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滋養生命的數學》讀後感範文

作文1.95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滋養生命的數學》讀後感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滋養生命的數學》讀後感範文

  《滋養生命的數學》讀後感1

去年聽了董文華老師的課和講座。整個上午董老師娓娓道來,從自身的專業成長經歷到數學的教學主張,再到課堂的中的精彩,處處洋溢着生命化教育的氣息,孩子們的精彩令人感動,而董老師的精彩則令人欽佩。今年有幸讀完董老師的《滋養生命的數學》,下面是我的一點點感悟。

這本書的第二章"生動有趣,讓數學變得迷人"重點從激發學生興趣闡述的。董老師建議,從孩子一開始入學開始,就要想方設法讓孩子喜歡上數學,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認同感,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切實讓孩子感受到數學無所不在,我們就生活在數學的世界裏,她讓孩子尋找數學的影子,比如《飯桌上的數學》、《超市裏的數學》、《公園裏的數學》、《家裏的數學》……

"數學是化了‘粧’的生活",特別喜歡董老師的這句話,教學中只有把數學和生活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極大的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董老師的數學教學,有專業的精深設計,更有濃郁的兒童情結。站在兒童立場來設計教學,她給孩子們構建了玩中學的學習情境,孩子們在嘗試與體驗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把數學變成孩子喜歡的知識,讓每個孩子喜歡上數學,董老師一直這樣堅持,樂此不疲。一直以來我以為數學教學如果能夠做到有趣就已經是相當高的境界了,讓枯燥的知識活起來,需要老師像個魔術師。

其實,學生學習數學的激情一旦被激發出來,他們就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表達出學數學、用數學的熱情。他們樂此不疲地記錄貼近生活的小實踐、小調查,寫下了大量的數學日記和學習數學的心靈體驗。那些數字、符號、概念都帶着鮮活的體温,被賦予了生命的色彩。透過董老師的文字,我感受到她的學生學習數學的幸福與滿足,對學生來説,那是學習和理解數學的持續動力,是種子的力量。而我,一次次沉醉於董老師的文字中,莫名的幸福體驗浸潤着我,於是,我心甘情願像董老師一樣付出更多的汗水、更多的智慧、更多的時間、更多的愛去準備下一節課。

我始終相信:教育之所以可以秉持一份純美,可以代代傳承文明,正是因為有像董老師這樣的人在用心做事。一個人,一盞燈,一棵樹;一羣人,一片光,一森林。

  《滋養生命的數學》讀後感2

這個寒假,我拜讀了董文華老師編著的《滋養生命的數學》這本書。第一次接觸董老師,是我在鹿鳴山莊有幸聽了董老師執教的《用字母表示數》一課,她那親切的笑容,鎮定的神情,深厚的教學功底一下子吸引了我。下面我結合讀書和聽課來談談我的一點感受,不足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我們要用豐富的語言來讚美學生

我們都聽過一句話:“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也會努力發現孩子們的閃光點,然後適時地去誇誇他們,但是説的最多的是:“你真棒!”“你寫的字真工整!”“讀書的聲音好響亮!”之類的話。而董老師在學生專心地參與數學活動時對孩子們説:“你們對學習很專注,會觀察是學習數學的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她還説:“夸人不一定用掌聲,我們把大拇指伸向他,用讚許的眼神看向他,也是很不錯的方式。”當學生在認真思考時,她會説:“董老師最喜歡大家認真思考的眼神了!”當教室裏響起嘹亮的讀書聲時,董老師會説:“愛讀書、會讀書的孩子是最美的!”每當聽到董老師讚美孩子的話語,我就覺得自己的評價語言太單一了,真的是要多學習。

  二、要採用多種方法,讓學生戀上數學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是一提到數學,人們可能不由自主地想到沒完沒了的演算,既枯燥又乏味,於是數學成了一些學生最怕的學科之一。怎樣才能讓學生戀上數學呢?董老師引導我們看清數學的本來面目:數學應是鮮活的,擁有無限的'生機與活力。她説:“作為一線教師,應在新課程理念的引導下,重構數學教學的新秩序,使數學走向生活,走向對話,走向開放,走向智慧,走向人文,賦予數學更豐滿、更多元的意義。”

