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精選】古詩的作文錦集6篇

作文2.5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對古詩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古詩按內容可分為敍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等。古詩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詩的作文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古詩的作文錦集6篇

古詩的作文 篇1

政治失意,仕途受阻,成為文人墨客千古不絕的浩歎。從某種意義上來説,他們從來就不曾瀟灑過。

但一些人是幸運的。李白、劉禹錫和蘇東坡的詩文裏,兼濟天下的使命感並沒有消磨於壯志難酬的扼腕之中,反倒是一種豁達開朗的情懷躍然紙上。

天寶元年,李白離都當官,唐玄宗並未重用李白,加之受到佞臣的讒言污衊,他難忍其辱,懇請唐玄祖放他還山。與其説是自願退仕,毋寧説是被皇帝賜金放還,排擠到朝廷之外。於是,李白背上行囊,出走廟堂。李白二十年來的入世之夢瞬時灰飛煙滅,其中的艱辛又怎能輕易釋懷?李白憑天縱之才謀得小吏之職,頓感行路之難。一腔意氣化作茫然,他便著下《行路難》一詩。寶劍出鞘,揮向何方?杜甫曾評價李白“未就丹砂愧葛洪”,説他歸隱避世也是徒勞。就這樣,在處處逢難,舉步維艱之際,李白的仕途生涯決定再續。希望重燃,仰天一聲“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筆鋒陡然一轉,錚錚鐵骨在久居暇荒之後,再次讓世人看到了骨子裏就有的豁達樂觀之情懷。

劉禹錫在政治上失意後,感慨時事之變遷,依舊曠達逍遙。時值王叔文政治改革失敗,劉禹錫遭貶。路經揚州城,遇到了老友白居易,宦海生涯如風吹草蓬,他鄉相遇,該當暢敍別情。白居易為劉禹錫鳴不平,劉禹錫自然應作詩答謝,於是誕生了傳世佳作《酬樂天揚州處逢席上見贈》。這首詩在他身後的一千多年裏,温暖了無數人。當政治抱負無處施展,蒙受不白之冤時,我更偏愛劉禹錫的憤世嫉俗、泰然處之。千帆過盡,萬木逢春,如同寒冬的一抹斜暉,即使不熾熱,卻也讓人相信身後的豔陽天,一代詩豪終究是在文壇上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座標,也終是一身浩然正氣,活得灑脱自在!

蘇東坡在世人眼中,亦是幾分豪氣幾分俠義。他一生宦海浮沉,數次被貶,奔走四方。那一夜,他寫下《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時正值中秋。當時他被貶密州,由於政治立場不同,與弟弟子由數年未見,甚是想念。面對明月,蘇軾心潮洶湧,由矛盾苦悶,力求超脱到積極達觀,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個性氣質展現於世人面前。詞中對苦難的傲視和對痛苦的超越幾乎是前無來者,後無古人。蘇軾一生風雨,過眼雲煙,我行我素,泰然處之,他把別人眼中的苟且居然活成了自己的瀟灑人生。真正是:蘇軾一出場,就驚豔了整個大宋。

斯人已去,此三人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他們留給我們的,是心靈的喜悦、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他們的詩文,窮盡了曠達的風骨,窮盡了豁達的情懷。只願字斟句酌,隨他們一起遊走其間。

古詩的作文 篇2

今天,我讀了兩首古詩,一首是《蜂》,一首是《滕王閣序》。讀了這兩首詩,我明白了兩個道理。

讀了《蜂》我明白了:一個人生命的存在意義,並不是在別人那裏得到了什麼,而是自己給予了他人什麼。就像蜜蜂一樣,它為人們採蜜,採到蜜後,它並不求人們會給它什麼回報,只是一心一意的為人們服務着。我們應該學習蜜蜂這種為人服務卻不求回報的精神。

讀《滕王閣序》我懂得了:應該把困難當成歷練,用樂觀的心態和頑強的意志積極應對,如果這樣,你會發現:挫折,其實是人生的課堂,只有經歷許許多多次人生課堂的磨鍊,才會得到真正的自己!

這兩首詩都教給了我們一些人生道理,所以,我們應該多背詩,才能積累更多的知識,懂得更多的人生道理!

