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端午節作文合集15篇

作文2.64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節作文合集15篇

端午節作文1

端午節是我國一年一度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們兒童開心的節日,因為可以放三天假,可以盡情玩耍。快要考試了,正好可以好好放鬆放鬆。

這個端午節我決定和我姑姑、表妹一起去表妹奶奶家玩。姑姑約定一起第二天早上5點半在聖埠停車場集合。

早上五點一刻多,我睜開眼睛,下牀去刷牙洗臉,看見爸爸躺在沙發上,正準備等我收拾好,走呢!我連忙刷完牙洗臉。穿好衣服,叫爸爸送我去聖埠停車場去。姑姑早在停車場,等我了。

姑姑開着小車帶我們去表妹奶奶家。一路上,我們四處觀看風景,到處花花草草,呼吸一口新鮮的空氣。

過了快兩個小時,我們終於到達表妹奶奶家。我們四處張望,到處都是新奇,我們開心極了。一起聊天,姑姑説:“我們去摘毛豆,摘蔬菜。”“好。”我們異口同聲,我們每人拿着一個籃子,我們來到菜園,我們嫌太多了。沒去,再上面草坪等她們,我們看到草坪上有一隻白白的流浪狗,我們走過去,小心翼翼地撫摸它。我們漸漸不怕了,我們看它好像餓了。我表妹彎腰下去摘了3個毛豆給它吃,一下全吃完了。我們問姑姑拿不能養。姑姑説:“可以放鄉下養。”“耶,太棒了!”我們開心地叫道。我們看見旁邊有一個老奶奶在池塘邊洗衣,她説:“這裏有魚。”我們求她幫我抓一些……

吃完午飯,我們便坐車回去了。

端午節作文2

熱鬧的端午節今年的五月二十八日是農曆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在我國已有二千多年的悠久歷史了,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門前掛艾葉、菖蒲,然後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今天,我們大家都放假來熱熱鬧鬧地過端午節。

説起端午節,這可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了!主要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其中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屈原出身於戰國時期楚國的貴族,起初頗受楚懷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但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後,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農歷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説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説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説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每到端午節,神州大地到處湧動着熱鬧的氣氛,家家户户門前掛起了艾葉,大街小巷都飄着粽子的清香,還有各地舉辦龍舟競賽的。其中吃粽子是最常見的習俗了,粽子的形狀不同,品種也不同,有紅棗餡的,有肉餡的,又有豆沙餡的,還有蜜棗餡的……我最愛吃的要屬蜜棗了,剝開粽葉,清香撲鼻,雪白的糯米中夾着一顆圓圓的蜜棗,咬一口,甜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

我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來紀念這個節日,其實就是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我非常喜歡端午節,不僅是喜歡粽子的清香,還因為這其中寓含着很豐富的意義。這個節日藴涵着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着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端午節作文3

每至端午,每讀到“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都要被屈原深深感動。今天是端午節,我更加感動。端午,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三百六十五天的其中一天。屈原怎麼也不會想到,由於他的愛國之舉,從而在以後的幾千年裏會產生這樣的一個節日。

自懷石投江之後,屈原便一直為人們傳誦至今。先民們專設一個節日來紀念一個人並且延續兩千多年,這至少在中國是絕無僅有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在中國疆土上馳騁了那麼久,卻人死如燈滅,只留下輝煌的業績在史冊上;李白、杜甫、辛棄疾,同樣的文采風流,繡口一吐,何止是唐宋的繁華,也似天空的雲,虛無縹緲於藍天,只在文學史上留下絢麗的一筆;是的,沒有人能象屈原一樣,是偉大的詩人、愛國者,能得到人們用節日來紀念他。

屈原以自己強烈的愛國情懷和疾惡如仇、潔身自愛的高風亮節,贏得了後人對他人的永世敬仰!屈原之死,感天動地,氣貫長虹!沒有幾個人能象他一樣偉大,能以節日的形式存在,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都知道端午節,一個想家的節日。“眾人皆醉而我獨醒,眾人皆濁而我獨清”。不難想象,作為一個“竭忠盡智,正道直行”的忠信之臣,一再被疑被謗直至被貶,作為一個有着愛國之心的國之棟樑,眼看祖國山河破碎而自己卻回天乏術,這該有多麼痛苦!在極端痛苦之中,用死來求得永恆的解脱,以死來保持自身的清白,以死來報效祖國,這實在令人同情、令人感動、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屈原的精神讓我們沉思了幾千年。而我們卻不能夠象他那樣活着。雖然生活很好,但是沒有屈原的傲骨,我們面對許多歪風邪氣不敢出頭,面對惡勢力只是縮頭縮尾,明哲保身,想起來真的是不如人家古代的人剛直正義,並真的是無地自容。人們為了紀念他,才立了端午節,也應該説是屈原節。而現在,人們只知道端午節吃粽子,而忘了屈原。端午節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吃粽子。幾千年來,粽子的吃法以及包裝被愛吃的國人演繹的淋漓盡致,登峯造極。蜜棗粽、肉粽、冰糖粽等等,花樣不少,千般滋味,萬般享受。嚼着粽子的同時,有誰真正的想到此節的深層含義呢?還有,龍舟賽也是我們先人為紀念他而很早就流傳下來的活動。明鏡如畫的湖面上,競相爭遊的龍舟,顯示的是我們中國好男兒的風采。岸上的人們看得熱血沸騰,驚心動魄。真是過足了眼福。此時的他們是否真正想到幾千年前的屈原為了江山社稷而遭小人迫害的情景呢?

