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關注生活作文五篇

作文2.22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注生活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關注生活作文五篇

關注生活作文 篇1

今天晚上,我目不斜視地看完了“相干地球熄燈一鐘頭的新聞”,我禁不住感歎萬千。於是,我也試着將我們家所有的電器都關了。在這暗中的世界裏,我一一動地坐着,想起了我們的地球——

“現在的世界,自然災害頻頻發生;海嘯、暴雪、洪水、大小地震、沙塵暴接連不停;藏羚羊、白旗豚等多種生命危在朝夕……到底是什麼可怕的物種使我們的地球變成這樣子了呢?對於,沒錯,就是我們——統治世界的霸主,人類。

近幾年來,我們的科技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獲患上了很大的改善,但我們正處在無知中潛移默化地危險我們的地球媽媽。再過20年,北冰洋將成為北水洋,只剩下水,無情之水。科學家預先推測,按現今温室化速度,乞力馬紮羅的雪將在十幾年後磨滅。丹麥哥本哈根,在被稱作“拯救人類最後機會”的世界氣國小生低碳生活資料候大會上,一位斐濟女代表在演講現場失聲痛哭,因為她的家鄉——那個一碧海藍天、潔白沙灘和嫵媚棕櫚樹著稱的島國,已八方受敵、風雨飄搖。再看,減損的湖泊、蕩平的叢林、削矮的山頭、大量鮮為人知的生命正黯淡殞落……

這些都是人類成就殺死自然成就的顯赫可作例子的事。

作為新一代的國小生,怎麼能袖手旁觀,眼睜睜地看着我們的地球媽媽聲淚俱下呢?謎底是肯定的:不能!低碳已經成了我們的話題。可是該如何低碳呢?這可是個讓各人頭疼的問題。

首先我們各人要從身旁的小事做起。只管即便少用紙巾,重拾手絹兒,保護森林;每張紙都雙面打印,相當於保留下半片原本將被砍掉的森林;隨手關燈、開關、拔插頭;不坐電梯爬樓梯,省下各人的電,換自己的健康;只管即便少施用一次性牙刷兒、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因為製造她們所施用的石油也是一次國小生低碳生活圖片性的……

在學校裏,我們可以幹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好比當教室裏空無一人的時候,我們要伸伸手,關掉教室裏的照明燈;在水龍頭邊,當我們看見細水長流的時候,我們要彎彎腰,把水龍頭關緊;在食堂裏,當你看見今天的菜不和你胃口的時候,我們要牢記“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做到不挑食、不華侈糧食的好習慣……

同學們,不要讓我們自己親手毀了賴以生存的地球。讓我們攜起手來,低碳生活,共創美好家園。

關注生活作文 篇2

來到廚房,我發現茄子炒肉片裏面有幾塊白色的東西,莫非壞了?不會吧,今天早上剛炒好的。天哪!難道被人放了毒藥…我越想越可怕,抓起電話就向媽媽“求助”。我向媽媽説明情況後,媽媽笑着對我説:“唉,我還以為什麼事情呢,等你把菜放到鍋裏,你就知道了。”哼,媽媽居然和我玩神祕,可是我沒時間多想了,因為我的肚子已經抗議了——開始“咕咕”叫了。所以我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菜放到鍋裏。誰知,等我開了火後,那白東西居然沒了,我想:這東西這麼膽小,一遇到火就沒了!

等菜熱好後,我一嘗,味道還不錯,可是我不敢吃了。唉,眼看着炒好的菜卻不能吃,這種滋味真難受。好不容易等到媽媽回來,我就一五一十地把事情説了一遍,媽媽説:“這是正常現象,那個白東西叫葷油,是動物油冷卻後凝結而成的。至於遇熱就沒了,那是葷油化了,你不必擔心。”

關注生活作文 篇3

作文應該寫真實自我 我手寫我心

就大學聯考的目的而言,是為了選拔優秀人才,就作文訓練而言,也是要幫助學生確立思維、思辨意識,大學聯考作文關注社會關注生活。所謂作文取勝的“法寶”,不能成為制約學生思想的瓶頸和束縛學生思維的桎梏,這種做法不是大學聯考的初衷,也絕不是語文教學的目的。作文應該寫出真實的自我,我手寫我心。在文章中彰顯個性,彰顯每個學生對生活的真實看法和情感。教師要幫助學生打開思路,把眼光從書本引向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學生的作文既要看出平時的訓練,也要體現學生心智的成熟。這需要教師在平時做長期、紮實的指導。

