。而要根據教學知識的特點及學生學習情況靈活選擇教學方法,藉以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三是,備學情,備學情是教學準備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環節,它是備教材、備教法的前提,只有課前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準確的把握,才能定位課堂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才能讓所選擇的教學方法真真地適合學生,真真地把課堂教學落到實處。

六(3)班現有35名學生,由於學校的實際情況,學生中少部分是公辦生外,大部分是外來人員的子弟,來自全國各地,學生素質良莠不齊,差距很大,特別是來自邊緣學區的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不夠、學習習慣不夠科學。針對此現狀,我把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定為本學期的一個重要教學目標。在日常教學工作中通過課堂常規、作業書寫等方面對學生進行養成訓練,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3、以人為本,尊重個體差異。

學生因其先天與後天因素及成長經歷的不同造成各個學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等各種素質也各盡不同。為此,在教學中,首先要了解各層次學生的知識基礎、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做到心中有“數”。再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基礎好的學生,鼓勵他們自學,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提高教學要求,注重思維能力的培養。學困生,降低教學要求,教學中有意地激發他們的學生興趣,注重他們的學習習慣培養。

4、作好教學小結。

學生在每節課中所掌握的知識是零散的,但數學學科因其嚴謹性,每個知識點、每個單元之間又緊密相連。怎樣才能讓學生把每節課所接受的零散知識,系統地、有條理地存貯的學生的腦海裏?這要藉助於知識小結,通過小結讓學生去理解各個知識點之間的區別及聯繫。在本期的教學中,在教授每個知識點、每個單元后都抽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去歸納、小結,以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

如上,是本人對本期教學工作開展的一個小結,當然,還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如教學方式單一、教學語言不夠精煉、教學評價方式單一等等。這些,還有待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改進和加強。

數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4

4月份第二週,我園做了一次全園性的蒙氏數學教研。目的有兩個層面,一是提高蒙數老教師的做課能力,充分體現我們的園本課程的優勢;二是加強新老師學習,讓新老師瞭解我園的園本課程蒙氏數學的課程理論,上課流程,學習方法。教研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優秀老師做蒙氏數學示範課

第二階段:集體評課及蒙氏數學課程培訓

第三階段:中小班數學老師蒙數聽評課。

在第一階段,優秀老師蒙氏示範課上,分別安排了趙老師的感知數位,楊老師的數量結合,王老師的平行四邊形。從三個示範課上看,老教師對蒙氏數學上課的流程及蒙氏數學的課程理念掌握的比較到位,都能從引導幼兒觀察,操作,比較等方法入手,讓幼兒感知,體驗,從而發展數學思維。各班的常規很好,幼兒的操作能力很強。楊老師和趙老師數學語言嚴謹,課程各環節銜接緊密,過渡自然。給老師們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尤其是幾個今年初次帶蒙數課的老師,和從大班調到小班的老師,他們感到蒙數對他們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小慧的平行四邊形課有點偏離重點,沒有能夠讓幼兒自主的發現平行四邊形的一些特徵,但她在活動結束後的自評中深刻的認識到了這一點,並且小慧在操作活動中試圖挖的再深一些,雖然沒有成功,但想法值得表揚,並且也使聽課老師受到了很深的啟發。

示範課聽課完畢以後,所有蒙氏數學老師及新老師利用一中午的時間進行了集體評課和蒙氏數學學習。在評課過程中,除曹寧,楊思,楊麗等幾位評課好的老師以外,王小慧,李思雨,趙旭娟的評課能力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評課後的蒙氏學習首先結合優秀老師的示範課,然後再結合蒙氏課程理論,從蒙氏課程的理念,蒙氏課的模式及基本流程,操作的類型及操作中常出現的一些問題,一些典型課程應注意的問題等幾方面進行了學習(有具體文稿和課件,這裏不再詳述)。學習完畢,對老師進行了要求,並安排了下一階段的中小班蒙數聽評課。

