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總結

篇一: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總結

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總結

一、 個人的學習體會

作為一名會計電算化專業的學生,深知審計工作是對具體事物進行計算、記錄、收集有關數據資料,更需要實踐才會明白專業的知識機構,和合格的心理素質。掌握會計工作不僅要學好書本中的各種會計知識,而且還要認真積極地參加各種會計實習機會,讓理論和實踐有機務實的結合在一起,所以我抓住機會到國富浩華會計師事務所工作和學習,下面就是工作鑑定。

在最初工作那段期間,我主要從事抽查憑證、簡單的核算匯表格等工作。從進會計師事務所學習他們做的工作底稿,學習怎麼抽查憑證,理解怎麼核算表格開始,隨着參加的項目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隨着對審計業務的熟悉,我開始喜歡上了事務所的工作。每一天,我都按時去上班,改掉了我睡懶覺的習慣。每一天,我都勤勤肯肯地做事情。每一天,我都會解決一些審計實務方面的問題,讓我的理論知識得到運用的同時,也讓我認識到了理論與實務的一些區別。

剛剛到會計師事務所實習學習,我沒有參加任何項目,而是先學習他們以前審計時留下的工作底稿。以前學習審計工作底稿那一章的時候覺得很難記住審計工作底稿中應包括哪些內容。但是在看了他們做的底稿之後,感覺我就把內容記住了。到現在,我總算是體會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所能產生的巨大的正效應。審計工作底稿,首先是要有一個關於底稿中的符號説明,還有索引號之類的。接着就是要有審計業務約定書、管理層聲明書、審計後出具的報告以及審計過後的財務報表。關於被審計單位的營業執照、納税登記表、基本情況説明一類的也應該整理於審計工作底稿中。如果被審計單位屬於特殊行業,還應該提供相關的文件。最後就是實施審計程序的過程中所產生的一些工作底稿、各會計科目審定表和一些憑證抽查記錄。實施了盤點程序的,還要有相應的盤點表。實施了函證程序的,函證也應該包括在其中。大概看懂了一點審計工作底稿後,我就開始整理工作底稿的工作了。其實這是一個重複性很強的工作,但由於每間公司的業務不同,底稿的內容也各不相同,我就趁着這個機會努力吸取知識,找出不懂的地方抓緊時間請教上司。畢竟理論與實踐是有着差別的,有時候甚至存在鴻溝。而實習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感受這些鴻溝並對此作出應有的思考。

抽查憑證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因為每一年企業都會把去年的報表拿到事務所審計,由事務所審計後出審計報告。所以,抽查憑證是必不可少。既然是抽查憑證肯定就不是每一筆業務都要過目,要抓住每個科目的重大發生額,這不僅僅是要有很強的專業知識,而且還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前幾次都是由事務所的老師引導我們,教會我們怎樣去判斷是否抽查這筆金額。在經過反覆幾次的實踐後,我漸漸地可以自己獨立的試着抽查憑證,但有時候還是不能準確把握要抽查的金額,可能是缺乏一些經驗吧。

在審計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計算,比如貸款利息,存款利息等。這些我們要根據企業提供的銀行原始憑證進行復算,再對照企業做的帳。檢查企業是否按照實際的利率計提利息。很多事情看似簡單,但是一旦上手有時就挺複雜的。或許這就是實踐與理論的差別。

我工作以來的第一個感悟是實習價值的高低取決於自身的積極性。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裏,有太多太多的事情你沒有能力把握了。比如是否可以碰到一個主動教導你並且放手讓你做業務,再指出你的錯誤幫助你進步的上司。能遇到這樣的上司實屬難能可貴,一般情況下前輩們都只顧着自己的工作,交代你做些基本的業務,做好了他看到有錯誤的地方就自己改掉了,也不會特地的去向你指出。因此到最後自己做的工作到底規範與否根本無從知道。這時候解決的辦法就只有碰到疑惑的問題時抓住時機去發問,把握自己可以把握到的儘量讓實習更具價值。所以不但是一個提高動手能力的機會,更是一個鍛鍊交際能力的時機。與辦公室裏的上司前輩們保持良好的關係,可以讓你儘快的熟知公司的情況,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也能夠及

時的得到幫助。很高興的是我做到了和公司的前輩以及實習生相處融洽的這一點,讓我在實習期間心境愉快並得到意外的收穫。

第二個感悟是實踐與理論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理論是實踐的基礎,我們書本上的知識都是我們實踐的基礎,有許多知識不是一目瞭然的。需要我們掌握非常熟練後加以應用。而且書本的知識都只是概論,至於細節,具體的方法還是要我們在實踐中去理解,去總結。這應該是這次實踐最大的收穫吧

第三個感悟是在不斷的挖掘與發問中我漸漸瞭解到內資會計師事務所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的生存困境。為了儘可能的降低營業成本,以比較優惠的價格吸引客户,留住客户,內資所的一些工作程序存在着不太規範的情況。比如信函的發放上,規範的做法是會計師事務所直接把信函送到被函證的單位的,但內資所為了節約成本會讓被審計單位自己完成函證。在事務所林立的情況下,一方面事務所要創造利潤,另一方面要保證審計報告的質量。當兩者產生矛盾的時候,特別是發生尖鋭的矛盾,關係到事務所生存發展的情況下,很多時候事務所會以折衷的方法,降低審計工作質量來謀求生存。

