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以圈為話題作文

作文4.46K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以圈為話題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以圈為話題作文

以圈為話題作文1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題記

“朋友圈”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當前人們喜歡用這種方式來發布自己的生活狀態。當遇到美景美食,遇到憂傷痛苦時,都會分享到朋友圈裏。在這個“圈子”裏有着不同類型的人,同時,無形中也給我們帶來不同的影響。我認為,只有和真正志同道合的人組成的“圈子”,才能更好地彰顯個體生命的價值觀,才是真正的“朋友圈”。

大唐詩壇中“朋友圈”眾多,印象最深的便是李白和杜甫。“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是杜甫對李白的讚美;“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是杜甫對李白的敬仰;“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一樽酒,相與細論文”是杜甫對李白的思念;“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是杜甫對李白的同情……杜甫也可謂大唐詩壇的泰斗,但是在遇見李白之前,只是一個初入詩壇的書生,還沒有成為高不可攀的詩聖,倘若杜甫沒有遇見李白,便沒有得到這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才情亦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詩聖”恐怕也難為人知,後世自然也不會有稱讚兩人平分盛唐之言。

岑參遇到杜鴻漸之後也説“此行為知己,不覺蜀道難。”鍾子期和俞伯牙,韓愈和柳宗元,王維和孟浩然,元稹和白居易……這樣的好友圈子數不勝數。唯有志同道合、靈魂相似的人,才會有如此深切的瞭解和體悟。縱使是千年前車馬不便、信息難通的唐代,個體生命價值觀的彰顯,往往因同類的存在而被印證、被激發。“朋友圈”裏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高山流水,知音難覓,人們因為相同的志趣而走在一起,在相聚中被塑造,更清晰地走向美好未來。

如今的互聯網社會下,愛好相同的羣體也不在少數。那些明星們的粉絲後援團,專門為明星打榜,因為相同的興趣,相同的目標而組在一起,看似“志同道合”的羣體,實際卻存在固化的弊端,長期處於羣體的非理性的狂熱狀態,便會使他們脱離自身獨立價值觀,侷限於眼前的生活,形成“跟風”的不良現象。如此一來,“圈子”裏的他們思想變得狹隘。更有甚者,犯罪團伙目的相同而相聚作案,那“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便走向了歧途。什麼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朋友圈”?不妨再回頭看看大唐詩壇景象,真正的“朋友圈”能使人認清自己,在同聲相應的信念中塑造更好的自我。

人生難得一知己,希望我們都能營造積極進取的“朋友圈”,接受積極正向的影響,不在互聯網的迷霧裏亦步亦趨,而是相互促進,打造精彩人生。

以圈為話題作文2

回想自己過去的十三年究竟做了些什麼呢?我似乎一直在生活的圈中循環往復着……

我的生活作息是一個固定的旋律:每天早晨六點起牀,七點半上課,上午四節課,下午三節課,晚上十二點休息。我的生活走在一個無形的圈裏。我似乎早已習慣這種生活方式,覺得這就是理所應當的。例如有的時候我在上課時,只要看到上課老師在黑板上寫字,我的手就習慣性將老師所寫的板書記了下來,一節課下來,當我看到書本上密密麻麻的`字時,連自己都驚訝竟然記了這麼多筆記。我好像不是刻意的控制手,更像是一種條件反射,機械式的。

我們學生的日常生活似乎真的走進了一個無形的圈中。但是,我們必須去接受這個圈,因為我們沒有能力改變它,況且它對我們未來是有利的。可是,我們不能讓自己的精神思想被控制在這個圈中。儘管我們不能打破這個圈,但我們可以去嘗試着走出這個圈看看,讓心靈去感受一下現實生活圈之外的東西。那裏或許還有更美好的東西在等着我們去探索。

