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推薦】快與慢作文彙總10篇

作文2.89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快與慢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推薦】快與慢作文彙總10篇

快與慢作文 篇1

快與慢,他們各具特色。在生活中,我們既不能盲目地追求快,也不能執着於慢,選擇快還是慢,要根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眾所周知,龜兔賽跑的故事,烏龜爬行的速度很慢,但他最終能爬到終點,贏得比賽;而白兔跑的速度很快,最後卻輸了。這則故事也不是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反省機會嗎?

細細想來,中國的經濟已位於世界前茅了,而為什麼中國的人民卻感受不到在如此龐大的經濟下感到幸福呢?我想,這應歸咎於中國只想着GDP的快速增長,而沒有好好的慢下來,想想在經濟快速增長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如道德、社會救助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方面的問題,我們的社會道德水平跟不上經濟發展水平,小悦悦事件,18個路人經過,也無一人把小悦悦抱起來;黑心豆腐、毒奶粉、豆腐渣的工程,危害百姓;還有裸體求助,只為500元的住院費,我們的社會救助制度不完善……這一些是讓我們意識到我們的經濟快速,而沒有感到百姓疾苦的腳步,是不是該慢下來,完善各種制度。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步伐也是不是應該快起來呢?而我真心希望中國能把握這種快與慢的節奏,統籌全局,讓中國真正成為一個強國。

再者,在社會上,其實也有那麼一些人懂得把快與慢控制得很好。朱德庸,他以前是一個一味追求快生活的人,一天干十四五個小時工作,結果患上了因勞動過度所引起的疾病,但後來,他意識到“他活在世上,只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而不是忙忙碌碌地過日子。”然而,他過上了一種慢生活,並且做的事比以前更好,自己生活的很舒服,過這樣的慢生活又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有一些慢,我們是不可取得。近日,中菲因南海黃巖島的歸屬引發主權爭議,中國的外交政策,政府一直對此事採取温和手段,想通過和平手段解決,而菲方採取快速“進攻”,把島嶼包圍,中國的軍艦也不能靠近,而黃巖島本來就是中國的!中國為什麼要這麼慢,中國經濟快速增長,而在外交政策上卻顯得太慢了,中國的外交政策也是否要進行修改了。這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快與慢,要想把握住它,就必須要根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把握好快與慢這個“度”,你就能通向成功的大門了!

快與慢作文 篇2

人這一生,一直都在追逐。追趕時光的腳步,追逐夢想的雙翼……太匆匆,於是乎,我們學會了踮起雙腳,快一點,再快一點,馬不停蹄,向前追趕,匆忙了腳步,卻模糊了一雙發現美的雙眸……所以,請為快的腳步插上慢的翅膀,在人生的長路上紮實穩重地前行!

有人曾説:“瀑布是孤獨的,流水是快樂的。瀑布以最快的速度傾瀉,每一滴水珠都必須飛流直下,然而沿途的風景早已無暇觀望;山間中淙淙的流水,卻把每一寸旅途讀遍,把每一處鳥語花香吸收,它奔流入海時,該是多麼感慨萬千啊!”是啊,瀑布是快的,飛奔向前,從未懈怠,不曾留意過岸旁盛開的明媚的花,也不曾欣賞枝頭清脆的鳥語。這也就註定了,它只能默默孤獨前行,一路品嚐苦澀。流水是慢的,是舒緩的。它緩緩前行,用心聆聽花開的聲音,也讀得懂棲息在枝頭的鳥兒的歌唱……它的生命是充實的,是快樂的,它總是幸福地擁抱藍天、白雲。在生命的長河中,做一條淙淙的流水吧,放慢疲憊從未舒緩過的腳步,慢慢地,為生命唱支歡快的歌。

魯迅曾説:“不恥最後,即使慢,馳而不息,縱會落後,縱會失敗,但一定可以達到他所向的目標。”在成功這條荊棘遍野,坎坷曲折的長路上,我們不應以慢為恥,而應堅持不懈,即使慢,即使比別人僅慢了那麼一步,也要繼續堅持,堅定自己的方向。