通過這次會計師事務所的階段性的實習加上工作學習,使我在學校外學到了很多東西,很多課本上沒有而工作中又必須具備的東西,明白事務所的主要職責範圍,機構組成,學會了怎麼樣更好的去對人對事,進一步瞭解會計的相關法規,並逐漸熟悉了審計的業務流程以及關鍵步驟。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會計人員必須具備的個人素質,應該具備的業務能力和身體素質,這樣才能夠更好的適應這樣一項重要的工作。同時作為事務所的工作學習人員在審計過程中看到了很多賬本賬冊,也同樣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會計人員,要對每一筆會計記錄的真實性、完整性、合法性負責。每一筆帳的記錄都要有依據,而且按時間順序排列下來,每一個程序都要以會計制度為前提,為基礎。

還有就是通過這段時間的工作和學習,我發現會計電算化是會計史上嶄新的一頁。電子計算機的應用,首先帶來數據處理工具的改變,也帶來了信息載體的變化,會計電算化後對傳統會計方法、會計理論都將發生巨大的影響,從而引起會計制度、會計工作管理制度的變革。會計電算化促進着會計信息的規範化、標準化、通用化,促進着管理的現代化。在這段時間的工作和學習過程中,不僅培養了我實際的操作能力,增加了實際的財務審計工作的過程有了一個新的認識。而且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工作中踏實肯幹,吃苦耐勞。有創造性、建設性地獨立開展工作的思維;具有一定的開拓和創新精神,做到“三個要”,接受新事物要比較快,涉獵面要比較寬,在電算化會計領域要不斷地探索,有自己的思路和設想。能夠做到服從指揮,認真敬業,工作責任心強,工作效率高,執行公司指令堅決。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加時加班、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

二、公司的swot我剛到單位時間不算長,公司的swot我説的也不是那麼確切,只是簡單的表達一下,作為公司領導的參考。那麼經過我在網上和自己一點經驗的瞭解,發現我們會計師事務所競爭力swot分析及戰略選擇:

(一)會計師事務所業務範圍不多

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範圍主要分為鑑證業務和相關服務,而鑑證業務又分為審計、審閲和其他鑑證業務,其中審計業務中的年報審計是我國註冊會計師的主要業務,即傳統審計業務,佔大多數會計師事務所總收入的80%~90%。但近年來,國外的會計師事務所紛紛拓展新的業務領域,典型的是税務代理與管理諮詢業務等相關服務的比重逐步增加,同時各大會計師事務所也逐步發展並形成了本所的比較優勢,與之相比。國內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發展速度不快,範圍也不廣,服務的多樣化發展不夠。

(二)品牌建設意識不強

對一個企業而言品牌是衡量競爭力強弱的重要標誌之一,而會計師事務所的品牌建設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審計質量、組織結構和企業文化三方面,質量是品牌建設的基礎。

只有提高了質量才能為社會公眾所接受,高質量能帶來品牌建設,從而推動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國際“四大”正是以其較高的審計質量、合理的組織結構和獨特的文化形成了公信力,並保持其較強的審計獨立性和職業素質,形成了品牌效應,與其相比國內的事務所並沒有重視其品牌建設。沒有形成讓社會公眾認可和滿意的意識,關鍵是沒有認識到審計質量的重要性問題。

(三)我國會計師事務所面臨的機會

(1)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進一步加強

我國加入wto後,會計市場向國際化延伸,為我國會計師事務所開放了專業性服務市場。各國之間都相互承認他國的註冊會計師資格,因此方便了國內和國外的合作,本土的一些會計師事務所可以通過設立海外辦事處或通過與他國當地的會計師事務所合作等形式來提供全球性服務。在這一過程中,國內事務所可以學習國外事務所的職業道德規範、先進的管理工作經驗、人力資源的培訓等內容來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和執業質量。總體上,我國可以和國際進行自由的交流,尋求較多的國際合作。從中吸取國際上的優秀經驗,同時也使國內的會計師事務所實施“走出去”戰略,使得自己的業務向國際化延伸,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

(2)審計準則的發展推動執業規範化

2006年財政部發布了新企業會計準則和48項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標誌着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要求、與國際慣例趨同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和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體系正式建立。我國審計準則體系,包括鑑證業務準則、相關服務準則和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準則,體現了與國際審計準則的趨同要求,滿足了新形勢下注冊會計師的執業需求,突出了維護公眾利益的行業宗旨,增強了審計準則的易理解性和可操作性,實現了歷史性突破。為進一步強化監管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利於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有利於維護經濟秩序和社會公眾利益。由於新的準則逐漸向國際趨同,有些採取了國際化的標準,能推動我國審計事業的發展,從而加強註冊會計師行業的發展。

(四)我國會計師事務所面臨的威脅

(1)加入wto後國際會計市場的衝擊

加入wto後,我國將逐漸取消對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在業務、人員、規模等方面的限制,所帶來的後果就是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將與國際所競爭,而國際“四大”除了具備資金、技術和管理方法優勢的同時,也帶來了國際知名會計師事務所的優質服務,他們會逐漸佔領我國國內的市場份額,而我國的會計師事務所具備跨國經營實力的企業數量有限,想跨境提供服務還具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説在面臨國際化趨勢的同時也要關注這方面的'威脅。

(2)審計風險日益加大

經濟壘球化帶動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企業經營環境的急速變化,不可避免地產生了日趨複雜的審計風險因素。隨着會計和審計的網絡化,給原有的會計環境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紙質的憑證、賬簿和報表為信息系統所取代,而網絡自身的風險也威脅到會計的安全性。對於註冊會計師而言,面對網絡審計更是一種挑戰,由於網絡化環境下發生舞弊的因素隱蔽性更強,手段更加高明、造成的損失也更大,風險導向審計成為當今主流的審計方法,要求註冊會計師以重大錯報風險的識別、評估和應對為審計工作的主線,以提高審計的效率和效果,而審計風險的日益加大也給會計師事務所帶來了許多威脅。

