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冷雨作文錦集八篇

作文3.03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冷雨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冷雨作文錦集八篇

冷雨作文 篇1

匆匆流光,在這偌大人世中,可成萬千繁華,也可成其冷雨落花,只要有心,細微處也能尋到心靈温暖。

我時常聽見有人慨歎生活乏味,作息單調,如今在這求學路上跋涉了許久的我偶然踮起腳尖,觸碰到成長的高度,終於也能明白:即使身處難境,細微之處,總有人們不曾着意的温暖,看到的人才能感受到。

循着三年走過的印跡,在文人的文字裏,我看到了它。

一間並不寬敞的房,四堵靜寂的牆,一扇陳舊破敗的窗,生機便從那裏進來,温暖了陸蠡的心。也許沒有家財萬貫,也沒有朋友親眷,在那個陌生的地方,一個被荒涼寵愛、被繁華冷落的住舍,他的眼只因窗外一株常春藤,心中便驚起了波瀾,他不是在讚歎堂皇富麗的建築,也不是在羨慕滿目的燈紅酒綠,他只為一株不起眼的綠色而驚喜,感受到了冷雨落花時的温暖。

古今多少豪傑志士,心暖微處的又豈是陸蠡一個!

他的名,世人熟知;他的跡,世代傳頌;他的思想境界,卻讓常人難以企及。他,便是五柳居士,是隱逸的代名詞。他毅然離開了本可給他富貴榮耀的官場,那個在外人眼裏的好去處,於他卻抵不過這悠然南山,即使人煙零落,他卻看到其中一份自然的恬然清淡,那幾枝被匆忙的行人總是忽略的菊在他眼裏都是無比的珍貴,温暖着他的心。

活在世上,一定要踩着觀眾的鼓掌聲仰望着踏去嗎?這樣才算安慰了那顆不知足的心?不,於暗處奉行自己的氣節同樣也是一份慰籍心靈的温暖。

那是一個冰雪亂舞的寒冬,一個寂寥冷清的塞外,他的眼裏,除了一羣羊,還有一個國。他便是蘇武,隻身忍受着敵人的各種屈辱,身處嚴峻的慘境,他並沒有失去活下去的信念,因為他的身旁還有一仗使節,這意味着一種使命,一種責任,一種期待,即使在危難之間,他的心也能感受到温暖。

也許生活平淡,你也總能瞧見不經意間時光也能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沒有驚心的起伏也總能有一份温馨的幸福。

不必再説行路艱難,路旁早有風景。倘若我們少一些浮躁與貪心,歸到心靈深處,仔細體味,生活的温暖並不再是百轉千回探求的難得,而是一種令人仰望的常態。

縱然是冷雨落花,只要神定氣清,生活微處定能尋到難得的温暖,給人生一種鮮活常態。

冷雨作文 篇2

秋日的傍晚是多麼美麗,天空是她的舞台,雲彩是她的幕布。拉開了這個金色季節的序幕。

經歷了一天的洗禮,陽光已經不那麼耀眼。可淺淺淡紅中卻獨有一種温婉的美麗,她映紅了雲彩,點亮了楓葉,令這個世界別樣的美麗。

在秋日夕陽照耀的傍晚,散步是最好的選擇。閒庭慢步走進楓林,一片片楓葉火紅火紅。一棵似一團火,一排似一片霞。微風吹拂,所有的楓葉都跳起舞來了,好像一羣穿着火紅色舞衣的少女,在習習秋風中翩翩起舞。

幾縷陽光從樹的縫隙中照射進來。陽光映照在地面的楓葉上,使楓葉好像鍍上了一層金。金紅金紅的楓葉輝映着楓林,竟有種淒涼的華美。

一滴,兩滴,楓林中突然下起雨來。雨,很冷,冷得透進人骨子裏,滲進人心裏。可是,冷過以後,卻令人那麼心曠神怡,那麼神清氣爽。這場秋雨,這場冷雨,彷彿帶走了人們心底的憂傷與哀求,讓人綻放出純真的笑顏。

