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有關骨幹教師活動總結4篇

總結是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況,包括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加以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正確認識以往學習和工作中的優缺點,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那麼總結要注意有什麼內容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骨幹教師活動總結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骨幹教師活動總結4篇

骨幹教師活動總結 篇1

20xx年4月3日下午,xx區第二批國小科學骨幹教師學習團隊開班儀式在xx國小舉行,來自全區26位的國小科學骨幹教師學習團隊成員參與了本次活動。

區教研員xx老師主持本次活動。作為學習團隊的班主任,她為學員作了《在規劃中成長,在成長中有為》的專題講座。xx老師首先介紹了組建團隊目的,希望通過實踐反思、同伴合作、專業引領等有效形式,將教學、研究、培訓有機整合,把國小科學教師學習團隊建設成為實踐型、研究型的學習共同體。她還從“學習團隊目標”、“學習研修方式”、“作業”和“管理與考核”幾個方面對學習團隊的研修計劃作了詳細説明。

之後是兩位學員代表的講話。xx國小xx老師是學習團隊的指導師代表,他在《排成雁陣一起高飛》的講話中説到,雁羣在天空中飛翔一般是排成人字陣或一字斜陣,並定時交換左右位置,正是因為採用團結協作、科學分工的策略,大雁才能凌空翱翔完成長途遷徙,今天我們也將利用學習團隊的力量,讓骨幹教師、年輕教師和新任教師獲得不同程度的成長。xx老師還根據自己多年的研修班學習體會,對廣大學員提出了許多中肯的建議。xx外國語學校xx老師代表年輕教師作了題為《眾人拾柴火焰高,團隊學習成長好》的講話。他説,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想要在教育教學的道路上更好地成長,不僅要有勤於反思的習慣,還要有勇於確立成才目標的意識,為自己今後的成長作一個全面規劃。另外,xx老師還提出了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困惑,以及作為年輕教師對學習團隊的渴望,引發了大家對研修計劃的進一步思考和討論。

本次活動的研討課由xx國小xx老師執教,課題為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時間在流逝》。為了真實瞭解老師的綜合素質,以便對今後的學習團隊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參考依據,活動前我們刻意不安排區級層面的磨課,而是讓老師自己去準備。在這節原生態的研討課上,作為一位剛加入科學教師隊伍的年輕老師,xx老師向我們展示了良好的教學功底和教材把握能力,整節課在設計中強化、細化對時間的估算,讓學生帶着濃厚的興趣去探究去感受,感受時間的存在,意識到時間的長短不以人的意志而改變,時間以不變的速度在流逝,得到與會人員的一致好評。

最後,我們對學習團隊研修計劃討論稿進行討論,對某些內容作了必要的修改,以便更具有操作性和合理性。新當選的班委認真履行職責,對學習團隊的相關工作作了部署。原定的時間已經過了,可大家還是久久不願離去,繼續進行熱烈地交流。看來,骨幹教師學習團隊的構建,激發了每個學員的教學積極性,促進了學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我們有理由堅信,通過兩年的學習和實踐,這批學員將不斷地更新觀念、攀升業務新高峯,充分發揮其示範、輻射的作用,成為學校深化課改實踐的領跑人,成為打造xx區國小科學品牌的主力軍。

通訊員:xx區xx國小 xx

xx區教研室 xx

區教研員xx《在規劃中成長,在成長中有為》

xx國小xx《排成雁陣一起高飛》

外國語學校xx《眾人拾柴火焰高,團隊學習成長好》

xx國小xx《時間在流逝》

參與探究的xx班同學

參與活動的學習團隊學員

骨幹教師活動總結 篇2

隨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為了更好地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送往農村學校,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教師專業的均衡衡發展。本學期10月,我集團在李校長的正確指揮下,積極、主動地、富有創造性地開展了送教下鄉活動,現將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一、實現了送教者與看課者的雙贏

送教下鄉活動為農村中國小校送去的是新的教學理念、先進的教學模式、前沿的課改信息、科學的教學方法和高超的教學技巧,使廣大教師在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過程中,教學能力、教學水平均得到顯著提升。

我集團的英語教師張秀娟上了一節英語單詞教學課,課後聽課老師普遍反映張老師的英語口語水平就是高,表達清楚、準確,感染力特別強,給他們很深的啟發,他們決心像張秀娟老師一樣用飽滿的熱情、高超的技藝去贏得學生們的認可。而張秀娟老師卻説,這次下鄉我覺得也很有收穫,農村國小條件這麼艱苦,可老師們卻一點也沒有怨言,幾年甚至幾十年如一日的在這裏辛勤地工作,他們的工作態度值得我學習!