(五)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的戰略選擇

(1)增長戰略

增長戰略(growth strategy)是將寶貴的優勢和大量的環境機會結合而組成的戰略,尋求擴大組織的經營規模,可以通過直接擴張、縱向一體化、橫向一體化和多元化來實現。我國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註冊會計師行業的一些缺陷,2005年新修訂的《公司法》和《證券法》也進一步規範了註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而且隨着新會計準則和審計準則的發佈實施,

我國逐漸在向國際準則趨同,因此應該以此作為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基礎。這可從兩個方面進行佈局,一是境內會計師事務所到我國境外投資密集的地區執業,建立分支機構、發展成員所;二是通過一些措施讓境內事務所參與大型企業境外上市的審計工作,努力創造我國會計師事務所與國際“四大”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並且推進法律和政策環境的改善.

篇二: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助理工作總結

2012年半年審計工作即將告一段落,在近些年中,12年是北辰業務部人力最為鼎盛的時候,在領導的帶領下大家同心同德,較圓滿的完成了預期任務。現將我半年來的工作做一番總結,並從中找出不足,明確今後工作方向。

一、主要工作

截止目前:共計完成了審字報告20個、房資審字報告2個、審專報告22個和30個所得税彙算清繳報告。

二、工作心得

12年是質量年,11年末所裏啟用了新的審計底稿,經過對新審計底稿的整理和修訂使自己對新底稿有了初步的認知,正式採用新底稿,無論從底稿的順序還是底稿的內容,大家都經歷了從不熟練到適應的過程,也逐漸體會到新底稿的優勢。例如:1.以往審計中對現金流量表的編制無法體現工作軌跡,即使書寫計算過程,單純的數字加減也無法讓人清楚明白計算詳情。新的審計底稿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將快速編制現金流量表的套路用excel表格清晰體現。使用它編制現金流量表,一方面節省了記憶公式的時間,另一方面也細化了編制流程,能更容易發現編制漏洞,及時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調整編制方式;2.以往審計底稿較為簡單,尤其對助理人員,許多需要詳細複核的科目往往僅有審定表及明細表,真正分析複核的程序沒有實施,導致審計風險加大。新的審計底稿從表的數量和表的設置上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將需要實施的程序用各種形式的excel表現,既規範統一了審計軌跡,又強化實施了審計必要的程序。經過一個循環的實踐,新底稿真正踐行了“質量年”的宗旨,審計質量也為近幾年中較為優異的一年。

根據領導的部署,12年由我和孟工搭檔工作。我們小組每開展一項工作,都會從實踐中摸索經驗,以便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例如:

1.合理分配時間,保證現場工作按時、有條不紊的進行;2.合理分工,保證現場需要採集的數據按部就班的完成。3.清晰劃分權限,保證每個項目專人跟進,不出現空管的現象。 在領導的率先垂範和同事們互相幫助齊心努力下,北辰業務部延續了2011年度優秀部門的工作作風,又一次完成了任務。

三、工作不足

1.提高工作效率

由於採用新的審計底稿,加之對新底稿的填制不能馬上熟練,且在業務初期沒有進行級別限定,導致前期幾乎每個公司都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和了解工作,延長了時間,降低了工作效率。本年審計中後期,領導及時發現問題,調整審計策略,重新劃分需要進行詳細風險評估的級別。並且經過一段時間的經驗積累,對新底稿的運用也越來越熟悉,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2.加強企業個體的深入瞭解

隨着底稿的不斷更新提升,底稿的編制也要求越來越精確。比如:穿行測試的審計結論如何定位準確、各個科目的審定表明細表和測試表的審計説明和結論如何表達、業務完成階段各表的填制如何呼應之前的審計程序及如何明確表達審計項目最終的結論等等,都是需要不斷學習和總結的。其次,如果不對企業生產流程有清晰的瞭解,對企業財務軟件中存貨、生產流程的設置有清晰的認識,那麼對於新底稿中存貨、成本部分的分析性程序的底稿是無從下筆填寫的。這就要求在日常工作中,須總結每個企業的特點,特別是對長期合作的客户要做

到細化了解,才能將底稿做的更加符合要求。

3.加強自我學習

隨着時間的推移,我越發的感覺學習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不但要認真學習審計、會計的新準則,還要多向同事們學習和請教,彌補不足,不斷完善理論水平並與工作中的實踐相結合,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着眼未來,為更好的使我部發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大家要比形象,促對話交流“零障礙”; 比作風,促為企服務“零距離”;比業務,促辦理事項“零差錯”;比質量,促服務結果“零投訴” ;比效率,促日常工作“零積累”。只有更好的為客户做好本職工作和增值服務,才能使我部工作開展的越來越順暢,才能使我們個人得到更多的歷練。篇三:會計師事務所年度工作總結

xxxx年工作總結

xxxx年是忙碌的一年,是我在財審二部工作的第一年,這一年中我參與了xx個審計項目,並且從中學習到了很多實際工作中所需的審計方法,以及個人在工作當中所要掌握的審計思路,在理論知識方面與實踐工作當中有很大進步。現將2011年度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2011年主要工作情況 (一)業務開展情況 具體情況見下表:

業務情況分析:

今年做的審計項目讓我記憶深刻的還是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經濟責任審計,這次經濟責任審計對我來説還真有點特別,在審計的過程中發現不單單是審查公司的賬務處理,還要看他們公司的內控是否完善,最重要的是還得對公司幾個板塊的業務(中介,理賠、承保、印章、單證)流程要有一定的瞭解,從中查找業務當中存在的問題。

