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關於畫的作文(通用15篇)

作文2.2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畫的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畫的作文(通用15篇)

關於畫的作文1

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回老家。看着火車外匆匆跑過的樹木,看着慢慢變藍的藍天,心裏的嚮往已遮掩不住。

到了老家,立刻陷入了羣山的懷抱中。綠樹小草夾道相迎。當我的心還沉醉於青山綠水時,我的腳已先行到了爺爺的古宅旁。

正值中午,睡意漸漸地上來了,便躺在牀上休息。“嘰嘰”“呱呱”,一系列聲音突然摻雜在我朦朧的睡意中,頓時感到心靈的大門被打開了,樹葉的絮語,花兒的説笑,似乎都傳到了我的心中。

空氣中瀰漫着蜂蝶的歡笑,伴着清爽的精神,再次走出了大門,對面的湖水,映照着山石林木的身影,河畔的柳樹,時不時探頭洗一洗自己的頭髮,望着遠處的青山,覺得自己像一粒沙土,融入於青山之中。

經過短暫的時光,又要回到了城市,望着顏色越來越深的天,心情不知怎麼找不到了之前愉悦的方向。下了火車,望着那熟悉的,繁忙的街道,心裏突然有一種空虛,總感覺缺少了什麼。

俊茂的青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高大的樓房,那大樹的神氣也不見了,變得萎靡不振起來,憂鬱地望着藍天,不,應該説是灰天。這時,突然有一種百感交集的情感,嚮往,繁忙,自由,超脱……每一種情感都是一塊石頭,緊壓着我的心,觸動着我的心。

感,感歎世界的變化之大;動,觸動着那顆並不大的心。人們常説,大自然是一幅畫,然而城市又何嘗不是一幅畫。只不過一幅敞人心扉,一幅壓人心緒。

人們在觀賞這兩幅畫時,有沒有想過,執掌畫筆的人,正是我們自己?

關於畫的作文2

國畫,又稱“中國畫”,我國傳統繪畫(區別於“西洋畫”)。國畫在古代無確定名稱,一般稱之為丹青,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上並加已裝裱的卷軸畫。近代以來為區別於西方的油畫(又稱西洋畫)等外國繪畫而稱之為中國畫,簡稱“國畫”。它依照中華民族特有的審美趨向而產生的藝術手法而創作。

而我就是一個喜歡國畫的一名學生。我沒有上過專業教書法與國畫的興趣班。而我第一次接觸國畫是在五年級時的一次美術課上。老師讓準備國畫材料。這當然是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等。國畫的題材分人物、山水、花鳥等,而我們畫的屬於花鳥畫,老師在班班通上為我們蒐集花鳥畫的視頻,讓我們跟着視頻按步驟來學,我專心致志的看每一筆每一部,通過我仔細的觀察,我知道了畫花鳥畫的方法,於是我便動筆畫了起來。當老師走到我身邊看到我的畫時説,我畫的雖有欠缺,但畫的不錯,我一聽心裏美滋滋的,也就是從那時開始我慢慢的喜歡上國畫。

後來,經過我平時在家空閒的時間不斷地練國畫,我現在已經畫的不錯了。現在,我上六年級了,美術課上老師還時不時的讓我畫國畫。而這一次,我們已經開始畫人物畫了,我這次畫了京劇裏的一個青衣,畫的不錯,老師又一次地誇獎我再國畫方面有天賦呢。

中國畫它大膽而自由地打破時空限制,具有高度的概括與想象力,這種出色的技巧與手段,不僅使中國傳統繪畫獨特藝術魅力,而且日益為世界現代藝術所借鑑吸收,我也是越來越喜歡國畫了。

關於畫的作文3

“糖畫”顧名思義就是用糖做的畫,可以看,可以吃。的確,糖畫的確受到了孩子們和青年人的青睞,孩子們喜歡的原因是:有趣,好玩,而且甜甜的,很好吃,而且青年人卻不是拿來吃的,而是拿來當做裝飾品。

