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鄉鎮創建生態鄉工作總結

時間不知不覺,我們後知後覺,辛苦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了,這是一段珍貴的工作時光,我們收穫良多,好好寫寫工作總結,吸取經驗教訓,指導將來的工作吧。為了讓您在寫工作總結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鄉鎮創建生態鄉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鄉鎮創建生態鄉工作總結

  鄉鎮創建生態鄉工作總結1

一、建設生態家園,打造古風

鄉位於景寧縣南部,鄉人民政府駐村,海拔480米,距縣城62公里。面積42.8平方公里,東南鄰景南鄉、西接家地鄉、北連大際鄉和標溪鄉。轄、上東山、黃桐、浮亭崗、石梯、大丘田、梅塢、柘灣8個村民委員會,24個自然村,989户、3485人口,系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革命老區。地勢由南北傾斜,兩山夾一水,多山川峽谷,水注標溪港,匯入甌江支流。

全鄉有耕地面積2952.5畝,主產水稻;林業用地52353畝。人均15畝,產杉、鬆、雜木和毛竹;水力資源豐富,交通便捷,東達東坑鎮接縣城和泰順縣、壽寧縣,西至標溪鄉接縣城和慶元縣。境內自然風光秀麗,民俗風情眾多,人文地理獨特。村中紅楓、銀杏四季各異,蜿蜒小溪曲水流芳,民居仙殿古風盪漾,從春到冬、從早到晚都為攝影創作提供良好條件。

近幾年來,全鄉人民在鄉黨委、政府的帶領下,解放思想,鋭意改革,大膽創新,全面實施“科技興農,綠色強鄉,旅遊興鄉”戰略決策。積極引導農民發揮區位、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綠色農業。大膽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目前無公害蔬菜、特色水果等一批特色產業正逐漸發展壯大,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同時巧借打造“古風”攝影基地契機,開發旅遊景點,提高文化品位,走出了一條適應本鄉經濟發展的好路子,使全鄉的經濟逐年飛躍發展。

二、主要創建工作和成效

鄉黨委、政府十分重視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按照省委提出的循環經濟、綠色經濟的先進理念,緊緊圍繞縣政府確立的綠色生態立縣的生態戰略方針,鄉黨委、政府提出了“科技興農,綠色強鄉,旅遊興鄉”的指導方針,立足當前,着眼長遠,以“古風綠色生態立鄉”的發展定位,認真落實,組織實施各項工作,堅持以全鄉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污染防治與生態建設並重,努力解決在發展中遇到的生態環境問題,科學地建立一個優質高效,良性循環的生態經濟新體制,以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為載體,以提高全鄉人民生態質量為前提,加強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努力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獲得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相統一,使經濟建設和生態環境走上雙贏之路。

自從開展生態建設工作以來,我鄉在各有關部位的領導和大力支持下,認真實施環境整治規劃,積極發展生態效益農業,大力開展生態鄉、村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一)精心組織,加強領導

為確保生態鄉創建工作的順利進行,鄉黨委、政府成立以鄉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駐村幹部為成員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並組織指導、協調全鄉創建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創建的日常工作,同時將全鄉生態建設工作任務分解落實到相關部門和各個行政村。要求各村、部門建立相應工作小組,根據創建具體抓好落實,制訂相應的工作措施,鄉黨委、政府將創建工作列入年度對部門、行政村工作考核,獎優罰劣,從而形成統一領導,分工負責,條塊結合,明確責任的組織領導機制。

(二)搞好宣傳發動,統一村民思想。

召開了全鄉工作會議,由領導小組進行宣傳發動,同時通過鄉宣傳櫥窗、黑板報、張掛橫幅、宣傳標語等各種不同的形式,進行廣泛的宣傳活動,讓羣眾增強環境保護意識,使這項涉及到千家萬户的工作家喻户曉,讓村民們真正明白村民自己是真正的受益者,建設綠色美好家園是每個村民義不容辭的職責,從而強化了村民保護生態、建設生態的意識,提高了羣眾主動參與、配合建設工作的積極性,打下了堅實的羣眾基礎。

