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送教下鄉活動總結4篇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進行回顧和分析,從而做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它有助於我們尋找工作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掌握並運用這些規律,不妨讓我們認真地完成總結吧。我們該怎麼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送教下鄉活動總結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送教下鄉活動總結4篇

送教下鄉活動總結 篇1

為了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引領、示範和輻射作用,推動鄉鎮學校校本研修工作,增強鄉鎮學校教學水平,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推進“以學為主,當堂達標”課堂教學研究,根據進修學校小教部的工作計劃,於20xx年3月17日——4月末,針對板石國小進行全市國小語文骨幹教師“送教下鄉”活動。

本次活動與以往的送教下鄉活動不同,主要分這樣幾步走:我們先從受支援學校選一名重點教師,在對口支援學校選一名骨幹教師,3月17日帶領支援學校領導和骨幹教師到受教學校聽課座談,使兩所學校與兩位教師結成對子,以互動的方式對重點教師進行培訓、教學研究。從3月中旬到現在,兩位結對子教師分別到兩所學校參與現場活動(聽課、研討、集體備課)共計11次。在活動中兩位教師相互學習、共同進步,我想,結對子的兩位教師在本次活動中收穫一定很大,特別對受助教師今後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幫助。這次現場課就是一個很好的説明,受助教師無論是理念的更新,還是教學方式的轉變,都有很大的突破。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夜得到了落實,學生思維活躍,能夠主動進行有效的合作、探究學習。整節課學習環境寬鬆,師生關係融洽,學生之間交互活動充分有效。

作為對口支援學校,二實驗國小從領導到幫扶教師都付出了不懈的努力,結對子教師互相研討備課方案,董校長親自聽課評課導課,對課堂教學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再通過作課教師自我反思,整理教學思路,認真鑽研教法學法,經過精心的準備,為我們展示了很好的課堂教學。在此,為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次活動在我市城鄉結對子活動中起到很好的表率,也是我市國小語文學科“中心備課組活動”的一個縮影。希望能作為一個良好的開端,在今後促進城鄉語文教學“以學為主,當堂達標”這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送教下鄉活動總結 篇2

20xx年11月27日、12月4日,我非常榮幸地參加了市教育局師範科組織的“送教下鄉活動”。這次送教下鄉活動,利用週六時間舉行。由區縣教研室命題,備課展示,然後由全體聽課教師共同討論。我參加了國中語文階段的送課活動,分別參加了xx縣、xx兩場活動。

起初,接到通知很輕鬆,大大小小的公開課上過多次了,也有點底氣了。但當接到xx縣送來的課題時,我的腦袋一下子就大了起來,執教文言文《山市》。蒲松齡的《山市》是七年級新生入學後接觸的第三篇文言文,生疏的文言字詞較多,翻譯方面饒有難度。況且,這是一篇描繪海市蜃樓的文章,學生又未曾見過,只能意會而不能言傳。如何在很短的時間內上出新點、亮點?這真是個很大的挑戰。曾在省、市優質課堂上聽過這節課,但由於文章所限,基本無精彩案例。怎麼辦?啃硬骨頭吧。

利用課餘時間,開始了研課的漫長過程。説實話,每次上公開課,都是一次煉獄,如同蜕一次皮。每當這時,我總是自我安慰,權當鳳凰涅槃重生了!付出總會有收穫!我先是背誦了文章,詳細備教基本資料,然後再蒐集有關《山市》的教學設計吸收借鑑。我發現所有的資料大同小異,沒多少出奇之處,只蒐集到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海市蜃樓”圖片。於是,我又去讀了《聊齋志異》的有關文字介紹。在這裏,我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山市》屬於自然小品文,雖然講述的有關鬼怪的幻象,但歸根結底還是有一定的科學價值。哦?恰巧,這篇文章被選入了課本的“科學探索”單元。那麼這節課,我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引導學生認識山市、探索山市,以激發他們對自然的科學探索之興趣。這個突破口,應該算有別於文學評析的角度,有新意,而且也容易引起學生共鳴。有了這個小小的把手,教案的設計也就順理成章了。這堂課,我就帶學生去“找鬼”去,讓他們邊讀邊品析山市之“鬼”,進而引導他們去探鬼——發掘生活中的鬼現象,也可以推薦去閲讀鬼書《聊齋志異》。“一字剖析”、“一線串珠”,這正是我喜歡的課堂。

