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好書伴成長作文(2篇)

作文2.89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好書伴成長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好書伴成長作文(2篇)

好書伴成長作文1

在這個大雨連綿不斷地暑假裏,我讀了一本讓人傷心、讓人痛苦,又讓人幸福的書。這本書是曹文軒寫的,寫的是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銅,是一個鄉村孩子,也是一個啞巴。女孩叫葵花,是一個機靈的城市女孩。一個特殊的機緣,讓城市女孩葵花和鄉村男孩青銅成了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成長。

12歲那年,命運又將女孩葵花召回了她的城市。男孩青銅從此常常遙望蘆蕩的盡頭,遙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這本書寫“苦難”-大苦難,將苦難寫到深刻之處;寫“美”-大美,將美寫到極致;寫“愛”-至愛,將愛寫得充滿生機與情意。讀完這本書,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在這本書中,不斷地有痛苦的事情發生,讓我心中十分酸楚,十分可憐書中的人物。這本書只有短短的九章,卻詳細的描寫了青銅一家人在大麥地五年的生活。書中除了描寫痛苦的事情外,也描寫了不少美好的風景。在第一章中有一段我認為作者把大麥地寫得很美,是這樣寫的:“太陽照着大河,水面上有無數的金點閃着光芒。這些光芒,隨着水波的起伏,忽生忽滅。兩岸的蘆葦,隨着天空雲彩的移動,一會兒被陽光普照,一會兒又被雲彩的陰影遮住。雲朵或大或小,或遠或近,有時完全遮蔽了太陽,一時間,天色暗淡,大河上的光芒一下全都熄滅了,就只有藍汪汪的一片,但又不能長久地遮住,雲去日出,那光芒似乎更加的明亮與鋭利,刺得人眼睛不能完全睜開。有些雲朵只遮住太陽的一角,蘆葦叢就亮一片、暗一片,亮的一片綠得翠生生的,而暗的一片就是墨綠,遠處的幾乎成了黑色。

雲、陽光、水與一望無際的蘆葦,無窮無盡地變幻着,將葵花迷得定定的。“讀着讀着,我彷彿自己就在這本書中看見了這畫面,讓我目不轉睛。這本書的書名叫《青銅葵花》,有兩種意思。一種意思是這本書的兩個主要人物的名字叫青銅和葵花,是以他們的名字來命名的。另一種意思是女孩葵花的父親雕刻出的葵花,是用青銅做成的,叫青銅葵花。兩種意思都讓人深刻的記住了這本書的名字和這本書的主要人物。我從中也深受啟發,明白了寫作文時題目不能太單調無趣,要有新意、有趣味。曹文軒寫的書都是圍繞一箇中心寫的。除這本書外,我也看過他寫的其他書,如《野風車》、《草房子》、《根鳥》和《紅瓦黑瓦》,這些書的寫法都與《青銅葵花》一樣。《青銅葵花》這本書是以痛苦為中心寫的。這本書中的確有許多讓書中的人物痛苦的事,書中的人物痛苦,我的心也跟着痛苦。我還記得《青銅葵花》這本書後面寫着的曹文軒的名言:“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才可能是一個強者。”這句話令我深有感觸,我們現在許多的少年兒童和青年人都不能平靜的有風度地面對自己所遇到的痛苦,有些人甚至會想不開而去自殺,實在是太可惜了!所以,我十分敬佩這本書中男孩青銅和女孩葵花兩兄妹不畏痛苦的精神,他們心中總是充滿了希望,永不會失望。就算失去了親人好友,他們也是很有風度地面對自己所應承受的痛苦。

我想我也應該向他們一樣,如果有痛苦出現,我也應該有風度地去面對,絕不逃避。只要我能一直有風度地面對痛苦,我相信我以後一定會成為一個強大的人,一定會做出偉大的事。曹文軒寫的這本書,歌頌了青銅和葵花面對痛苦毫不退縮,勇敢生活的美好精神。他們兄妹倆擁有兩顆聰明的頭腦,堅韌不拔的精神。在葵花與青銅一家人共同生活的五年中,青銅一家經歷了重重的困難,面對了無數的痛苦,同時也擁有過許多幸福的時光,但是最後卻沒有得到一個完美的結局。是到了與親人分別的時候了,葵花不得不忍受分離的痛苦回到自己從小生長的城市去。

遠離了葵花,青銅與他的家人都非常傷心,但是為了葵花美好的前途,他們不得不忍痛讓她走,他們必須有風度地去面對。青銅一家人質樸的、善良的品質和不懼痛苦的精神深深的感動了我,我一定要向他們學習,勇敢地、有風度地面對生活中的痛苦!

