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幼兒園小班學期教學工作總結合集五篇

總結是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況,包括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加以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如何把總結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學期教學工作總結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學期教學工作總結合集五篇

幼兒園小班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篇1

一學期的工作即將結束了,在這學期裏,雖然忙碌緊張,卻又充實快樂。在這裏,我感謝領導對我工作的關心,幫助與支持,使得班級的各項工作都圓滿完成。在本期工作即將結束前,現對我班教育教學工作作如下總結:

一、不斷學習,認真負責

在本學期中,我都嚴格要求自己,遵守幼兒園各項規章制度,做到不遲到、不早退,無缺勤曠工現象。我積極參加各項學習活動,服從工作安排,全心全意地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因小班的小朋友自理能力差,在生活中老師無微不至到關心照顧每一個幼兒,留意孩子的飲食,幫助寶貝們在不同的天氣及時增減衣物,利用休息的時間來陪伴情緒不穩定的幼兒,細心照顧生病的孩子,同時及時把情況反映給家長,得到了家長的配合與支持。

與此同時,我為幼兒們營造了一個舒適、健康的生活學習環境,讓幼兒們減少了對家的依賴,能在園裏身心愉悦、健康快樂成長,真正體現了我班的口號:"小班,小班,永遠快樂!"。為了實現班集體目標,我十分注重協調與配合,工作不分你我,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彼此之間能夠虛心聽取意見,達成教育共識。

在本學期工作中,我把家長的工作放在首位,快速地完成了家訪工作,把我班的教育理念,方式與方法都與家長進行了溝通,實現了良好的家園共育。有了家長的支持,孩子們很快適應了幼兒園的環境與生活,能和老師、同伴一起開心地做遊戲。我們的工作得到了家長的好評與認可,為此,我充滿了信心。

二、我們充分地發揚了團隊精神,高質量地完成了班級任務。

在保育方面,我的重點是放在穩定幼兒情緒,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等養成教育。一學期下來,幼兒們學會了自我照顧,在老師的引導下,能獨立進餐,安靜午睡,會正確使用毛巾、杯子,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好習慣。在生活指導教育上我班的幼兒達到了我預定的目標,現在我班的幼兒們都非常能幹,取得了很大進步。

在教學方面,我有目的、有計劃地學習了主題課程。在教學的同時,我創設了主題牆,用幼兒們的作品豐富了主題牆。幼兒們在寬鬆、和諧、開放的教育環境中各方面的能力都得以提高。他能夠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與同伴分享經驗,積極認真地與老師、夥伴共同活動,部分幼兒在老師的提示下還能創編簡單的故事。

三、家長工作

我除了家訪以外,還利用電話以及早晚接送寶貝時主動與家長交流,這不僅讓家長及時瞭解孩子在園情況,也為我們進一步瞭解和掌握幼兒現狀,並有針對性地進行及時教育提供了有利條件,為此,也謝謝各位家長的支持與配合。

總之,我班的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我在工作中體味着教育的樂趣,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繼續以飽滿的熱情,積極的態度投入到以後的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挑戰自我,相信我將會把更號的幼兒教育奉獻給每一個孩子,為這些幼兒們的成功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幼兒園小班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篇2

不經意中,又一個學期接近了尾聲,這意味着我們和孩子們要給"小班"畫上句號了。去年哭哭啼啼來幼兒園的孩子們馬上要升中班,成為哥哥姐姐了。看着這些可愛的孩子們,不禁回想起一學期來與他們共同生活、共同收穫的點點滴滴……"為了每一個孩子都有進步",這是我們為之不懈努力的動力。在一學期中,我們竭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傾注最高的熱情,踏實、勤奮地完成了一學期的工作。

一、生活自理能力方面:

幼兒的發展是在活動中實現的,孩子是生活的主人,小班生活活動給孩子各方面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內容,生活活動不僅使孩子們獲得了生活的本領,更重要的是體驗了自我的價值,獲得了自信。

1、我們利用各種教學活動、遊戲、獎勵水果娃娃、等形式積極的引導孩子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不留米粒尾巴。並將能力強的孩子和能力差的孩子分開用餐,不在眾多幼兒面前餵飯。針對能力差的孩子我們也不厭其煩,手把手地輔導他們自己用餐。