(二)個人學習情況

回顧2011年我參與的審計項目,讓一個剛進事務所,剛接觸工作的職場新人學到了很多很多專業知識,也為之後做其他審計項目間接性的做好鋪墊。

1.更加熟練的運用word和excel辦公軟件。

2年初的年報審計項目,一個單位接着一個單位,由於是剛到事務所時間短,開始年報審計給我的感覺就是很機械的填表,填完一張再填下一張,好多表不明白是為什麼需要填,得怎麼填,只好經常性的請教項目經理。可是當做了幾個年審項目之後,尤其是“實質性底稿”,當我再次填寫底稿時,我對會計科目的認識也更進一步了,通過填寫的財務數據,分析出企業今年與上一年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變動原因。

2.通過對底稿的排版、整理、歸檔,也讓我清楚瞭解到公司對底稿的要求以及相關的歸檔程序。

3.從最初的只能抽查、複印憑證,數據分析統計,到現在獨立的查找問題,並寫成問題底稿。

二、工作建議

(一)面臨的困難(或需要部門解決的問題)無 (二)建議

1、執業能力方面(知識結構、實踐經驗、創新能力)

審計業務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註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和專業技術水平,為此,在強化業務質量的同時,希望把職業道德和專業培訓作為培訓工作的核心任務。

2、學習能力方面

我們要虛心向同行和同事學習工作和管理方面的經驗,希望能夠借鑑項目經理的工作方法,同時努力學習業務理論知識,擴大獵取知識的範圍,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使審計的全面素質再有一個新的提高,以適應公司的發展和需要。

總之,在這一年的工作中,有成績和喜悦,也有不足之處,但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努力、不斷改進。我確信公司財審二部是一個團結、高效的團體,每位成員都能夠獨擋一面,共同走向輝煌。

篇二:事務所審計工作心得

轉眼間從事財務審計工作四年了,既漫長又短暫。當我感慨時間轉瞬即逝的時候,回想三年的經歷又有着數不清的故事。非常感謝曾經帶我做項目的審計經理,都是我的恩師,這是我走出大學後得到的最大財富。現在我就僅有的一點心得拿出來與大家共享一下。

財務審計是個技術含量非常高的工作,它需要的不單是會計、審計的專業知識,還需要語言交流能力、人員協調能力、辯證邏輯分析能力、行業趨勢以及經濟形式的分析能力等等,而這些能力全靠豐富的知識積累而成。

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我把企業的財務報表審計風險分為以下三類:

1、原來沒有的業務憑空捏造(虛假收入、收益等)

2、業務真實但會計處理有誤(藏利潤、成本等)

3、有業務而不記錄(賬外物資等)

所有的財務報表錯報漏報均是這三類中的某一個,或者混合使用。我就按順序逐一介紹一下。

審計風險1我簡稱為“無中生有”。這是三種風險裏最可怕的,要求的技術含量也是最高的。我知道跳水比賽每個動作都有難度係數,目前我見到最高是

3.8這個值,那麼對付“無中生有”這類風險需要的難度係數應該是7.6。絕對不是開玩笑,因為“無中生有”包含兩個分支:

1.1判斷哪些業務可能是無中生有;1.2是證明它們是無中生有。我將其定位為高難度的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因為這類風險所涉及的業務對象不是偶然事件,而是一個陰謀。既然是陰謀,可想而知傳統的審計方法是查不出來漏洞的。假如一個企業存在無中生有現象,那麼我們查看的原始單據可能是偽造的,合同可能是假的,發函詢證也都串通一氣,因此這是一個高智商對抗“遊戲”。 先説一下1.1這個分支,該環節的判斷可不是憑感覺,因為一旦錯了,損失的是耗費相當大的資源來證明這個結論,也就是1.2環節。我們的審計工作可不是愛迪生做燈絲實驗那樣,證明這個假設錯誤也是成功,愛迪生有的是時間換N種材料實驗,而我們需要的是在現有時間內找到無中生有業務,找不到就是審計失敗。因此1.1的判斷至關重要。

再解釋一下1.2環節,前面我説過1.2環節的證明不是傳統方法可以解決的,因為現在的被審計公司會對我們慣用的手法予以防備,顯然再走老路必然會落入圈套,但這並不是説我們就無計可施了。這裏需要審計人員有着敏鋭的觀察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因此授予3.8的難度係數不為過。那麼到底如何證明呢,其實還是有方法的。由於我資歷尚淺,姑且和大家探討一下我的一種思路。任何一種謊言與陰謀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它總是在人們的常規思路上掩飾的完美無瑕,卻

總會在不起眼的地方露出馬腳。問題的關鍵就是審計人員如何找到這個不起眼的漏洞,我們應該感謝偉大的邏輯學給了我們這把鑰匙。邏輯學分為傳統邏輯與數理邏輯,我們只需掌握傳統邏輯就足夠了。再把目光回到我們1.1環節得出的判斷上,在1.2中我們首先需要對1.1的判斷得出N種邏輯推理。任何一種現象的發生總會產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我們的第一個工作就是能夠儘可能多的分析出這些可能存在的連鎖反應,然後與現實中的情況核對,如果截然相反,恭喜你已經找到狐狸尾巴了。