其中,小一班李瑞,小二班曹寧分別作了“2的形成”。李瑞是新老師,能夠把活動流程模仿下來,但顧不上孩子,只管自己走流程。並且沒有突出活動重點“1個再添

上1個就是2個,用數字寶寶2來表示。”;曹寧把重點突出了出來,但語言不精練,操作時落入了指令性操作的誤區,不能給幼兒以思考的時間。小三班肖靈做的“感知三角形”,能利用線條拼擺的方式讓幼兒感知三角形的三個邊做得很好,但幼兒對角的感知方面做得不太到位,而且也出現了“保姆式操作”,不敢放開手來讓孩子們發揮。中三班劉寧講的單雙數,問題主要存在於語言表達不夠嚴密,目標定得有點太高,不符合本班幼兒情況等。另外還有立棉的“認識20以內的數字”,小慧又做了一次“10以內的倒數”等,均存在重點不突出的情況。而思雨老師做的“5以內的數量結合”是非常成功的一次課,不僅能夠用多種材料讓幼兒感知數的抽象性,而且能夠授予幼兒觀察事物的順序、點數的順序及方法,最後還以遊戲的方式把活動進一步深入到“按數取物的”層次。

這一輪聽評課結束後,我給老師們作出一些園本課程包括蒙氏數學,幫我早讀,洪恩英語的要求,也就是要把我們園園本課程的優勢進一步發揚。(注,在四月初我們已經進行了幫我早讀的教研,讓全體帶幫讀的老師聽了趙慶芳老師從藍天幼兒園帶來的幫讀課教學模式,充分分析了這種模式的利弊,並給各班做出了要求,讓各班把這種模式在晨讀,坐車幼兒走了以後這段時間抓起來。

另外,我們在兩個學前班進行了一次模擬小考試,目的是發現我們在幼小銜接文化課教學這方面存在的問題。考試題目比較簡單但面比較寬,因為是第一次考試,要求也比較鬆。考完之後,我及時組織老師進行了“幼小銜接教研”,總結出了以下幾點:1)拼音方面學二班沒有問題,學一班存在幼兒拼音書寫不規範的問題;2)數學方面還需要把學習面放寬,加強幼兒對各種題型的練習;教學過程中老師的語言要進一步規範;

3)要進一步提高幼兒的書寫速度,答卷技巧。

數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5

恰當地引入新知,展示知識的價值取向,有助於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激發學習興趣;通過引入、創設情景,刺激學生的求知需要,調動學生積極的情感因素,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應如何引入新知?可用如下七法:

一、從數學本身發展的需要來引入新知

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從現有知識出發,展示新舊知識之間的矛盾,引起學生的認識衝突,讓學生在需要中 進入新知學習。

例如“分數初步認識”的教學,先讓學生做等分除法,4個餅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人幾個?2個餅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人幾個?當學生列式解答説出算法後,老師提出:把一個餅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每人幾個?怎麼表示?在學生尋求解決問題的需要中,引入“分數”。

二、從知識的類比中引入新知

類比法是由舊知去獲取新知的一種重要方法。國小數學中的很多知識是與已有知識進行類比而產生的。教學中,在引入這類知識時,教師要善於從新知的類比原型出發,引導學生去提煉原型的類比因素。在類比中萌發推出新知的思路。

例如,“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教學,先引導學生複習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再要求學生説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再要求學生説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強化面積計算中的轉化法。然後讓學生思考:能否象尋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一樣,通過割補(或拼接)把三角形的面積轉化為我們已經學過的幾何圖形的面積來計算?學生不難由推導方法的類比而獲得公式。

三、運用歸納法引入新知

在引入新知時,提供學生新知背景中的一些個別對象,讓學生去觀察、比較、分析、綜合。誘使學生萌發猜想,引出規律。這樣引入,體現了編者的意圖,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國小數學中的定律、法則、性質等規律的教學常常沿着這種思路來引入。

例如:“加法結合律”的教學,先出示如下兩組練習。

第一組第二組

(8+27)+138+(27+13)

85+17+8385+(17+83)

72+(28+57) (72+28)+57

把全班同學分成甲乙兩個比賽組,分別作第一、二組連加練習比賽。當乙組獲勝甲組不服時,師生討論:第一組算式到底能否象第二組算式那樣進行簡算?當學生髮現,每組的第題、題、題結果分別相等時,教師提出如下問題:結果相同的兩個算式之間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進而提出:通過比較,你發 現了什麼?

