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範文

作文3.15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六年級端午節作文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範文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範文1

農曆五月五日,是我國間傳統的端午節,又叫端陽節,家家户户都吃粽子、划龍舟、看廟會。每年端午節,我都要去鄉下看望奶奶。

奶奶喜歡吃粽子,包粽子也是一流的。包粽子是奶奶的拿手好戲,且不説奶奶糯米與餡兒搭配得怎樣好,單説煮粽子吧,什麼時候煮,煮多少時間,什麼樣的火候。也挺有講究。一般都在晚上煮,那香味兒飄出來,直叫人饞得直流口水。

奶奶抱的粽子花色很多。有綠豆餡的,紅棗餡的,肉餡的……奶奶三下五除二,一個錐形的粽子就出現在你的眼前了。

端午節的晚上,我邊吃粽子邊聽奶奶説端午的故事。我知道,端午節在咱們中國歷史悠久。它是為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而設立的。相傳屈原不甘屈辱、懷着對祖國的一腔愛心和對自己報國的理想無法實現的痛苦,於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在汨羅河抱石投江而亡。岸邊愛戴屈原的漁民們有的划船來救他,有的趕快把竹葉包的米飯扔到江裏去,以讓魚填飽肚子,而不去吞食屈原的身體。就這樣,五月初五,划龍舟,包粽子,就成為人民紀念屈原的一個隆重的日子,以後就成為中華民間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

今年,奶奶又給我了我好多粽子,我覺得可好吃了。親戚鄰居也送給我了不少粽子,但我吃的時候,總感覺沒有奶奶包的粽子的'那種味道,也許,這裏面夾雜着一份親情吧!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範文2

端午節在我們那裏也不是什麼重要的節日。在我的記憶中,我們那裏沒有慶祝過所謂的端午節。沒有其他地方舉行的什麼賽龍舟等活動!只不過到那一天的時候,家家都忙着包粽子,其他的都沒有什麼了。

小時候,對端午節沒有太多的記憶。也不知道怎麼跟大家説。只不過在最近幾年我們村有不少人開始重視端午節。

到那一天,家家都以掛艾葉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刀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當然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現在大多家庭都自己包粽子。一家人忙忙糊糊的,忙着過節,感覺很幸福。

自從出來上學工作之後就很少回家了,也沒有在家過過端午節,所以現在我們家裏有什麼風俗習慣我也不是很清楚了。不過總之賽龍舟和吃粽子及插艾,是絕對不可能少的。

以上就是我們家鄉的端午節,沒有什麼太大的活動,所以在我的記憶中也沒有什麼值得可想可給大家説的。也許我們的家鄉太落後了吧!這個也不清楚,在加上農村的人不太重視這個節日,所以大家有時候都淡忘了。所以請其他朋友把自己家鄉的端午節風俗習慣説出來讓大家來參考,説不定你們的風俗習慣我們也會延用的喲!呵呵!

六年級端午節作文範文3

我家鄉的端午節是有很多講究的。包粽子,粽葉有要求,新鮮的竹葉;碧綠碧綠的;散發着淡淡的清香。端午節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準備到位,潔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裏,飽滿的紅豆,花生仁,都早已泡好,或是切好的五花肉塊,都早已用作料淹制好。五月初五的這天早上,勤勞的女主人把糯米炒香,用一些新鮮的粽葉包住糯米,在裏面放各種配料,然後用靈巧的雙手左折右疊,再用繩子層層纏繞,很快一個精緻的粽子便誕生了。包好的粽子放在鍋上蒸,等滿屋飄着粽子香的時候就可以吃了。煮熟了揭開鍋,屋裏頓時都瀰漫着竹葉和粽子的香氣。

吃完粽子,便來到河堤上觀看龍舟賽。只見碧波盪漾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彷彿勝券在握。而站在岸邊的觀眾比隊員們還要緊張,個個屏息凝視着河面。裁判一聲令下,一艘艘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一般地向前衝去。頓時,河面上鼓聲震耳欲聾。你們看呀!那些龍舟多麼威風呀!像凱旋歸來的勝利者。撓手們分別穿着紅短衣、藍短衣、黃短衣、白短衣、青短衣……頭上綁了塊白布,上面寫了幾個字——“奮鬥!奮鬥!努力奮鬥!戰勝困難!”他們如同軍隊一樣威風“加油呀!加油呀!”在人們的吶喊助威聲中,伴着急促的鼓點和響徹雲霄的響鑼,龍舟好手們鬥志昂揚、奮力揮舟,衝向彼岸。好一副龍舟競渡,百舸爭流的景象。

多麼令人難忘的節日啊!一個催人奮進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