高中語文課本是最好的作文素材

去年的大學聯考作文題目《北京的符號》,提示中已經點出中關村、老舍、前門、衚衕等與北京符號有關的8個點,可是還是有很多學生感到無話可説,事先背好的“司馬遷”、“屈原”都套不進去了。範錦榮老師認為:高中語文課本是學生最好的作文素材,可以歸納出不同種類,比如,關於人生、科學、歷史、文化、自我等。語文課本中有一篇史鐵生的文章《我與地壇》。範老師在高一年級講這篇課文時,就以“我與××”為題設計了一個作文訓練,利用北京的人文環境,名勝古蹟,讓學生在自己生活環境中尋找作文源泉;以北京著名景點為中心,寫作“觀景十思”,結果北海、天壇、元大都遺址、五色土、前門大街等都成為學生觀察、思考、寫作的對象,而這些基本訓練恰為去年大學聯考作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直接寫身邊的風土人情

範老師還引導學生寫自己身邊的風土人情。學生們發現,每天上學、放學經過了多少次卻視而不見的故宮、雍和宮、國子監,其實既有的可寫,又有思考價值,大學聯考作文指導《大學聯考作文關注社會關注生活》。有的學生從國子監寫到中國科舉制度的優劣;有的從雍和宮寫到文化信仰的思考。大學聯考時有的學生直接把“元大都遺址的思考”搬上去,寫成《北京的符號》。還有個學生寫出了自己的親身感受:從小生活在四合院,冬天寒冷難耐。總是期盼着早一點離開破舊的大雜院。現在長大了,搬進了新樓,回到當年住過的`小平房,卻又覺得那麼親切,因為這裏記錄着童年的歡樂。這個學生在作文裏説,小平房、四合院都是北京的符號,在建設和發展的新時代,我們又面臨着古都文化遺產保護與改善居住條件的新課題……範老師説,雖然不知道這些學生的大學聯考作文得了多少分,但路子肯定是對的。

關注真實感人的新聞故事

要讓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首先要勤於積累,勤于思考。在做去年的上海試題《我想握住你的手》時,範老師提醒學生,關注現實生活中真實感人的新聞故事,比如握住李繼東的手。李繼東是西南邊陲一家水泥廠廠長,他幫助了幾百名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範老師的素材來自鳳凰衞視的“冷暖人生”。她向學生提問,為什麼你們握住的手只有父母、李白、杜甫、司馬遷,就沒有更多的對象嗎?你所接觸的社會生活、感人的事件都可以成為寫作材料。下一次作文,學生文章中出現了長征英雄,出現了自己崇拜的科學家和自己鍾愛的文學人物……學生髮現,可以寫的東西太多了。

一個作文題目可以變出多種角度

有一個作文題,要求學生就“紙上讀書率下降,網上讀書率上升”談談自己的認識。範老師幫助學生就成年人“沒時間讀書”,分析成年人的閲讀停滯心理問題;就青年人回答“沒處買書”、“書太貴”,分析社會問題:公共閲讀機構少、書價高,重裝幀,少實用;還有高科技帶來的閲讀習慣變化等等,一個作文題目變出了多種角度,多個切入點,每個角度都可以是一篇文章,大大打開了學生認知、分析的渠道,豐富了寫作內容。

範老師認為,作文就是要引導學生説出自己想説的話,自己相信的話。當教師打通了學生思考的路徑後,就帶來了鮮明的思想,新鮮的論據和豐富的情感,再加上寫作技巧的訓練,大學聯考作文是能寫好的。

關注生活作文 篇4

我們關注的事情有許多,但我們也要關注“白色污染”。你們知道嗎?“白色污染”已經侵染到我們的身邊,許多生命的都離開了我們,之所以我們要消滅“白色污染”。“白色污染”對我們造成很大的傷害,倒是我們也會滅絕,它污染了空氣,污染了河水。

如果魚兒喝了被污染的水,水裏的魚將會被污染,然後我們再抓被污染的魚吃,我們會被傳染,我們還怎麼活下去!還有一次慘痛的教訓:1955年,在日本富山市曾經出現過一種怪病。患者周身劇烈疼痛,甚至連呼吸都要忍受巨大的痛苦。後來才發現,這原因是由於人們長期食用被鎘污染的大米造成的,其根源是用末經處理的工業污水灌溉稻田。等等還有許多例子。關注“白色污染”,創做美好家園。

關注生活作文 篇5

一篇作文佔了語文大學聯考的半壁江山,寫作訓練卻難以在短時間內奏效,且不知以何為抓手,大學聯考作文孕育思想,從關注生活開始。

寫作,從根本上説,是思想的孕育和表達。不少考場作文缺的就是思想,儘管語言華美,講究方法和技巧,但內容蒼白。那麼,怎樣才能寫出有思想的文章來呢?這就需要從關注生活做起,因為思想是生活孕育的,那些引起心靈微顫的日常之事往往是思想生成的緣起。