2、隨着天氣漸漸轉暖,孩子們的衣服也減少了,我們就鼓勵孩子們自己穿脱褲子,鞋子,小便時試着自己拉好鬆緊帶拉褲子,拉好後再讓老師檢查一下,慢慢的,孩子們都學會了自己拉褲子,午睡的時候也知道自己脱褲子。

3、現在的孩子在家吃水果都是父母幫助剝,大人喂着吃,所以在集體生活中遇到了挑戰,為了幫助孩子克服這個技能障礙,我們利用中午吃水果的機會,遵循教育源於生活原則,通過兒歌、看示範、動手學使孩子很快的掌握了這一生活技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現在我們吃蘋果、香蕉等有殼的水果時,孩子們都會自己拿了剝去皮,並把剝下的皮放在自己的盆裏,有模有樣地吃水果,也不再需要老師、阿姨幫忙了。

二、行為習慣方面:

孩子們的行為習慣是在有條不紊的每日生活中受到薰陶而自然形成的,因此建立並堅持每日生活中教師和孩子的行為規範是首要的,在集體中,什麼時候做什麼,怎麼做,都要形成常規。

1、這個學期中,孩子們在聽信號行動方面進步很大,不管自己在做什麼事情,例如在玩玩具的時候,只要一聽到老師的琴聲孩子們會根據音樂的速度進行收歸整理玩具,當老師彈奏速度較慢的時候,孩子們會放下手中的玩具開始收歸玩具,隨着音樂節奏的加快,孩子們的動作也會加快,收好、整理好、放整齊,然後坐到點子上跟着老師的音樂拍手。

2、"滿了,滿了"這句話幾乎成了孩子們常掛在嘴邊的話了。當孩子們去洗手的時候,看到了水龍頭前面都有孩子在洗手的時候,後面的孩子都會停在盥洗室的門口排隊説"滿了,滿了"然後等着裏面有孩子走出來再進去,一個接着一個,不再出現擁擠的現象。以前當玩自選遊戲的時候,孩子們總會搶着去玩一些精緻漂亮的玩具,如:喂小動物吃飯、按圖示穿漂亮的項鍊、給小動物找家、拼圖等好玩的玩具。現在他們看到自己想要去玩的地方已經坐滿了小朋友的時候,就會端着椅子説"老師,那邊滿了,我等一下去。"

行為習慣的培養過程讓孩子們也可以享受到一定範圍的自由,從而表現出自得其樂,不拘束不壓抑的心情,同時良好的行為習慣也是孩子們心情舒暢的重要保證。

三、教育教學方面:

隨着春的腳步漸漸地臨近,自然界萬物開始復甦,自然角作為幼兒園的一個教育環境,是豐富孩子自然常識、激發幼兒探索的一個有趣的小天地。於是,我們又和孩子們一起展開了一系列探索、種植活動。在豆子發芽小實驗中,小朋友們選擇自己喜愛的豆寶寶進行種植,他們有的選擇了黑豆寶寶,有的選擇了黃豆寶寶、綠豆寶寶、白芸豆寶寶┄┄並響亮地叫出了這些豆寶寶的名字。這時,每個孩子小心翼翼地將這些豆寶寶放進紙杯中,生怕一不小心把他們弄壞了,給豆寶寶放水時,有兩位小朋友悄悄地在水龍邊討論,一個説:"水放少點就好了!",另一個説:"不行!要放多一點豆寶寶才能喝到呢!還有幾個孩子急着跑來問老師:"老師,要放多少水呀?"我們並不急着把答案告訴孩子們,只是請每個小朋友按照自己的想法給豆寶寶加水,並請他們觀察每個孩子杯中的水量,孩子們都發現:大家放的水都不同,有的多,有的少,"那到底誰家的豆寶寶長得好呢?"孩子們在課後一定會探索到更多的小祕密。

四、家長工作方面:

家長是我們與社會連接的直接窗口,他們關注着孩子的發展、教師的教育。本學期我們本着幫助家長消除一些顧慮,使他們能更好、更主動的配合教育的原則,對每個幼兒進行家訪,沒想到小小的一個舉動卻產生了如此良好的效果。

本學期我們還召開家訪除了向家長宣傳我園的辦園宗旨、課程安排和教育特色,宣傳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和科學的教育方法,促進家園同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還經常和家長利用接送孩子的時候探討教育好孩子的經驗和方法,虛心聽取家長的意見和看法,不斷改進我們的保教工作。通過每週的反饋表及時向家長公佈每週的教育教學內容,提出需要家長配合的地方。我們還根據家長的需要,建立書面聯繫、電話聯繫、家訪等聯繫方法與家長交流。