糖畫,原本是廣西的特色,但現在這門手藝幾乎消失了,現在只有一些老年人依然傳承着這門手藝。有一次,在公園的門口發現了一位糖畫藝人在製作糖畫,前面站滿了孩子,有的孩子吮着手指,有的瞪大了眼睛,張大了嘴,有的則是垂涎三尺。之間糖畫藝人拿出了一口銅鍋,放入了清水和白砂糖,慢慢細細地攪拌着,若説是攪拌,更不如説是撫摸,用勺子撫摸着鍋內的糖。不久,在鍋中產生了一個又一個的大泡泡,微黃的泡泡熱的孩子們拍手歡呼。之後,鍋內的糖微微發黃了,而且也越來越黏稠了,糖漿也就做好了。然後準備了一塊光滑的大理石板,刷上一層薄油,可以開吃作畫了。“爺爺,我要一隻兔子”“我要一條龍,””好,好,一個一個來,不着急!”年邁的老人笑着答道。眼睛笑得眯成一條縫。開始畫時,用一個小圓勺舀起銅桶中的糖稀,揮灑在光潔的大理石板上,時提、時頓、時放、時收。快的幾乎看不到他的作畫過程。花鳥魚蟲十二生肖他可以説來就來。

不久,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動物、植物出現了。孩子們得到了自己喜歡的糖畫,開心地笑了。

糖畫既有食用性,又有觀賞性,為何不能繼續把這門手藝好好的傳承下去呢?應該讓這門好吃、好看、好玩的民間技藝繼續保留在我們的身邊。讓我們的子子孫孫都能欣賞到這們藝術。

關於畫的作文4

拉開抽屜,翻找着地理書,偶然看見一幅微微發黃的畫,那是妹妹畫的。畫上有藍天白雲,一隻大雁掠過藍天高鳴。稀稀落落的小樹葉兒飄飄揚揚,落在沉睡的小道上,漸漸鋪滿,那樣靜溢。

悄悄扯下一縷柔雲,繫上飄渺的思緒,隨着片片落葉飄蕩。

輕輕踩在落下的枯葉上,奶奶拉着我的小手,伴着和風的低吟,任落葉埋沒了我們的足跡。“小白兔,白有白。”我稚嫩的童聲,令奶奶的心花綻開了。靜寂的樹林迴盪着落葉的脆響,美麗的秋日。“奶奶”我停下腳步,“葉子疼,它哭了,我們踮着腳尖走。”“好啊。”白色的雲如柔絮,是我童年的夢。小小的我踮腳尖在小道上走着。就這樣,我走過了那金色的小道,走過了濕漉漉的夢,走過了五彩繽紛的童年。

同樣是那個季節,那小道,葉兒依然飄落,沙沙作響。天空的色彩恬靜如一首小詩。心境,惆悵。任微風拂過長髮,任落葉飄在腳下。小林的氣氛變得悲涼,悽清落葉如一隻只失羣的候鳥,在林間悠悠地顫抖。風兒捲起它,驚恐的打旋,一起一落地飄,我的夢要凋零了罷!葉兒在惆悵的心境中劃上一道陰影,心兒帶着沉重的歎息落寞沉下,化為一汪嚶嚶的淚。縷縷白雲變得觸手可及,良久,緩緩遊離。

托腮,閉眼,靜聽,金色的小樹林在心中忽然消失了,留下寂靜的淚滴。

關於畫的作文5

一天,我到月牙湖公園門口玩,剛跨進大門,就看到一羣人圍着什麼東西,裏三層,外三層,好不熱鬧。我見了,想湊個熱鬧,就硬是擠了進去。

噢,原來是一個藝人在做糖畫呢!活潑可愛的小兔,仰天長嘯的馬兒,威風凜凜的老虎……看着這些惟妙惟肖的糖畫,我垂涎三尺,纏着媽媽給我買,媽媽經不住我糾纏,只好同意了。