屈原是人,活生生的人,活在《離騷》中,活在愛他的人們的節日中。在這個時代,人們不會遺忘了屈原,更不會忘了端午節。他已融入了這個節日,他已成為一種精神,一種象徵。我們都知道,每一個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形成自己獨特的語言、文化和風俗習慣,形成自己的民族精神和歷史傳統。端午節也是一樣的。願端午節與屈原的精神同在。

端午節作文4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那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一大早,我穿上漂亮的新衣服,盼望着去外婆家綁繡花線,期待着激烈的賽龍舟。終於等到媽媽忙完手中的活,帶我去外婆家綁繡花線了。到了外婆家,剛進門,我和媽媽都驚呆了,只見一個個小朋友排着長隊正在等待綁繡花線。過了一會兒到我了,外婆拿起一捆五顏六色的線,從中抽出幾根,嫻熟地拿起剪刀,剪掉這些線,接着用這些線綁在我的左右兩隻手腕上和腳上。看着這些美麗的五彩線,我心裏美滋滋地跟着媽媽回到家。

中午,全家人喜氣洋洋地圍在一起吃粽子,還沒等我把一個粽子吃完,門外已經傳來了吶喊聲,原來是我期待已久的賽龍舟即將開始了。我迫不及待地跑到白馬江,那裏早已人山人海,我穿梭在擁擠的人羣中。急促的哨子一吹,幾艘龍舟齊頭並進。龍舟上的鼓手使勁地揮動雙臂,有節奏地敲打着鑼鼓,選手們聽着鑼鼓聲整齊地划動着雙槳。鑼鼓聲、加油聲、吶喊聲連成一片,場面十分壯觀。幾艘龍舟爭先恐後,這時一艘紅色的龍舟脱穎而出,遙遙領先,跟在它後面的綠色龍舟也不甘示弱。快到終點了,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紅色龍舟果然第一個到達了終點,全場響起了歡呼聲。

賽龍舟結束了,可那精彩的一幕幕讓我流連忘返,我愛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5

“浴蘭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當日楚王憎逆耳,隨將一國殉靈均。”就在幾天前,端午節悄然而至。這時,每家每户都在包粽子,吃粽子,走在大街上都能聞到粽子的陣陣清香。每當我聞到這種香味,思緒就會飄回我小時候在家鄉過的那次端午。

那時的我還只是一個小男孩,聽到端午節可以回到家鄉,瞬間開心得一蹦三尺高。經過幾個小時的行程,我們終於回到了老家——湖南。我們剛到時,其他長輩已經開始做粽子了,我立馬跑過去嚷嚷着也要做。他們無奈,只好讓我跟着他們依葫蘆畫瓢捏了一個出來。原來,做粽子的步驟可不簡單,一個粽子要從糯米開始,再與餡混在一起翻炒,就連包粽子的粽葉也要挑選最好的,這些麻煩的步驟我哪會耐心去做啊,馬馬虎虎做了一個就去聽曾爺爺講故事去了。

聽故事聽了一半,曾爺爺突然要給我們介紹端午節的來歷,這個可新鮮啊,我和其他小夥伴們都瞬間來了精神,耳朵都迫不及待地豎了起來。原來,就像是開頭詩中所説的一樣,在春秋時期有一個楚國人名叫屈原,他一心為了人民,受百姓擁戴。只不過楚國國君並不採納他提出的政策,屈原鬱郁不得志,最終跳河自殺。而當地的百姓為了不讓屈原被魚吃掉,便用糯米做成團投進河裏餵魚,也就形成了今天的端午節的粽子。