楓林中一時靜悄悄的,經過雨水的洗刷後,楓葉更加光鮮了,卻沒那麼絢爛。往日繁華已不再,一切皆是過眼雲煙,可不在繁華中反倒有一種純真的美好。

夕陽,楓葉,冷雨,這三樣景色繪出了秋天的美好。讓她在天空的舞台上一展風姿,美麗嫣然。

冷雨作文 篇3

窗外,雨瀝瀝的下着。透過窗,我看到的不是雨滴,是生命,一個個小小的雨滴像剛落地的娃娃,在雨幕中鑽來鑽去……

一陣微風吹來,幾縷雨絲偏離了原來

的軌道。從窗外飄進屋裏,灑在我的臉上,清清的,涼涼的,彷彿還有點若有若無的苦澀。

兒時的我喜歡在石頭砌的台階上玩耍。光着腳丫踩在上面,當腳面被青苔覆蓋,你可以知道生命的氣息是那樣的美妙。隨着時間的流逝,兒時的玩伴已漸漸長大,彼此的我們開始變得那麼陌生,再也找不到熟悉的氣息……

有時,我真想離開這喧鬧的世界,去尋找一個世外桃源。可現實總把我從夢幻中拉回來。夢醒後,看到雨依然在下,我感到有些淒涼,忽然間,我看到一絲新綠,又重燃了我的希望……

我看到泥土中拱出一抹嫩綠,這嫩綠讓我感到欣喜,我蹲在它旁邊,用愛戀的眼光看着它。當我用手去撫摸它時,它被風吹動了一下,好似在説:“不要傷害我。”所以我的手又縮了回來。這樣的美麗,怎能不令人動容?

當我撐着雨傘從石橋邊走過,我最懷念的是橋欄杆上被人撫摸光滑的小獅子,那裏又我童年的歲月與深深的記憶……

雨這樣毫無顧忌的與大地親吻,從夢幻水泡中想到了許多關於兒時的記憶。那雨冷的讓人發顫,同時也感到一絲温暖。時間在流逝,永遠不變的是兒時那份珍貴的記憶,縱使雨滴衝散了我的記憶,也衝不亂我心中的那份情,窗外的雨一直下着,下着……

冷雨作文 篇4

故鄉的冬在今年似乎來得早了些,早得讓我有點驚乍。

她的冬承諾過會帶來一些洗禮,一絲一絲刺骨的寒風穿進我的心,心靈的湖泊得到了一絲盪漾的快樂與憂傷。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濕濕,即連在夢裏,也似乎把傘撐着,然而一把傘也撐不起整個心靈的憂愁,任憑它怎麼樣動也甩不掉那幾滴黏在傘上面的含着幾絲淡淡的傷意的冷雨。

故鄉雨的心裏潮濕濕的,因而撫到它的人也是潮濕濕的,因為他的心已如止水般的清與淨,他擺脱不了冷雨此時對他的柔情撫慰,過去如此,將來也如此,因為冷雨的根與他的情結是一致的,他們同屬於她心中的那一片落葉歸根般的土地。

冷雨從屋檐上跳下來,一滴、兩滴、三滴,它們快樂而又憂愁地撲下來,是那麼有勁,那麼柔情,讓人不忍心用腳去踐踏它們,於是,我伸出雙手,以天使般的純潔來接住它們,看着它們那可愛的樣子,嘴角的憂愁於心中那深深的痛又加重了許多,深深地舔舔它們,一絲淡淡的鹹味充滿了味蕾,然後,輕輕的將它們捧在心口,啊,雨兒們,你們長大了嗎?你們承載了多少故鄉的回憶?那麼深切,那麼深刻!你們是故鄉記憶的精靈,是我回憶的精神支柱。