四、在知識分類中引入新知

從上可知,在教學相比較而存在於某屬概念之中的種概念時,常常先讓學生對屬概念進行分類,然後分別對各類知識進行比較、分析。在學生全面感知各概念的發生、發展和形成過程的基礎上引入概念。這樣引入背景突出,整體性強,學生思維連貫,認識自然。因而對所學的知識理解最深刻,知識結構最完整。

例如“質數、合數的概念”教學,這樣引入:讓學生求出1,2,6,7,9,11,14,各數的約數換引導學生按約數個數把上述各數分類(教師提示分類標準)→學生列舉一些分屬於各類的其它自然數→引導學生分析比較每一類中各數之間有什麼共同點(都是自然數且約數個數相同),不同類別中的數之間有什麼不同(約數個數不同),→比較中引出質數、合數概念。

五、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中引入新知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學習新知總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識經驗之上。尤其是國小數學中那些相對獨立、前後聯繫少、本質屬性較隱蔽的知識的學習,更是依賴於兒童的生活經驗。教學中,教師善於提供多種感性材料,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的記憶表象。從中提煉出新知“生長點”。讓學生在觀察、分析、比較中引入新知。

例如“圓的認識”的教學,學生認識“兩定”即定點(圓心)、定長(半徑)是重點,也是難點。一位老 師這樣引入:

讓學生舉出生活中的圓形物體(硬幣、鐘面、餅乾、車輪……)→從中設疑:所列舉的物體哪些一定要做成圓的?為什麼車輪一定要做成圓的?(學生為難)→提供學生正、反面體驗材料,國外為了訓練自行車運動員,設計出前後輪均為橢圓的自行車(出示示意圖)。假如你騎上這種自行車會有什麼感覺(學生體驗到:會產生上下顛簸。進一步分析顛簸原因是:車軸心到地面的高度隨車輪轉動而不斷變動,即軸心到輪邊各點線段長短不一)。騎上圓形車輪的自行車為什麼平穩(軸心到車輪上的距離處處相等)。→在釋疑中引入圓心、半徑的概念。

六、在操作演示中引入新知

抽象的數學知識廣泛地存在於客觀事物之中。數學的這一特點,決定了數學教學中引入操作演示的可能和必要。教學中,充分利用現有條件,把新知的發生、發展過程寓於學生的操作或者教師的演示之中來引入新知,符合學生的認識心理特點,以及情感需要。

例如“三角形的認識”的教學,讓學生説説日常生活中三角形實例→請學生用自備的3根小棒搭三角形(要求搭出各種形狀的三角形),並説出搭的方法→讓學生畫三角形並説出畫的過程→比較所畫出的各種三角形的異同→在分析比較中引出三角形的本質屬性。

七、在創設情景中引入新知

國小生的學習帶有濃重的情緒色彩。數學教學中因數學知識抽象,情感因素隱蔽而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單調。要克服這一不利因素,從新知引入起,教師要善於根據學生年齡特徵,把知識發生的背景,置於一幕幕使學生喜愛、令學生驚奇的情景之中,從而先聲奪人,引發學生興趣,啟發學生思維。

例如一個教師在教“求平均數應用題”時,這樣來設計“引入”:

師:同學們喜歡唱歌,誰為大家唱首歌?(同學們興致很高推選了一位同學唱歌)。

師:這位歌手唱得怎麼樣?怎樣來衡量她的唱歌水平?(生:讓評委來打分)對,老師請4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擔任評委,給這位歌手打個分數(4個小評委把打好的分數分別寫在黑板上,老師也打了個分數)。

數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6

一學期來,本人嚴格按照學校的教學工作計劃和上級教育部門的有關教育教學精神,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我努力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透過一學期的努力,我所教學科取得了必須的成績,我的具體做法如下:

一、以課堂教學為核心:

1、備課。學期初,鑽研了《數學課程標準》、教材、教參,對學期教學資料做到心中有數。並且用心參加教材培訓,培訓後寫出體會,學期中,着重進行單元備課,掌握每一部分知識在單元中、在整冊書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學生怎樣學,學生將會產生什麼疑難,該怎樣解決。在備課本中體現教師的引導,學生的主動學習過程。充分理解課後習題的作用,設計好練習。

2、上課。

(1)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思考。然後,放手讓學生探究,動手、動口、動眼、動腦。課堂上生成的知識做好教學隨筆。針對教學重、難點,選取學生的探究結果,學生進行比較、交流、討論,從中掌握知識,培養潛力。之後,學生練習不同坡度,不同層次的題目,鞏固知識,構成潛力,發展思維。最後,儘量讓學生自己小結學到的知識以及方法。這樣,提高了對數學課的興趣,參與性高,為學好數學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2)及時複習。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識基本是當天複習或第二天覆習,以後再逐漸延長複習時間。