聽完曾爺爺的故事,粽子也都快做好了,開餐!等家裏長輩們動筷之後,我便開始狼吞虎嚥,大快朵頤,碗裏的粽子瞬間被清理乾淨,此時我已經滿足地靠在椅背上了。

現在,我們什麼時候都可以吃到粽子,但是,就像春節的餃子一樣,只有端午節的.粽子最香,因為那是中國的傳統。而在每一個端午中,那次端午的粽子是我記憶中最香的。

端午節作文6

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每到這天家家户户都要舉行相關儀式,來紀念這一特別的日子。

端午節的來歷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據記載,公元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睜睜看着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卻無能無力,他心如刀割,於五月初五投汩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到汩羅江邊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船在江裏打撈屈原的屍體。百姓又害怕江中的魚、蝦、蟹吃屈原的真身就把飯糰等食物扔進江中。後來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等風俗,以此來紀念屈原。

我們北方沒有龍舟可賽,但喝酒,吃米糕,吃粽子的習俗還是有的。每年五月初五,人們總要包粽子,做米糕,炸油餅。孩子們在這一天最高興,因為米糕,粽子一年裏是不多吃的。老人們對這一節日,是一定不會馬虎的。孩子們也常唸叨,什麼時候過端午節,幾時才能吃粽子、米糕,那份感情,那份期盼是那樣真切。

包粽子,做米糕一般在農曆五月初四的晚上。米糕,粽子不容易熟,要煮一夜。孩子們總是在期盼中進入夢鄉。第二天一早,孩子們端着米糕,拿着粽子一邊吃一邊談論誰家的粽子、米糕好吃,誰的媽媽的手藝好,那情景真讓人羨慕。

我總是期盼端午節的到來,為那香甜誘人的米糕着迷。

端午節作文7

有一個傳統的説法,認為端午節是紀念屈原;也有的説是紀念伍子胥,還有的説是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五花八門的説法就越來越多了。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唱着這段民間的兒歌,我走進了鄉村,我走進了端午節。

還記得小的時候,我和媽媽來到了奶奶家,看見奶奶一隻手裏拿着一塊花布頭,另一隻手拿着一個像勺子一樣東西,把一些蒲公英、野菊花和好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花和草。奶奶把花草舀出一勺放進花布頭裏,再迅速地把花布頭包成三角形、正方形、六邊形……並遞給姑媽。姑媽穿針引線, 縫好後, 就找了兩根繩子,一根是紅色的,下面還有絲帶;另一根是彩色的。姑媽把彩色的繩子繞了一個圈,並用針把圈固定住,又把紅色的繩子穿過圓圈並打一個結,一個香包就做好了,不一會兒,一個個香包展現在我和媽媽面前。"哇!我要!要!"我伸手就要把香包拿過來,對奶奶説:“寶寶要包,寶寶要包!”奶奶把花布頭和木勺遞給了我,我把一勺放進花布頭裏,然後把花布頭折成三角形,接着穿針引線, 可做好的時候,卻活看像一個瘦乾巴,簡直和奶奶做的沒法比。

媽媽接着説:“寶貝,加油!再做一個!”那時我明白了“驕兵必敗”的道理。我長大了,不會因為一點小事而沾沾自喜,我相信,通過一次次的努力 ,一個個香包會做的更好、更完美!

端午節作文8

每當觸及到那些描寫節日氣氛的文字,心中總覺得空空的,我想那是遺憾。

從小到大,我沒有過一個很正式的端午節,自然也找不到於它深刻的記憶。其實,我真的很渴望到農村裏度過一段土色土香的節日時光,看着那些特色的舞蹈,體會着她們獨到的風俗,欣賞她們的民族服裝。突然覺得那是一種幸福,純天然的,自動過濾掉城市裏的塵煙,是沁入心田的享受。這真真實實發生過的一切,中華民族特有的回憶,我們祖先自擬的節日方式,是屬於祖國的童話嗎?

小時候過端午節,總是在看到飯桌上有香噴噴的粽子時才感到它的光臨。那些用大片深綠色的葉子包裹着的粽子,大多數是爸媽單位發的。也不奇怪,在這樣的年代裏,年輕人幾乎都沒有“遺傳”祖先留下的懷念屈原的方式。年幼的我曾經問過媽媽端午節的來歷,她也只是微笑着用好聽的普通話大致描述了一遍,語氣平淡,眼裏卻並沒有閃爍的光芒。我想,也許這個節日對大人們來説也不足以引起他們的興趣。