譬如一個企業收入比去年增加很多,我們懷疑有虛假成分。我們不妨分析一下收入增長可能有哪些連鎖反應。這裏有個祕笈,就是儘量分析出間接相關的連鎖反應。(1)這個企業的人員工資與去年相比須有較大提高。因為收入大額增加必然會使工人的工作量增大,才能得到更大的產出,才有可能被銷售出去。那麼事實上工資是否有較大增長呢,如果沒有的話工人一定有怨言,不妨去找工人做個訪談來證實一下。(2)如果這個企業的產品銷售出去需要運費,那麼運費一定會有相應的增長,不妨核對一下運費實際數並追查一下原始單據和相應的銀行對賬單。(3)、(4)還會有許多間接相關的可能,需要審計的人員的邏輯推理與辯證,我相信這個證明過程就會明朗了。

對於審計風險1(包含1.1和1.2)的內容在07年的審計準則中大量引入了重視程度,也就是我們所説的風險導向審計。當然風險導向審計的內涵更廣,它不旦包含如何識別無中生有風險,還包括判斷審計重點在風險類別1、2和3的哪個層面上。

審計風險2是我們在日常審計工作中最常發現的問題,也是工作經驗較少的朋友們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尤其是非會計專業的同仁們。可以説這是會計理論知識層面的問題,很多人因為沒有較強的會計功底而對它望而卻步,其實大可不必,要想解決掉它也是有捷徑的。下面我將重點介紹一下審計風險2應該關注的重點。 先與朋友們探討一下如何學習會計知識。舉個例子説明一下,譬如我們非常熟悉的英語。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每學一個單元講一個語法點,從國中到大學貫穿始末。然後學生腦子裏一頭霧水,似乎語法有成千上萬條。但經過專業的語法老師的歸納串講後卻變得通俗易懂,按照詞性(名詞、形容詞、副詞、動詞),時態,非謂語動詞等等分別講解,從整體瞭解局部,從常規認識特例。原來語法完全可以兩天學完。那麼會計呢,也是一個道理。我們很多人曾一度受課本的影響而走進誤區。所有的教材幾乎都是按照資產負債表的科目順序逐個講解,學完後都被教材中所述的上百種業務分錄搞得暈頭轉向。在遇到一向業務後我們所想到的不外乎是書上哪個地方有這個例子,借貸方各自應該是什麼科目。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就完全被束縛在教材上了。因為現實中有很多業務是教材上沒有的,不是因為這種業務太新穎、太特殊以至於沒有予以規範,而是因為教材不屑得歸納。

例如這樣一個分錄:Dr: 應收賬款or其他應收款 1,000.00 $Cr: 應付賬款or其他應付款1,000.00 $

請問朋友們會如何理解呢?我想書上幾乎找不到它的出處,但類似於這樣的分錄卻廣泛的存在於被審計公司的財務處理中。如果我們已被書本束縛的話,在碰到這類情況時就會被客户的老會計忽悠的暈頭轉向。針對上面例子的分錄可能會是以下的情況:

a. 客户做的重分類調整;

b. 客户的債權人和債務人清單上有同一公司,從而引起的對衝; c. 客户隱藏成本費用,將其暫時放入應收賬款or其他應收款;

d. 客户隱藏收入,將其暫時放入應付賬款or其他應付款。

對於a和b的情況是正常的,由於難度係數太低,因此教材中不講了,我也不再囉嗦。但如果是c和d的情況就出問題了,因此企業就是通過這些小得不起眼的分錄達到了粉飾其財務報表的目的。

言歸正傳,那麼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學習會計知識以應對這些問題呢。方法很簡單,就是學習會計處理的精髓。對於會計學的精髓我總結了一下,有以下幾點:

2.1借方發生額不是資產就是成本費用,貸方發生額不是負債就是收入。這是在不考慮調賬、沖銷以及結轉分錄的基礎上所反應的真實經濟實質。當然這條大家再清楚不過了,但往往最熟悉的東西卻是容易被我們淡忘的。作為一名審計人員,我們不僅需要知道2.1這條真理,在我們的工作中更需要學會利用2.1的變型——資產與費用的劃分是否合理,負債與收入物劃分是否合理。在任何一項業務的會計記錄中都會涉及這個問題。被審計公司也正是利用故意劃分錯誤來達到粉飾財務報表。前面列舉的例子中的c和d就是這樣的。那麼我們如何在沒有高深的會計理論的基礎上去發現這些審計風險呢,方法很簡單,抓住這項業務的實質。只有我認識到了這項業務的經濟實質,是費用還是資產,是負債還是收入就會迎刃而解。不妨拿資產和費用來説,所謂費用就是歸屬於當期的費用,換句話説它的支出是為了換取當期的收益,對以後沒有直接影響。而資產的支出則能夠換取以後多期的收益。

説到這裏我需要對資產重新下個定義。通常我們給一個事物下定義時總是立足於它的來源和特徵。比如我們給固定資產是這樣定義的:使用年限超過一年的有固定價值且可以可靠計量的有形資產。這樣的定義的好處是很直觀,但卻不利於更深入的瞭解。如果我們對固定資產按照它的歸宿來下定義,可以這樣來定義:有待日後費用化的經濟支出。這樣一來固定資產存在的價值才真正展現在我們面前。其實不僅是固定資產,所有資產的真實用途都屬於這個範疇。存貨的減少相應的結轉了成本,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減少是因為折舊的計提記入了相應成本,貨幣資金和往來款的減少除了歸還負債都是因為支付了相應成本費用。投資的減少也會因轉讓後記入相應成本。因此把握住了這個劃分規則後再來認識一項業務的經濟實質,再加上我們的分析,被審計再打這張“亂劃分”牌就不管用了。