今年上海大學聯考滿分作文的作者黃莎就讀於上大附中,那裏地處城鄉結合部,附近的小菜場有很多外來務工者,有次去買水果,她看到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趴在賣水果的攤位上,一筆一劃地寫作業,四周的嘈雜混亂,與男孩獨自伏案的小小身影形成的對比,讓她看出些許無奈與堅韌,還有樂觀與希望。這件小事引起她對農民工子女這一羣體的關注和思考,這才有了日後那篇寫農民工子女的滿分作文。

把來自生活的鮮活體驗和獨到的思想相融合,正是近年來許多優秀大學聯考作文的共同點。那些遠離生活、注重概念的文章難免膚淺雷同,枯燥乏味。

一、小事不小,是因為它常常寓含哲理。只要用對立統一的觀點加以分析,用整體的發展的眼光來進行考察,小事就會顯現出價值。一些同學害怕遇到哲理性的作文題,就是因為平時讓許多含有哲理的小事白白流失了。

被稱為史上最難的大學聯考作文題“‘入乎其內’與‘出乎其外’”曾經難倒不少考生,但一名考生卻出人意料地從遊山玩水入手,把這個題目演繹得淋漓盡致,大學聯考輔導《大學聯考作文孕育思想 從關注生活開始》。文中寫道:到了杭州,若只是在湖濱一帶走走,是不行的。觀賞西湖,先須 “入乎其內”,——泛舟湖上,探訪小瀛洲,登臨湖心亭,後須“出乎其外”,——攀南高峯遠眺,上寶石山俯瞰。入乎其內,才能領略西湖深處的精緻嫵媚;出乎其外,方知西湖大略。此外,“入乎其內”,就是還要了解西湖的歷史人文底藴。 “出乎其外”,就是還要跳出來作橫向比較,比如説,西湖雖不比太湖浩渺,卻又比揚州瘦西湖耐看。如此,才算真正讀懂了西湖。

遊玩之事小矣,在此卻成了絕好的材料。作者從“內”和“外”、“入”和“出”這些既對立又有聯繫的觀點來考察西湖,談得很有真知灼見。這和作者多角度地觀賞西湖的遊歷有關,也和他具有了哲學意識有關。哲理並不神祕,它既隱藏於萬事萬物,又適用於萬事萬物。這大概也是近年來哲理性大學聯考作文題漸見增多的原因,從關注生活、解讀小事中的哲理開始做起,才是寫好此類作文的治本之策。

二、有些生活現象的背後有着某種規律,不是滿足於對現象的客觀描述,而是加以歸納概括,思想就能更上一層樓。

許多人寫大學聯考作文題“季節”,都只是停留在對四季自然現象的描述上。有篇作文卻這樣寫道:城市人已被季節所拋棄,上班族更是被迫遠離了季節。季節是一種秩序,而現代人卻是秩序的破壞者。季節正在馬不停蹄地消失。我們需要季節,而屬於唐詩宋詞的季節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一如秋季般蕭瑟的現代社會。讀了這幾句高度概括的話,也許誰都能心生共鳴。作者説,起初他也想寫寫一年四季,但想到一件事就改變了主意。——鄉下的爺爺到城裏來居住,原以為他可以好好享受了,可是爺爺總是精神萎靡,便去問他,爺爺説,住在城裏,聽不到蟲兒叫,聞不到花香,看不到燕來雁去,吃不到自家院裏的四時果蔬,心裏鬱悶啊。——這不是説住在城裏找不到一年四季的感覺嗎?由此他想到了城市生活的悲哀一面,再根據自己的體驗寫了此文。如果説他爺爺的話僅是對現象的表述,而他的話則把爺爺個人的感覺上升為一種概括,一種思想。一件小事引發了他對季節的重新思考,這和黃莎寫作《他們》豈不有異曲同工之妙?

歸納瑣屑零散的生活現象,從中發現它們的異中之同,就能寫出感性與理性相交融的文章。

三、有些事雖小,卻值得細究;有些事雖司空見慣,卻有着鮮為人知的一面。所謂思想,就是抵達了事物深處的認識。

有位考生寫“細微深處”這篇大學聯考作文時,就抓住了一件被人忽視的小事,——寫錯別字,如不少人會把“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中的“幽”寫成了“憂”,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的“生”寫成“升”。他對此先作了點分析:第一句中,“幽愁”和“暗恨”構成了對應關係,而“憂愁”和“暗恨”則不能。 “幽愁”的內涵比“憂愁”要豐富,有深廣而又難以訴述之意。第二句中,“海上生明月”中的“生”字氣象闊大,有出神入化之妙,誤為“升”字則是直接描摩,失了意境,且了無意趣。由此他得出結論:寫別字的原因決不僅是“粗心”二字能解釋得了的,它的深處是未能理解詩的內容,不會鑑賞它的美,同時寫別字這件小事還反映出未能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以及學習態度馬虎等問題。

“細微深處”這道作文題出得好。我們的寫作,如果既能敏鋭地捕捉到細微之處,又能對它的深處作一番探究,何愁寫不出佳作。

標籤: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