二、提高了教學觀摩課的可信度

由於種種因素的影響,有不少教師對示範課表示懷疑,認為示範課就是表演課。為此我們加強了對示範課的指導,使教學設計具有真實性、科學性、可操作性,所以送教教師不受條件的限制,不管面對什麼樣的學生,不管有沒有多媒體同樣能上好課。參與看課的教師真切地意識到:不可一味埋怨客觀條件的差異,“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優化教學設計,充分挖掘學生自身具有的巨大潛能”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

語文學科教師任巧芸,是一位充滿教育智慧的`老師,雖然在振興東街下鄉時,忽然發現課件有部分失誤,但是她臨時發揮創設的課一點也不遜色,當她真實地展示了一節關注了生成的課堂後,大家驚異的發現,這是多麼優秀的一堂課呀,其及時處理課堂的教育智慧,令人佩服!

三、提升了送教教師對教學的高度認識

送教下鄉活動,搭設了校際間交流的橋樑,促進了校際聯動,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通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教師的課程視野開闊了,教師學會思考了,教學研究意識也蔚然成風。通過下鄉活動,送教教師認識到自己不僅是教學的踐行者,更是教學的研究者。

數學學科張麗老師在課後反思中這樣寫到:“這節課我從學生的學情出發,設計課堂提問。教學中過難的問題,要求過高,學生難於回答,失去作答的信心;過易的問題學生學起來沒勁。只有那些學生解答起來有一定難度,但通過努力可以解決的問題才最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通過課前幾分鐘的觀察,發現村裏的孩子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就及時調整了教案,讓學生從生活實際來談,再結合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表情,敏鋭地發現、靈活的設計一些學生解答有難度,但又是可以解答的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提問的效率。在體現師生互動方面配合的比較突出,注重了對學生能力的訓練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在今後的教學中還需加強學習,摸索出更適合學生理解掌握的獨立解決問題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樂學、愛學、主動學。”

四、送教教師的獻身説法,使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不再抽象

送教下鄉充分發揮了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專業引領作用,讓這些土生土長的“實踐專家”獻身説法,激發了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促進了教師之間的溝通,使教師在學習名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教學語言的同時,逐步意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地及時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和專業知識結構,努力轉變和改進教學行為,以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

美術學科杜豔威老師以尊重兒童個性、活躍兒童思維著稱。他送教三年級《比例的應用》一課時,為兒童提供充分的時空,注重兒童知識的形成過程。觀摩者不約而同產生共鳴:“在杜老師的課堂上,根本就區分不出誰是學困生。”教者時時刻刻把兒童推向主人翁的地位,為兒童提供“參與繪畫”的機會,體現的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

本次送教下鄉為廣大村裏的教師提供了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育理念的發展空間,實踐證明送教下鄉活動是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最便捷、最迅速、最有效的培訓方式。

通過這次送教下鄉活動,我還想談一下我個人的一些想法:

  一、送什麼的問題。如果僅把送教下鄉活動理解為讓城鎮學校的一節優秀課到鄉村薄弱學校去演示一遍、並想以此來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話,那就送教下鄉活動的根本目的來説,一般是很難達到的。因為這種杯水車薪的行為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所以,我認為有效的送教下鄉活動,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送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關於教育基本問題的深層次本質和規律的觀念,是教育的靈魂和根本性的指導思想,對於教育全局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所以,向這些學校和教師傳遞先進的教育理念就顯得尤為重要。為了順應這種社會發展的潮流,為了培養21世紀有用的人才,我們就必須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努力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有效改進教學方法。從而使教育理念成為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強大內驅力。

2、送教學經驗。教學經驗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得來的一種知識或技能,它往往需要有較長時間的積澱,是教師的寶貴財富。牽制學校前進的,恰恰是教師的教學水平不高,而這種水平的不高,也不單純是教師自身的學歷不高和素質不好,而是教學經驗的匱乏。他們也在鑽研教材,但最後不得要領;他們也在探索教法,但最終不夠科學;他們甚至付出了比城鎮學校教師更多的勞動,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所以在送教下鄉的活動中,向他們傳遞一些先進的數學課教學經驗,對於提高薄弱學校教師在數學課教學方面的整體教學水平,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送教學方法。如果把在送教下鄉活動中傳遞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經驗看作是一種理性的、抽象的行為,那麼教學方法的傳遞應該是感性和具體的了。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師教學活動的根本,也是教師教書育人的重要場所,教學方法是否先進、得當,將直接關係到教書育人的質量。所以,教學方法的傳遞是送教下鄉活動中的重頭戲。執教老師要借用課堂這個載體,運用現代教育理論,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直面聽課教師展示自己的教學過程,讓聽課教師從聽課的過程中得到啟發和感悟,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二、怎麼送的問題。為了提高信息技術學科送教下鄉活動的實效,在這個問題上,可以採用如下的幾個方法:

1、觀摩課。我們要選擇那些思想作風正派、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水平較高的教師承擔執教任務。就目前來説,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創造一種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要把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能力作為教學的終極目標,把以傳承知識為目的的“接受性學習”變為以培養能力為目的的“研究性學習”,儘量讓學生通過主動的探索、發現和體驗,學會對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斷,來增進其思考力和道德判斷力。

2、專題講座或評課。對於農村學校來説,觀摩課雖然具有直觀性和可摩仿性的特點,但它帶給聽課者的還只是停留在面上的一些感性認識,如果我們對課堂上的一些新方法,新理念不加以點明或提示,更會顯得是雲裏霧裏。所以,觀摩課配以專題講座或評課,將有助於教師對這些觀念和方法的內化,幫助他們把認識從感性階段上升到理性階段。但是,我們還必須注意具有針對性,即所講內容要和活動主題相吻合,使聽者感到所講內容是送教下鄉活動中的一個部份,是活動主題的提煉和濃縮;只有這樣,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3、經驗介紹。教學經驗的傳遞對一些薄弱學校的教師來説,可能同目睹一堂優秀的觀摩課來得一樣重要。因為它能指明教師努力的方向,減少無效勞動,提高教學實效。而且來自第一線教師的經驗介紹,是最具説服力的,最易激起聽課教師情感上的共鳴。所以,如果我們在送教下鄉的活動中安排一定時間的經驗介紹,對於提高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送後的延續問題。就送教下鄉活動的時間來説,一般是很短暫的,它不可能一下子解決許多的問題。所以,要發揮送教下鄉活動的最大效益,還必須做好活動後的延續工作,如學校領導要組織教師對活動進行總結,讓大家談談參加活動後的體會和收穫,促使大家對活動精神的消化吸收,在此基礎上,還可組織有關教師上一些嘗試、創新課,把學到的、領悟到的東西進行具體實踐應用;今後要加強城鎮學校與農村薄弱學校的聯繫,如果做到這樣,就能有效地改變薄弱學校的面貌,真正達到了送教下鄉“送去一堂課,帶動一個面”的目的。

在送教下鄉的過程中,我們確實做了一些工作,但是這和廣大鄉村學校、鄉村教師的期盼還有很大距離,面對這些差距時,我們覺得自己做得還很少,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下學期,我們將進一步加大下鄉力度,把更多、更好的教師送到學校去,讓全市教師的都能從中受益,都能有所提高。

骨幹教師活動總結 篇3

市品生品社骨幹教師學習活動如期舉行,活動的研討形式為“一課三備兩議”,具體為:個人自研—小組交流—內化提升—全班共享—反思自悟。我已是第二次參加骨幹班的學習活動了,但是,感觸還是頗多。

感受一:研討的形式紮實有效。

27日中午,教師進行會議報到;27日下午,我們組進行了第一次集合,在指導教師彭**老師的指導和建議下,我們進行了分工,各位組員根據分工進行了資料的蒐集工作;28日上午,我們組進行了第二次集合,對教材進行了解讀和教學設計的思維碰撞交流;28日下午,各位組員根據分工撰寫課例研究報告,完成以後,再次碰撞交流,形成定稿;29日上午,羅老師代表全組進行典型發言,彙報我組的課例研究報告。從以上時間安排看,整個會議的時間都被充分利用,而且會議內容十分充實。同組的夥伴們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參與其中。記得28日下午六點,已到了吃晚飯的時間,但是指導教師彭**老師和我們組的成員還依舊堅持在研討房間內,對課例研討報告進行細緻地修改。正是在這種投入研討的態度中,我們的思維在相互碰撞,我們的交流在不斷深入,我們的思想在不斷提升,不僅對研討的課例《學習、生活有計劃》這一課有了深刻的認識,更是對品德與生活課程的教學理念有了進一步的思考和學習。“一課三備兩議”的研討形式確確實實有助於每一位參會教師的素質提升。

感受二:研討的最大收穫——細緻。

整個會議給我最大的收穫就是一個字——細。尤其是聽了徐科長和各組的課例研究報告後,我在不斷地反思自己,不斷地追問自己:你細細地研究課標了嗎?你細細地解讀教材了嗎?你細細地進行教學設計了嗎?