那個藝人是個笑吟吟的老爺爺,他見我走來,便指着轉盤説:“小朋友,你來轉個動物,我給你做。”我輕輕撥動指針,指針飛速轉了起來。快要到我的生肖了,我緊緊盯住指針,急切地説:“停!停!”那個指針像是能聽懂我的話似的,竟停住了!我高興極了,在老藝人旁邊蹦蹦跳跳。

接下來就該做了,這是最關鍵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只見老藝人擼了擼袖子,拿起勺子,舀了一勺糖稀,把勺子移到大理石板上,微微地傾斜。糖稀像絲線一樣流到了石板上,他的手在大理石板上來回地揮動,不一會兒,一條蛇的輪廓就出來了。他又拿了一根竹筷在蛇上輕輕一滑,蛇身上的花紋就顯現出來了。旁邊的人不禁拍手叫好,我也讚歎道:“真是巧奪天工!”最後,老藝人拿了一根竹筷按到了糖畫上,用鏟子一挑,一隻活脱脱的蛇就呈現在了我的眼前。

我連蹦帶跳地跑到媽媽身邊,大口大口地咬了起來。“嘎嘣,嘎嘣”,真甜啊!

如果你問我:“最欣賞並喜歡的民間藝術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説:“糖畫。”

關於畫的作文6

“糖畫”即以糖做畫的意思。是四川特有的一種歷史悠久、深受人們(特別是孩子們)喜愛的民間工藝食品,俗稱“倒糖餅”或叫“轉板龍”至今約有五百餘年的歷史。

那是在柳江古鎮,我和同伴們在完成了寫生創作到處閒逛之時,突然發現了一個轉糖畫的攤點,大家蜂擁而上,看着夥伴們興高采烈大快朵頤的樣子,我突發奇想,於是我對攤主説:“能讓我親自操作一次嗎?”沒想到他竟然答應了,我選擇了馬,因為馬是我的吉祥物。

我用小銅勺舀了一勺糖汁,由於我是第一次做,非常緊張,手都不聽始喚,抖得厲害,糖汁濺在木板上,到處都是,根本不成圖案。我拿出了錢對攤主説:“我能再試一次嗎?”他同意了。這次我定了定心神,穩住了雙手,可是馬在頭腦中的形象變模糊了,於是我的作品成了一半像馬,一半又什麼都不是的東西,我沮喪極了,這麼簡單的東西我怎麼做不好呢?

這時攤主對我説:“小兄弟,你是第一次做糖畫吧!來,讓我來教教你。”他先向我介紹了一些做糖畫的基本要領,隨手遞給我一張馬的圖案,讓我在一邊臨摹。然後他示範起來了。只見他執勺在手,靜氣凝神,流糖如絲,靈巧的手腕抖、提、頓、放,時快時慢,時高時低,傾刻間一匹駿馬躍然於木板上。

哇!我歎服啦!於是我老老實實地開始臨摹圖案,直到馬的圖案在我頭腦中越來越清晰,這時時間已過去了一個多小時。我又走上了操作枱,心中默唸着操作要領,學着攤主的樣子,開始了創作。五分鐘後在同學們的歡呼聲中,我終於成功了!我終於實現了兒時的願望!

關於畫的作文7

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我也不例外。

今天在作文班,我們玩了一個好玩的遊戲——畫鼻子。

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遠遠的腦袋,仔細一瞧卻沒有鼻子,醜死了!只聽老師説:“畫鼻子的遊戲規則是這樣的,老師用紅領巾蒙上同學眼睛,在原地轉三圈後再畫鼻子,看誰畫得正確。” 大家聽了,把小手都舉得高高的,唯恐老師不叫自己。首先,老師選了雷婧薇。老師拿紅領巾蒙在她的眼睛上。她再轉了三圈,然後接過老師給的粉筆,搖了幾下頭像是在説:“該畫哪呢?”隨後,雷婧薇剛要畫時,班上人聲鼎沸,像是進入了菜市場一樣。有的説:“往左點!”。雷靖薇拿起筆就往左邊移了一點畫了起來。這時,又有幾個“騙子”説;“往右邊一點畫!”雷靖薇又往右畫。班上的議論聲更大了,她就往左畫。“哈哈哈……”同學們大笑。原來她把鼻子畫在了“左臉”上。