3、批改作業。我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針對不同的練習錯誤,教師面批,指出個性問題,羣眾訂正共性問題。批改作業時,教師點出錯題,不指明錯處,讓學生自己查找錯誤,增強學生的分析潛力。第二階段:我在辦公室批改,學生訂正之後,補給優秀,並善於用激勵性評語鼓勵學生進步。雖然是數學作業本,我給的批語一般都在1-2行,來指出學生的不足和激勵學生更加進步。這樣分兩個階段,對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對激發學習的興趣取得了較好效果。本學期我還讓孩子們寫數學學習週記,並給予激勵性評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注重分層教學。對後進生分層次要求。在教學中注意降低難度、放緩坡度,允許他們採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學習。注重他們的學習過程。在教學中逐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對學生的回答採取揚棄的態度,並且巧用幽默,善於運用體態語言,從而打破了上課發言死氣沉沉的局面,使學生敢於回答問題,樂於思考。

二、用心落實素質教育

堅持正確的教學思想,樹立與素質教育相適應的教學觀念,改變以知識為本的傳統認識,樹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新觀念,緊緊圍繞學生的探索與創新活動展開,給學生創造操作、實驗的機會;獨立思考的機會;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自我表現的機會,使學生能持續良好的心境,始終以一種簡單、愉快的情緒去用心主動的參與學習。

三、參加教育教研活動:

1、改變教育觀念。明確教育是為學生今後的發展服務的。閲讀教育期刊,思考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實踐潛力的方法和途徑。

2、用心參與學校的專項研究,摸索其特點,為靈活運用教學方法進行課堂教學做好準備。

3、在新的課程標準下如何在教學中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創造各種適宜的、開放的情境,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潛力和實踐潛力,明確方向,促進教學。

透過一學期的教學活動,我也發現了自己在教學工作中還有很多不足有待加強:

(1)進一步加強對後進生的輔導。

(2)要不怕麻煩放手讓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進一步發展他們的動手潛力和數學思維潛力。

數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7

本學期我擔任三年級二班和四年級一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在本學期,我能夠在學期初按照學校的要求制定教學計劃,並按時備課、上課、參加教研活動,積極參加生本教育的探究和實踐,在工作中,我收穫了很多,但在工作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備課和平時的教學中,體現了前置作業,但是設計不是很合理,有的與新授內容有一定的聯繫,但是不能很好的為新授內容做鋪墊,因此,導致學生在課前的學習不夠透徹,從而不能夠很好的為新授內容服務,課堂效率不是很高。在的生本教育交流學習中,我們觀看了兩節生本教育的示範課,老師上課時讓學生展示前置作業,是學生收集的一些圖片資料,非常生動形象,我在考慮,前置作業的內容其實非常的豐富多樣,它可以是圖象,可以是聲音,可以是文字,可以是習題等等,只要能為我們的新授內容服務,能為我們的新授做鋪墊,都可以,只要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能夠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分析和應用,就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三年級的數學教材去年教過,相對來説比較熟悉,相對把握較好,四年級的數學教材是第一次教,有的地方研究不透徹,應及時的與同級部的老師進行集體備課。在觀看生本教育的教學案例時,我發現老師的教學方法非常多,對教材的每一個小的細節都能觀察到,通過研讀透徹教材和課程標準,找準教材的重點、難點,把握好教材,才能選擇好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在研究教材和教參上多下功夫,在備課中和教學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及時向領導和同事請教,使自己傳授給學生準確的知識。

現在實行生本教育,對我們老師的要求更高了,感覺有時候自己的能力不夠,對課堂上一些偶發的事件還不能夠很好的應對,這也是制約我們數學課堂效率不高的因素之一。在教學案例中,老師對課堂的調控能力很強,包括對發言同學語言的指導等等,在我們的數學課堂上,有時候學生會想出很多連老師都想不到的解題方法,這時候我們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及時對學生的想法給予指導和評價。

在兩個班的教學中,小組合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的小組學習很積極,上課發言也很積極,平時的學習中,學得比較好的學生可以帶動不太好的學生,但有的小組相對做的不是很好,學習能力不強,合作意識也不是很強,對小組的評價只是發言積極有獎勵,而忽視了合作學習,評價機制不夠全面,應多與兩位班主任合作,討論合理可行的評價機制,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課堂教學中,我比較重視練習量,相對於其它的班級,練習量還是比較大的,學生對於學習的知識,掌握的也比較紮實,能夠靈活運用。但是練習題的方式有很多種,要多研究既讓學生感覺有心意又能達到練習目的的練習題。