記得五年級時,爸媽單位參加龍舟賽,大人們都穿着大紅大綠的衣服,豔麗無比。我終於捕捉到了一絲節日裏應有的氣息,看着江面相互追趕的漂亮的龍舟,我激動地喊啞了嗓子。爸爸他們那個隊終於取得了好成績。為了慶賀,我們一家決定美美地大吃大喝一頓,可不知怎麼走進了高檔西餐廳。拿叉握刀的我對眼前的美食確實沒有太好的感覺。我幻想着一家人在廚房包粽子,被節日的快樂氣息包裹着,忙得不亦樂乎的情景。可我終於還是沒有過過那樣的端午節,一直想品嚐自己親手做的粽子。

如今,八年級了,當語文老師佈置下這個主題,我才驚奇發現腦海中有關它的記憶太少太少,就算遺落的一些零碎片段拼起來也只是深深的遺憾,明媚、美好的童年沒有摻入過端午節的特別記憶。其實,我真的好想一邊流淚一邊傾訴自己的回憶,可是我什麼也沒有找到。關於節日,我的大腦被屬於聖誕、兒童、情人節的記憶填滿。它們像外表美麗多姿的糖紙,內側卻是一片空白。

抱歉,老師,我實在沒有什麼可以寫下的,在這個色彩斑斕的社會裏我遺忘了這個節日,甚至連日期都沒記下。

如今我多麼想過一個像模像樣的端午節,一家人在一起,無憂無慮的。可我看着當今似乎視學習為一切的教育界,我想我也許再也過不上曾經無數次幻想過的那一天了。我苦笑,到那時,學校會放假嗎?放假了,不會有作業嗎?就算沒有作業了,爸媽會有閒工夫陪我去江邊拋粽子,講屈原嗎?一大串的問號,卻得不到一個滿意的答案。

那些遺失的美好,不知道是不是會成為我永遠的尋找?不想和端午節的快樂就這樣漸行漸遠地走散掉,誰可以帶我教我唱淳樸的歌謠,擁我進古國文化的懷抱……

端午節作文9

家鄉的端午節習俗基本上和別處一樣,有吃粽子、懸艾、藥浴、佩香囊等。

每到端午節,大人們就到山坡上採艾葉、菖蒲,把艾草懸於堂中,菖蒲插於門榻,可以散發芳香,驅趕飛蟲,清除污濁空氣。小孩子則喜歡把艾葉帶在身上,不時拿出來聞一聞香氣。晚上,大人就將花草和水煮開洗澡,清除身上污垢,舒筋活血,有利於身體健康。另外,在端午節時,小孩要佩香囊。這是聽大人們講的,我不知道我是否佩帶過。現在,端午節前後,都有人在廣場上賣香囊,但香味泛泛,我不喜歡。

我最喜歡吃粽子。每到端午節,我都眼巴巴地盼着吃粽子。端午節的前一天,外婆將糯米洗淨,用清水浸泡再撈乾與一定量的大米混合在一起作陷兒。然後準備好麻竹葉,將麻竹葉洗淨、晾乾。麻竹葉包出來的粽子有一股淡淡的竹葉的清香。我們學校在端午節前後賣的粽子也是竹葉包的粽子,個頭雖小但味美。外公包的粽子很好看,他教我們包粽子。因為麻竹葉薄,所以我們用兩片疊在一起來包。小小的竹葉在外公手裏一晃就變成了一個個綠色的小粽子。我也學着外公的樣子包起粽子來。先拿兩片麻竹葉疊在一起,再把它們裹成一個倒立的錐型,然後我開始放陷兒。外婆看到了笑着説:“別貪心,小心你的粽子‘吃’破了肚皮。”我一看,原來我把餡兒放得太多了,於是我倒出了一些餡兒,接着包起來,最後用繩子捆紮實,就這樣我的第一隻粽子就包好了。我得意地把粽子在表姐眼前晃了晃,表姐撲哧一下笑了出來,“你那也叫粽子?”我仔細地與外公包的粽子作比較,原來我不小心把粽子包走了樣了,別的粽子有稜有角,而我包的只有一個角,成了蛋卷冰淇淋了,我也忍不住笑了起來。然後,我仔細地包了一個又一個,結果包得很好的沒幾個,管它呢,只要能吃就行了。

第二天早上,外婆很早就起來煮粽子了,等我們起來之後,外婆讓我們把芝麻弄碎,我們幾個小孩都搶着幹,誰也不想在旁邊打下手,於是我們就輪流起來幹。小表妹在旁邊看熱鬧,不知是誰提議放幾顆花生在芝麻裏,於是我們把花生、瓜子和芝麻混在一起弄碎,等我們忙完了,粽子也煮好了。我們一手抓一個,顧不上精挑細選,生怕自己看好的被別人搶了,也不怕燙手,抓起來就解開繩子,把竹葉剝開,沾點芝麻就開吃。結果飯都不想吃了,每個人都拿着粽子在飯桌上啃。我們還在粽子裏放上豬肉混着吃,味道真是好極了。外婆歎了口氣,説:“真是服了你們了,連粽子都能吃出個新花樣。”我們聽了都笑了起來。是呀,如今生活好了,連粽子的吃法也多了。超市裏的粽子光陷不同的就有好多種,但吃起來終究沒有家裏自己包的粽子的那種味道。