(三)突出生態建設,着力美化人居環境。

認真實施“康莊工程”,全鄉已開通康莊公路7個村,剩餘1村的康莊公路正在實施當中,計劃在底前,全部實現村村通公路,並實現道路硬化;認真實施“十村示範、百村整治”工程,去年實施2個村,總投資達200萬元,現以全部實施完畢;認真實施“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全鄉有線電視已達到“村村通”;總投資10萬元的2座公共廁所,已建成投入使用;完成了8個村的垃圾池建設,配備保潔員15名(運垃圾、街道衞生管理),成立衞生協會,制定衞生管理制度,落實管理措施,實行垃圾集中處理;推廣使用沼氣池建設等潔淨能源,保護森林資源;完成了等4個村2300餘人口的自來水工程,新安裝了石梯等3個村的路燈設施;村長1500米、寬4.5米的鵝卵石路已完成900米的路面鋪設。自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已切實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環境,建設與旅遊、生態鄉相匹配的村容村貌,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質量和文明程度。同時,鄉政府還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羣眾性文化娛樂活動,為給全鄉人民創造一個安全、舒適、和諧的居住環境,作出最大的努力。

(四)因地制宜,發展高效生態農業。

充分發揮本鄉的地理優勢和環境優勢,依靠科技進步,合理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逐步形成有地方特色的競爭力較強的系列農副產品。積極貫徹資源開發與農業生態環境保護並重的方針,以市場為導向,以發展效益農業為重點,以發展經濟效益高的`綠色有機農產品為主要目標,積極推廣科學的生態農業模式,優化配套技術措施,加速推進農業產業化、集約化進程,構建綠色生態農業基地。

一是做大做強茶葉基地建設,使之成為全鄉特色產業。充分利用鄉山多地廣的優勢,設立示範區等措施,提高種植效益,進一步推動茶葉基地建設的積極性。全鄉現已在黃桐、石梯兩村新建成茶葉基地600畝,其中黃桐村300畝,石梯村300畝。

二是大力發展筍竹兩用林基地,全鄉5700餘畝毛竹林,計劃新開發100畝高效筍竹兩用林基地。

全鄉還發展高山小尖椒、黑木耳、油桃、強矮化柿子苗圃基地等300多畝,新發展生態養魚、養羊、雞鴨等專業合作社10多家,全鄉生態農業經濟呈健康、有序的良好發展勢頭。全鄉生命農業模式得到一定範圍的推廣,以綠色有機農業產品為主導的生態農業逐漸成為鄉農業生產的主流,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

(五)打造“古風”,做大做強生態旅遊經濟。

鄉黨委、政府借景發揮,努力做好生態環境和豐富的人文自然景觀等旅遊資源的保護工作,深入挖掘特色文化,把的景觀、歷史、民俗、生態文化和生態文明有機結合,加大投入,建設以觀光、採風、休閒、度假、科教為主的旅遊鄉,大力發展“生態休閒旅遊農家樂”,做大做強生態旅遊經濟。

一是對“古風”進行總體規劃設計。按照“古風綠色生態立鄉”的發展定位,以“修舊如舊、新建如舊”的要求,投入6萬元邀請了杭州三江園林工程有限公司專業人員對村莊環境進行統籌規劃,優化組合,形成“古風”攝影繪畫基地總體規劃。

二是計劃投入380萬元建造生態環境良好的古村落村莊。把“古風、清潔、綠色、生態”的理念融入鄉村建設之中,重點對村內道路、橋樑等基礎設施予以改善,全面實施古化、綠化、亮化、美化、淨化工程,為攝影基地創造更好的創作環境。

三是實施文化藝人開發工程。一方面創新機制,實施動態管理,建立鄉、村兩級“少數民族鄉土人才庫”,分類建檔造冊,量身定製科學的開發計劃,並提供標準化服務。目前已收錄木偶、花鼓、舞龍和舞獅等79名鄉土藝人,並在項目申報、活動經費、師資培訓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和優先安排。另一方面是加強培訓力度。鄉設置了民族科技文化培訓專項經費,採取辦班培訓、邀請專家授課、外地取經和就地指導等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不斷提高鄉土人才科學文化知識。