在一次世界級的文學筆會上,一位年輕氣盛的作家應邀出席,他發現了一位未戴名牌的女士,他自以為是地以為那位女作家只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三流作家。就自以為是地想在那炫耀自己出版了339本小説,可是,當女作家謙遜地説出自己一生之中只出過一本書,是《飄》時,他頓時羞得無地自容。20世紀美國女瑪格麗特用盡一生一世的精力來完成這部撼動人靈魂的作品。她是慢的,她用時間來沉澱,積蓄力量,最終,《飄》大綻光芒;但她又是快的,以“慢”的心態來“快速”完成《飄》,完成得漂亮,完成得出色。

快與慢,瀑布與流水,孤獨與快樂,往往只在一念之間,需要我們明確的選擇。請為快的腳步插上慢的翅膀,這樣,我們的旅途也會因此而絢麗多彩,我們才不會孤寂。這一路,處處有鳥語,處處有花香…。

快與慢作文 篇3

一個被“快”字追趕和激發的時代,一個崇尚快捷、速成的時代,“快”的節奏和心態無處不在:“快報”、“快訊”、“快信”…… 信息比電波還快;“快遞”、“快運”、“快件”、“快車”、“快艇”……心速比車馬還快;“自助餐”、“快餐”、“速食”……連吃飯都被擠去了時間;唱歌有“快歌”,攝影有“快照”,寫作有“快槍手”,“速成班”遍地皆是,體育競賽、遊戲、拍賣流行“秒殺”;連婚姻都流行“閃婚”了。致富要快、成名要快、提拔要快,快,快,快!只恨我打字的速度趕不上我的思維快!

“快”的好處自不必細説:相對時間縮短,經濟快速成長,潮流快步翻新,城市日新月異……然而,快給予我們心理上和生理上造成的壓力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在這樣的快節奏中,每個人的內心彷彿總被一個聲音驅使着督促着,人們行色匆匆,賣力地工作,拼命地賺錢,快餐果腹,早起晚睡,還是感覺時間不夠用,金錢不夠用,慾望在燃燒,身心疲憊……看吧,職場上到處籠罩着“過勞死”、“抑鬱症”、“亞健康”……急功近利的`育兒方式剝奪了寶貴的童年,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情緒蔓延了整個社會……“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快”, “我要呼吸”,“我要自殺”……莫名的壓抑和夢魘陰魂不散……快字啊當要休息了!

和快節奏對應着的,人類的價值觀、信仰和道德觀卻相對穩定,人的靈魂需要休息。身體跟不上慾望或思想跟不上身體,痛苦就成為必然。當大自然的野趣和閒情逸致離人們越來越遠,當人類被機器的轉速所左右、被電腦的換算速度所左右,人類的原始惰性和對安靜的需求,就會反過來牴觸這種快節奏,現代人的困惑和煩惱自然就會氾濫。

俗話説慢工出細活,世間的許多東西是不能快的,一件藝術品的產生,一個藝術大師的造就,尤其是文化產品,需要時間的積澱,文化品格的培養,甚至需要一代一代的人發揚廣大。一個人,一個黨派,一個國家,都是如此。凡急功近利,急於求成,都是不可取的,反會造成負面影響。那些靠藥物浸泡、速成班促成的,必定像豆芽菜一般經不起考驗,終會因先天不足成就不了大作品、大智慧。

未來時代必是一個休閒的時代,“慢生活”“慢節奏”也是一種新潮流:慢慢走、慢慢看、慢慢吃、慢慢思考,慢慢地享受人生……在老街小巷裏在古老庭院裏享受“睡覺、遛狗、聽音樂、發呆”,在森山老林裏享受野人生活……不能不説是人生的另一種美好境界。

快節奏與慢生活是一對矛盾,既要提高做事的速度,講究效率,也要提升生活的品位,活出質量,恐怕才是未來人所要考慮的生活模式。該快的時候要快,該慢的地方就要慢下來,這才是一個成熟的現代人所應具備的生活態度。

快與慢作文 篇4

生活中,我們都習慣了快,但是我們也可慢,讓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晚上,我在江邊悠閒地散步。餘輝給江面披上了一件衣服,讓它更加絢麗多姿。小魚兒在水中快樂地玩耍,不時激起一個個小浪花。江船來往過的地方,都留下了一串串腳印。海鷗們突然竄到了水下,又突然竄了出來,嘴裏叼着一條使勁在掙扎的小魚。我慢慢地靜下心來,陶醉在這美麗的景色之中。