端午節作文10

端午節就要到了,每當這個節日來到,插艾蒿,點雄黃、包棕子、戴香包、賽龍舟等各種活動都會把我們的思緒帶回到那個令人惋惜的歷史事件中,再一次想起楚王國,想起汨羅江,想起在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留下名字的文學家和詩人屈原。

除了屈原,應該還有很多自己的親人在這一天被我們一同懷念。我在每年的端午節,都會無比思念我長眠在商州地下的奶媽,我知道,她也一定會思念我的。

我們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她對我的哺育和愛卻遠遠超出了血緣的範圍,在她精心呵護和愛撫下,快樂考試吧的童年一直是我最美好的回憶,尤其是就端午節的棕子和香包,更讓我無比懷念我的奶媽——那位漂亮健康寬容豁達的年輕女子。

是她在一個幼小的生命需要奶水的時候向我敞開了温暖的懷抱,我在她的懷中貪婪地吸允着、索取着自己的需要,在她的懷抱中一天天飽滿、長大、變美。

我長大了,要進幼兒園和上學,城裏和鄉下的距離把我拉離了她的懷抱,但我的心卻無法離開她,因為她把母愛的種子深深種在了我的心裏。於是,週末就成了我每天的期盼,通往鄉下的小路和小橋,奶媽家的柴門小院也成了我心中最美的圖畫。

那時候每年的端午節,我在睡夢中就能聞到棕子的清香和香包的花香,那就是奶媽讓小舅挽着藍子天不亮就送來的煮了一夜,走完十幾里路還温熱的棕子,裏面的各種豆兒和棗兒把糯米染得紅紅的,吃起來軟軟的,甜甜的,香香的,我的小肚皮也被棕子撐得溜圓。

每年的這幾天,我的主食就是奶媽的棕子,我一直到現在都認為奶媽的棕子是最好吃的,誰都比不上。

裝棕子的藍子上還掛着奶媽親手做的香包,那香包好看極了,是用各種絲線纏繞的小棕子的模樣,小巧玲瓏,香氣芬芳,我掛在脖子上在學校向女同學炫耀着,高興着,美着……

那感覺讓我每次回憶都如同回到了童年時代,回到了奶媽身邊。

也有那麼幾次趕上在奶媽家過節,於是,包棕子就成了我最高興的事,儘管我不會包,但還是象模象樣地挽起袖子,坐在大盆子邊上,拿着棕葉包着米和豆兒,拿着草捆紮,每到這時候,奶媽都會高興的一邊包着手裏的,一邊教着我,還把我包的棕子也放入鍋裏一起煮,結果可想而知,我的棕子不是找不着,就是裏面成了稀飯,儘管這樣,她也從未責怪過我,還任我用手在盆裏撈來撈去繼續搗亂。

親愛的媽媽,女兒現在仍然不會包棕子,不會纏香包,不是女兒不想學,而是女兒要把媽媽的棕子和香包永遠永遠留在記憶中,那是什麼樣的棕子和香包都無法替代的美的記憶,美的味道,美的感受。

就要過節了,不知道天堂裏有沒有棕子,有沒有香包?

女兒在這裏為媽媽送上一份節日禮物,願與您在夢中相會,親手為您剝棕子,戴香包,親口祝您端午節快樂!

欣聞國家已經把端午節和春節、中秋節一起列為文化遺產進行保護,雖然還沒有規定為法定假日,但重視傳統節日的步子已經邁出,我想您聽到這個消息也一定會高興的,因為您愛這個節日。

端午節作文11

又是一年端午到,其中滋味君可曉?實際上,端午不僅僅飄着粽子的清香,還有許多其他的味道,比如……

亭亭玉立,素衣清顏。在一羣不起眼的草叢中出類拔萃,赫然立於陌上。她被遠古的神農氏帶離了草叢,培之育之,並學會了採日月之精華,擷天地之靈氣,練就了一身百毒不侵的功夫。後懸壺濟世,叩開千家萬户的門扉,記住太陽的囑託,捎上月亮的問候,將天之無私、地之仁厚奉獻給了人間。

分明是一把綠色的寶劍,渾身發出寒光,在溪溝邊、池塘旁。這枚漂亮的綠劍為神農氏所相中,送給艾,成了艾的心愛之物。艾和菖蒲,就再也沒有分開過。艾宛如一位女俠,菖蒲便成了女俠身邊的佩劍。從此,艾,仗劍走天涯,斬妖除魔。這一黃金搭檔讓端午節多了一些俠的味道。