(六)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切實保護森林資源。

保護森林資源,加強水源涵養區植被的保護,是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我們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方針,實行森林防火綜合治理,進一步強化全民森林防火意識,加強野外火源管理,動員羣眾改變傳統的生活生產方式,提倡移風易俗,消除火災隱患,切實加強森林消防隊伍建設和消防物資的儲備,確保森林防火經費、物資儲備、巡火撲救人員的落實到位,建立完善的林火監管、指揮預警系統。通過有效的工作,近幾年我鄉沒有發生重大的森林火災。

(七)健全制度,實施長效管理。

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長期的動態過程,要使這些工作成果得到鞏固保持,加強長效管理是關鍵。鄉制定了《衞生公約》、《村莊環境長效管理制度》、《村莊環境保潔制度》等,並落實了專門的管理人員和經費,責任到人,推進村莊環境長效管理工作,使我鄉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得以長期堅持。

三、創建生態鄉工作存在的問題及打算

回顧過去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着不少問題,主要是村民生態環保意識不強,生態環保法規有待健全,生態環保工程建設資金緊缺,農業產業化水平低,人才相對缺乏等農村經濟發展與保護生態的矛盾還長期存在。針對這些現象,我鄉今後生態建設的主要工作措施是:

1、繼續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形成合理的農業產業體系。今後要充分利用獨特的地域優勢,做大做強茶葉基地建設,使之成為全鄉特色產業。在食用菌生產方面主要控制生產規模,改良品種結構,提高產品質量。

2、發展高效筍竹兩用林,提高竹林的經濟效益。毛竹是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於一體的可再生資源,我鄉有5700多畝毛竹林,目前只有部分經過鬆土改良且效益不是很高,發展高效筍竹兩用林是我鄉今後工作的重點。

3、充分利用我鄉的自然資源,發展生態旅遊業。依託的特定的地理位置,獨特的自然生態風景,通過長遠規劃,科學配置、管理、包裝,至2015年成為浙南特色的“古風”攝影基地。

4、繼續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村民生態環保意識。鄉政府準備在我鄉8個行政村開展創建生態鄉主題活動,繼續開展生態村、衞生村、户的評比,在各村形成濃厚的創建宣傳氛圍。

5、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嚴格控制面源污染。繼續抓好整治村工作,結合沼氣推廣紮實推進農村改欄改廁工作。最大限度的改善農村生活生產條件,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

  鄉鎮創建生態鄉工作總結2

20xx年,我鎮應急管理工作在縣應急辦的指導下,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預防為主、積極應對的工作原則。從維護人民羣眾利益的高度出發,加強組織協調,完善機構網絡和預案體系,做好統籌規劃,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和任務,有效地維護了全鎮社會政治穩定和廣大人民羣眾利益,促進了全鎮經濟社會的發展。現將我鎮應急管理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調整管理機構,落實崗位職責

為全面落實應急管理的各項要求,確保我鎮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科學、安全、高效地應對突發事件,維護和保障人民羣眾的利益。根據我鎮人員變動和工作需要,對應急管理工作機構進行了及時調整和加強,成立了以鎮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相關單位及站、所、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應急管理領導小組,同時對應急隊伍也進行了相應充實調整。

二、強化宣傳措施,營造應急管理工作氛圍

我鎮結合工作實際,加大應急管理的宣傳力度,同時結合年初制定的應急管理規劃,組織應急小分隊相關人員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學習培訓和演練,大力提高全體人員的應急管理工作意識、責任意識、安全生產意識,推動了應急管理工作的深入開展。