啊,雨兒啊!你們可曾知道,你們早到的降臨,又一次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聽,它在滴血,從心窩一直流淌到心坎兒裏。不知不覺間,眼眶裏也打轉着幾滴似曾相識的“冷雨”,而它們又承載了多少對故鄉的回憶於痛楚,雨兒們,是你們在呼喚我沉痛的記憶嗎?或許吧,這是你們對一個遊子的心靈的懲罰,應該的,應該的。

結成串珠狀的你們,掛在人家的門前,編織着它們曾經的回憶,當你們奮力地撲向他們的手時,你可知道,你帶給他們的不只是肉體上的傷痛,更是心靈上的折磨啊!當你們結成一幅悽傷的圖畫時,那煙爐又飄出一縷縷思念的炊煙,那是慈母對遊子的深切的呼喚,雨兒們,你們能體會這種孤寂的憂愁嗎?

故鄉的冷雨,是慈母手中一根根扯不斷,理還亂的絲線,編織着對子女的深深思念;故鄉的冷雨,是對遊子眼眶中冰冷雨又激動的淚水,飽含着對父母以及故土的回憶;故鄉的冷雨,是兒女與故土之間的聯繫紐帶,傳達着雙方的心靈的溝通……

啊,故鄉的冷雨,讓我再一次深深地握緊你,握緊你,永不捨棄。

冷雨作文 篇5

這是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件事。

陽光很燦爛,燦爛的陽光照射在我燦爛的臉上。為什麼呢?因為今天放假啦!

早上寫了一會作業,等作業大概都寫完了,經過媽媽的同意,我來到小區的廣場和同學們玩。

我穿好外套,穿好鞋準備出門,但不一會兒,媽媽的語言飛彈又向我飛來:“注意安全哦!只能在廣場玩哦!不可以跑遠哦!不可以出小區哦!要不要帶水啊!要按時回來啊……”我因為約好了朋友玩,又眼看已經到了我們約好的時間,心裏很是焦急:“好了!好了!都聽到了,你不用操心啦!”我聽厭了這一系列的“緊箍咒”一氣之下打開門就衝了出去,跑掉了。

我來到廣場,見朋友們都到齊了,而且都在等我,我更是氣憤:因為我是一個很討厭遲到的人,要不是媽媽那麼嘮叨,我也不會遲到。我一直都很生氣,以前和朋友們在一起玩,我都是很輕鬆快樂的,而今天卻很不自在。玩着玩着,天上下起了小雨,接連的卻是一場傾盆大雨,我們躲在了休息區,可以躲雨的地方,等待着家長們把我們接走。一個,兩個,三個……我們一共六個人,只剩下了我,孤獨的我突然大聲哭了出來,我要發泄我的憤怒,我的不滿,我的責備。但隨即想了又想覺得自己不對,不該這麼發火,也不該這麼不聽話,如果媽媽還在,能帶我回家就好了。

雨停了,我走出休息區,往家的地方走去,天好像又在和我作對,又下起雨來,我成了落湯雞,成了一個可憐的孩子。“東東,你忘帶傘了吧!傘給你”我回答:“媽媽,我再玩會。”“行,注意安全哦!”“好的,我知道啦。”

望着她消瘦的背影消失在茫茫雨簾中,淚水再一次奪眶而出……

冷雨作文 篇6

這是在我國小六年級時發生的事情。那時已是初冬,天氣轉涼,四處瀰漫着一股蕭瑟的味道:人們裹緊衣服,來去匆匆,彼此之間少言寡語,一派寂靜。更何況還是那樣一個下午,冰涼的雨水不斷地敲打着地面,發出在這個季節裏不怎麼悦耳的“滴答”聲。路邊的大樹上,葉子早已落盡,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幹矗立在一旁,北風吹過縫隙,發出“嗖嗖”的聲音,讓人不覺又裹緊了衣服。