接着有許多同學嘗試了,都失敗了。我想:應該先量好鼻子距離黑板邊沿的長度,確定大致的位置才能畫準確。我左思右想,想到了一個辦法。終於到我了,我在“臉上”先量了三個巴掌的寬度,心裏默唸説:“三個巴掌的寬度”。誰知全班都笑了,他們肯定不知到我的想方法。老師給我蒙上眼睛後,我眼前漆黑一片,什麼都看不見了。我轉了三圈後,頭暈暈的,像是喝了半斤茅台酒。我故意笑着説:“看我的黃氏醉拳。”全班又笑了。我按照原來想的方法,量了三個巴掌,好像角度不一樣。下面同學又開始“亂指揮”了。我不理睬他們,在自己覺得合適的位置畫下了一個小鼻子。等我解開紅領巾一看,僅僅畫偏了一點,但是丁老師算我正確。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畫鼻子真有趣。他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什麼事都要思考了再去做,才能做好做對,玩遊戲也一樣。

關於畫的作文8

記得在四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我放學回家時,看見各種各樣的樹葉,我想起在街上有人賣樹葉化,我何不也嚐嚐這味道呢!於是,一個奇妙的想法就在我的腦海中誕生了。

我想:做樹葉畫材料中樹葉是必不可少的。我何不就此機會收集一點呢!於是我撿了許多漂亮的葉子,足足有一大把。我回到家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書包一丟,然後拿出一個新本子,把膠水、葉子等工具、材料準備好之後,我想找個人才行,否則我做的樹葉畫會賣不出去的。我看看爸又看看媽,媽媽是監理,有一大堆的報告等着她寫,爸爸倒是挺修閒的,我一拍大腿,就選爸爸。

我把爸爸拉到房裏,把我的計劃説了一遍。

等我好不容易把計劃説完了,爸爸卻已經笑得前仰後合了,一邊笑還一邊説:“你,呵呵,嘿嘿嘿……就你,想賣樹葉畫?哈哈…哈哈…”

我嘟着嘴,説:“我好不容易立了個目標,又被你斃了。”

爸爸見我生氣了,便急忙改口説:“好好好,女兒,我教你不就是了。”我這才會心的笑起來。

爸爸説:“你就做只孔雀吧!”我按照爸爸説的,用樹葉拼了一隻孔雀。

爸爸誇我拼得不錯,並叫我照原樣把“孔雀”貼在紙上就行了。

我按爸爸説的,做好了一張樹葉畫,覺得挺不錯。就又做了許多張,有麻雀、老鼠、貓、兔子……

第二天,我就把我做的畫拿去賣,收成還不錯呢!

關於畫的作文9

今天,我又來到了濱江路玩,玩着玩着,不由得有些餓了,忽然,我看見了一些人圍着什麼,走近一看,原來是“糖畫”。

這個很常見,用糖漿弄出各種各樣的動物,很受人喜歡,我也擠了進去,想看一看。

那是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眉毛和鬍鬚很濃,眼睛裏閃着光亮,他看見了我,便用蒼老的聲音問道:“小朋友,要一個糖嗎?”我點了點頭,在轉盤一轉,是鳳凰。

老人微笑着,便開始用勺子做了。他用勺挖了一點糖漿,抖了抖,那糖漿像細絲樣往下淌。我在一旁看着,想拍手叫好,但又怕打擾到了老人,便沒有這麼做。“做出來一定很漂亮吧!”我輕聲問到,老人沒有説話,他好像沒有聽到,他看着勺子,生怕有一點兒差錯。此時,老人就像一個藝術家,仔細地做着手中的藝術品,我還沒反應過來,老人已經動作敏捷地畫出了尾巴、身子、腿腳。我看得入了神,老人又熟練地取出一顆粉紅色的豆子,加上了一些熱糖漿,往成品上粘,一隻栩栩如生的鳳凰映入了我的眼簾。“真美麗呀!”我不禁驚吧出了聲,老人見自己的“作品”完成了,便會心地笑了笑。過了一會兒,“鳳凰糖”幹了,老人便把它取下,給了我,我付了錢,開開心心的走了。

“真美呀!”我看着這隻別有情趣的鳳凰説,我也不知我是第幾次讚美它了。是的!它並不是出自於名人的手中,它是一個普通老人做的,但誰又説它不是一個“藝術品”呢?