備課後,儘管有自己的新得,但總是忐忑不安。學生的情況也不熟悉,學習習慣也未合拍,不知課堂效果如何呢?聽課老師又是否會認同這種公開課的效果呢?一切不可預測,順其自然吧。

終於到了“醜媳婦見公婆”的那天。我隨市教育局師範科的xx科長、市實驗學校的xx老師,一同到xx縣去上課。儘管忐忑不安,但看到犧牲休息時間來上課的學生,尤其是面對他們那雙雙明亮的眼睛時,我的心頓時平靜了。教師的職責,就是上課,就是與學生交流,就是教會學生一些知識和能力。上課鈴響了,我進入了課堂,也進入了狀態。一切出奇地順利,學生的反應也很出色。當結束這節課堂時,我整個人如釋重負,立時輕鬆起來,終不辜負幾日的辛勞。

上完課後,才開始靜心與眾位聽課教師評課。第一節是張xx老師執教的《記承天寺夜遊》。那是一篇“文質彬彬”的文言文,張老師也是個很有氣場的老教師。讀着她的課堂,平易近人,正如她所闡述的追求的境界“實”——平實、踏實、真實。最令我震撼的是,在備課時,張老師特地閲讀了大量的有關蘇軾的詩文,對文章也頗有自己的.見解。這一突破,引起了共鳴,評課的時候,很多xx縣的老師也暢談了有關“閒人”的感受與見解。那一時刻,我有種很幸福的感覺。這麼多的人,這麼用心地在研讀一篇文章,如同在品嚐一道美味佳餚,如何不幸福呢?更妙的是,各有滋味在心頭!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真希望我們的語文課堂也有這樣的情境!

第二週,我們又去了xx一中,執教的是同一堂課。這是xx科長為照顧我們的精力而力爭的“福利”,不再再背新課了。由於有上節課的經驗在前,稍微調整的這堂課更流暢了,教學效果也不錯。只是這次教學活動,卻顯得有些拘謹,xx的老師頗有禮貌,多提優點,很少提缺點,讓我和張老師有點抱憾而歸。因為出一堂課真的很不容易,真想聽聽“旁觀者清”的意見。我記得每次聽課都有些感受的,我相信那些老師一定有自己的意見,只是在這種場合,怕我們尷尬沒有直接提出而已。這也是唯一的遺憾!

經歷了兩週的忙碌,我彷彿輕鬆了許多,也收穫了很多。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作為語文課堂,我們所做的真有很多很多。“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語文課堂,摯愛!

送教下鄉活動總結 篇3

隨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為了更好地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送往偏遠山區,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教師專業的均衡發展。縣教師進修學校國小部各學科教研員在校領導的正確指揮下,積極、主動地、富有創造性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通過調查訪問——瞭解基層之需;通過看課評課——深入瞭解師資隊伍現狀;通過送教下鄉——送去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通過互動研討與講座——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經過大家開動腦筋,精心籌劃,踏實工作,真誠服務,國小部的送教下鄉工作受到基層學校的好評和歡迎。

在送教下鄉活動中,我們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發揮典型教師的示範輻射作用;改變了過去的教研指導方式,將教研重心下移,面向比較偏遠的山區鄉鎮;到課堂上、師生中,瞭解農村學校在課改中存在的問題,解決教師課改中的困惑;……整個活動中,教研員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把調研、教研與教師培訓相結合,發揮典型教師傳、幫、帶作用,極大地提高了教研工作的實效性,有效促進送教和受教教師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推動新的課程改革,送教下鄉活動效果顯著。