於是,尋常百姓家,每到農曆五月初五,門懸艾草菖蒲,祛毒驅邪,來守護人們的健康。於是,江淮人家也有了“端午不戴艾,死在大門外”的民謠。端午的味道中,有一種就是艾草、菖蒲草散發出來的青草味。

粽子,曾經是南方特有的粽葉加糯米蒸出來的食物。據説粽子是楚人用來祭奠屈原屈大夫的,但總被江中蛟龍偷食了,於是屈原顯靈教人用粽葉包裹,用五色絲線裹粽,由於蛟龍害怕這兩樣東西,也就不敢來偷食了。粽子就這樣從楚國走出,走向全國,從最初是屈原的祭品,成了時下的尋常食品。

時下,國人們過端午節,粽子是必不可少的,好像少了粽子,國人就少了一種心靈的寄託,少了一種精神的傳承。彷彿只有吃了粽子,才能“吃透”屈原的忠貞愛國的精神,只有吃了粽子,才能在國人的心中烙下中國印。於是,端午便有了一縷清清的粽子香,一種濃濃的愛國情。

端午,總能聽到隱隱的鼓點從遙遠的地方傳來。遠方的某地一定又在進行龍舟競渡了。龍舟競渡不單是為了救起投江的詩人而留下的遺俗,還是國人們龍崇拜的遺風。端午,也就成了一個龍的節日。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龍的子孫,一代代用這種“眾人划槳”方式紀念先祖,不忘團結協作同舟共濟的傳統。

中國是個旱澇災害頻發的國家,不管是抗洪搶險還是抗旱保苗,都離不開集體的力量。龍就是集體的化身。君不見,龍有“九似”之説,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九似”拼成一物,猶如“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這樣的“一條龍”就能夠“見首不見尾”,呼風喚雨,保收旱澇。於是,端午,便多了一種從龍舟競渡中釋放出來的男人的汗腥味、集體意識濃郁的中國味。

端午時節,鼓點咚咚,紅旗高舉,男人們熱血澎湃,爭先恐後,“銜得錦標第一歸”。小女子也不甘寂寞,擇一草木葳蕤之處,樹蔭之下,鬥起草來,雖然沒有龍舟競渡之激烈,卻也不失為一種益智類小遊戲。端午節被小姑娘鬥草鬥出了一種女人味、童趣橫生的生活味。紅樓夢中就有一段小螺和香菱等女孩精彩可愛的鬥草遊戲。鬥草是女孩們的遊戲,鬥草鬥出來的是生活的輕鬆、心情的閒逸。

端午節作文12

還記得一年前的一個夏天,當時正值端午節,因為是端午節,所有我一大早就起來了。

起牀後,感覺肚子已經餓得不行,於是前去廚房尋找吃食。還沒踏進廚房,便聽到裏面有些許動靜,走近一看,原來是父親正在收拾包粽子的材料。我走上前,看了看。

“父親,你這麼早就要開始包粽子了嗎?”

父親只是笑着點了點頭。

“我餓了,早飯有吃的嗎?”我摸着我的肚子説道。

父親見我這副模樣,便直起身子回答道:“要不幫我包粽子?包多少吃多少!”

我心想:包多少吃多少?那我豈不是賺了嗎?説幹就幹。於是,我滿口答應下來。

過了一會,父親就拿着材料來了,有粽葉、糯米、白線等。我興奮地兩眼發光,沒等父親反應過來我就搶了過去,躍躍欲試。

“你不要這麼迫不及待!我先來給你做個示範,不然一會你包不好!到時候就不是你包粽子,而是粽子包你了!”

我只好用焦急的目光看着父親,等待父親傳授包粽子的好辦法。只見他用粽葉形成了一個近似三角形的圓錐,然後放了一點糖,又用勺子盛了一點糯米,將沒有米的地方折了起來,疊在一起,再捆上白線,用剪刀將線剪斷,繫好,粽子就包好了。我看地目瞪口呆,心想:這也太快了吧,我都沒看清楚呢!但是我之前在網上也學過一點三腳貓功夫,雖然有點難,但是應該沒什麼大問題。