三、制定應急管理工作預案,加大防範措施

一是嚴格落實責任制,鎮應急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為第一責任人,負責領導預案的制定和統一安排佈置。分管領導為第二責任人,負責具體組織落實和牽頭實施。二是認真貫徹落實縣政府應急管理工作精神,結合本鎮實際,制定了具體的應急管理工作預案(即道路交通、水上交通、森林防(撲)火、地質災害、重大事故、食品衞生、消防、重大疫情等應急預案)。三是進一步建立健全了應急管理規章制度,特別是貫徹落實好應急值班制度。四是預防為主,加強管理,確保應急管理工作的各項措施落實到實處,為了使應急管理工作深入紮實開展,我們堅持利用每週的工作例會,對上週的安全生產工作檢查和事故隱患排查、矛盾糾紛、不穩定因素進行收集、分析、彙報、總結,對下一週工作進行安排佈置。在每月下旬安全工作例會進行專題小結、通報,要求各單位、部門認真做到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辦好自己的事,事故隱患早發現早整治,矛盾糾紛早調處早防範、措施早落實,把一切不安全穩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狀態。

四、結合實際,認真開展應急演練活動

今年以來,我鎮共組織了4次實戰演練。一是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救援演練。通過演練使羣眾知道地質災害的危害性、突發性和嚴重的破壞性,懂得如何避險、逃生自救、互救等相關常識,明白了逃生路線、方向、警報信號、避難場所等,鍛鍊了救援隊伍的實地救援本領,有效提高了應急救援隊伍的應急處置能力。二是森林防(撲)火應急演練。通過演練,使隊員們掌握和了解山火發生的特點、滅火的方法、人員協調和滅火過程中的自我保護原則。三是一般室內(敬老院)滅火演練。通過滅火演示,使五保老人知道了預防火災的常識,懂得了怎樣逃生自救,怎樣使用滅火器撲滅初起火災。四是學校師生地震避險疏散逃生演練。通過有組織、守秩序地避險疏散演練,增強了學校師生防震減災意識,鍛鍊了學校領導和老師的組織指揮能力。通過演練,在災情發生時,能有組織、高效科學地做出準確反應,確保生命不受傷害,最大限度地減少財產損失,極大地提高了我鎮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有效檢驗了各項應急措施的實效性和可行性,加強了與各相關部門的協調能力,為我鎮的安全穩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年來,我們紮實開展了應急管理工作,為今後的工作積累了一些有益的經驗,同時也為改進缺陷、優化預案提供了很多辦法措施。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努力,以嶄新的姿態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以我鎮正在開展的安全社區創建活動為載體,為建設平安、和諧、穩定的興隆作出新的貢獻。

  鄉鎮創建生態鄉工作總結3

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國家級生態鄉鎮創建,切實改善農村基礎條件,美化農村環境,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以生態建設為主線,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提高人民羣眾生活質量為根本出發點,統籌經濟、社會、生態與人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我鄉在柑椏村修建了一個生態文化休閒廣場,現將建設工作總結如下:

一、項目申報和方案制定

鄉政府為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全面推進生態家園建設。於20xx年9月向市發展和改革局的申報生態文明建設工程—柑椏村生態文化廣場建設項目,制定實施方案,多方籌集資金。

二、組織機構情況

鄉政府成立以政府鄉長為組長的柑椏生態生態文化休閒廣場建設領導小組,由副鄉長任副組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負責協調建設用地、招標比選、施工協調、質量監督等工作,成立辦事機構,做得工程有人抓、有人管、有組織領導。

三、項目建設基本情況

民勝鄉柑椏村生態文化休閒廣場緊鄰柑椏村委會,位於柑椏村中心地帶,在通往柑椏村、核桃村的村道旁,交通十分方便,距鄉政府6公里。廣場總佔地7畝,建設時間從20xx年4月至10月。建設內容包括廁所、健身活動區、籃球場、排球場、舞台、噴池、綠地和停車場等,功能配套、設施齊全,總投資48萬元。

四、社會效益

民勝鄉柑椏生態文化休閒廣場的建成,為廣大村民提供休閒活動的場所,為本鄉文藝匯演、體育競技提供了標準的舞台。同時,提高羣眾的幸福指數和彰顯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生態文化鄉鎮,改善羣眾生態宜居環境,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具有較大的經濟效益和明顯的社會效益。

標籤:生態鄉 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