也許是受天氣的影響,人們的.心情壞的糟糕,四周的空氣沉悶的讓人想逃。雨越下越大,風也像惡魔一般撕扯着一切。一位老奶奶迫不得已的將自行車停在屋檐下,到路旁的小店中避雨。車筐裏,還有着老人剛剛冒雨買的菜。風雨越發的猛烈,沒有一絲要停下來的跡象。老人在屋裏急的直跺腳。(其實到事後我才知道,老人的家中還有三歲的孫子在等着她。)“砰!”聽到這個聲音,路上的行人也都驚愕的抬眸,但也僅僅有過一秒的停留,便繼續的來去匆匆。老人的自行車不知被誰撞倒,車筐裏的菜也灑落一地,躺在地上接受雨的洗刷,它們也都似乎露出了悲傷的表情。

老人看樣子已經年近八十,在屋裏急的直跺腳,但當然也知道自己不能淋雨。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但依舊沒有一個人停下來,撿拾一下散落在地上的蔬菜。就在老人急的想要衝出去的時候,一陣與環境極不相符的嬉笑聲傳來。原來是一羣低年級的小男孩,正把書包頂在頭上,在雨裏嬉鬧。過了一會兒,他們也終於發現了倒在地上的車子,一個個爭先恐後的跑過去。“快!你撿這邊,我拾那邊!”這句話似乎是觸動了什麼,使過往的行人都圍了過來。是啊,在這樣糟糕的天氣裏,有哪個人不想早點回到家中鑽進温暖的被窩呢?但竟然還有這麼一羣孩子,願意為一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停下腳步。加入行列的人越來越多,不覺間,我也已經加入其中……

雨漸漸變小了,似乎天空也欣慰的笑了。為數不多的菜已經盡數撿起,原封不動的回到了老人的車筐,大家紛紛掏出紙巾擦乾了老人車上的雨水,將它送回了屋檐下。

這個時候,並沒有人想要什麼幫助費,這似乎在老人的意料之外。金錢、權利、利益,這些令人喪失感情的東西,似乎在這裏消失無蹤。所留下的,是人與人之間,一種自然的,無私的關照與幫助。是這羣天真可愛的孩子,在這個寒冷的日子,點醒了在場所有人自私冷漠的心,是這羣善良熱心的孩子,在這個大雨傾盆的冬日,給老人,給所有人,築起了一堵温暖、寬厚的牆。

冷雨作文 篇7

窗外,雨淅淅瀝瀝地下着,絲毫沒有要停下的樣子。

他,躺在牀上,輾轉反側,怎麼也睡不着,不由地想起中午發生的事兒。

十六歲的他,本該坐在學校裏聽老師講課,然而,他卻坐在了小攤位上,賣着自家種的蔬菜。

他也不想這樣,——都是這該死的雨,害得他的父親患上了嚴重的風濕。

原本,他的家境就不好,現在,就連家裏唯一的頂樑柱也倒了,僅靠母親打零工的那點微薄收入,是維持不了生計的。為了幫母親減輕點兒負擔,他毅然決定輟學,去找點活兒幹。當然,母親是截然不同意的。於是,他就開始軟磨硬泡,最後,母親無奈地咬咬牙,答應他單日干活,雙日讀書。

第二天,他就出去找活幹。由於他的年紀還小,沒有一家生意店要他。……他不甘心,於是,走向了賣菜攤。

他知道,這樣掙不了幾個錢,但是,為了家庭,他只能硬着頭皮幹下去。

今天已經是第五天了。

一大早,他就收拾好菜籃,出發了。由於雨不是很大,他把那把打滿補丁的傘落在家裏了。

和前幾天一樣,他把菜擺在自己跟前,然後拿出一本書,獨自看着。他不叫賣,也不和別人砍價,只是按照市場上的價格,是多少,就賣多少。

到了中午,飢腸轆轆的他準備買碗麪吃。他一掏口袋,才發現忘帶錢了。唉,也只有讓自己的肚子受點委屈了。

整個早上,雨時大時小,人們很少在這鬼天氣出門,到他這“登門拜訪”的人當然就更少了,甚至於整個上午還沒賣出一棵菜。

望着那水簾洞般的雨,他迷茫了。

他想:袋子裏空空的,下着大雨也回不了家,就餓上一頓吧。

這時,他看到有一個黑點在向她靠近,——愈來愈近,這身子好熟悉!