通過一學期的努力,孩子們的確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讓孩子健康活潑的成長是我們老師和阿姨的心願,在以後的保教工作中,我們會隨時的關注孩子的一點一滴,讓每個孩子都快樂的成長,和他們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開心的、新鮮的。

幼兒園小班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篇3

時間過得太快了,似乎剛一上班,一個學期已經結束了。在這一個學期當中我做了不少工作,取得很多的寶貴經驗,當然,也有些地方不盡哪人意。不過,在整個學期當中,我對工作充滿了極大的熱情,我深深的熱愛這份工作,我會努力工作,嚴格要求自己,虛心請教,配合班主任老師共同做好教育工作,根據班級工作目標特制定了個人計劃。

從本學期開始我們課根據《綱要》的精神及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教育要求,精心設計了一個又一個生動有趣的主題活動,將"環境創造、家園共育、活動區域活動和日常活動"都作為課程的組成部分:請幼兒與教師一起佈置主題活動中的環境;展示出幼兒在多種活動過程中的作品,在顯性和隱性的環境中反映主題的內容。區域遊戲活動的創設和教學工作活動是密不可分的,本學期我們也一直不斷的在改進班級的遊戲區域活動。通過對幼兒在活動區裏的行為進行觀察,我們及時對活動區的目標和材料進行調整,也看到孩子們的能力在活動區裏得到了發展。

我班幼兒他們參差不齊,有一半的幼兒年齡偏小,有的性格開朗、大方,有的卻較內向。鑑於此情況,我們採取了因材施教的方法來引導他們。根據不同年齡不同程度的幼兒進行教導。平時多鼓勵、獎勵他們,讓他們覺得:老師是最喜歡我的,我應該表現得更好、更棒。這學期下來,小朋友對所學的知識都掌握得很不錯,表現得也很好,達到了預期計劃中的目的,其具體各科的教學總結如下:

1、健康:

能適應集體生活;願意參加多種活動,情緒穩定,快樂;有初步的進餐,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習慣。喜歡參加幼兒園各種集體活動。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衞生習慣,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具備初步的安全保健知識,學習對自己的身體進行適當的保護,積極參加體育活動,要求動作基本做到輕鬆協調。

2、語言方面:

能聽懂及用普通話回答老師的問題,回答問題很主動、積極,能安靜地聽故事、看動畫片,能聽懂故事的情節,並能記住故事的名字及角色。記憶力強,學過的兒歌都能朗誦,會講述圖片中的主要內容,願意與老師、阿姨及同伴聊天。

3、科學:

對周圍新奇、有趣的事物和現象有明顯的興趣和好奇心。

嘗試運用各種感官感知周圍環境中的物體和現象,喜歡探索和提問。

喜歡與同伴合作,嘗試用多種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喜歡在生活和遊戲中學習運用簡單的數、形、時空等數學知識,能在成人的指導下學習使用比較、分類、排序等方法。關心周圍環境、愛護動植物,萌發初步的環境意識

4、社會領域:

培養小班幼兒的社會性,最根本的是讓幼兒知道如何與同伴相處,在這一方面我們進行了着重培養。在集體活動中鼓勵幼兒主動與他人交流,通過語言活動和周圍的人和事激發幼兒關愛他人的積極情感。教幼兒如何處理同伴間時常發生的矛盾和問題,讓幼兒明白協商、語言溝通是解決交往問題的根本解決方法。在美術活動及"小明星"評選等活動中,讓幼兒能夠初步客觀地認識自己和別人的優缺點,培養幼兒正確的個人意識和集體意識。在社會實踐活動方面,我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組織了"擁抱春天、親進自然"的親子春遊活動,讓幼兒感受春天特徵的同時體驗與同伴及家長分享美食、分享快樂的積極情感。我們還帶領幼兒參觀社區的小花園,感受大自然變化的同時對周圍居民的豐富業餘活動有了一定的瞭解。

5、藝術

(1)音樂方面:

幼兒喜歡聽曲調優美、歡快的音樂,表現出愉快的情緒,會用動作來表現音樂。節奏感很強,歌曲中的符點及切分音符都能準確的唱出來,接受力強,能掌握所學的歌曲,並能獨立的演唱。