雙休日,我總是喜歡去小溪邊抓蝌蚪。小小的蝌蚪全身黑乎乎的,有的剛出生不久,有的長出了後退,有的還長出了前腿,馬上要變成青蛙了。我拿起捕魚網,放在水中輕輕地、慢慢地搖晃,許多小蝌蚪都遊向捕魚網,一隻、兩隻、三隻我慢慢地拿起捕魚網,把它們放進了盛着水的桶裏。

做完作業,我捧起一本書,鑽入書房,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我被那精彩的情節深深地吸引了,靈魂都和書融為一體了。不一會兒,厚厚的一本書就被我看完了。我伸了一個懶腰,走到窗邊,打開窗户,雨點兒滴答、滴答地打在雨篷上,打在我的臉上,它們涼涼的,讓我的心也安靜了下來。

慢和快都有作用,有了它們,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錦上添花。但是現在的我更喜歡慢。

快與慢作文 篇5

當我看到《快與慢》這篇漫畫時,我腦海裏不禁浮現初當地球沒有了樹林的一片荒廢的場景,於是我反問自己,沒有樹,還會有人類嗎?我不禁深思起來。

那副漫畫的大概內容是:有一個人在拿着伐木機砍樹,他身後原本是一片茂盛的樹林,可現在變成光禿禿的一片了。而他身後有一個人正彎着腰栽一棵樹,在辛苦的給樹剷土,那個伐木人不禁嘲笑道:“一大片樹都被我伐完了,你才栽了一棵樹,哈哈……”載滿這樹木的車唱着歡快的調子開走了,留下了一片荒地。

如今這樣的事何其多,假如沒有了樹木,那我們的空氣誰來淨化?我們的人類將會面臨的只有一條路:“死亡”

正是因為環境污染的太嚴重了,每年的春天,本應該是暖和的,,可如今的春天依然還像冬天一樣寒冷,秋天本該想是涼爽的,可如今的秋天卻還像夏天一樣炎熱。一年中有多少條河,有多少個大海被廢工廠排出來的髒水給污染了!

行動起來吧,我們的母親“地球”已在痛苦的申嚀。

快與慢作文 篇6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世界上有很多人成為極大的反差。胖的、瘦的,高的、矮的,活潑的、憂鬱的,等等,在我們家也有一對這樣的“組合”。

爺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慢子,慢到讓人無語,比蝸牛還蝸牛,但是他的慢僅僅侷限在動作上,走路慢,但這也已經讓我崩潰了。而我是一個快子,比較不滿部分慢子的行為,做事脱脱拉拉,慢吞吞的,不知道今日事今日畢。

有一回,我、爺爺奶奶、妹妹一起去爬山,我和妹妹走在最前面,爺爺奶奶因為行動不便走在後面。天氣十分晴朗,我和妹妹開足馬力準備一口氣爬到了半山腰,我對奶奶説:“我們在半山腰等你們。”好不容易爬到了半山腰準備休息一下等等爺爺奶奶。過了一會兒,只見奶奶自己上來了。我問:“奶奶,爺爺呢?”“他説叫我們先走,他慢慢爬!”吃了一些零食以後,便繼續向上爬。爬到山頂準備返航時還不見爺爺的蹤影。於是,我們趕緊下山尋找爺爺,終於在半山腰找到了爺爺,過了這麼久,爺爺居然才爬到這?我這個急性子有點受不了,自己先回家了。

回到家裏,我開始翻冰箱找吃的,因為——餓!當我把冰箱裏的東西吃了個精光時,爺爺、妹妹、奶奶回來了。妹妹嚷着要吃飯,可是冰箱裏能吃的已經被我吃完了,爺爺只好重煮飯。大約過了“幾個世紀”吧,爺爺終於把飯做好了,可是妹妹呢?已經呼呼大睡了。

相比之下,我覺得簡直是火箭的速度。每次考試,我都會迅速的寫完試卷,粗略的檢查一遍,然後交卷子,但就是因為這一點導致我每次考得分數都不高,痛心啊!