1、要學習生活中的數學

從開學第一課開始,董老師便引導孩子們尋找身邊藏着哪些數,孩子們細心的觀察和精彩的發言至今令我難以忘懷;課前和課後,董老師都會挖掘生活中的資源,設計與每節課相關的實踐活動讓孩子們畫一畫,寫一寫,這些有趣的實踐活動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如在教學“認識周長”後,她帶領學生開展了“我是測量小能手”的實踐活動。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進行測量,根據選擇的實物確定測量工具,有些測量活動需要找人合作,於是邀請家長也參與到活動中來,從而促進了親子關係。如學生在測量自己的腰圍、頭圍、腳長的過程中,感覺到了自身的變化,體驗到了快樂成長的美妙。

2、利用不同學科的融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董老師説:“閲讀,不是語文的專利,學習數學也需要閲讀。教學實踐表明,數學語言發展水平低的學生,就會出現課堂上對數學語言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維轉換慢、理解問題困難、對數學有恐懼心理等問題。因此,數學學科也要重視閲讀,引導學生掌握閲讀方法,豐富數學語言系統,提高數學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她經常在數學課上“見縫插針”地和學生一起欣賞美文,閲讀就像細微的炭火一樣,默默地燃燒着,温暖着學生的生命。在《用字母表示數》這節課上,在鞏固練習的環節,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出示了王安石的《梅花》這首詩: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看到這首詩,聽課的老師和學生都眼前一亮。董老師先讓學生誦讀了這首詩,然後問學生:“你們對哪個字最感興趣?”學生都會不由自主地結合這節課內容回答出“數”字,然後董老師就追問:數枝是什麼意思?自然而然地和本節課所學的字母聯繫了起來。

3、充分利用故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於國小生來説,故事的魅力是無窮的,愛聽故事是國小生的天性。因此利用故事來引入新課是我們經常用的方法,但是董老師對故事的利用還不止於此,她在學完新知識後還讓學生根據算式去編故事。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她教學完“有餘數的除法”一課後,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法算式的意義,她為學生設計了“利用10÷4=2……2”這個算式編故事的練習。學生藉助生活經驗並展開豐富合理的想象,有的學生編水果店裝蘋果的問題,有的學生編拿棒棒糖招待同學的問題,有的學生編聯歡會上扎捆氣球的問題,有的學生編髮獎品的問題......孩子們的作業圖文並茂,思路清晰,看着真是一種享受。讀到這裏,我不禁在想:孩子們的潛力是無窮的,給他們一個機會,他們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董老師的教學還沒有到此為止,在接下來的交流分享中,學生不僅藉助情境理解了除法算式的意義,更重要的是他們發現同是“10÷4=2……2”這個算式,每個人編的故事卻不同,不同的情境中所帶的單位名稱也不同,算式真是太神奇了!枯燥的算式在學生手中變得趣味無窮,彷彿在訴説着一個個生動的故事。

  三、藉助數學日記學習數學

董老師説:“寫日記不是語文學科的專利。”為了鞏固所學數學知識,我們經常採用練習題的形式,但有時從題的答案中看不出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思維層次。通過數學日記可以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困惑點、思維的差異性,學習數學的喜怒哀樂,以及他們的情感變化,我們就能及時捕捉這些信息,有針對地調整自己的教學,更好地因材施教。

從一個個鮮活的課例中,我看到了董老師對孩子們的尊重和關愛,對教育教學活動的不斷探索,對教材資源的取捨和整合,真正讓數學走向生活,走向對話,走向開放,走向智慧,走向人文,讓數學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變成了一方滋養生命的沃土。

新的學期,我將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嘗試運用自己學到的知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努力打造滋養生命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