音樂是孩子們感受美、陶冶美、表現美的一個重要表現途徑。本學期結合自己的實驗課題《在音樂遊戲中培養幼兒的音樂感受力》將教學重點放在了音樂遊戲方面。教學活動中,我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和特別的需要,分別從幼兒的興趣、情感、感受出發,運用遊戲法、練習法等多種方法,初步培養幼兒的音樂傾聽能力、音樂感受力、音樂表現力及創新能力。從多方面培養孩子們樂於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為孩子們學習演唱歌曲、律動、舞蹈、音樂遊戲等多種不同的音樂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拉勾勾》、《我的好媽媽》、《兩個小娃娃》中孩子們能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初步掌握了以對唱的形式演唱歌曲,一節課下來85%的幼兒能完整的演唱歌曲,重要的是孩子們願唱、愛唱、想唱,唱歌的興趣被激發出來了!通過引導幼兒理解歌曲的內容、情節,鼓勵、啟發幼兒創編歌詞,創編遊戲中小動物的動作,孩子們的思維更加開闊了,活躍了。通過鼓勵孩子們表演給爸爸媽媽看,並創造機會讓孩子們都來當小演員在大家面前唱歌、表演,孩子們更加大方了、自然的表演也越來越有進步了!

(2)美術方面:

幼兒對繪畫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都很認真,有多數幼兒的動手力較強,都能單獨完成作品,有少數幼兒還需加強,多數幼兒都能認識及區分顏色。整個來看,對塗色的知識掌握得不錯,幼兒的想象力及創造力較豐富根據小班下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幼兒的實際水平,主要從繪畫單個的簡單事物、印畫粘貼以及簡單手工製作等這些豐富的美術活動入手,培養幼兒正確的審美觀。美術活動主要是圍繞着季節變化和節日結合主題活動進行的,同時也考慮了幼兒自身的發展水平,選擇趣味性強、貼近幼兒生活的教學內容。

6、語言領域:語言領域:

在語言發展方面,我們這學期主要培養幼兒能大膽、清楚、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意思。現在我班全體幼兒能流利地講普通話,並已形成習慣。在日常生活和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注意為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語言氛圍,鼓勵幼兒勇於表達。為幼兒提供與他人交流的機會,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及時表揚、鼓勵幼兒,樹立幼兒大膽表達的自信心。在教育教學中,通過學習《鑽泥巴》、《春天來啦》等詩歌豐富幼兒詞彙、培養了幼兒對兒歌的喜愛以及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表達、表演的勇氣和能力;通過學習《寶寶睡覺要誰陪》、《寶貝一級棒》等,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懂得其中藴含的道理;故事表演複述《小貓釣魚》、《小雞救小鴨》指導幼兒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大膽的、生動的、聲音洪亮的進行表演,發展幼兒的語言表現力,並鼓勵幼兒嘗試複述故事,發展幼兒語言複述的能力。通過對一些文學作品的欣賞,幫助幼兒充分的感受語言的魅力和感染力。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各種遊戲豐富幼兒的詞彙量,如專門的識字活動、幼兒與老師之間的交流、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交流等,進行集體的豐富與個別的指導相結合的方法。鼓勵幼兒大膽的想、大膽的説,引導幼兒形成積極的良好的語言習慣。

作為小班的班主任,更要具備愛心、耐心、細心,使每個幼兒就像在媽媽的關懷下一樣,健康的成長,班級小幹部也要培養起來,無論是上課,還是在遊戲,都要培養幼兒的獨立能力,領導能力,做好班主任工作。這些活動目標的落實,將在實施素質教育活動中,根據幼兒發展的需要做不斷的修改,使之更切合幼兒發展的實際,班主任工作方面也會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不斷完善。

幼兒園小班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篇4

時間腳步匆匆,一眨眼,學期歲末到了。回顧這學期,有辛酸、有成功、有快樂。辛酸的是從家長手裏接過來的是一張張稚嫩的小臉,聽見的是一聲聲哀憐“老師,我要回家”“我要媽媽”……幼兒從不願上學到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從不願自己吃飯到大口大口自己吃,從挑食到樣樣菜都愛吃,從不會穿衣到學着自己穿,從不敢參加活動到爭着要在集體面前露一手……在這其中包含了老師們多少心血,當然也離不開家長的支持、配合。這就是我們小班老師的煩瑣,在短短一學期中,幼兒就有了這麼大的變化,能讓老師不欣慰嗎?能讓老師不向這羣小不點兒翹翹大拇指嗎?能讓家長不説“小班老師真辛苦”嗎?有了那一句暖人心的話,我們小班老師再苦再累都值!但在看到我們辛勤努力耕耘下獲得的收穫的同時,我們也發現了許多的不足的地方,下面我就對本學期的工作作一下簡單回顧:

一、班級情況概括:

我們班有34名幼兒,有十幾個幼兒以前上過幼兒園或託兒所,入園後能較快適應這裏的生活、學習環境。性格活潑的幼兒如:洪韋博、方銘琪、詹雅君,等能很快與同伴交往。而另一半幼兒偶然從家庭生活轉移到幼兒園的集體生活,覺得很不適應,如劉梓悦、李欣怡、張詩桐,等幼兒表現為:哭鬧不止、要回家、逃跑、不吃早、午點等,這些現象持續了兩週左右,特別是劉梓悦和張詩桐每天來時要哄許久,中午睡覺時還嚎哭,用什麼辦法都不行,只有將他們轉移找東西給他們玩,一個多月後才適應,現在偶爾還會小泣。經過保教人員的共同教育,耐心地用玩具、圖書吸引新入園的幼兒,讓他們信任我們,願意接近我們,一學期下來,每個幼兒都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安心地遊戲、學習,行為、能力方面都有較大的進步,下面總結本學期幼兒各方面發展情況及保教人員班務管理的具體工作情況。

二、班級管理:

(一)班級生活常規管理

1.來園。幼兒能從不肯入園到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主動向老師問好問早,進入冬季後,經過老師的'鼓勵,孩子們都不怕冷,雖然入園時間推遲了,但都能堅持上學、自己搬小椅、取玩具、與父母告別。

2、飲食活動。我們能做到餐前半小時不組織劇烈運動,教幼兒學習文明進餐行為,細嚼慢嚥,不挑食,精神集中地吃飯,保持桌面、地面、衣服整潔。保育員能做好各項消毒工作,餐前用消毒水擦乾淨桌子,餐具、茶杯、毛巾等用具定期消毒,根據幼兒的食量分配早、午點,對個別過慢的幼兒給予適當的幫助。易欣研小朋友從開學後一直不怎麼吃飯,總是把飯往其他小朋友碗裏挑,我們採取循序漸進的方法,剛開始只讓她吃白飯,然後慢慢地給她添少許菜,再添少許湯,現在他吃得又多又好。

3、室外活動。經常帶幼兒到三樓陽台或一樓步行街遊戲、散步、做操,一方面讓幼兒享受充足的日光浴,使他們身體健康,另一方面鍛鍊他們會排隊及聽口令能力、自控能力。本學期組織幼兒到黃岡師專進行了一次秋遊活動,孩子們都高興地玩遊戲,吃零食,不時地叫、笑、跑、跳,很是開心。我們保教人員時刻注意幼兒的安全,清點人數,雖然很辛苦,但很值得,活動很成功。

4、離園活動。熱情接待家長,向家長反映幼兒在園的生活,學習情況,身體狀態等,鼓勵幼兒將自己的小椅子擺放整齊,將帶來的衣帽穿好後回家,能有禮貌地與教師再見。

(二)班級教育管理

1.教學活動管理。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生心理特點,制定教育目標及計劃,合理組織教學活動。對五個領域的教育都有具體的內容和安排:

(1)健康方面。開學初利用教學活動小手帕我有一雙乾淨的手等,使幼兒會正確洗手,用自己的毛巾,自己的茶杯,學會入廁大小便,用手帕擦鼻涕等基本日常行為動作。接着孩子們學會了聽口令,一個跟着一個走,做模仿操,學習跳爬等基本技能,培養了幼兒運用小肌肉的能力,增進了動作的靈敏度。每天堅持1—2小時的户外活動,在活動中要求幼兒注意安全,控制活動量,離老師不能太遠,冬季教育幼兒不怕冷,天天鍛鍊身體好.