一、 實現了送教者與看課者的雙贏

本次送教兩個鄉鎮-------吉洞鄉和八會鎮,語文五節,數學五節。兩個鄉鎮的 名教師參加了觀摩。課上送課教師精彩示範引領,課後教研員精當的點評,同時改變“一言堂”的局面,看課者也積極參與研討,送課教師與教研員針對困惑的問題,做了具體的指導、熱情解答,多角度、全方位為教師充電。

通過送教活動同時還歷煉了一批年青教師,送課者深有感悟,此項活動創造了磨練自己的機會,積累了許多借班上課的教學經驗,有利於自身專業化的成長。作為一名研究型教師,語文學科孫軼老師積極投身於語文課程改革,通過不斷的學習、探索和實踐,探索出預習——彙報課的教學模式,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她曾經多次送教,課後,她非常激動地説:“我想看看我的教學思路借班上課能不能行得通。”經實踐檢驗,她從調動學生的興趣入手,通過紮實有效的訓練,體現了開放的語文教學意識,在鄉鎮學校,面對陌生的學生不但可行,而且效果不錯!這無疑堅定了她本人的研究信心。語文科的陳立賀老師是第一次送教下鄉。為了更好的把課上好,她多次和教研員溝通、研究,反覆修改教學方案。在李鶴老師的指導下,終於上了一節原生態的、具有新理念的、基層教師能學得來的、有一定高度的閲讀課。受到了老師們的好評。

數學科金玲、唐麗媛和徐巖三位教師在翟金環和李春凌兩位教研員的精心指導下 出色地完成了本次的任務。

送教下鄉活動為鄉鎮學校送去的是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課改信息、科學的教學方法和高超的教學技巧,廣大教師在相互交流學習過程中共同提高着。

二、、提高了教學觀摩課的可信度

由於種種因素的影響,有不少教師對示範課表示懷疑,認為示範課就是表演課。為此我們加強了對示範課的指導,使教學設計具有真實性、科學性、可操作性,所以送教教師不受條件的限制,不管面對什麼樣的學生,不管有沒有多媒體同樣能上好課。參與看課的教師真切地意識到:不可一味埋怨客觀條件的差異,“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優化教學設計,充分挖掘學生自身具有的巨大潛能”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 送教教師認識到自己不僅是教學的踐行者,更是教學的研究者

送教下鄉活動,搭設了校際間交流的橋樑,促進了校際聯動,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通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教師的課程視野開闊了,教師學會思考了,教學研究意識也蔚然成風。

孫軼老師在課後反思中這樣寫到:“這節課我從學生的學情出發,設計課堂提問。教學中過難的問題,要求過高,學生難於回答,失去作答的信心;過易的問題學生學起來沒勁。只有哪些學生解答起來有一定難度,但通過努力可以解決的問題才最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通過課前幾分鐘的觀察,發現山區的孩子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就及時調整了教案,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對小動物的認識和看法來談,再結合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表情,敏鋭地發現、靈活的設計一些學生解答有難度,但又是可以解答的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提問的效率。在體現師生互動方面配合的比較突出,注重了對學生能力的訓練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在今後的教學中還需加強學習,摸索出更適合學生理解掌握的獨立閲讀課文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樂學、愛學、主動學。”

課後的教研員李春凌和李鶴兩為老師從課堂教學模式、課標的體現、動態教學的生成、課堂實效性等方面進行了點評,啟迪了教師的思維,提升了教師專業化水平。

四、 送教教師的獻身説法,使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不再抽象

送教下鄉充分發揮了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專業引領作用,讓這些土生土長的“實踐專家”獻身説法,激發了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促進了教師之間的溝通,使教師在學習名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教學語言的同時,逐步意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地及時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和專業知識結構,努力轉變和改進教學行為,以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

語文學科首山鄉中心國小馬曉晶老師執教《地震中的父與子》,讓教師真切地感受到了如何“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如何在“實現師生與文本的對話”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提高了認識。抽象的教學理念轉化為看得見,感受得到的教學行為。

送教下鄉活動總結 篇4

隨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為了更好地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送往農村學校,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教師專業的均衡發展。

20xx年,教研室各學科教研員在侯馬市教科局領導的正確指揮下,積極、主動地、富有創造性地開展了送教下鄉活動,現將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一、實現了送教者與看課者的雙贏

