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精選期末考試總結作文錦集7篇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有助於我們尋找工作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掌握並運用這些規律,為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期末考試總結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期末考試總結作文錦集7篇
期末考試總結作文 篇1

考試後,我最關心的事莫過於各科的成績了。成績很不理想。其實分數只不過就是檢測我們對知識掌握了多少而已,不必耿耿於懷,而就是要明白自己在哪裏失分了,找出原因,及時彌補。我們必須總結失分的原因,採取措施,加以補救。

這次考試不理想的原因如下:

1、考前沒有好好複習。臨急抱佛腳。正如所説,不打無準備之戰。言外之意就是沒有準備過得事很難做好,而我卻沒有好好準備,導致失分了。

2、平時沒有養成認真檢查的習慣。答完卷之後,沒有認真檢查試卷,馬馬虎虎、粗心大意,導致失分嚴重。

認證彌補,加以改正。採取正確的方法學習。

語文,要多看課外書,提高作文水平。因為現在語文寫作佔很多分。想要語文成績變好,首先要想法設法提高作文水平,這樣才能拿到高分。

數學,就是我最好的一科也就是最致命的一科。因為有時做完卷子,沒有認真檢查,導致失分。所以我們做數學的時候要細心、不馬虎、不掉以輕心。

英語,就是我最薄弱的一科。特別就是聽力和句型,所以我要在週末多聽英語,多做題目,不會就問,希望英語不再那麼差。

政治,就是我有史以來,考的最好的一次了。

物理,要多揹物理公式,多做習題,不過不要搞“題海戰術”要適可而止。

這次考試雖然沒有考好,但就是我相信,只要堅持,我的成績一定有所提高。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期末考試總結作文 篇2

期末考試已經介紹了,成績的好壞早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從考試中學到了什麼,認識到自己的身上有哪些不足以及今後的努力方向。作為文科生,腦子的好壞並不重要,只要肯努力,肯下功夫去背各科知識點,在考試中就能取得自己的理想成績 。但這恰恰是我的弱點所在,在日常生活中我是比較懶的,每次都是到考試前才瘋狂地背各科知識點,但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在之前的學習中,我每天只是侷限於寫完作業,更不要用説什麼認真複習、預習了,總是邊翻着書邊做作業,並沒有發揮出作業的價值。課上總是聽一會兒,玩一會兒,很少能專心致志地聽一堂課,課下也沒有做課外題的習慣,對知識並沒有深入地掌握。每一次的考試都能使我很清醒地認識到與別人之間的差距,使我放鬆的神經能再一次緊張起來,不斷完善,提升自己。

通過這次的考試,我已經找出了自己學習中存在的不足,並調整了一下的學習方法。我覺得,學習並不一定是天天死看書本,重點是要努力提高自己學習效率,提高自己的課上吸收率,每天爭取把當天的所學知識鞏固一遍,在做作業之前,要先把書本看一遍,這樣才能達到寫作業的真正目的所在。

高中學習才剛剛開始不久,未來的路還很長,我相信自己可以不怕困難,昂首挺進,向自己的目標前進。

期末考試總結作文 篇3

今天媽媽讓我寫一篇日誌,叫《第一次期末考試後的感想》,我想來想去不知道應該怎麼寫,在媽媽的指導下,我大膽地寫出了我的感想。

考試之前雖然媽媽沒有要求我一定要拿滿分,但是叮囑我考試的時候一定要認真仔細答題,語文要在95分以上,數學呢應該拿滿分。盡力自己的能力爭取拿雙滿分吧,如果我能拿到雙滿分我就可以得到一些獎勵……一想到有獎勵我就激動不已。

到了考試的那天,我心裏想着數學嗎應該可以拿滿分吧,但是語文嗎還是有點不自信。第一場是數學自認為不錯,順利完成;接着第二場語文,當試卷發下來後,開始有些緊張,後來慢慢的覺得挺簡單的,但是我還是小心翼翼地答卷,答完後心裏想這次語文應該可以拿個滿分吧。所以我特別的高興,考完試後挺開心的,一見媽媽我就跟媽媽説今天語文挺簡單的,這次我應該可以拿到雙滿分吧。

媽媽看着我半信半點疑的説:“還是等結果吧”,説着領着我就往回家的路上趕,剛上車不一會兒,媽媽的手機信息來了,媽媽看完信息就給我看,我一看——完了,數學竟然考了94分,接着我都不敢看媽媽的臉了,小心翼翼跟着媽媽,一路上媽媽都沒跟我説話,回到家後我老老實實坐在那裏自己複習起來課文來,一邊複習一邊反思,真是糟糕,不知又那出錯了,肯定是我不夠細心的原因……正想着想着……媽媽告訴我語文考了個滿分第一名。心裏真是不是滋味一會兒悲一會兒喜的……

