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關於一碗糝的幸福為題目的作文

作文2.35W

喝糝要趕早,天剛矇矇亮我便起牀,步行至市區八一路上的啟陽美食街,再左拐到金二路,那裏便是臨沂城特別出名的朝陽糝館。在這嚴寒的冬日,喝糝是一種傳統,自然更是一種幸福,偶爾我也會遇到操着不同口音的外地人,想來也是到此找尋一碗糝的幸福。

關於一碗糝的幸福為題目的作文

在字典中,“糝”字讀音有三, sá、shēn、sǎn。而在臨沂,這個字只有一個讀音,那就是sá。糝是喝的一種粥,其做法講究,營養豐富,具有一定的保健價值,被譽為“粥中極品”,在古代皇宮中是“藥膳”的一種,也是宮廷貴族的餐前湯品。喝糝有四大講究,即熱、辣、香、肥,一碗熱糝配以油條、燒餅、油餅、蒸餃等食用,是美好的早餐享受。糝不僅味美可口,營養豐富,而且有祛風驅寒、開胃、利尿、止嘔等功效。

糝作為臨沂地區的風味小吃早已聞名遐邇,因其香辣可口、肥而不膩、祛風除寒、開食健胃實為眾人所喜愛,早晨喝糝系臨沂傳統食俗。“糝”在文字上講是用肉作成的湯羹。相傳是古代西域回族的一種早餐食品。最初由元朝大都一對回民夫婦來臨沂經營,當時叫“肉糊”,後來仿製者越來越多,明朝時期定為“糝”。據臨沂縣誌記載,糝是明朝末年臨沂人創造的,幾經演變改進逐步形成獨具一格的沂州名吃。一碗熱糝配以油條、燒餅、烤牌等食用是美好的早餐享受。糝有牛肉糝、羊肉糝、雞肉糝三種,以羊肉糝最為普遍,雞肉糝為珍。

糝湯大致分為兩類,一種為臨沂地區的“黑糝”,在熬製的時候放入大量成為的黑胡椒,並添加進粉碎的看大骨頭進行熬製,所以湯色偏黑、偏濃,入口鮮香辣、醇厚,回味無窮。後經臨沂傳入外地由於糝顏色較黑傳入一些地區當地人無法接受,所以改用了白胡椒即另一種為棗莊、濟寧地區的“白糝”。

糝作為臨沂的一種特色名吃,已經成為當地百姓的平常早餐,清康熙年間《沂州志?秩》所列16種品中有“糝食”。“糝”在文字上講是用肉作成的湯羹,相傳糝是古代西域人的早餐飲料,唐進傳入內地,而臨沂糝則是由元大都(今北京)傳來的,相傳其是古代西域回族的一種早餐食品,最初由元朝大都一對回民夫婦來臨沂經營,當時叫“肉糊”,後來仿製者越來越多,明朝時期定為“糝”,後來,當地人將這種肉粥直呼為糝了。解放前,臨沂城有8家糝鋪,以黃家、劉家、吳家的雞肉糝和陳玉山牛肉糝最負盛名。1946年,陳毅同志駐臨沂時,曾是黃家糝鋪的常客。目前,臨沂市區的著名糝鋪已有數十家,中小型糝鋪更是遍地開花,而且上海、青島等地也開設了臨沂糝館。上海國際飯店和濟南南郊賓館分別聘請了臨沂的制糝技師,使糝登上了大雅之堂。從此糝也被眾人所知曉,流傳至今。

説起糝的名子,還與清朝的乾隆皇帝有關。話説,乾隆皇帝曾七下江南,有一次,經過現在的郯城縣馬頭鎮時,想品品當地的名吃,當地的官員就把這種味道獨特的早餐獻了上來,乾隆爺一嘗,怎麼從來沒喝過如此可口的東西,隨口問了一句:“這是啥(糝)?”地方官員忙點頭:“這是啥(糝),這是啥(糝)。”因此,天子的隨口一問就成了它現在的名字—糝。

當然,關於乾隆的這個傳説有點神奇,還有一個更真實的傳播正能量的故事版本:東晉時,一對窮困潦倒的外地夫婦逃荒來到臨沂,當時的大書法家王羲之看到他們非常可憐,就經常接濟他們,夫婦二人非常感動,無以為報。有一次,王羲之病了,二人覺得報恩的機會來了,就把家中留着下蛋的惟一一隻母雞殺了做湯,並在湯里加了一些普通的驅寒中草藥。本想把雞煮得爛一些,可看火的丈夫睡着了,不想湯就煮了一整夜。第二天,看着煮得黑糊糊的雞湯,妻子很生氣,可家裏又沒有其它東西,只好把煮“糊”的雞湯送給了王羲之。再説王羲之本來卧病在牀,吃了中藥病也略有起色,但口乾舌苦,沒有食慾,看着送來的雞湯,又不好意思拂了人家的一番好意,就盛上一碗嚐了嚐,沒想到這一喝,頓時神清氣爽,病好了大半,一時興起,隨手提筆寫下“米參”二字。到了後來,後人就把它稱做糝。