送教下鄉活動為農村中國小校送去的是新的教學理念、先進的教學模式、前沿的課改信息、科學的教學方法和高超的教學技巧,使廣大教師在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過程中,教學能力、教學水平均得到顯著提升。

侯馬五中的英語教師張俊玲到高村中學上了一節英語課,課後高村中學的老師普遍反映張老師的英語口語水平就是高,表達清楚、準確,感染力特別強,給他們很對的啟發,他們決心像張俊玲老師一樣用飽滿的熱情、高超的技藝去贏得學生們的認可。而張俊玲老師卻説,這次下鄉我覺得也很有收穫,高村中學條件這麼艱苦,可高村中學的老師卻一點也沒有怨言,幾年甚至幾十年如一日的在這裏辛勤的工作,他們的工作態度值得我學習?

二、提高了教學觀摩課的可信度

由於種種因素的影響,有不少教師對示範課表示懷疑,認為示範課就是表演課。為此我們加強了對示範課的指導,使教學設計具有真實性、科學性、可操作性,所以送教教師不受條件的限制,不管面對什麼樣的學生,不管有沒有多媒體同樣能上好課。參與看課的教師真切地意識到:不可一味埋怨客觀條件的差異,“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優化教學設計,充分挖掘學生自身具有的巨大潛能”是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

化學學科教師馮豔陽,是民辦學校的一位老師,雖然精益學校條件相對要差一些,但是她的課一點也不遜色,當她的課在張村的課堂上展示出來以後,大家驚異的發現,這是多麼優秀的一堂課呀,其專業水平一點不必公辦學校的差,甚至更勝一籌,其語言、簡練、準確、專業程度令人傾佩不已?

三、送教教師認識到自己不僅是教學的踐行者,更是教學的研究者

送教下鄉活動,搭設了校際間交流的橋樑,促進了校際聯動,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通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教師的課程視野開闊了,教師學會思考了,教學研究意識也蔚然成風。

劉小戰老師在課後反思中這樣寫到:“這節課我從學生的學情出發,設計課堂提問。教學中過難的問題,要求過高,學生難於回答,

失去作答的信心;過易的問題學生學起來沒勁。只有哪些學生解答起來有一定難度,但通過努力可以解決的問題才最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通過課前幾分鐘的觀察,發現村裏的孩子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就及時調整了教案,讓學生從生活實際來談,再結合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表情,敏鋭地發現、靈活的設計一些學生解答有難度,但又是可以解答的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提問的效率。在體現師生互動方面配合的比較突出,注重了對學生能力的訓練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在今後的教學中還需加強學習,摸索出更適合學生理解掌握的獨立閲讀課文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樂學、愛學、主動學。”

四、送教教師的獻身説法,使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不再抽象。

送教下鄉充分發揮了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專業引領作用,讓這些土生土長的“實踐專家”獻身説法,激發了教師參與教研的積極性,促進了教師之間的溝通,使教師在學習名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教學語言的同時,逐步意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地及時地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學觀念和專業知識結構,努力轉變和改進教學行為,以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

數學學科邢麗老師以尊重兒童個性、活躍兒童思維著稱。她送教六年級《比例的應用》一課時,為兒童提供充分的時空,注重兒童知識的形成過程。觀摩者不約而同產生共鳴:“在邢老師的課堂上,根本就區分不出誰是學困生。”教師時時刻刻把兒童推向主人翁的地位,為兒童提供“做數學用數學”的機會,體現的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本次送教下鄉為廣大村裏的教師提供了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育理念的發展空間,實踐證明送教下鄉活動是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最便捷、最迅速、最有效的培訓方式。

在送教下鄉的過程中,我們確實做了一些工作,但是這和廣大鄉村學校、鄉村教師的期盼還有很大距離,面對這些差距時,我們覺得自己做的還很少,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下學期,我們將進一步加大下鄉力度,把更多、更好的教師送到學校去,讓全市教師的都能從中受益,都能有所提高。

標籤:送教 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