(2)語言方面。教材內容方法運用和活動組織儘量都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多以遊戲的形式、遊戲的口吻及鮮明形象的教玩具引起幼兒的興趣和注意,使幼兒的注意力能保持5—10分鐘,學會傾聽和簡單的講述。語言活動以故事、兒歌為主,孩子們邊欣賞畫冊邊聽,學會了講普通話,大膽地舉手發言,敢在集體面前講兒歌、故事,懂得了有禮貌、團結友愛等道理。

(3)社會方面。引導幼兒有興趣地觀察成人的各項勞動,教育幼兒熱愛、尊重成人的勞動成果,注重言傳身教,以自己積極的態度雲感染幼兒,使幼兒逐步願意幫老師整理玩具、圖書、茶杯、毛巾,知道愛護用具和材料,初步體會勞動的快樂。教育幼兒有困難時不哭,願意自己動手嘗試解決困難或找老師請求幫助。同伴間相互交往有所進步,咬人、打人、罵人的現象減少,唐塘小朋友開學初會抓人,經過家園一致教育,老師監督她不留長指甲,該幼兒已有所改變,但有時還會控制不住,還需進一步加強教育改進。

(4)藝術方面。為幼兒準備好充分的繪畫、手工材料,給幼兒最直觀的範畫,簡潔明瞭的講解,使幼兒瞭解作品內容、操作過程,反映幼兒最好的成果,取得成功的喜悦。將幼兒的作品公佈在走廊牆上,方便家長欣賞比較,刺激家長幫助進步。在唱歌之前,或給他們講一則有趣的故事,或帶來喜愛的小客人,引起幼兒注意學唱的興趣。鼓勵幼兒大膽上台表演,教幼兒學會用樂器和動作敲出簡單的旋律,體會音樂節奏帶給他們的喜悦,與同伴和老師一起分享。我們不僅讓幼兒學唱歌,還通過一些音樂遊戲、音樂表演來增加幼兒學習的興趣,使幼兒更願主動地去學唱歌,讓幼兒喜歡唱,願意唱。

(5)、數學方面。教學方法運用活動組織儘量都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多以遊戲學習方式認識了數字1—10

2.遊戲活動管理。遊戲在整個教育教學中佔有相當的比重,尤其在小班這個年齡階段,更加顯出它的教育力量。根據小班課程的特點,上課是短暫的,在10—15分鐘內往往也有遊戲的存在。小班以結構遊戲和角色遊戲為主,在遊戲過程中,老師給予指導甚至加入,以提高幼兒的遊戲水平。在角色遊戲中,老師在遊戲中擔任主要角色,以角色身份和遊戲口吻參加遊戲,組織幼兒友好地共同遊戲。以遊戲中逐步教會幼兒選擇主題、確定自己的角色、按自己的意願表演角色、進行語言交往,幫助幼兒逐步理解和建立起簡單的規則,穩定遊戲主題,豐富遊戲內容,培養幼兒獨立遊戲的能力。無論是創造性遊戲還是規則遊戲都以幼兒為主體,老師起輔助作用,儘量激發並維持幼兒的遊戲興趣,並鼓勵幼兒的創造性表現,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無憂無慮的生活,潛移默化地增強幼兒的能力。

3.班級其它活動管理

(1)家園活動。開學一個月後組織了一次家長會,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目標,保教人員工作目標,家長應配合方面,家長間也有了相互交流的機會;平時針對個別幼兒出現的問題,及時與其家長聯繫,共同商議解決教育的方法,使每個孩子都朝着正確的方向發展;及時更換家長園地,讓家長了解每月、每週、每日的教學活動及要求,更好地配合老師進行教育。

(2)家長開放日。本學期十一月份組織了一次家長開放日,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園的一日活動。

(3)在家園工作中,我們總是積極主動地與家長交流聯繫,通過家園欄,及時向家長彙報了幼兒的學習情況和一些保育常識及一些信息資料,幫助家長隨時瞭解班級情況。對於有問題的孩子,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繫、交換意見,取得一致的教育方法。通過本期的家園聯繫,我們和家長之間建立了和諧友好的關係,贏得了家長的信任、讚譽和支持。

三、班級存在的問題。

1.保教人員要更加緊密地聯繫,做好保教工作。

2.對個別幼兒還需加強教育。

3.幼兒自理能力需加強培養,特別是在穿脱衣服、自己吃飯方面。

4、孩子們的常規還不盡人意,上課插嘴的現象還較多,

5、在午餐方面,還有一些孩子仍舊比較挑食

以上是我對這學期的回顧,回顧本學期的點點滴滴,雖然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時也得到了一些收穫,但是,我們知道還存在着許多的不足,這些都有待於我們在以後的工作中不斷的探索、不斷的加強。總之,緊張而繁忙的工作又將告一段落,讓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面對以上的種種不足,更深入學習綱要的精神,從幼兒出發,認真做好各項工作,以便我們的各方面在來年各更上一層樓!