我自身還存在很多不足,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多在前置作業和小組合作方面多下工夫,要多學習有關生本教育和數學教學的相關理論知識,應用於自己的教學實踐,多參與數學組和其他教研組的聽、評課,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多聽取領導和同事們對自己的教學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認真、踏實的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備課、上課上多下功夫,多於同級部的老師進行集體備課,多鑽研教材,努力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讓數學課真正成為學生實用和喜歡的課。

數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8

現將本學期實驗情況總結如下:

一、一些做法

1.認真做好前期工作總結,和二冊教材培訓,保證實驗穩步發展。

寒假期間,教研室組織任課教師,進行了培訓。培訓中,佈置了典型個案發言(9人次)、論文交流、專家講座以及教材教法分析等。老師們通過這些不同的形式,總結第一學期實驗工作,找到經驗,反思不足,並展望第二學期的工作,為實驗的順利進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以專題研究的形式,推動課改的發展。

要想讓課改穩步發展,只*幾個人來推進是不行的,必須要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因此,就必須為老師們提供一個研究的載體。否則,老師們還會用以前的方法,來教現在的教材。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就失去了實驗的意義。

出於上述考慮,在實驗中,我以“任務驅動”的方式,讓老師們確定專題,為其自我發展,搭建平台。首先,我組建了課題組。組建的辦法是:老師自己報名,只要有願望,願意在課改中展開研究,就可以報名。結果70餘名教師報了名,老師們積極性很高。第二步,讓課題組老師確定自己的研究專題。我先公佈區裏的專題“情境化課堂教學”,並配發了一些相關的資料。課題組老師在確定自己的專題時,可以在區內專題下來研究,也可以從自己的實際教學工作出發,自己來確定專題。現在,已在區裏備案的'專題,包括來自22所學校的23個,佔全部實驗校(35所)的63%。

本學期末,準備進行專項總結。

3.加強實效,組織課題中心組獻課活動,促進實驗的深入發展。(因課題組過於龐大,我又在此基礎上,確定了20人的課題中心組。)

本學期,課改的任務很重。要進一步的學習、貫徹新理念;要進行二冊教材的使用實驗;並要進行評價方案的實驗;及專題的研究等。

為了完成上述的工作任務,我區組織了課題中心組獻課的活動。組織課題中心組成員(20人),每人獻課一節。獻課過程向全區任課教師開放,自願參加聽課、評課。活動中,老師們通過聽課、評課,思考新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的貫徹與落實,並觀摩、研討教材的使用;通過自評、他評等形式,來學習和使用基教研中心的評價方案;結合獻課活動,進行短期專題的研究。我們把這次活動的專題定位在“計算教學”的研究上。通過研究,找出了計算教學低年級的一些方法,確定了基本思路:積累表象→發展思維→形成技能,並拿出了研討課,在全區展示。

另外,本學期,我區還完成了全市研究課、與宣武區交流研討等任務。

二、課改以來,課堂的變化

1.課堂教學氣氛發生了很大變化。

通過一年的課改,我區一年級課堂教學的氣氛,與以前相比有很大變化。以前的課堂,教師總是認為學生不懂事,尤其是一年級學生,主體意識差,所以更多的是指令性語言。學生的一舉一動都是在老師的指令下,這樣直接導致了課堂氣氛沉悶。

現在的教學,老師們認識到了學生的重要,努力創設寬鬆、和諧的氛圍,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讓學生輕鬆、自如地學習。現在的課堂,老師的指令性語言越來越少,而與學生商量、徵求學生看法的語言越來越多,批評性的語言在很多學校的很多班級中已經絕跡,激勵性評價已深入人心。

2.教師的教學方式有了根本性轉變。

原來的課堂教學,教師更多的思考知識如何傳授,強調知識的完整,是以教知識為目的的。教師把學生看作客體,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

現在,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更多的關注學生的情況。絕大多數老師能從學生的年齡特徵、認知特點出發(即從學生共性特徵出發),並有一些老師能針對本班學生情況,以及本班學生中的個別學生情況出發(即從學生的個性特徵出發),來設計課堂教學,使教學過程更具有針對性。另外,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更多的關注學生的思維,關注學生的情感,把知識的積累、技能的形成作為學生的發展要素來看待,而不再是關注知識的本身。