快子有快子的好處,慢子有慢子的優點,但我個人覺得,不快不慢是最好的。

快與慢作文 篇7

快,能捷足先登,先拔頭籌,故我們要快;慢,可明察秋毫,統籌全局,故我們也要慢,然而現今社會兩者相衡而取其一時,我們往往選擇“快”!可是,快而無效,快而不精,有用嗎?姑且借用猶太人的名言:“腳步別走得太快,讓我們的靈魂跟上。”讓我們一一中適當的節奏在追求快的社會中走穩,站穩!

慢工出精品,時間會把污濁打磨掉;快,或許也只是帶着半點上路罷了。美國導演用14年時間去完成“功夫熊貓”在漫長的時間裏,不斷反覆修改,再拍攝,再修改,14年後,呈現我們眼前的就是一出完美戲,使得票房大賣,售票量持續榜首,創造的收益也令人驚羨,反觀先進的電視劇,電影等,大多實行快到砍亂麻,生怕播放晚一點,市場收益就會損失過千,何不學學《功夫熊貓“,創造真正有價值,有技術涵養的電視劇?快,不一定是好,或許會讓我們錯漏百出。

殊不知循序漸進就是真理?奈何非要追求快速度?現在的家長為了不讓自己家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選者過早的讓孩子們去參加培訓班,技能班,希望孩子將來能有一技之長,謀求更好的工作職位。稚幼的心靈這麼快就面臨社會競爭,他們能承受得了嗎?聯想到近幾年,中國出國留學的人數持續上身,高温不斷,甚至出現低齡化,為何!原因很簡單,家長為了讓孩子儘快培養生活技能,儘快融入社會,儘快比同齡孩子快一步。最近不斷處於熱論中的“著名小孩“就是很好的例子,然而不得不想想,他有童年嗎?他們童年是兒童理應有的童年嗎?我想,大概不是!改革開放30年了,追求快速度的觀念也該從此慢慢淡化吧?要不然今後的孩子還會使孩子嗎?早已是大小孩吧?

雖説我們現在要慢下來,但也不能忽視快的作用,應該快的地方,我們就應該堅持!就像黃巖島事件來説,為什麼中國要喝温和太多?而不速戰速決,難道主權問題還有商量之地嗎?別人都已經如此大肆侵犯,而我們還在大談“和平共處“?現在別人都已經如此不想和平共處,正虎視眈眈我國,我們就應該強硬點,快速解決問題,要不然以後會有更多小國無視中國!

應快則快,應慢則慢,反對基金冒險,應在綜合平穩中穩步發展。

快與慢作文 篇8

一天,森林中的動物們都起得很早。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一天要舉行森林跑步大賽,動物們都十分興奮,於是提早了很多時間起牀,想去給與參賽的同伴鼓勵。

只見比賽入口上有幾面旗子,上面寫着:歡迎各位參賽選手,感謝你們的大力支持。裏面就是比賽場地,中間有一條用橡膠做成的防滑跑道。跑道呈綠紅色,跑道兩側是觀眾席,跑道上有障礙物,高的矮的都有,離起點500米處的終點上有一條紅絲帶。

進入總決賽的獵豹和羚羊準備爭奪冠軍。

“你肯定贏不了我!”獵豹對羚羊説。

“三、二、一、go!”發令員的“go”還沒有説完,它倆就衝了出去。獵豹暫時領先,看着羚羊離自己越來越遠,獵豹十分開心。

“啊!”一聲慘叫從獵豹嘴裏發出,轉眼間,獵豹撞到了障礙物倒下了。最終,羚羊是冠軍。

獵豹們十分生氣,於是,研製出一種超級載豹飛行器,時速200公里每小時。第二次比賽開始了,“三、二、一、go!”獵豹遠遠超過了羚羊,可忽然從空中掉了下來。羚羊又成了冠軍,走近一看,原來載豹飛行器的電量不足了。

這一個故事證明了慢的不一定輸給快的。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在做事情的過程中要全力以赴,不要掉以輕心,這樣我們才能成功。