在陽光的照射下,這隻鳳凰變得更加華麗,發出金色的光芒。

關於畫的作文10

説起我們班的小畫迷,同學們紛紛情不自禁地豎起大拇指,她就是卞雨晴。

胖胖的她,臉蛋兒圓圓的,細長的柳葉眉下掛着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像兩顆熠熠生輝的黑色寶石,一張櫻桃小嘴,能説會道,總是帶着一絲甜甜的微笑。

別看她相貌平平,可畫起畫來總是那麼全神貫注,每個人物在她的筆下就如同活了一般。無論去什麼地方玩兒,她都會帶一支筆,隨時隨地畫出一張張精美的圖畫,達到如痴如醉的地步。

記得一次美術課上,老師教我們畫小女孩。她睜大雙眼,拿起畫筆,聚精會神地跟着老師一筆一畫地畫了起來。只見她手一勾,筆一扭,來來回回地反覆描摹着。覺得有個地方畫的不太好,她總是毫不猶豫地拿起橡皮擦掉,再重新一絲不苟地畫着。不一會兒,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兒便躍於紙上。

叮鈴鈴下課鈴響了,大家紛紛把畫筆和圖畫本收到書包裏,陸陸續續地走出了教室。只有小畫迷還坐在位置上埋頭苦幹,完全沉浸在畫的世界中。當我走到她身旁,輕輕在耳邊提醒道:晴晴,吃飯了。可是她紋絲不動,彷彿對我的話置若罔聞。直到我洗完手坐下來吃飯時,她才意猶未盡地放下手中的畫筆。拿起畫紙歪着頭,欣賞着自己的傑作,然後滿意地點點頭,笑容滿面。我定睛一看,只見她畫出來的作品惟妙惟肖,瞧,一位身穿花裙子的小姑娘,扎着兩條羊角辮,手裏拿着一隻蝴蝶風箏,在綠油油的.草地上奔跑線條那麼勻稱,形象那麼逼真,色彩搭配那麼協調,不由得讓我讚不絕口。

她可真是個名副其實的小畫迷呀!

關於畫的作文11

一次,放學回家,學校大門的側面擠滿了學生,我非常好奇,也想去看個究竟。好不容易擠進人羣裏,一看,原來就是個老頭兒在畫糖畫,這值得我這麼去擠嗎?還搞得交通堵塞。這個老頭的行為使我很反感,但是一件事讓我改變了對他的看法。

那是一個星期一的下午,我的肚子有點餓,估計是因為中午沒吃飽吧。想買塊糖充一下飢,正好看見那個老頭兒又在校門旁畫糖畫,和往常一樣,他的周圍有很多人圍觀。我從人縫中插了過去,他正用勺子在大理石上熟練地畫着,而且桌面上插着許多畫好的糖畫,有鯉魚,有小鳥,有飛奔的駿馬,有漂亮的花籃……每一幅畫都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他的精湛技藝真令人讚歎。

“小朋友,你想要什麼?”老爺爺和藹可親地問道。

我愣了一下説:“我的錢不夠,我能不能先拿一根,不夠的錢明天再送給你,行嗎?”沒想到,老爺爺居然同意了。

我高興地拿着糖畫——十二生肖中的猴子,左看看,右看看,就是捨不得吃,不一會兒,糖畫化了,全掉在了地上。我呆呆地望着地上的那幅畫,心想,多麼美的糖畫,一口沒吃就化了,真可惜!這時候,老爺爺看見了,他笑眯眯地又遞了一隻猴子,説:“拿着,這根不收錢。”我接過糖畫,心裏好感激他,這位爺爺真好。