3.學生的學習方式有了較大的轉變。

隨着課改的進行,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從傳統的接受式,轉變為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為學生的學服務。

4.教學模式發生了變化。

隨着“情境化課堂教學”專題的實施,課堂中教學的情境化已得到落實。

從情境的組織形式上,老師們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來選擇不同的形式。一些老師在教學“計算”或其他思維密度較大的內容時,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採用“並列式”方式組織教學(多個情境依次出現,相對獨立),通過不斷變換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而在一些與生活實際聯繫緊密的課中(如統計等),則採用“因果式”組織形式,即後一情境的出現是前一情境的結果(或説由前一情境推出後一情境)。

從設計情境的內容選擇上,老師們緊貼生活,有的就從身邊找素材,有的則直接組織學生活動參與,有的則與現實世界相聯繫。(如一位老師在加法的教學中,與今年春季北京沙塵暴相聯繫,設計了環保主題。)

從情境使用的目的上,有的老師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價值,調動學生積極性;有的老師創設情境,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激發學習興趣;有的老師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操作,獲得自我發展……

總之,隨着課改的實施,課堂教學已擺脱了原來那種嚴肅、死板的模式,一種活潑的、充滿童趣的、更為貼近學生生活的課堂模式,正逐漸形成。

數學教學工作總結 篇9

課堂教學開放不但可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全面推廣課堂教學策略,構建高效、自主、開放的課堂,而且能夠推動我校課程及教學改革不斷髮展,促進教師隊伍和學生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自課堂教學開放活動開展以來,我校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有了大幅提高,活動效果顯著,總結如下。

  一、思想認識高度統一

學校教學工作要在教學實踐中有效落實重點學科教學策略,要以人為本,努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形成愉悦主和諧的教學氛圍;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開放活動,為深化課程改革積累了一些經驗,取得了一些成績,此次課堂教學開放活動是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的有利時機,同時也為教師與教師之間創設彼此交流、學習的平台,加強了學校、教師與家長的交流、溝通,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校管理水平提高的目的。所有教師都能主動走進其他同志的課堂,打破了以前閉門造車的封閉局面,形成了互相聽課,互相評課,共同研討,共同提高的局面。

  二、教師專業化發展效果明顯

在本次課堂教學開放活動中,所有領導及教師的聽課、評課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對專業化成長有極大的幫助。課堂教學開放使教師能主動聽、評其他教師的課堂教學,在活動中能主動獲取同行的優秀課堂教學技能和方法,能反思提升個人課堂教學理念,使同伴互助與個人反思有機結合,保證了課堂教學在聽中學,在評中學在實踐中提高的效果。

在教師間相互聽評課過程中還有利於同年段不同學科教師之間的學科整合,如物理教師在數學教師的課堂中會吸收重要的數學思想,將數學分析、理解與物理學科判斷、推理有機統一,將數學知識用於物理計算當中,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解題能力;在歷史課堂中英語教師會了解更多的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能在英語課堂中有針對性的講解,能以歷史為背景,以課堂教學為平台,以語言交流為媒介,為更好的掌握英語的學習特點提供了借鑑……

在聽課中教師間還可以對比分析同一個班的學生在不同學科教學中的不同表現,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反思。如課堂氣氛活躍與否,學生學習狀態是否積極,師生配合是否默契……這些都為教師提供了第一手的反思材料,有利於及時調整教學思想和方法。

  三、學生學習狀態進一步加強

在本次活動中,教師主動走進不同學科不同年級的課堂,對學生的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原來每個教師的課堂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後進生,他們在平時很少被教師關注,加之座位相對遠離教師,給了他們活動的空間和時間,往往交頭接耳,搞小動作甚至擾亂課堂。

自從課堂教學開放以來,聽課教師坐在教室後側對這部分同學是一個警醒,同時也是一種幫助,聽課中不少教師能主動幫助後進生,為他們講解當堂的學習知識,這既幫助了教師又幫助了學生,起到了一箭雙鵰的作用。

總之,課堂教學開放活動不論從教師還是從學生的角度都非常有利於教師的專業水平的提升,有利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建立,更有利於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我們會堅持開展下去,為學校的整體發展提供推動力量。

標籤:教學 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