於是,我也硬着頭皮開始了。我按照記住的方法,一步一步地進行。首先,我把糯米放在呈三角形的圓錐粽葉裏,再放了一點糖進去,再用線捆好,可不知怎麼回事,我在捆的時候卻沒拿穩,一不小心將裏面的糯米漏了出來,我有點心急,趕緊又重新一圈一圈的繞着捆。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粽子捆好了,而且用時挺短!看着眼前這個粽子,我不禁自豪起來,想不到我竟然包得這麼快,這速度比我預想的還要快,幸好我在網上學到的東西用上了,不然我可能不會這麼快,甚至還可能不會包呢!我自豪地對父親説:“怎麼樣?不錯吧!”接着又包了好幾個粽子。

粽子包好後,開始上鍋蒸啦!我的肚子已經快等不及啦!蒸好後,看着鍋裏的一個個粽子,我更是歡喜,這不是本大師的作品嗎?哈哈……我把粽子從鍋裏拿出來,快速解開,咬上一口,啊!粽葉的清香,糯米的粘稠,白糖的甜味,包裹了整個口腔!自己包的粽子果然好吃!

這時,父親給我講起了粽子背後的故事:“古時有一個叫屈原的楚國人,因為看不慣自己的國人被傷害,便在五月五日跳江了,人們為了不讓魚傷害他便向裏面扔粽子。”這時,我才知道這小小的粽子背後的深意!

端午節作文13

五月初五,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我也瞭解一些,據説是紀念屈原,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廣泛升入人心。因此,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這一天無論到城市還是鄉村,都是一個喜慶的日子。我們不僅可以享受到豐盛的佳餚,還可以享受節日裏濃濃的温情。

大家都知道,粽子是端午節的重頭戲。每家每户都為包粽子這個大工程準備着,雖然我家沒做,但是幾天前我已在舅舅家體驗到了整個製作過程,讓我回味無窮。

首先放一些幾抖糯米浸泡一整晚。天亮了,我和表姐們就去採摘棕葉。棕葉枝細葉大,生於陰面的山間谷底,一棵上長得很茂盛,經過我們精挑細選,一會兒,袋子就豐滿了。回去的山路上雖然有些崎嶇,但在這綠水青山,溪澗流水潺潺,林間鳥語花香的自然風光,我們仍是邁着輕快的步伐。

下午,我們就進行了包粽的活動。一大盆生糯米,一盆香噴噴的豬肉和花生,還有幾條白細的小繩掛在椅子上以便包紮和節省空間。我和表姐們都躍躍欲試,便也跟着學,也能學出幾分模樣。一般都是三角粽,但也能做出新花樣,如長長的、微型的。一個個給粽枝緊緊地捆在空中,四個一小串,八個十六個為大串。一串串都躺到大鐵鍋裏,燒了很長時間,撲鼻的粽香

才慢慢地從鍋裏散發出來。我們在廚房裏俳徊,張望,直咽口水,我們還直唸叨着呆會要吃多少個,非得吃個夠!鍋蓋終於掀開了,粽子的香氣撲面而來,我吃了一個又一個。我們都洋溢在節日的歡樂中。日記大全

今天,我也嚐遍了各家送的粽子,各有各的風味,五花八門。午餐是節日的高潮。粽子依然佔主體地位,一大盤粽子居中,青黛色的外衣,四角如菱,繫着淡青的腰帶。腰帶打的是活結,一抽就撒;要是打成死結,就叫罵娘粽-急着要吃,可又解不開,就罵開了。其次是釀豆腐,這是我家節日裏少不了的特色菜了,字面看也許你會覺得很麻煩,其實不難。用剁碎的豬肉放些香料,然後在豆腐上掀一個小坑,把豬肉捏進去,簡直一個精品,再一個個放進油裏炸,便是黃澄澄的方金子一般,那股香味更是誘人,令人“口水直流三千丈”,其它也就幾樣家常小菜。雖然這樣也不算很豐富,但我還是很開心,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氣氛,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在電視上,也報道了城市端午節的一些消息。令人新奇的是那個“粽王”,擺在那大廳前讓人觀看,有人還擁抱它,感受它的碩大,報道説可以讓幾千人吃個夠,真令人耳目一新。還有那一幕幕壯觀的賽龍舟,轟鳴的敲鼓聲,人們的呼喊聲,繪成一幅美妙的賽龍舟圖。

端午節從淚羅江的波浪裏悄然走來,幾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猶如一滴墨汁,把中華大地染成棕葉式的青綠。端午節裏,那個過程,那種氛圍,那種樂趣,都讓我們回味無窮。

端午節作文14

老家的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們漢族的傳統節日。在戰國時期,我國愛國詩人屈原聽説秦軍攻破楚國國都的消息後,悲憤交加,依然寫下絕筆作《懷沙》後,抱石投入淚羅江,以身殉國,百姓們紛紛親去打撈,沿水招魂,在沒有結果時,人們只有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蝦魚蠶食屈原屍首的方法表達對他的懷念,此日正是農曆五月初五,以後每年人們在這一天都要到江面去頭粽子表達緬懷之情,隨着時間的演變,人們將這一天俗稱為“端午節”,過節的形式也多養起來,如插楊柳、賽龍舟、吃粽子、燒高山等等。