2.2會計學的基本原理——權責發生制、重要性、謹慎性、一貫性原則。

説起這四個基本原則就好比英語學習中的語法一樣。所有業務的分錄設計都是圍繞它們來規範的。通常我們總是在埋頭學習每一項業務應該如何借貸,業務成百上千,豈不是越學頭越大。但如果回過頭想想,我們學習的每一筆業務都是在從另一個角度來學習會計學的基本原理。那麼我們的會計教材完全可以只分四章,即第一章權責發生制、第二章重要性、第三章謹慎性和第四章一貫性原則,然後只需把書上的業務按照這四項原則重新歸類。我想這樣的教材會更容易我們舉一反三,更快的掌握所有業務。

對於審計風險2我也只能歸納這麼多了。總體來説它容易掌握,只是通常會把剛入行的朋友們困惑一把。但只要抓住了會計的這兩條精髓還是能在比較快的時間內拿下這一關的。

審計風險3又回到了審計學的層面上。這個風險又可以分為兩個層次:3.1被審計公司故意不記錄,蓄意隱瞞;3.2由於工作疏忽或者業務量太大沒有來得及記錄。

如果是3.1的情況,就類似於審計風險1操作方法。審計風險1我稱之為無中生有,那麼3.1恰恰相反就是有中生無了。事物總是有正有反,好比有了九陽真經就必然會生出個九陰真經。如果真的是3.1有中生無這種情形的話,也是相當不容易對付的,方法同審計風險1,只不過是逆其道而行之罷了。

如果是3.2的情況,這就很簡單了,只需要按照審計學所説的從原始資料追查到記賬憑證就可以發現此類審計風險。

這就是我對財務報表審計的一點心得體會,由於經驗過少,只是籠統介紹一下我對這項工作的認識。有人常説老會計很吃香,就像老中醫似的,那麼我認為老審計人員也是這樣的。這是一項需要不斷積累不斷學習新知識的職業,我相信一位經驗豐富的審計師是不需要看憑證的,他只需將財務報表做個多種對比分析,邏輯分析,再結合經濟形式、背景資料就可以得出審計結論了。老中醫不就是觀其色、聽其聲、把其脈便知病矣。要想成為這種境界需要我們閲歷無數,不斷鑽研,我相信我們這批入行不久的80後們,只要不拋棄,不放棄,沿着前輩們的足跡還會再創輝煌!

篇三:會計師事務所員工年度總結

一、 個人的學習體會

所以我抓住機會到國富浩華會計師事務所工作和學習,下面就是工作鑑定。

從2009年7月1日到2010年6月30日再到現在的工作以來,我接觸到了很多的新鮮的事物,不再是實習時候接觸國有企業年審的工作了,我還接觸到了國有企業的發債審計,保險公司的離任審計,財政檢查等工作,感觸特別深的是保險公司的離任審計,這次離任審計對與我來説還真是有點特別,在將誒出的過程中發現不單單是審查公司的賬務處理,還要看他們單位的內控是否完善,還有就是我第一次接觸保險行業對與這個行業的專業會計術語要了解很多很多資料。頭一次接觸內控,真的是不知所措,再後來的慢慢吸收,覺得明白了很多,可能在學習的過程中給項目經理或者其他人帶來了很多的麻煩,造成不理解的誤會,至此我總結自己還是要好好學習,努力下去。我覺得在工作中應該要本着此次工作雖然結束,但是面對以後的工作,我將會更加努力拼搏,為自己的未來打拼出一片精彩!我是為了自己而努力,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因為我知道只有不斷開拓進取,才能在不斷變化發展的社會洪流中“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擠滄海”。 在最初工作那段期間,我主要從事抽查憑證、簡單的核算匯表格等工作。從進會計師事務所學習他們做的工作底稿,學習怎麼抽查憑證,理解怎麼核算表格開始,隨着參加的項目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隨着對審計業務的熟悉,我開始喜歡上了事務所的工作。每一天,我都按時去上班,改掉了我睡懶覺的習慣。每一天,我都勤勤肯肯地做事情。每一天,我都會解決一些審計實務方面的問題,讓我的理論知識得到運用的同時,也讓我認識到了理論與實務的一些區別。

。審計工作底稿,首先是要有一個關於底稿中的符號説明,還有索引號之類的。接着就是要有審計業務約定書、管理層聲明書、審計後出具的報告以及審計過後的財務報表。關於被審計單位的營業執照、納税登記表、基本情況説明一類的也應該整理於審計工作底稿中。如果被審計單位屬於特殊行業,還應該提供相關的文件。最後就是實施審計程序的過程中所產生的一些工作底稿、各會計科目審定表和一些憑證抽查記錄。實施了盤點程序的,還要有相應的盤點表。實施了函證程序的,函證也應該包括在其中。大概看懂了一點審計工作底稿後,我就開始整理工作底稿的工作了。其實這是一個重複性很強的工作,但由於每間公司的業務不同,底稿的內容也各不相同,我就趁着這個機會努力吸取知識,找出不懂的地方抓緊時間請教上司。

