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我眼中的曹操作文600字(精選5篇)

作文2.28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眼中的曹操作文600字(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眼中的曹操作文600字(精選5篇)

我眼中的曹操作文600字(精選5篇)1

曹操,作為《三國演義》中的熱門人物,被廣稱為“亂世奸雄”。儘管對於他的負面評價云云,但今天我卻要講一講他身上的大將風範。

在“青梅煮酒”中,劉備與曹操談論天下英雄。曹操一針見血地一一駁回了劉備提及的袁紹、袁術、劉表、孫堅等數位好漢,而“以手指玄德,然後自指曰: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番話不僅看穿了劉備的內心,也充分體現了做為一位軍事家的高瞻遠矚。正如曹操所料,“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子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者”的袁紹聽到兒子戰敗後含恨吐血而死;“冢中枯骨”的袁術橫徵暴斂、部眾離心最終也吐血而亡;“虛名無實”的劉表患疾託孤於劉備……看到這些“好漢們”的結局,不得不佩服曹操的識人之術,眼光超前,料事如神。

作為一位超羣的軍事家,曹操不僅會識人,更會用人。在第二十五回中關羽劉備打散,關羽臨降曹操。而曹操一見關羽,便認定他是絕世猛將,賞其千金以表賞識。但桃園結義後的關羽卻不顧一切地追隨劉備,曹操見此並沒有下令追趕關羽,而是率百軍送之。“不忘故主,來去明白,真丈夫也。汝等皆當效之。”這是曹操發自肺腑的一句感慨,惜才賞義的情感表達得淋流盡致。也正是這樣的草擦,懂得仁義忠孝,才讓他在“赤壁之戰”有幸在華容道被狹路相逢的關羽留了一條活路。

曹操識拔奇才,尚仁義禮讓,有愛將之心,他憑藉自己強悍的軍事能力且重用武藝高超的將領,打出了一香霸業:領川破黃巾,己吾起義兵,洛陽代董卓,充州推袁術,從網友號布,南陽伏聯結,官渡勝袁紹,冀州天袁譚,烏九戰狼山。

如此看來,曹操,稱他為一代英雄何過之有!

我眼中的曹操作文600字(精選5篇)2

歷史長河滾滾向前,有人説曹操是奸雄,生性多疑;有人説他殘忍血腥,攻城屠殺百姓數萬;還有人説他是英雄,雄才大略,膽識過人,能屈能伸。那曹操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句話是曹操一句“震撼人心”的宣言,表現了他生性多疑,手腕狠毒,為達目標,不惜付出一切代價。他為何會説出這樣的話呢?曹操逃難時,前往他父親的至交呂伯奢家中,到夜裏外面響起磨刀聲,曹操以為對方要殺害自己,因此二話不説,先下手為強,不分青紅皂白,把一家人全都殺了。後來才明白呂家人是要殺豬款待自己。在逃難的過程中,曹操猶如驚弓之鳥,敏感多疑,於是做出了這樣錯誤的決定。

也許人們覺得曹操只是那個虛偽的小人,但很少有人想過曹操的功績:誅董卓,滅衰術,殺袁紹……一生戎馬二十餘年,在大漢風雨飄搖之時,立下赫赫戰功。記得官渡之戰時,眾多文臣與衰紹私通書信,有意投降。後曹操攻入袁紹大本營,卻將那些私通書信付之一炬,眾將無不驚詫。曹操慷慨激昂的説:“紹盛時,孤尚不得自保,況他人乎?”他豁達的'胸襟,對將士的將心比心,對士兵的寬容理解,吸引了許攸、郭嘉等賢人義士投奔曹門,竭力輔佐曹操。這樣一個愛才如命,寬容大度的明君,豈能不受後人敬仰?

曹操還是一位傑出的文學家。與其子曹丕、曹植並稱“三曹”,開創了建安文學新風氣。“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體現了曹操憂國憂民的情懷;“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土暮年,壯心不已”表現出曹操轟轟烈烈的宏偉志向;“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體現着曹操求賢若渴,海納百川的博大胸襟。曹操這樣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詩詞,流傳千百年。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在江河深處,我找到了真實的你,曹孟德,你當真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英雄!

我眼中的曹操作文600字(精選5篇)3

曹操是一位譭譽參半的強大君主,他有着和拿破崙一樣的個頭,統治着將近二分之一的中國領土,並曾經有機會佔領另外二分之一。人們往往折服於這位君王的個人魅力和野心,也對他喜怒無常的個性感到膽戰心驚。

而這位暴君的另外一面卻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他和他的兩個兒子並稱為“三位最偉大的曹姓詩人”。他的許多詩作流傳到現在,人們在他的詩歌中看到的是一位充滿人文精神的反戰主義者——不過這位詩人偶爾也會對詩歌批評家痛下殺手,這一點在現代紐約已經變成了一項傳統。