古詩的作文 篇3

我喜歡譚嗣同的那句:“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為了理想與信念把生死置之度外的那種大義凜然;也喜歡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對死亡的坦然,但我更喜歡望嶽中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壯志鬱決心。

這首詩出自杜甫筆下,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裘馬輕狂”的漫遊生活。此詩寫於北遊齊趙時,是現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裏行間使人感到作者的那種蓬勃的朝氣。

這首詩裏,我最喜歡的一句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從這一句中,我可以看出作者的雄心和氣概。從“一覽”這個詞中我能體會到詩人敢於攀登高峯的雄心,和服飾一切的豪情壯志。

這首詩通過對泰山的雄偉的描寫來抒發作者對祖國山河的喜愛之情。

作者通過這首詩裏表達了自己內心中的情感,對於攀登絕頂的那種決心和壯志讓我喜歡上了這首詩。

古詩的作文 篇4

有人説,鄉村離我們遠了,詩裏的美景,也只能是在詩裏。

然而,我能看到那樣的鄉村,不論是張志和筆下的“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充滿着詩情畫意。亦或是辛棄疾的“茅屋低小,溪上青青草。”如夢似幻,古詩中的鄉村依然有跡可尋。

此時的我正處在一個遠離喧囂的小山村裏,時時等待驚喜的出現。

腳踩着厚厚的土地,循着詩的靈秀,我走在鄉村裏,鄉村在古詩中,從這一首到那一首......

先秦 人間仙境

鄉村就是仙境。不論是“十畝之間兮,桑者閒閒兮,行與子還兮。”、還是“十畝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與子道兮。”都是一種曼妙的隨心所欲。這裏頭上天空高遠敞亮,身邊大地生機勃勃,鬱鬱葱葱,如此,連那繁重的勞作現如今都變成了享樂。那“一月於耜,二月舉趾,三月條桑,四月秀蔓,五月鳴蜩,六月食鬱及薁。”都是一幅幅生動的農事畫。而“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牀下,十一月於貉,十二月其同。”更是一幅幅絕妙的田園風景。

古詩中的鄉村,風景獨好。

魏晉 隱者之居

鄉村,是隱者的天堂。種豆南山下的陶淵明僅僅是為了願無違。他穿梭于田間,本應該“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卻中途跑去“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了。是不是也被這心曠神怡的景色迷住。而我小隱於這鄉間半月,感歎着自然的神來之筆,想象着同樣歸田的張衡。讓我也產生了“徒臨川以羨魚,俟河清乎未期。”的錯覺,卻甘願在這獨具匠心的錯覺裏,一隱逍遙。

古詩中的鄉村,心馳神往。

唐 遺世美景

哦,這裏是唐詩中的鄉村,它可以有“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遼闊,也可以有“竹溪村路板橋斜,閒看中庭梔子花。”的柔美。清晨,靜靜地聆聽山風的呼喚,“長歌吟松風”的意境油然而生。午後,細細感受陽光的笑聲,那“斜陽照墟落”的情趣不由自主湧上心頭。入夜,默默凝視月的倩影,那“更染月色半人家”的畫面不止在夢裏才會出現。鄉村總有一種讓人流連忘返的魔力,“即此羨閒逸,悵然吟式微。”的功歸之情,讓王維情不自禁轉身離去“行到水彎處,坐看雲起時。”,然而好不容易才決定歸去的計劃,又因為“偶然值林叟,談笑無歸期。”被打亂。鄉村的魅力就因此被展現的淋漓盡致。

古詩中的鄉村引人入勝。

宋 婀娜風骨

看,宋詞中的鄉村也是獨具特色。這裏的“梅子金黃杏子肥”,那邊的“麥花雪白菜花稀”。當你彎腰俯身去驗證“唯有蜻蜓蛺蝶飛”時,説不定落日已經在“便催萬樹暮蟬鳴”了。夜幕日合,帶着愉悦的心情滿載而歸,經過一户户炊煙裊裊的人家時,或許還能聽見幾户人家的孩童在唱“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臉上的笑像花兒一樣綻開了。深夜,悄然從夢中醒來,又恰好聽到窗外的“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心裏喜不自禁着——明天又會是一個好天氣。