幼兒園小班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篇5

時光飛逝,轉眼間這個學期又接近了尾聲。一羣哭哭啼啼來幼兒園的孩子們馬上要升中班,成為哥哥姐姐了。看着這些可愛的孩子們,不禁回想起一學期來與他們共同生活、共同收穫的點點滴滴……本學期我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新《綱要》精神,認真制定班級工作計劃,根據本班幼兒實際情況,展開了豐富多彩的活動,現將有關工作小結如下:

 一、安全教育工作

幼兒園工作是保教並重的,安全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我班男孩子多,而且又好動調皮,我們重視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教育,利用晨間談話、週末發放小紅花等時間,不斷的給幼兒灌輸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措施,提醒幼兒不做危險遊戲,不吃不衞生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等等。

 二、教育教學工作

在教育教學活動實施的過程中,從活動內容的選擇,活動組織形式,幼兒表現方式上,都力求突破,鼓勵幼兒積極參與、互動和探索,以及獨立、自信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體驗。如,本學期,我們以幼兒的興趣為切入點,開展了《親親熱熱一家人》、《小小蛋兒把門開》《石頭大家玩》《下雨的日子》

《多才多藝的手》《奇妙的聲音》等多個主題活動。並發動家長參於收集廢舊材料,教師隨時更新主題牆飾,營造豐富的教育活動氛圍;同時,充分發揮區域遊戲的教育功能,積極創設良好的遊戲環境。對幼兒進行個別隨機教育,由於先天素質,生活環境,每個孩子的身心發展的可能性和發展水平都存在差異,這就需要教師做到:注重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展。我們針對不同個性的幼兒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我們班的科銘,這個學期進步了很多,在與人交流方面,會主動跟朋友交談。在動手操作方面,自己的事情學會了自己做。我們班的子涵小朋友,語言表達能力好,每次回答問題時,都是搶着回答,有時候老師還在説上一句,他就開始接下一句,對此,我們發揮其特長,保持他這種發言的積極性,同時,又培養他認真傾聽,以及耐心等待的良好行為習慣。家長也為此感到很開心.就這樣我們通過不同的形式促進不同水平的幼兒都獲得成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得到了發展、提高。

 三、保育工作

我們是日託班,除了一日教育活動,幼兒還在園中餐,午睡,更是要照顧他們的吃喝拉撒。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三位老師盡心盡力為幼兒服務,從每個細節上往切實照顧好他們,經過一個學期的日託生活,我們小二班的寶寶生活自理能力都增強了,大多數小朋友午睡起牀後都能自己穿衣服,穿鞋襪。老師只要幫孩子們整理。春季是傳染病多發期,為了預防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我們的寢室天天用紫外線燈消毒,每週還進行玩具的消毒工作,讓孩子們多喝水等,孩子沒有來幼兒園的,我們就馬上打電話詢問情況。在我們的督促下,我們的孩子還養成了飯前便後洗手、飯後擦臉漱口的衞生習慣。

 四、家長工作

1.每週對家園園地進行更新,以便家長了解幼兒一日學習情況。

2.配合幼兒園開展《如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家長會,使家長了解幼兒園實行的教學、以及需要家長參與配合孩子做的事情的重要性。

3.成功的組織孩子半日活動開放,讓家長更直接瞭解孩子在園的學習與生活情況。

4.配合幼兒園創設了班級網站,及時在班級網站中發佈幼兒照片,和幼兒學習內容,豐富班級論壇,讓論壇成為教師和家長溝通的橋樑。

五、開展的系列活動

六一“三字經”朗誦表演活動展示中,我們請來了小朋友家長觀縻,讓家長們瞭解我們學習中華民族傳統經典。

迎“七一”黨的生日,我們小二班唱響了《國旗國旗多美麗》,相信在以後的活動中,我們將取得更好的成績。

今後我們將繼續積累經驗,在經驗中學習,將理論運用於實踐,做到多學、多思、多試,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相信只要用心、用情、用一顆真誠的心,對待孩子、對待家長, 以後的班級工作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