第二天放學,我還錢的時候順便問了老人一句:“爺爺,還有其他人欠你的錢嗎?”他的回答讓我發呆,“有啊,有很多,可我現在老了,記不清是誰了。”“爺爺,你真好。”

經過這件事後,我覺得老頭兒不僅糖畫畫得好,人品也好。怪不得,他畫糖畫時,總有那麼多大人小孩圍觀。

關於畫的作文12

街的角落裏,豎起了一個不起眼的小攤子,那裏有一個不起眼兒的吹糖人的小販。

走近攤子,發現吹糖人的小販正在忙碌着。只見他拿出一小塊糖稀,用食指蘸上少量澱粉壓一個深坑,收緊外口,快速拉出,到一定的細度時,他猛地折斷糖棒,此時,糖棒猶如一根細管,他又立即用嘴巴鼓氣,給糖稀造型。不一會兒,他的手中就憑空出現了一隻小老鼠。只見那隻老鼠豎着兩隻又大又圓的耳朵,兩隻小眼睛似乎在眨,手中拿着一個似乎是偷來的“葡萄”,尾巴蜷曲着在身後伸着,這讓房頂上的貓也跳了下來,以為那是真的老鼠。再看吹糖人的小販,小心翼翼地用一根竹籤穿過老鼠的身子,把竹籤插在了旁邊用稻草圍起的稈子上。再看那稈上,插滿了他的作品,有兔子,有龍,有猴子,還有各種各樣的水果。一道明麗的陽光照在它們的身上,不,應該是透過它們,照亮了吹糖人的小販的臉。他有一把年紀了。

皺紋如同樹根一般盤虯在他的臉上,花白的鬍子、花白的頭髮與他那黝黑的臉龐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令我驚訝的是,他每吹完一個糖人時,都會默默地坐在那裏,端詳着那些栩栩如生的作品,臉上露出燦爛的微笑。孩子一樣天真的笑容,競在他那張蒼老的臉上浮現出來——真實生動地浮現出來,使這個不起眼兒的小攤子變得甜蜜可愛起來,令人感到温暖。也許,每天都會有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同樣的糖人被他做出來,在我們看來,這個行當對他來説一定是枯燥乏味的,但他並不只把這個當成走街串巷的手藝活兒,而是沉醉其中,欣賞着那些形態各異、惹人喜愛的糖人,總是露出燦爛的滿足的笑容……

後來的日子,我再也沒有看見他。但是每當走過那個街角,我都會想起那些可愛的小糖人和老人臉上孩子般天真的笑容。

關於畫的作文13

糖畫是我們中國漢族的一種民間手工藝。顧名思義,它是用糖做成的畫,可以觀賞也可以食用。民間俗稱“倒糖餅兒”。傳説糖畫是唐代四川大詩人陳子昂發明的。他喜歡吃黃糖,將糖溶化後在桌子上倒鑄成各種小動物和花卉圖案,一面賞玩一面食用。後來,皇上知道了,就宣他進宮當場表演,並脱口而出“糖餅”兩字,這就是“糖餅兒”這一名稱的由來。陳子昂回鄉後把這手藝傳給許多徒弟,糖畫就流傳下來了。

做糖畫的工具很簡單,僅為一勺一鏟。糖料一般是紅、白糖加少許飴糖,放在爐子上用温火熬製,熬到可以牽絲時就可以用來澆鑄造型了。造型大多是各種動物,有龍、鳳凰、大魚、鴿子、白兔等,因此深受小朋友的喜愛。

我們杭州河坊街上糖畫攤前常常圍滿了人。大多是小孩子子,也有大人,甚至有外國人。星期天,媽媽帶我到河坊街玩。我們來到糖畫攤前,看見有不少人手裏都拿着糖畫。有的拿着騰飛的金龍,有的拿着展翅的鳳凰,有的拿着可愛的小白兔......我看了很羨慕,也讓媽媽給我買一個。我轉動轉盤。指針指到了壽桃上。只見民間藝人阿姨用小湯勺舀起一勺溶化的糖汁,在石板上飛快地來回澆鑄。很快,一箇中間帶有壽字的壽桃就鑄成了,桃子上還帶着兩片小葉子,真是栩栩如生啊!阿姨又在糖畫上粘上竹籤,隨即用小鏟刀將糖畫剷起來遞給了我。我覺得阿姨做糖畫的速度非常快,壽桃也做得很精緻。我用舌頭舔了一口,啊,真甜!