有的時候,當我們在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時,遇到一些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時,不妨試着讓自己緩一緩,放鬆一下緊繃的神經。像我有一次做數學作業時,雖然前面的題很難,但我還是經過百般艱難將題做了出來,可最後一道壓軸大題把我給難住了,我苦思冥想,又畫了幾張草稿圖紙,可就是解答不出來。最後,我索性將筆一扔,乾脆什麼也不想了。我走到陽台,站在窗前看外面淅淅瀝瀝的小雨,我的心情變得更鬱悶了。我用手推開窗户,深深地吸了幾口混着雨味的空氣,看着天空不斷落下的雨滴,在地面濺起圓形的水花,我突然靈機一動:“圓圈?圓!”對呀!或許這道題可以用“圓”的公式來解答,我立即回到書桌前,拿筆快速的再計算那道題。真的是可以這樣的!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算出來了!心裏甭提有多開心了!有時候,讓心靈走出圈子,或許就會“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不要讓你的心靈永遠束縛在生活之圈中,我們要讓自己走出這個圈,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走出了你的圈子,你將會得到一個更大的圈子,你將人生的圓圈擴大之後,才會使自己變成更優秀的人!

以圈為話題作文3

圈,圓圈,象徵着循環。開始了,就總有一刻回到起點,這就是圈的性質,也是萬物的一大規律——周而復始雖然規律不可被打破,但是,這個圈,不一定總是圓的。

作為一個愛好騎車的人,那輛山地車是我獨自出行的必備。從家到學校,到培訓機構的路以及沿途的風景,對我早已爛熟於心,甚至我都能説出沿途每條路旁大部分商店的門牌號——對於在騎行道上飛馳的我來説,這些數字只是眼前的幻影。

我也説不清楚究竟是哪次,我沒有在中山東路和洪武路的交叉口直行——我選擇了右轉,可能只是沒有耐心等那100秒的紅燈。一念之間,我已從那早已爛熟於心的景緻中離開,踏上了未知的旅途。

那段洪武路,自從我上國小時就不常踏足,陌生的景觀如夏日的狂風,夾雜着堅硬的冰雹,向我的心以雷霆萬鈞之勢襲來。那一瞬間,我差一點就動搖了,怕遇上一條更遠的路,浪費時間。就那一毫秒,我捏下剎車回頭,繼續踏上熟悉的路,可那一毫秒,還遠未能動搖我的信念:我自願走上了這條路,我也必須把它走完,不管發生什麼。

於是,我橫下心,掛上更高的檔,飛馳向陌生和未知的迷霧。兩旁的景物和中山東路的繁忙和擁擠形成了極大的反差——樹蔭下,筆直的騎行道上,幾個青年悠閒地蹬車,聊着什麼;車行道上,幾輛車輕輕駛過;道路兩旁,清靜的住宅樓剛剛比那水杉高出了幾個角,好似好奇的孩童探出頭來,端詳着大千世界。想着中山東路上的車來車往,兩旁高樓鱗次櫛比,週末出來購物的人們擠滿了人行道,還有每週日在此為之眩暈的喇叭的嘈雜,我不禁在這安詳而輕鬆的慢節奏世界裏放慢速度,摘掉耳機,慢下來欣賞。對於追求速度的我,這不正常。

騎了20分鐘,我到達了目的地,一看行程,發現這條閒適而又美麗的路,也沒有比我原來那喧囂伴隨的路遠多少,最多多了幾百米,而這多的幾百米,卻讓我免於被世俗的喧譁淹沒,而是讓我放慢了步伐,體會到了我不常經歷的清閒。

那生活何嘗不是這樣的呢?當要反覆到達一個目的地時,不可能只有一條路,而你所走的路也不一定是最合理、最佳的選擇。此時,轉一個彎,換一條路,或許會讓你看到更多,讓你體會更多。一個圈,是可以被變換成其他許多圖形的,而這些圖形,周長都是相等的,為何不換着多走幾個圖形而不是你一直走的圈呢?

標籤:以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