鄉村的美麗,讓四季為它爭相上演。春天,可以體驗“桑葉尖新綠未成,滿窗晴日看蠶生。”的樂趣;夏季,自然就享受“晴日吟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的雅緻;而秋日,“杞菊垂珠滴露紅,兩蟄相應語莎絲。”和冬日“斜日低山片月高”的韻味當然也不遜色。

古詩中的鄉村,自有風情。

元明清 深藴情思

往前走,尋一尋鄉村的情思。即使“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的悲涼看似悲涼,你又怎麼知道它是不是在哪裏藏着“青山綠水百草紅葉黃花”的獨到之處?若是飄一點雨絲,天上地下更是平添了一份兒“濾池芳草滿晴波,春色都從雨裏過。”的神氣。抬眸遙望遠處,“紅葉滿寒溪,一路空山萬木齊。”的豪放,自然只有它的知音才有幸品味。所以,我不甘淺薄,努力領悟它心底的多愁善感。

古詩中的鄉村,獨具情懷。

鄉村的氣息裏,深藏着婉約和靈動的香氣,聞一聞才發現,原來漫山遍野都珍藏着活蹦亂填的古詩,性格文雅卻又帶着調皮。

古詩中的鄉村,是仙境,是天堂,是人間絕美的一筆。

古詩的作文 篇5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自小我們便學習“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而我最喜歡的一首古詩,是我無意中看到的.王維《雜詩》。

詩的大意是:您從故鄉來,應該是知道故鄉的事情,您來的時候路過我家綺窗前,看到那株梅花開了嗎?王維寥寥幾句詩便表達出了遊子在外,他鄉遇同鄉渴望知道故鄉情況的急切心情。雖然我還小,不懂長久在外許久不見故鄉的心情,但是這短短的幾句激起了我的好奇心,為什麼王維不問家裏的父母親現在情況如何,不問故鄉有沒有什麼變化,單單隻問了綺窗前的梅花是否依舊還會開放。很久之後的在電視節目上看到專家的解讀,我才明白這其中的深意。

交通不發達,信息難以很快傳遞的古代,在外漂泊多年的王維啊,已經很久沒有家裏人的消息了,好不容易遇見故鄉人,急切的想知道家裏的情況,可是害怕聽到不好的消息,滿腔疑問最終化作一句“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看似非常不相干的問題來給自己一個定心丸。

普普通通的問題滿含在外遊子的思鄉情,寥寥幾句傳遞最深沉的感情,雖然簡單,但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一首古詩。

古詩的作文 篇6

在這六年的國小時光裏,我學到了很多古詩。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學的那首《草》。

"草。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是多好的一首詩啊!雖然沒有優美的詞語,但它語言簡練,藴含道理及其豐富。

説實話,我之前並不喜歡草,而是討厭。在姥姥家的櫻桃樹下,雜草叢生,以至於我摘櫻桃都受到阻礙。野草吸取了櫻桃樹本應吸收的營養,不但讓長出來的櫻桃又小又酸,而自己卻越長越旺。

但我學了《草》這首古詩後,我一改對草的厭惡,轉變成了喜歡。

想像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奔跑。跑累了,一下倒在鬆軟的草地上。聞着青草淡淡優雅的芳香。正陶醉其中,但卻發現青草早上鈎的露珠頑皮的把你的衣服沾濕。來不及生氣,抬頭看看那綠油油,延續到天地交界處的草地,你卻又不由得滿心歡喜。但草不但給我了物質享受,還滋潤了我的心靈。

總有不幸的時候。不懂事的孩童不小心把這草點燃了。可是沒過幾分鐘,火焰慢慢熄滅了。因為草太多了,多得讓火感到膽怯,敗下了。燒黑的草在抽噎,可是它卻下定決心,重新生長。待到第二年春天,我們又看到綠油油的草安然無恙。這便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我想:我們是不是要向草學習呢?雖然失手過,可是沒有失去過對勝利的渴望。在自己心中重新燃起希望之火,然後努力向前奔跑。最後在浮雲繚繞的山頂觀看着美麗的景色。招招手,高聲吶喊:"我--成--功--了--!"

《草》,這首古詩教會我了好多。

標籤:錦集 古詩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