期末考試總結作文 篇4

考試成績已經出來了,查了分數的我很不開心。這成績特別不理想雖然沒有人來責備我,但目前這學段對於我來説學習是特別重要的,而且我就只做一件事——學習。難過真的很難過。

反省了考前的種種事情,心裏越發覺得對不起自己。考前,我並沒有複習,而是忙着看小説。小説實在是太吸引人了,裏面的情節比複習還要精彩。不禁勾住了我的心情。就這樣忘了複習。

複習真的很重要,有助於我們鞏固知識,積累知識。在考場也能發揮出重要作用,而我呢,缺失了這機會。只想着怎麼開心怎麼玩。但不管怎麼説,事情已經這樣了。我應該將這件事作為反面教材,在心中來勉勵自己。以後要是想看小説,就應該在心裏對自己説。在這樣的情況下看小説到底正不正確。如果在特定的環境中,一定會阻止這件事情的發生。

考不好除了沒有複習就是沒有好好上課,特別是數學,在課堂上不停的發呆,該學習該掌握的基本知識都沒有學會。也沒好好記筆記。課後也沒有及時的複習。現在説這些也許已經來不及了,但以後我一定不會讓這件事再發生了。

期末考試總結作文 篇5

這個學期結束了。在這個學期裏,老師為我們的學習付出了許多心血,我們也為自己的學習灑下了許多辛勤的汗水。這次期末考試,我的每門功課,都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

總結這個學期的學習,我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學習態度比較端正。能夠做到上課認真聽講,不與同學交頭接耳,不做小動作,自覺遵守課堂紀律;對老師佈置的課堂作業,能夠當堂完成;對不懂的問題,主動與同學商量,或者向老師請教。

第二,改進了學習方法。為了改進學習方法,我給自己訂了一個學習計劃:(1)做好課前預習。也就是要擠出時間,把老師還沒有講過的內容先看一遍。尤其是語文課,要先把生字認會,把課文讀熟;對課文要能分清層次,説出段意,正確理解課文內容。(2)上課要積極發言。對於沒有聽懂的問題,要敢於舉手提問。(3)每天的家庭作業,做完後先讓家長檢查一遍,把做錯了的與不會做的,讓家長講一講,把以前做錯了的題目,經常拿出來看一看,複習複習。(4)要多讀一些課外書。每天中午吃完飯,看半個小時課外書;每天晚上做完作業,只要有時間,再看幾篇作文。

第三,課外學習不放鬆。能夠利用星期天與節假日,到少年宮去學習作文、奧數、英語與書法,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各門功課都取得了好的成績。參加少兒書法大賽,還獲得了特金獎。

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這學期的各門功課,都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自己被評為三好學生,還獲得了“小作家”的榮譽稱號。

雖然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但我決不驕傲,還要繼續努力,爭取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下學期還要取得更好的成績。

期末考試總結作文 篇6

九年級語文期末考試作文總結

本次語文考試的作文題目是“那一刻,我們 ”。這是教研員 武老師經過認真揣摩09年天津市會考作文趨勢後精心選擇安排的一個作文題目。眾所周知,09年天津市會考作文要加強對學生審題能力的考查,而武老師選擇安排的“那一刻,我們 ”這個作文題也恰恰突出了對學生審題能力的考查。

由“我”到“我們”只是多了一個字,看似變化不大,實則難度陡然增加,尤其是因為這是第一次寫這樣的題目(以前多少年來我們主要寫的是“我”)。學生寫作的難度增大了,教師閲卷的難度也增大了。我們都知道,只有教師對作文題目的把握和學生對作文題目的把握水平相當,甚至超越學生,教師才有可能相對輕鬆自如,坦然公正地對學生的作文做出評判。但是就這樣一個題目,如果第一次呈現給我們教師,教師如果不好好備備課,恐怕也難以全面、準確、深刻地給進行學生講解和指導。但是我們所有的老師和學生一樣在考試之前都不知道作文題目,這就出現了一個挑戰,十幾位老師的智慧能不能覆蓋、超越全區兩千八百多名九年級學生的思維。在一天半的閲卷過程中我們認真聆聽武老師的指導意見,反覆研討對作文的把握尺度和評分標準,不斷交流各種新出現的問題,本着“既要愛惜人才,又要為學生前途着想”的原則,艱難地完成了這一工作。不盡人意的地方也許是有的,實際上歷次作文考試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這樣的問題,我們一直在想辦法解決它,今後還應繼續想辦法把它解決地更好。因為這一問題關係到教師作文教學和學生作文寫作的動力和導向。