説起這臨沂比較出名的糝館,東有王家糝館、馬家糝鋪,中有於家糝館、沂州糝館、朝陽糝館、趙八糝館,西有清真糝鋪、品糝總店,南有許記糝館,除此之外,那分佈在沿街早點攤的多半會是賣糝的鋪子。在老臨沂城的範圍之內,更是分佈廣泛。這麼多家糝鋪中,最受歡迎的是位於沂州路與銀雀山路的於家糝館,因為離家比較近,我也會偶爾前去排隊喝糝,於家糝湯清淡,略微發白,口感獨特,每天早上五六點鐘就會排起一排長龍,不到9點便會賣完關門,只是這家糝館的門面形象還是幾十年前的小瓦屋,被油煙燻黑了的多年未曾翻新過的門牆,彷彿在訴説着驕傲的歲月戰績,又好像彰顯着百年的老店口碑,而在隔壁便是現代風格的高層建築,形成城中一道特色風景。

臨沂的糝,就像廣州早茶、呼和浩特蒙古烤肉、烏魯木齊手抓羊肉、福建沙縣小吃、河北驢肉火燒、湖北精武鴨脖、陝西羊肉泡饃、天津狗不理包子、雲南過橋米線、桂林米粉等,在大街小巷都可能遇到、看到、聞到、品到,成為城市裏的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從懂事起,喝粥就給童年帶來了美好的記憶。在某個清爽的早晨,來到粥鋪前,一聲吆喝:“兩根油條,一碗粥(糝)。”,臨沂人最普通的一天就開始了。

尋一個糝館,選個靠角落的位子,點上一碗牛肉糝,外加兩根油條,或一個塊小餅,這是我一貫的糝餐風格。當一口香潤的糝送進口中,內心終於有了温暖的柔軟。一碗温熱的特色糝下肚,温暖開始遍佈身體的每一個角落,嘴角留下的是淡淡餘香。

這世間有美味萬千,而我卻特別鍾愛這糝湯,食一碗糝湯猶如品味一幅意藴雋永的水墨畫卷,總能夠給人以温潤淡雅的享受。每當端起盛滿糝的瓷碗,置於鼻間,深吸一口,頓時糝香四溢,浸潤脘腹之時,不禁會有“糝湯生心境,清香真美味”的感慨!

或粥,或糝,都會讓我的內心產生一種幸福的滿足感,帶給我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收穫、愜意與昇華!每當糝碗在手,輕輕攪動,糝香撲面時,總覺得人生亦如糝。

一碗粥、一碗糝的平淡裏都會珍藏着人生的故事,因為在成熟的平淡裏流淌着一份久遠的惦記、一份幸福的記錄。平靜日子的感覺就在這碗糝湯裏讓自己感知到温暖,心靈的深處總會不經意間蔓生出浪漫的花邊,像浪花掀動海水的聲音,那聲音很動聽,那畫面很悦目。在心靈的深處執一把湯匙不斷地攪動,心兒象米粒那樣隨着生活的氣息自在地翻滾,靈活滾動的心靈就像屬於我們的那股生活的泉水,便會舞動起來。這日子原本就如同我們精心熬出的'糝湯那樣,一種耗費了較多時間創造出來的事物,往往也會給人更多更久的思考和品味。就在這碗糝湯裏,或許我們會發現,其實我們想要的幸福,有時候只是一碗糝,它傳承着歷史、積澱着精華、傳播着文明、承載着幸福。

有人説,人生是一碗湯,需要慢“熬”慢燉。無論把人生比喻成什麼,它都是一種經歷,經歷需要的是時間,用漫長的時間去經歷,這就是“熬”。

人的一生,就好比是一個煮糝的過程,所遇到的人、所經歷的事、所見到的物就好比是煮糝的原料,各種情感就是煮糝的佐料,煮糝用的水就是人一生所經歷的歲月,每個人煮糝的方法都是大同小異,不同的便是這煮粥的過程。這人生的意境本就是如此吧。當我們以真誠為水,以善良為米,以時間做佐料,選敦厚為燃料,努力把握着火候,雖然會有走神的時候,也會有懶惰的時候,曲曲折折卻是一路真心熬來,只是因這心境和技巧的迥異,有人熬出了幾許苦衷幾許滄桑,有人熬出了幾許悲壯幾許感慨,還有人熬出了幾許悠然幾許逍遙,更有人熬出了幾許輝煌幾許得意。

或許正是這人生如糝,糝如人生的過程,才使得我們淡然若水的日子有了滋味、有了香色。一個人只有在經歷過人生的起落,開始品味起歲月之時,或許才會慢慢愛上這一碗糝湯,而一碗糝湯能讓我們品嚐到的是人生真滋味。

一碗糝,它擯棄繁華熱鬧,迴歸自然簡單。透過一碗糝,讓我體會到了温暖和幸福。一碗糝是那樣的樸素、靈動,就像是一幅引人入勝的水墨畫,直抵心靈。能與糝相伴相依,這或許就是人生的一種方式吧。

在這個嚴寒的清晨,品味一碗糝的幸福。

標籤:題目 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