抽查憑證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因為每一年企業都會把去年的報表拿到事務所審計,由事務所審計後出審計報告。所以,抽查憑證是必不可少。既然是抽查憑證肯定就不是每一筆業務都要過目,要抓住每個科目的重大發生額,這不僅僅是要有很強的專業知識,而且還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前幾次都是由事務所的老師引導我們,教會我們怎樣去判斷是否抽查這筆金額。在經過反覆幾次的實踐後,我漸漸地可以自己獨立的試着抽查憑證,但有時候還是不能準確把握要抽查的金額,可能是缺乏一些經驗吧。 在審計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計算,比如貸款利息,存款利息等。這些我們要根據企業提供的銀行原始憑證進行復算,再對照企業做的帳。檢查企業是否按照實際的利率計提利息。很多事情看似簡單,但是一旦上手有時就挺複雜的。或許這就是實踐與理論的差別。 我工作以來的第一個感悟是實習價值的高低取決於自身的積極性。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裏,有太多太多的事情你沒有能力把握了。比如是否可以碰到一個主動教導你並且放手讓你做業務,再指出你的錯誤幫助你進步的上司。能遇到這樣的上司實屬難能可貴,一般情況下前輩們都只顧着自己的工作,交代你做些基本的業務,做好了他看到有錯誤的地方就自己改掉了,也不會特地的去向你指出。因此到最後自己做的工作到底規範與否根本無從知道。這時候解決的辦法就只有碰到疑惑的問題時抓住時機去發問,把握自己可以把握到的儘量讓實習更具價值。所以不但是一個提高動手能力的機會,更是一個鍛鍊交際能力的時機。與辦公室裏的上司前輩們保持良好的關係,可以讓你盡

快的熟知公司的情況,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也能夠及時的得到幫助。很高興的是我做到了和公司的前輩以及實習生相處融洽的這一點,讓我在實習期間心境愉快並得到意外的收穫。 第三個感悟是在不斷的挖掘與發問中我漸漸瞭解到內資會計師事務所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的生存困境。為了儘可能的降低營業成本,以比較優惠的價格吸引客户,留住客户,內資所的一些工作程序存在着不太規範的情況。比如信函的發放上,規範的做法是會計師事務所直接把信函送到被函證的單位的,但內資所為了節約成本會讓被審計單位自己完成函證。在事務所林立的情況下,一方面事務所要創造利潤,另一方面要保證審計報告的質量。當兩者產生矛盾的時候,特別是發生尖鋭的矛盾,關係到事務所生存發展的情況下,很多時候事務所會以折衷的方法,降低審計工作質量來謀求生存。

通過這次會計師事務所的階段性的實習加上工作學習,使我在學校外學到了很多東西,很多課本上沒有而工作中又必須具備的東西,明白事務所的主要職責範圍,機構組成,學會了怎麼樣更好的去對人對事,進一步瞭解會計的相關法規,並逐漸熟悉了審計的業務流程以及關鍵步驟。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會計人員必須具備的個人素質,應該具備的業務能力和身體素質,這樣才能夠更好的適應這樣一項重要的工作。同時作為事務所的工作學習人員在審計過程中看到了很多賬本賬冊,也同樣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會計人員,要對每一筆會計記錄的真實性、完整性、合法性負責。每一筆帳的記錄都要有依據,而且按時間順序排列下來,每一個程序都要以會計制度為前提,為基礎。

還有就是通過這段時間的工作和學習,我發現會計電算化是會計史上嶄新的一頁。電子計算機的應用,首先帶來數據處理工具的改變,也帶來了信息載體的變化,會計電算化後對傳統會計方法、會計理論都將發生巨大的影響,從而引起會計制度、會計工作管理制度的變革。會計電算化促進着會計信息的規範化、標準化、通用化,促進着管理的現代化。在這段時間的工作和學習過程中,不僅培養了我實際的操作能力,增加了實際的財務審計工作的過程有了一個新的認識。而且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工作中踏實肯幹,吃苦耐勞。有創造性、建設性地獨立開展工作的思維;具有一定的開拓和創新精神,做到“三個要”,接受新事物要比較快,涉獵面要比較寬,在電算化會計領域要不斷地探索,有自己的思路和設想。能夠做到服從指揮,認真敬業,工作責任心強,工作效率高,執行公司指令堅決。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加時加班、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

二、公司的swot

我剛到單位時間不算長,公司的swot我説的也不是那麼確切,只是簡單的表達一下,作為公司領導的參考。那麼經過我在網上和自己一點經驗的瞭解,發現我們會計師事務所競爭力swot分析及戰略選擇:

(一)會計師事務所業務範圍不多

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範圍主要分為鑑證業務和相關服務,而鑑證業務又分為審計、審閲和其他鑑證業務,其中審計業務中的年報審計是我國註冊會計師的主要業務,即傳統審計業務,佔大多數會計師事務所總收入的80%~90%。但近年來,國外的會計師事務所紛紛拓展新的業務領域,典型的是税務代理與管理諮詢業務等相關服務的比重逐步增加,同時各大會計師事務所也逐步發展並形成了本所的比較優勢,與之相比。國內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發展速度不快,範圍也不廣,服務的多樣化發展不夠。

(二)品牌建設意識不強

對一個企業而言品牌是衡量競爭力強弱的重要標誌之一,而會計師事務所的品牌建設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審計質量、組織結構和企業文化三方面,質量是品牌建設的基礎。只有提高了質量才能為社會公眾所接受,高質量能帶來品牌建設,從而推動會計師事務所的發展。國際“四大”正是以其較高的審計質量、合理的組織結構和獨特的文化形成了公信力,並保持其較強的審計獨立性和職業素質,形成了品牌效應,與其相比國內的事務所並

沒有重視其品牌建設。沒有形成讓社會公眾認可和滿意的意識,關鍵是沒有認識到審計質量的重要性問題。

(三)我國會計師事務所面臨的機會

(1)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進一步加強

我國加入wto後,會計市場向國際化延伸,為我國會計師事務所開放了專業性服務市場。各國之間都相互承認他國的註冊會計師資格,因此方便了國內和國外的合作,本土的一些會計師事務所可以通過設立海外辦事處或通過與他國當地的會計師事務所合作等形式來提供全球性服務。在這一過程中,國內事務所可以學習國外事務所的職業道德規範、先進的管理工作經驗、人力資源的培訓等內容來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和執業質量。總體上,我國可以和國際進行自由的交流,尋求較多的國際合作。從中吸取國際上的優秀經驗,同時也使國內的會計師事務所實施“走出去”戰略,使得自己的業務向國際化延伸,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