儘管曹操的殘暴為人所共知,但還是有許多英雄聚集在他的麾下,因為他畢竟是一位不可否認的領袖人物,而且在軍事上很有天分。曹操的崛起是一個曲折而艱苦的過程,他最早是以討伐董卓的十八位地方領主之一的身份出現,並趁機擴充自己的勢力。他在經濟領域的一項屯田政策最終幫助他解決了致命的後勤問題;而“挾天子以令諸侯”(原文是take Hanemper or as ahostage,直譯為挾持皇帝作為人質,從後文來看,作者顯然按字面意思來理解了)讓其他領主因顧忌皇帝的安危都不敢輕舉妄動。經過漫長征戰,他逐漸消滅了中國北部的絕大部分領主比如袁紹張秀和陶謙,並將軍隊佈置在長江北岸,企圖擊敗南方的吳國與蜀國。這一侵略行為被及時制止了,他的海軍在赤壁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擊敗他的卻是一位喜好鑑賞音樂的指揮官周瑜。以這一標誌性事件為分界,擴張的魏帝國到達了極限。在接下來的戰爭中,曹操成功阻止了蜀國和吳國在南部邊境的反擊,在西北卻丟失了一大片土地。歷史書上將這種頹勢解釋為曹操本人的衰老。儘管如此,曹操還是在死後留下一個穩固的帝國,並由很多英雄守護。

我眼中的曹操作文600字(精選5篇)4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是中國歷史上三大亂世之一,自然有大小無數場的戰役。其中,有“三大戰役”最為有名,而“夷陵之戰”正是其中之一。這場大戰的對陣雙方是孫權領導的東吳政權與劉備領導的蜀漢政權,此戰是蜀國攻吳,吳國對其進行消耗,最後趁敵人氣勢低落一舉破蜀的一戰。下面我從吳、蜀雙方的角度分別分析一下此戰的勝敗得失。

先看戰勝國吳國。吳國大將陸遜面對來勢洶洶的蜀軍,選擇避其鋒芒,堅守不出。利用進攻方補給困難這一點對其進行持久消耗,最後找到敵人的破綻,火燒連營,大敗蜀軍,完成了一次出色的防守。這場勝利告訴我們,面對實力相當的敵人,不要硬碰硬,利用好自己的優勢,抓住機會,方能一舉破敵。

再看看戰敗國蜀國。劉備為報關羽被殺之仇,倉促出兵,沒有做好準備,也沒能與吳軍正面交上火,結果造成軍心渙散。再加上時至酷暑,軍隊為了乘涼只得在林中紮下八百里連營,最終被大火破了防,只得倉促撤回。這次行動是“天時、地利、人和”一項優勢也沒有,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劉備這次行動完全只是從個人情感角度出發。這也警告天下的政治家、軍事家們,不要在政治、軍事行動中摻入私人情感,因為這往往會使你無法冷靜思考、導致錯過機會。

這場“夷陵大戰”中,對戰雙方分別為後人做出了正確和錯誤的示範,直接的後果就是削弱了蜀國的實力,打破了“魏蜀吳”三大國之間是實力平衡,為天下走向“分久必合”奠定了基礎,擁有不可磨滅的歷史意義。

我眼中的曹操作文600字(精選5篇)5

《三國演義》中,劉備、孫權、曹操三大政治集團爭權奪地、戰火紛飛,可謂精彩紛呈、好戲連台。三大“主角”:劉備、孫權、曹操之中,我認為曹操的人物性格最有趣。

曹操很殘暴。只因為陶謙手下殺了他父親,他就屠殺徐州百姓,不分老幼,製造了“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人間地獄。可他如果真是一個暴君,他統治的地盤總會有人起義。但曹操統治的北方卻從來沒有發生內亂,人們安居樂業、其樂融融。由此可以推測,曹操也是有仁慈的一面的。而羅貫中為了把劉備寫成正義的一方,顯然掩蓋了這一點,醜化了曹操。

曹操作為一個領導知人善用、從諫如流。他不像袁術一樣一意孤行,也不像劉禪那樣“近小人,遠賢臣”。他在官渡之戰中,半夜聽聞許攸來投,便光腳相應,並聽從許攸之諫,火燒烏巢、大破袁紹。這場以少勝多的戰役最終名垂青史。

曹操奸詐。在於袁紹對峙時軍中缺糧,曹操怕士兵譁變,於是讓管糧官在分糧時以小斛替代大斛。士兵們紛紛抱怨,曹操便殺了管糧官以示眾,説是他剋扣軍糧。士兵們怨憤平息,軍隊重振士氣,最終曹軍以少勝多大敗敵軍。

曹操雖然奸詐,卻又寬宏大量。在關於過五關斬六將離他而去的時候,他沒生氣,沒因此誅殺關羽,反而對他更加欽佩,還給了他通關文書。

總之,曹操殘暴卻也有仁慈之心,奸詐擔憂寬容大度,他知人善用,是一個性格非常複雜的人。很多人説:“誰能看懂曹操,誰就能看懂人”。這一點我非常贊同。我未來要是寫小説,也要創作一個性格複雜、形象飽滿的人物!

標籤:精選 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