考試雖然結束,但教學仍在繼續。“那一刻,我們 ”這個作文,我們絕對有必要重新指導學生認真審題,修改完善。所以,下面我先講講如何理解、把握這個作文題,這也是全體作文閲卷老師經過思考、交流、討論達成的共識。 “我們”是題目中的第一關鍵詞。這個代詞,要求文章表現包括“我”在內的一個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組成的羣體的生活感受,文章須採取第一人稱的寫法。羣體中所包括的這個“我”嚴格來説就應該是作者自己,就本次考試來説作文中所包括的這個“我”給人的感覺應該是與考生現在的身份(天津市紅橋區某中學距離20xx年會考還有不到六個月時間的一名九年級學生)能理解得通,否則就會給人胡編亂造的感覺。像有的學生在作文中寫到九年級生活,説“課間我們走出教室跑到山上,到操場玩??”。閲卷老師就給寫了批語“操場設在山上嗎?”這是空間理解不通;像有的學生寫“那一刻,我們畢業了”,回顧國中畢業時的情景,一看就是死搬別人的東西,時間理解不通。這裏有三點補充:一、雖説強調作文中包括的這個“我”要與考生現在的身份理解得通,但是要是在會考中也沒必要讓人把“紅橋區”這一身份因素讓人理解出來;二、“理解得通”不是説作文中包括的那個“我”一定要完全和現在的自己一樣,因為還有“那一刻”這個限定語,既然是“那一刻”,作文中包括的這個“我”可以還沒上國中,也可以不在天津市紅橋區(要求或倡導國中生寫真人真事,但我們都知道,沒有哪個老師在閲卷中給派出所打電話查問過有無其人其事,只要符合邏輯規律、人之常情,事之常理,看上去是真的就可以);三、有的作文中包括的這個“我”不是自己也沒有絕對地算不扣題,像有的學生把“我”假象成“沙塵暴”這個羣體中的一員,有的學生把“我”寫成是“一片樹葉”,有的學生把“我”寫成是“一滴海水”從文學的角度理解還是可以的,扣不扣

題主要是看寫的是“我們”還是“我”。當然有的老師會認為作文中包括的這個“我”如果不是自己就有點擦邊,所以個別學生喜歡這樣寫,也能寫好,不必反對,但不宜在班內提倡。

下面説説如何理解把握“我們”。我們可以是特指,也可以是泛指。所謂特指就是“我們”等於“我”加“你”或“我”加“他”或“我”加“你”再加“他”,即作文中不僅要記敍描寫“我”的言行表現,還要記敍描寫別人的言行表現。幾個人的言行表現要麼形成一種互動,要麼具有共同的特徵。

先説幾個人的言行表現怎麼形成一種互動。像有的學生寫“那一刻,我們手牽手”,在最後寫到,“我走過去,拉住他的手説:‘我們永遠都是最好的朋友’”這樣就沒有表現出互動,因而“我們”也沒得到落實。如果寫成“我走過去,拉住他的手説:‘我們永遠都是最好的朋友。’他抬起頭用閃着淚花的眼眸看了看我,緊緊地握住了我的手??”這樣就好一些了。還有像“那一刻,我們緊緊擁抱”“那一刻,我們彼此理解了”??這樣的作文,因為“我們”只包括兩個人,所以都格外強調互動。互動的前提一般是在同一時空下才可以進行,但是不完全具備這個條件有時也可以。如,通過打電話,發短信,網絡聊天等手段也能實現不在同一空間下的互動。互動強調的是一種“我有來言,你有去語”“我投之以桃,你報之以李”。即便連這個條件也不具備,依然能寫,因為互動除了可以理解為言語、行為上的呼應,還可以理解為心靈和思想的融合、情感體驗的分享。像有的學生寫“那一刻,我們在一起”,寫的是自己和汶川地震中被困在廢墟中的一個女孩。他沒寫好,因為他既沒寫出言語、行為上的呼應,也沒寫好心靈思想的融合、情感體驗的分享。但是如果他能借助電視直播這個“我”“你”聯繫點用鏡頭對照的方式一面描述“你”被困在