(2)審計準則的發展推動執業規範化

2006年財政部發布了新企業會計準則和48項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標誌着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要求、與國際慣例趨同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和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體系正式建立。我國審計準則體系,包括鑑證業務準則、相關服務準則和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準則,體現了與國際審計準則的趨同要求,滿足了新形勢下注冊會計師的執業需求,突出了維護公眾利益的行業宗旨,增強了審計準則的易理解性和可操作性,實現了歷史性突破。為進一步強化監管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利於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有利於維護經濟秩序和社會公眾利益。由於新的準則逐漸向國際趨同,有些採取了國際化的標準,能推動我國審計事業的發展,從而加強註冊會計師行業的發展。

(四)我國會計師事務所面臨的威脅

(1)加入wto後國際會計市場的衝擊

加入wto後,我國將逐漸取消對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在業務、人員、規模等方面的限制,所帶來的後果就是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將與國際所競爭,而國際“四大”除了具備資金、技術和管理方法優勢的同時,也帶來了國際知名會計師事務所的優質服務,他們會逐漸佔領我國國內的市場份額,而我國的會計師事務所具備跨國經營實力的企業數量有限,想跨境提供服務還具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説在面臨國際化趨勢的同時也要關注這方面的威脅。(2)審計風險日益加大

經濟壘球化帶動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企業經營環境的急速變化,不可避免地產生了日趨複雜的審計風險因素。隨着會計和審計的網絡化,給原有的會計環境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紙質的憑證、賬簿和報表為信息系統所取代,而網絡自身的風險也威脅到會計的安全性。對於註冊會計師而言,面對網絡審計更是一種挑戰,由於網絡化環境下發生舞弊的因素隱蔽性更強,手段更加高明、造成的損失也更大,風險導向審計成為當今主流的審計方法,要求註冊會計師以重大錯報風險的識別、評估和應對為審計工作的主線,以提高審計的效率和效果,而審計風險的日益加大也給會計師事務所帶來了許多威脅。

(五)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的戰略選擇

(1)增長戰略

增長戰略(growth strategy)是將寶貴的優勢和大量的環境機會結合而組成的戰略,尋求擴大組織的經營規模,可以通過直接擴張、縱向一體化、橫向一體化和多元化來實現。我國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註冊會計師行業的一些缺陷,2005年新修訂的《公司法》和《證券法》也進一步規範了註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而且隨着新會計準則和審計準則的發佈實施,我國逐漸在向國際準則趨同,因此應該以此作為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基礎。這可從兩個方面進行佈局,一是境內會計師事務所到我國境外投資密集的地區執業,建立分支機構、發展成員所;二是通過一些措施讓境內事務所參與大型企業境外上市的審計工作,努力創造我國

會計師事務所與國際“四大”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並且推進法律和政策環境的改善,加強與國外會計師事務所的瞭解與合作,結合國內優勢和國外的發展機遇,通過多元化來發展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範圍,拓展其競爭空間,實現事務所增長。

(2)穩定戰略

穩定戰略(stability strategy)是將關鍵的劣勢與大量的環境機會結合而成的戰略,其特徵是基本不進行重大的變革。通常可以通過保持市場份額,維持公司投資報酬率等保持一種穩定狀態。從劣勢分析中可以看到,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的人才素質欠缺,業務範圍單一,基本沒有品牌建設的意識,而需要改進這些不足之處,可以藉助國際上的優秀經驗。在人才培養上,可以選派一些註冊會計師去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和服務技術,或者邀請國外的人員來中國傳授知識,同時事務所應該選擇適合自己事務所發展要求的註冊會計師;在業務範圍上可以借鑑國外的諮詢業務和税務代理業務,發展新的業務領域;在品牌建設上,我國會計師事務所應該學習國際“四大”,積極提高審計質量和服務,對外要在社會公眾面前樹立自己的形象,對內要構建和諧文化。因此要藉助外部的機會來克服自身的劣勢,尋找穩定發展的戰略。(六)我們所參與社會中小會計師事務所競爭策略

(1)招聘或培養複合性人才。複合性人才能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服務質量。建立整套人才發現、招聘、培訓、重用、獎勵、處罰、晉級制度,形成能留住有才、有德的人才,這是形成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2)擴大事務所的執業範圍,為企業提供其所需的全方位服務。每種服務建立一個精悍靈活的小團隊。這種靈活的小隊伍往往為事務所帶來新的收益增長點。

(3)以資本為紐帶實行合併擴張。這種方式可以迅速擴大規模,但必須考慮合併企業各自的企業文化的可兼容性。只有具備相同或類似文化的企業實行合併,才能起到“1+1>2”的效果。另外,各自業務範圍的差異化,也有利於合併後聲速擴大執業範圍。

三、總結篇

我覺得我在2010年度的工作態度是要更加積極努力的吸取更多的知識點和業務技能,讓更多的人肯定我,我希望給自己更大的發展空間,只要還有明天,今天就永遠是起跑線。如果我在前進的腳步中遇到了困到我仍然堅信,火把倒下,火焰依然向上。總結就是成功就是你被擊落到失望的深淵之後反彈得有多高,無論再華麗的言語都代表不了成功,唯有看見我的行動的前進的腳步,才能一步一步邁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