我也特別喜歡老家的端午節,雖然沒有電視裏看到的盛大賽龍舟、燒高山等習俗,但我獨愛綁花繩、戴荷包、插楊柳、包粽子、串親戚等風俗喜慶方式。

五月初四這天,我就嚷着母親帶我去趕集,大人們忙着購買肉呀、菜呀、蛋之類的,我們小朋友的焦點在於買花線、買畫布,挑三揀四,串了西家串東家,幾個商店、攤位轉下來,手裏捧着一大把花線、畫布。可高興了,在回家的路上就迫不及待的搓起花繩來。回到家裏,和鄰里幾個小朋友圍着姥姥開始編花繩、縫荷包。捻線搓繩、選布剪樣,穿針引線,直到開燈時分,每個小朋友都有了滿意的收穫,可把姥姥累壞了,我們便搶着用小拳頭敲打姥姥伸不直的腰背,姥姥臉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興奮的我就是睡不着,偷偷起來把花繩和荷包比劃了好幾次,由於姥姥説了:“今天戴了就不靈了,只有在端午節這天戴上才會保佑我們一年平安。”真是一個難眠之夜呀!隱隱約約聽見父親插楊柳的聲音,我一骨碌翻起身來,大聲喊着戴荷包囉……以最快、最簡單的方式洗刷完畢,在母親的幫助下認真的綁上了花繩、戴上了荷包,看着手腕、腳腕花花綠綠的花繩,是弄着胸前各式各樣的荷包,我自豪極了,猶如成了最美的小公主。帶着無比幸福的心情,開始幫母親炒雞蛋、包粽子。

説起包粽子,可是我拿手好戲,早在六歲那年,大媽就教會了我包粽子。我便一個指揮官的架勢喊來父親,指揮着他和母親抱起粽子來:首先按比例把昨天購買來的糯米、大棗、葡萄乾、枸杞放入盆中掏乾淨,然後再加進去一定量的白糖、蜂蜜和均勻,接着拿來竹葉捲成一個漏斗形,要注意,不能把葉子卷完,還要留一些等放進做好的餡子後封起來,父親一直做得很好,就是最後的封包動作出了錯,被我狠狠批評了幾句:“老爸,你也不動腦想想,包紮的繩子要打成活結,不然證書後你連葉子一塊兒吃嗎……”在我成功的指揮下,你一個、他一個、我一個,不一會兒包了一大堆,最後就是開灶蒸煮了,這期間,我有顯擺着自己的花繩和荷包指揮父親矯正了父親楊柳插得不好看之處。

開始過節享受了,一家人圍着豐盛的節日餐,你爭我搶、談天説地、笑語盈盈,真是其樂融融。時逢中午,我們一家又拎着自己親手做好的禮物去大伯家串門子,一路上陽光和煦、鳥語花香,喜笑顏開,我真的被這欣欣向榮的日子陶醉了……

端午節作文15

“太好了!太好了!”我邊拍手,邊歡呼着,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到了。每年這個時候,我都能吃到姥姥包的又軟又香的粽子。

姥姥早早地買來一大袋米和一捆粽子葉,姥姥開始包粽子了,先把粽子葉煮一下,然後把大米、蜜棗放到葉子上,接着哪一跟粽葉包住它們,再用先把粽子系得結結實實的,最後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裏蒸,我盼望着早點吃到香噴噴的粽子!

不一會兒工夫,從鍋裏散發出一種特有的清香,姥姥告訴我:“粽子熟了!”她掀開鍋蓋,小心翼翼地拿出來粽子,我迫不及待地解開線,晶瑩剔透的迷離像一顆顆小珍珠。咬上一口,美味無比,我邊吃邊説:“姥姥這個粽子真是太給力了!”姥姥聽了,美滋滋地笑了起來,臉上笑得像一朵花。

這時,媽媽輕聲地説:“孩子,別光顧着吃呀!你知道端午節的有來嗎?”我立刻停了下來,不好意思地搖了搖頭,媽媽語重心長地説:“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是我國漢族人民傳統的節日,是為了紀念屈原,他投汨羅江後,百姓們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拿來米團投入江中,後來就有了吃粽子的習俗。”我邊聽邊點頭,聽的如痴如醉。

這個端午節很有意義,因為我不僅吃到了美味可口粽子,還知道了端午節的來歷,真是受益匪淺啊。

標籤:端午節