好書伴成長作文2

什麼東西能夠一生陪伴你?什麼東西能使你瞭解這個社會?什麼能讓你通曉古今?什麼又能夠帶你翱翔這個神祕而又美麗的世界?那就書!書,熟悉而陌生名字,是它,陪你度過喜樂哀傷的時光,是它,用知識的泉水來哺育你飢餓的靈魂,也是它,讓你懂得怎麼在這個美麗而又競爭激烈的世界中生存。

書,是你的老師,給予了你無數神奇的知識;書是一首動聽的歌曲,讓你心情愉悦;書,是一輪紅日,照亮了你心靈。

一本好書,就是一位幫助我們瞭解生命的摯友,讓我懂得了生命的意義;書是一名嚮導,帶着我暢遊世界,讓我領略了五湖四海的美景;更是一杯暖暖的綠茶,讓你感覺到它的温暖。高爾基説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啊!假如沒有書籍,世界就像“盲人”一般,生活在一片漆黑中,誰也不瞭解誰,猶如生活中離開了電器,世界將變得無趣;“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這個偉大的莎士比亞説的,讀書,就是對於靈魂的哺育,所以説它是全人類的營養品;“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這是我國宋朝皇帝趙恆所寫的,至今還膾炙人口;“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也絕對是一句佳句,書讀好了讀多了,再難的題目都會迎刃而解,寫出來的文章就像得到了神靈的輔助一般......關於讚美書籍的詩句真的是數不勝數。

我也喜歡看書,我願意翻着一頁又一頁已經泛黃的書本,每一篇、每一行、每一字我都喜歡慢慢的細讀,我知道它們一個個都有着屬於自己的靈魂,它們都是一個個小生命,不知不覺中被它們帶入了書境中,我成了主人公,主人公遇到了困難在努力的想辦法,我也為她擔心着,主人公傷心難過時,我也陪着她流眼淚,主人公快樂開心時,我的心情也就豁然明朗。這應該叫做身臨其境吧!

記得很小的時候,媽媽在牀邊給我講誰對誰錯,給我講《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給我講《灰姑娘》的'故事,我都聽的津津有味。後來慢慢的自己識字,我更是暢遊在書的海洋中而常常廢寢忘食,媽媽老是叫我“書蟲”。讀《老人與海》,十分佩服小説中老漁人的意志,他讓我懂得一個人一定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才能獲得成功;讀完高爾基真實寫照的《童年》,讓我瞭解到了當時沙皇統治時期老百姓的困苦生活,讓我知道了現在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熱愛生活,努力學習,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把這個世界建設的更加美好;讀了《十萬個為什麼》,更是開拓了我的視野,讓明白了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是太陽系中的九大行星,而銀河系則是由許多像太陽系一樣的星雲構成的,它還給我們介紹了一年中四季是怎樣構成的,海底是什麼顏色、海水為什麼是鹹的等等,從有趣的昆蟲中我知道屎殼郎滾屎球的有趣故事,從神祕的地球中我知道了為什麼火山會爆發,龍捲風是怎麼回事?地震為什麼會導致房屋倒塌、山體會滑坡......讓我明白了科學發展和人類的進步是緊密相連的;又從《爸媽不是我的傭人》中讓我知道了要珍惜爸媽對我們無私的愛;還有的書叫我們怎樣去克服困難,助人為樂,怎樣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書又叫我明辨是非,徹悟人生的道理,瞭解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

總之一本好書是一位良師,更是益友,陪伴着我們一路向前,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慢慢地把書中的知識變為自己的東西,儲存在自己大腦中,去運用到實踐中,用有用的知識武裝自己,做一個有用的人。

標籤:好書 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