看清了,是她——母親!

是的,他的母親發現他沒帶傘又沒帶錢,給他送飯來了。

娘倆對視了許久,一人在傘下,另一人在屋檐下。

剎那間,只見他的母親跑上前,把兒子緊緊地摟抱住,失聲痛哭起來……

他有些哽咽了,腳下濕了一片——雨是濺不到這麼遠的。

他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淚水濕潤了他的眼眶,也濕潤了他的心靈。——他已經知道今後的道路該怎麼走。 (指導老師:邵寶泉)

冷雨作文 篇8

或許唯有文人對雨的偏愛最甚,他們對雨的無限愛恨情仇貫穿了幾個世紀。

我們形容一場雨時,説它“淅淅淋淋”,説它“霏霏”,説它“綿綿”,説它“滂沱”大概已經是極致。但那些雨在文人眼中,卻能層層滲透他們的想想,然後浸潤了一個時代的憂愁。他們將雨描寫的讓人拍案叫絕,饒是同一場雨,但他們所看到的都是截然不同的世界,或美好,或空靈,或悲傷,或是難得的一份閒情逸致,卻以是把所有文字可以描述的意向都用盡。就拿《聽聽那冷雨》做例子。

文章雖説通篇寫雨,寫愁,寫離怨,但決不借那朦朦的愁雲濛濛的雨幕來晦澀自己的觀點,他勇敢地涉足讓庸人卻步的政治湍流 ,有意讓作品的社會意義、美感價值經歷洗禮和考驗。此文開篇,作者便將在悽風冷雨中產生的單調感順勢遷延為對歷史與現實的喟歎:“雨裏風裏,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這樣子的台北悽悽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個中國整部中國的歷史無非是一張黑白片子。”這比喻準確、簡賅、新鮮,下筆時全然不想着會開罪於何人,只是讓藝術把真情實感饋返給現實。

余光中正視現實的勇氣還表現在他不沉湎於歷史的“杏花春雨”,也不輕信來自官邸或酒肆的傳言。他思索、辨析:“日思夜夢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裏呢?”“在報紙的頭條標題裏嗎?還是香港的謠言裏?還是傅聰的黑鍵白鍵馬思聰的跳弓撥絃……”。難怪他要寫冷雨,聽冷雨,嗅冷雨——“淋淋漓漓”的雨絲能清醒頭腦,“淅淅瀝瀝”的雨聲能增聰聽功,“爽爽新新”的雨香則沁心潤脾。

文中,作者決不忽略文字的美感價值。冷雨中誘出了祖宗的詩韻,君不見“渭城朝雨浥輕塵”、“清明時節雨紛紛”都以“變奏曲”形式流韻在字裏行間。作者的“情絲”與雨絲始終交織着,在冷雨中憶起了初臨孤島時的“悽迷”,也憶起了初戀時的温馨。他相信“商略黃昏雨”的意趣,只有在中國方要盡享,也許在基隆的港堤上,也許在四川的池塘裏。他想起辭書中“雨”部字塊的繁紜,米家山水畫的雲情雨意,王禹偁為聽雨而造的竹樓以及現今雨城中千傘萬傘的奇觀。雨連着台島與大陸,連着悠悠的歷史與難盡人意的現實。儘管為文的契機是感慨於海峽兩岸“參商太久”,但此文的審美對象是雨,所以作者一直是用雨來濯滌自己的愁緒,用雨來勃發讀者的情趣。至於載什麼“道”,完全沒必要讓藝術去屈就。真正的藝術本身自有揚善祛惡,昭示美與光明的功能。關鍵是那藝術要真,不要偽,每個藝術品種都要遵從自身規律去反映現實。唯其如此,也就必定能與當代生活節奏同步了。余光中的散文創作實踐對上述的分析做了令人信服的回答。

標籤:八篇 錦集 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