快與慢作文 篇9

快嗎?或許不。

慢了嗎?似乎也不是。

快生活。快節奏。在如今這個信息發達,交通路線錯綜複雜擁擠的時代裏,我們總是

能看見大批大批的人忙碌而匆匆地走着。匆匆的腳步,匆匆的身影,他們停不下來,甚至沒有想過要停下來。

快是一件好事。

學生若沒有絲毫壓力,肆無忌憚地過着悠閒生活,只怕最終只是荒廢了他大把最好的青春時光。那些平凡的上班族們,若是沒有每天排得滿滿的大事小事的日程表,那他們的生活還會如此的充實嗎?那些挑着菜擔每天一大早便匆匆地向市場趕去的老奶奶老爺爺們,若是不緊不慢,他們能趕在市場最熱鬧最擁擠的買菜高峯時將自己辛勤培育的新鮮蔬菜賣出嗎?

答案,是不得而知的。

當我們無法改變世界改變時代時,我們只能選擇適應,然而我們卻在逐漸適應的過程裏淡忘了那些我們曾經最真實的初衷。

晚上有的,只是匆匆的腳步聲。沒有歡樂的笑聲,沒有打招呼問候的話語聲,有的只是人與人之間逐漸越來越突顯越來越厚實,甚至連我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冷漠與隔閡。

我們遺忘了那些角落裏的美好。春天的樹枝都換上了嫩綠的新葉。校園裏的那棵梨花樹開花了,滿樹雪白而又小巧可愛的梨花星星點點地閃爍着,我們忘了停足去欣賞,哪怕是一片刻的停留。上學的路上遇見一個小小孩因嬉跑玩耍時不小心跌倒,趴在地上大哭着,我們忘了停下那匆匆地趕去學校以免遲到被罰的步子,給予那個哭泣的小孩,一隻攙扶的手,一個安撫的微笑,一句親切的話語。我們甚至會經常忘了給路過的熟人打聲招呼,問問好。這些都不是特別或者困難的事情,它們平凡而又普通。其實一切本是自然的,只是被我們遺忘在了那個最深的角落。

換種説法而言,是時代忘了它們。

為什麼不在每一個舒適愜意的午後,留給自己三分鐘的空白。只在這三分鐘裏,什麼也不去想。無論你是什麼身份,無論你在何方。你只需要在這三分鐘裏褪去功利的渴望,金錢的世俗,爭奪的野心以及所有的不安於躁動,你只需要在這三分鐘裏,用緩行來代替平日裏的忙碌緊張。

為什麼不多一些靜心的思考,而不是草草而過,空追那虛假的速度與你超我趕的不安。

為什麼。為什麼。

人生是一場長長的旅行。工作是為了生活,而生活卻不是為了工作。如今“快”已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但它卻不應該是我們生活的全部。

快嗎?或許不。

慢了嗎?似乎也不是。

快與慢作文 篇10

“思考”是什麼?在讀到丹尼爾·卡尼曼的《思考,快與慢》這本書之前,也許我從未想到或者即使想到也不知如何回答這個問題。讀了這本書之後,我開始對思考的定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

在這本書中,作者並沒有像我們平時所讀到的職場心理學作品中所採用的敍述方法,而是開門見山,直截了當的提出,人類的思考模式其實有兩種,系統一是指人不採取控制措施,無意識的思考,系統二是指人控制自己的大腦,有意識的進行思考。由於我們思維慣性的普遍存在,在面對問題時,我們總是習慣於採用系統一的思考模式,這種思考方式極其快捷方便,能夠在第一時間在腦海中形成觀念,從而使我們能夠對事物產生初步的認識。

然而,真正的思考並不是循規蹈矩,按部就班,而是控制自己的大腦,不再貪圖便利,要努力跳出思維的慣性,對事物進行進一步的分析、探究和推理,只有這樣才能形成真知,作出正確的判斷,達到最好的效果。

回到工作來説,每天的工作很瑣碎,雜亂無章,似乎一成不變,於是這種安逸的精神狀態使我們的思考能力逐漸懈怠,面對工作難免因循守舊,墨守成規。而一旦遇到新的挑戰,則習慣性地憑藉舊經驗應對新問題,這無異於緣木求魚,自然難有所得。而這本書使我明白,真正的思考是主動的,有意識的,深入細緻的探索,這才是面對工作和生活的正確之道。

標籤:彙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