1.細緻研讀課標。

秦**老師對課標的解讀太細緻了,她不僅分析了教材所對應的新課標,而且對新舊課標進行了對比,發現其中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對教材所對應課標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詞語進行了解讀。相比之下,我們組對課標的解讀有些淺顯。課標是設計教材、形成教學設計的重要依據。為此,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們更應遵循這種做法,上課之前先對教材所對應的課標進行詳細地解讀,解讀不僅僅在於找出教材所對應的課標點,更應對課標點中的每一個詞語進行深入解讀,形成自己的理解。

2.細緻解讀教材。

教材是我們上課的依據,只有在充分理解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我們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對研討的課例《學習、生活有計劃》這一課的教材解讀,我們組首先對教材進行了直觀理解,對教材中的每一部分內容是什麼,為什麼既設計的意圖進行了分析。通過徐科長的講話,我們發現對教材的理解還需再細緻一些,如對教材中“除了作息時間表,我們還可以在日曆上標出一些重要的日子,這樣就不會忘記了!”我們理解不夠到位。在組內研討交流時,有的教師提出了這句話的設計意圖是什麼?但是沒有引起我們的重視,這也促使我反思我們的研討交流夠細緻嗎?我們對教材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整體的教材設計意圖層面。教材中的每一幅圖、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標點都有它的設計意圖所在,所以,本次研討活動足以給我們敲響警鐘:對教材的理解不僅要有整體的解讀,更需要細緻地分析,細些,再細些。

3.細緻設計教學。

解讀了課標點和教材之後,我們要形成教學設計。我們小組在設計教學設計時,先從整體入手,依據“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的思路進行教學設計,然後針對每一個教學環節,每位教師發表自己的意見,最後通過比較協商,達成一致,實現教學設計的最優化。聆聽了十二個組小的教學設計後,發現各個組的設計各有千秋,共同點就是品德與生活課程的基本理念:生活性和活動性。每一個小組的設計都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參與到活動中,真實體驗生活、主動參與生活、創造生活。各組的不同點在於設計中的細緻程度不同,有的小組依據教材內容進行了教學環節的設計,有的小組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進行了教學環節的設計。我更認同後者的做法,因為教學設計最重要的是以生為本,在教學中,學生的道德品質真正有所形成是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但是,教材中的一些內容不一定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需要我們對教材進行適當取捨,精心選取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資源,這着實需要下一番功夫。細緻的設計教學,需要我們不斷追問:我們的設計是否來源於學生的生活?我們的設計是否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的設計是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的設計環節是否達到了最優化?……在不斷地追問和細化中,相信我們的設計會越來越精彩。

學習的收穫肯定是多層面的,本次學習我最大的一點收穫就是細緻,就讓我在細緻中不斷提升自己,每次進步一點點吧!

骨幹教師活動總結 篇4

整整一學期的師帶徒工作又進入了尾聲。回望走過的歲月,做一個簡短的總結:

學校嚴格而有序的骨幹教師管理體制讓我為之驚歎。同時也下決心做好我的分內工作。

以身作則,深入教學研究。在本學年的教學工作中,我總是身先士卒,帶頭做好學校的教學研究工作。如果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的學科多一份油然而生的痴迷,多一份純粹忘我的投入,多一份理想主義的瘋狂,多一份內心的沉靜與高貴氣質的沉澱,我們身上自然就會流淌一種精神之美、文化之美,由內而外、厚積薄發的人性之美、激情之美,這樣才能征服我們的學生。

因此,我和徒弟時刻注意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既要完成學校的教學工作,又要積極參加骨幹教師培訓。我比較好地處理了工作與培訓的矛盾,堅持參加每一次培訓學習。加強了課程標準和學科知識的學習。經過培訓,我和徒弟的學科專業素養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我還將繼續努力,不斷地提高自己,不辜負各級領導對我的期望。此外,我們還注意多讀書、讀好書,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專業素養。骨幹教師有義務豐富骨幹教師網的內容。為了豐富骨幹教師網,我經常瀏覽該網頁,向其他骨幹教師學習,並積極投稿。

積極聽課,輔導青年教師。在備課、上課、作業輔導等各個環節加強對杜老師的培養和幫助。我多次深入課堂聽課,針對教學中的每一個細節給予指導。在帶徒弟方面,我不僅多次走進徒弟的課堂聽課輔導,並且針對徒弟們課堂上所存在的問題做出精細的指導。在徒弟做研究課之前及時地發去鼓勵的信息,增強她的自信心。課後為她點評,並提出我的建議。除了帶徒弟,我還認真做好本校教師劉老師,沈老師的教學指導工作。

勇於創新,搞好教學工作。本學年,我堅持做好教育科研工作,

此外,在其他工作方面,我也積極發揮骨幹教師的作用,與學校其他教師密切合作,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也收到了很好的成績。

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是我一貫的工作作風,同時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學校的支持更加激勵着我不斷學習,不斷前進,不斷創新,以期取得更大的進步。

標籤:骨幹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