我真喜歡糖畫!

關於畫的作文14

在素描繪畫當中,最關鍵的當然是結構。

現實中很多畫家,由於對人物或物體結構缺乏瞭解,最後只能走形式的路子,在創作中很難拿出具有深度的力作。雖然我們已經有了方便的照相機(現在都使用數碼相機)和掃描儀,可以在電腦中處理圖形,能夠省卻很多造型的麻煩,但是,形是形,結構是結構,並不是一個概念。對繪畫的過程而言,形是附着在結構之上的表象,而結構才是對象的支撐;外在形的輪廓無法真正表現對象的內在美。

我們所觀察到的對象的外形,那是一種表象,一種輪廓。當對象一旦變換位置,而我們又缺乏對結構的瞭解,就很難着手。在初學階段,幾乎每個人都經歷了利用穩定的三角形來確定形體的大體位置和構圖,然後再用小的虛擬的三角形、方形等分解被畫對象局部的位置,這樣的方法最後只能是比葫蘆畫瓢,照相般描繪對象。

就像我們已經走過了充飢的年代一樣,我們已經走過了缺圖的年代,正跨入一個讀圖的時代。各種圖形、圖像、圖庫層出不窮,再用照相的方法——抄照片去再現對象,倒不如干脆去搞攝影算了,那我們還不如照相機來得客觀。對畫家來説,最難以接受的便是被人誇獎為:看畫得多好,像照片一樣。也就是説,那些個作品沒有強烈、強調和更深層次的東西,缺少畫家對形體結構的理解和對對象的內涵表現的創意,這又怎麼能算得上繪畫的藝術作品呢?

藝術的真實,並不是純客觀的真實,而是畫家通過自己的感官和手,表現畫家內心的感受的一種藝術的真實——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刻畫與刻劃。

關於畫的作文15

北京的烤鴨,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山東的煎餅……都是聞名四海的美味。但我最喜愛甜甜的糖“畫”。

今年暑假,媽媽帶我去南京夫子廟。嗬!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只見不遠處圍了許多人,嘖嘖稱讚聲此起彼伏,我們懷着好奇之心來到近前,透過縫隙,我發現,原來是一位老爺爺,只見他把一小快糖放入鍋中,用温火熬着;然後,用一把刷子輕輕地刷一塊平整的大理石板,沒多久,老爺爺就把火關了,隨手拿出一把勺子,從鍋裏舀出已經熬成的糖水,微微傾斜,信手在石板上畫來畫去,時高時低,時快時慢,一會兒,一條栩栩如生的“龍”便出現了,引得眾人一片掌聲。此刻,老爺爺卻不慌不忙,又用一個薄薄的的尖尖鐵片,在“龍”身上雕過來,雕過去,隨後,順手按上一根竹籤,接着,就用一把小鏟刀輕輕一劃,就拿起了“龍”。啊!那“龍”在陽光中閃閃發亮,在風裏不停作響,那“龍”昂着頭,吐着舌頭,瞪着眼睛,翹着尾巴,橫卧在“雲”上,真是威風極了。

看到這,我連忙擠了進去,“老爺爺,我也要一個。”“好,小朋友,別急,這就給你做。”

當我很快地拿到“龍”時,我仔細地端詳了許久,真不忍心吃了它。我一直把它帶回了家,整天地看,真讓我垂涎三尺,實在是忍不住了,我就輕輕地咬了一小口,啊!頓時滿口香甜,酥脆,好吃極了!

我真愛吃糖“畫”,更愛那糖“畫”技藝!

標籤: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