廢墟中的情景,一面描述“我”看到每一情景時的對應反應,再加以想象也能給人互動的感覺。如“你在痛苦地呻吟,我在緊張地喘息;斷落的水泥板壓斷了你的腿,卻分明從我的心中流出血;你急切地想求得生存,我焦急地想着怎麼才能救你;救援隊員到來了,你的臉上綻出了笑容,我的心情也隨之平靜下來??”最後再能從“你的遭遇就是我的遭遇,你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你的希望就是我的希望,我們的心在那一刻緊連在一起,我們永遠在一起”來總結一下,也能成為一篇不錯的作文。也有寫好的例子,像我們印的`例文“那一刻,我們溝通於墨香之中”就是藉助歷史書或文學作品,實現了和不在同一時空下的幾位古人的互動,這種互動就是典型的心靈思想的融合、情感體驗的分享。所以,無論如何,要寫好我們,“我”和別人之間一定要有個聯繫點。 再説幾個人的言行表現怎麼具有共同的特徵。這樣寫相對要好操作一些,一般來説可以採用“‘我’怎樣,a怎樣,b怎樣,c怎樣”的形式,或者,“有的怎樣,有的怎樣”這樣的表達思路。看似“我們”的言行各不一樣,但卻具有共同的特徵。這個共同的特徵就是題目後面補充的內容,或者能被題目後邊補充的內容統攝起來。比較典型的,像我們在閲卷中讀到的一篇《那一刻,我們沸騰了》。

剛才説的是從特指的角度如何理解、把握“我們”,下面説説如何從泛指的角度如何理解、把握“我們”。所謂泛指,就是説“我們”中除了“我”身份特徵明確,其他人都不太明確,也不在行文中交代,只是用“我們”來表述,但是讀者能知道這個“我們”説的是“中國人”或者“同齡人”,或者“同班學生”等等。從泛指的角度寫“我們”,選材上強調選擇眾所周知,人人都有感觸的事例、情節。如“抗震救災”“北京奧運”“社會普遍現象”“同齡人都

有的遭遇”,“同班人都經歷的事情”等等。從泛指的角度寫“我們” 相對來説好套用原來寫“我”的一些素材。但是要善於變化。比如原來寫過的片段是某一羣體共有的經歷感受,現在把文中的“我”變成“我們”就可以了,如原來是“每天早上,媽媽都會來喊我起牀??”,可以變為“每天早上,我們的媽媽都會來喊我們起牀??”;如果原來寫過的片段是針對我個人的,要改變表述句式、內容,使其能反映某一羣體共有的經歷感受,如“失落時一句關心的話語,得意時一句善意的提醒,運動會上一條擰乾的毛巾,考試場上一塊小小的橡皮,甚至有時,只是彼此一抹心有靈犀的眼神??”這樣的句式和內容用來寫我們就比較妥當。

“那一刻”是題目中的第二個關鍵詞。限定了時間和情境,但可以寫多個那一刻,所以“三個片段”“若干個排比鏡頭”這些方式依然可用。可以以小見大、小題大作,如以“我們”關注四川地震災區為內容——“那一刻,我們在一起”“那一刻,我們手牽手”;如以“我們”用實際行動關注北京奧運會為內容——“那一刻,我們在歡呼”“那一刻,我們哭了”。這樣,寫作內容具有時代感,大氣不俗。但這兩個素材都有點“過時”了,可以引導學生看看《時事政治》,新近有什麼發生的事可寫。此外,還可寫凡人小事,如“我們”共同面對困難、承擔任務,“我們”共同探索、分享成功。或者讓學生想想有沒有一篇課文或文章、一節班會課、一次老師的教誨、一首歌、一幅圖片、一個情景??讓“我們”產生過表現不同而實質共同的東西?——“那一刻,我們低下了頭” “那一刻,我們笑了” “那一刻,我們沉默了” “那一刻,我們長大了” 。

期末考試總結作文 篇7

今天,我們的期末結業典禮就要召開了,雖然我不是很開心,因為這次沒考好,沒有進到年級前十,但我覺得這不是關鍵,是自己失敗了,又能怪得了別人什麼?

我們聽到廣播通知後,立即搬起椅子從四樓跑到一樓。在這過程中,有的同學把椅子舉在頭頂上,似乎比較輕鬆;有的同學把椅子平放在肚子前,似乎比較方便;甚至有的同學走累了,乾脆把椅子放到一旁,坐下來休息。當我們把椅子從四樓搬到一樓時,早已是汗流浹背,氣喘吁吁了。好不容易把椅子全部集中在了小廣場上,坐好了,也準備好了。可誰知天公不作美,下了一點點小雨滴,大家本不以為然,可天公好像硬要跟我們作對,反而越下越大了。班上的文達勛還算有先見之明,竟備了雨傘,於是我們在他旁邊的幾個人就借他的雨傘躲了一下。李主任沒辦法,用麥克風叫我們回教室去等候,大家的興致被一掃而光了。正當我們班只走了幾步時,雨竟然又不下了,我們只好把椅子搬回原地。坐好了,雨又下了,不過不是很大,李主任説由於天氣情況不定,期末結業典禮改在班上進行舉辦,請各個班的班主任做好工作。我們都掃興地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

今天難道是天公爺爺發怒了嗎?為何要跟我們開這等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